导读:本文包含了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发动机尾喷管,激波链,横截面积,构型优化
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增,杜周[1](2019)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构型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亮点 Introduction/Highlight尾喷管的作用在于将燃烧室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膨胀加速产生推力,对尾喷管构型的优化设计可以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净推力不足的问题。针对常规的抛物线型对称壁面尾喷管构型,采用MATLAB编写时间推进麦考马克算法进行初始验证,基于ISIGHT集成优化平台集成sculptor,fluent和calculator叁个组件,并使用NSGA-Ⅱ算法对流经出口的空气动量流量进行极大值方向优化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前原型喷管内有超音速气流壅塞现象,优化后喷管构型喉部发生移位并进一步扩张,外表面两边(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徐惊雷[2](2018)在《超燃冲压及TBCC组合循环发动机尾喷管设计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远程、宽马赫数范围内高速飞行器的需求日益迫切,超燃冲压发动机(Scramjet)、甚至未来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TBCC)等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推进系统是高超声速飞行器能否实现宽马赫数范围内高效工作的关键,而非对称喷管(Single Expansion Ramp Nozzle,SERN)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远程、宽马赫数范围内高速飞行器对其发动机尾喷管的特殊要求,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针对超燃冲压及组合循环发动机尾喷管设计方法的主要工作和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在大落压比下,不同的设计方法对非对称喷管的气动性能,特别是升力和俯仰力矩影响较大。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总结目前的相关研究进展,梳理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张文电,王一白,刘宇,覃粒子,张晓源[3](2013)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对型面参数的回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型面参数对基于叁次曲线构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开展了型面参数化研究,得到了尾喷管性能参数与构型参数间的回归模型.研究表明下壁面高度对尾喷管的升力性能影响不显着,其余型面参数对尾喷管性能有影响且为交互作用.同时,上下壁面出口高度增加能提高尾喷管推力性能,上壁面长度增加对升力性能有益,而上壁面出口高度和角度的增加则反之;上壁面出口高度对俯仰力矩性能的影响与升力性能类似,但俯仰力矩性能与上壁面入口角度呈正相关,而出口角度在大部分情况下对俯仰力矩性能呈负相关;下壁面在一定范围内截短对上壁面压强分布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王青,谷良贤,龚春林[4](2013)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可调尾喷管多目标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宽马赫数、攻角范围内高性能工作要求,建立了基于试验设计方法和代理模型的可调尾喷管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获得了尾喷管结构随马赫数和攻角变化的调节规律。以推力系数、升力系数和力矩系数为优化目标,以叁次型线尾喷管为对象,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得到Pareto最优解集;以一组Pareto最优解为基准在不同马赫数和攻角下进行尾喷管变结构设计优化,拟合得到尾喷管结构随马赫数和攻角的变化曲线。仿真结果显示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发现:变结构设计实现了尾喷管大范围高性能工作;尾喷管性能和几何参数,飞行状态参数均高度非线性,任一个改变都会影响其性能;采用试验设计方法和代理模型,能大大缩小优化设计时间,简化设计过程。(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3年03期)
全志斌,徐惊雷,李斌,李欣,莫建伟[5](2013)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非均匀进口的冷流试验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与燃烧室直接相连,由于没有几何喉道和收缩段的整流作用,实际尾喷管的进口气流是非均匀的。为了研究非均匀进口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的影响,以非均匀马赫数分布为目标,设计了非均匀出口风洞,并进行了风洞出口流场校核试验,试验校核得到的马赫数与目标值的最大偏差只有1.95%。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非均匀进口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风洞试验,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均匀进口会造成尾喷管推力下降2.92%~5.02%、负升力增加可达17.2%、俯仰力矩减小4.2%~6.7%。(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全志斌,徐惊雷,莫建伟,李柯瑾[6](2012)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非均匀进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与燃烧室直接相连,由于没有喉道的整流作用,尾喷管进口气流是非均匀的。以非均匀马赫数分布为设计目标的进口来流,研究了冷流条件下非均匀来流对尾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马赫数分布相似,不同非均匀程度的非均匀来流对喷管推力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1)与均匀来流相比,非均匀来流的尾喷管实际流量减小2.1%,推力性能下降约2.9%;(2)马赫数相似的非均匀来流,非均匀程度增加0.5倍,尾喷管的流量下降0.57%,推力则下降了约1.4%。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设计了试验模型并进行了冷流风洞试验,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高超声速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11-12)
