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纳米粉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纺织复合吸波材料,多孔结构,吸波性能,碳纳米管
基纳米粉体论文文献综述
贠凯迪[1](2019)在《聚合物基纳米粉体纺织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与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纺织复合吸波材料是当今吸波类材料研发的一个热点方向,采用大分子聚合物材料作为吸波材料的基体,它可以保持传统吸波材料优异的吸波特性,同时,改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提高柔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拓展有效吸收带宽。本课题采用碳纳米管(CNT),纳米四氧化叁铁(Nano-Fe_3O_4)为研究对象,制备并研究了CNT/石蜡、Nano-Fe_3O_4/石蜡,CNT/多孔PU(聚氨酯)、Nano-Fe_3O_4/多孔PU以及CNT/多孔PU、Nano-Fe_3O_4/多孔PU与不锈钢纱织物和镀银织物的复合材料。本论文完成了聚合物基纳米粉体纺织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结构和性能等研究工作,主要是吸波剂含量、复合材料厚度、多孔结构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及复合织物的吸波特性,并对背衬金属板测试法和不衬金属板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复合材料的吸波剂含量、材料厚度是影响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重要因素。(2)对同一试样来说,采用背衬金属板的测试方法,所测得的回损曲线有强吸收峰,但带宽较窄。不衬金属板的测试方法,所测得的吸收曲线虽然没有强吸收峰,但在整个测试频段内都有一定的吸波性能。(3)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了CNT/多孔PU复合材料及Nano-Fe_3O_4/多孔PU复合材料,这两种材料内部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小约为7μm,比重约为0.74g/cm~3,当CNT含量为11%,厚度为8mm,在频率为6.99GHz时,最大的吸收损耗为-30.90dB,有效吸收带宽达到3.42GHz;当Nano-Fe_3O_4含量为5%,厚度为8mm,在频率为17.45GHz时,最大的吸收损耗为-21.72dB,有效吸收带宽达到1.76GHz。(4)在无背衬金属层的协同效应下,仅凭吸波材料自身的厚度很难保证透过率在极低的水平,因此很难达到高吸收率。因此与具有高电磁反射特性的纺织面料进行复合,是提高材料吸波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西安工程大学》期刊2019-05-25)
石慧[2](2016)在《稀土激活的Y_2O_3基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发光材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激活的Y_2O_3基发光材料具有发光效率高、物理化学性能优异的特点,在照明、场发射显示、等离子显示、白光LED、紫外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材料的发光性能及应用性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稀土激活的Y_2O_3基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开展研究工作,采用TG-DTA、XRD、SEM、TEM、荧光光谱、荧光寿命、透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的物相、微观形貌、发光性能及光透过率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阳离子R(R=Li~+, Na~+, K~+Mg~(2+),Ca~(2+))对稀土激活的Y_2O_3基纳米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合成透明陶瓷用Eu~(3+)掺杂和Eu~(3+)/Tb~(3+)共掺杂Y_2O_3基纳米粉体并研究其发光性能;讨论制备工艺对Eu~(3+)掺杂和Eu~(3+)/Tb~(3+)共掺杂Y_2O_3基透明陶瓷显微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分析La和Lu离子掺杂对透明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分别以柠檬酸、尿素和甘氨酸为燃烧剂,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Y_2O_3:Eu~(3+)粉体及阳离子R(R=Li~+, Na~+, K~+Mg~(2+),Ca~(2+))共掺杂的Y_2O_3:Eu~(3+)粉体,研究不同种类燃烧剂对Y_2O_3:Eu~(3+)粉体结构的影响,分析阳离子R(R=Li~+, Na~+, K~+Mg~(2+),Ca~(2+))的作用及对样品物相、形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叁种燃烧剂合成的粉体中,以甘氨酸为燃烧剂获得的粉体晶格发育更加完善,晶粒分布更加均匀。共掺杂的阳离子R(R=Li~+, Na~+, K~+Mg~(2+),Ca~(2+))能够促进Y_2O_3:Eu~(3+)样品的晶格发育,有效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增加粉体的荧光寿命。2.采用共沉淀法,以氨水为沉淀剂合成了用于透明陶瓷制备的Y_2O_3:Eu~(3+)纳米粉体,研究煅烧工艺对纳米粉体物相和形貌的影响,分析Eu~(3+)掺杂浓度对Y_2O_3:Eu~(3+)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前驱体在1100℃条件下煅烧2 h后获得的纳米粉体,具有纯度高、晶