付磊,辜天来,郑耀[7](2012)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设计与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短喷管设计理论,求解特征线方程得出喷管上下壁面,进行数值模拟验证设计方法的准确性。根据经验公式对设计得到的喷管进行附面层修正,并考虑附面层修正,定比热/变比热,喷管入口有非零度攻角等情况下对于喷管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1-12)
全志斌,徐惊雷,莫建伟,李柯瑾[8](2012)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非均匀进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与燃烧室直接相连,由于没有喉道的整流作用,尾喷管进口气流是非均匀的。以非均匀马赫数分布为设计目标的进口来流,研究了冷流条件下非均匀来流对尾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马赫数分布相似,不同非均匀程度的非均匀来流对喷管推力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1)与均匀来流相比,非均匀来流的尾喷管实际流量减小2.1%,推力性能下降约2.9%;(2)马赫数相似的非均匀来流,非均匀程度增加0.5倍,尾喷管的流量下降0.57%,推力则下降了约1.4%。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设计了试验模型并进行了冷流风洞试验,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1-12)
文科,李旭昌,马岑睿,马海英,宋亚飞[9](2012)在《宽高比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的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后体尾喷管是超燃冲压发动机产生推力的关键部件。文中在优化设计后的二维后体尾喷管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不同宽高比的叁维尾喷管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宽高比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宽高比的增大,尾喷管的轴向推力系数、推力矢量角都有比较明显的增大,综合考虑,建议设计喷管时选择宽高比H≤5。(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文科,李旭昌,马岑睿,宋亚飞,何至林[10](2011)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尾喷管是超燃冲压发动机产生推力的一个重要部件。文中以NASA单膨胀斜面喷管试验为参考,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尾喷管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入口气流状态参数(比热比、静压比、马赫数、温度)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的影响,初步给出了尾喷管内流场特征以及性能随不同入口气流状态参数变化规律,为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与燃烧室一体化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对远程、宽马赫数范围内高速飞行器的需求日益迫切,超燃冲压发动机(Scramjet)、甚至未来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TBCC)等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推进系统是高超声速飞行器能否实现宽马赫数范围内高效工作的关键,而非对称喷管(Single Expansion Ramp Nozzle,SERN)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远程、宽马赫数范围内高速飞行器对其发动机尾喷管的特殊要求,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针对超燃冲压及组合循环发动机尾喷管设计方法的主要工作和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在大落压比下,不同的设计方法对非对称喷管的气动性能,特别是升力和俯仰力矩影响较大。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总结目前的相关研究进展,梳理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家增,杜周.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构型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2].徐惊雷.超燃冲压及TBCC组合循环发动机尾喷管设计方法研究进展[J].推进技术.2018
[3].张文电,王一白,刘宇,覃粒子,张晓源.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对型面参数的回归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3
[4].王青,谷良贤,龚春林.超燃冲压发动机可调尾喷管多目标优化设计[J].推进技术.2013
[5].全志斌,徐惊雷,李斌,李欣,莫建伟.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非均匀进口的冷流试验与数值模拟[J].航空学报.2013
[6].全志斌,徐惊雷,莫建伟,李柯瑾.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非均匀进口研究[C].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高超声速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2012
[7].付磊,辜天来,郑耀.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设计与性能分析[C].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8].全志斌,徐惊雷,莫建伟,李柯瑾.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非均匀进口研究[C].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9].文科,李旭昌,马岑睿,马海英,宋亚飞.宽高比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的性能影响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2
[10].文科,李旭昌,马岑睿,宋亚飞,何至林.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性能数值模拟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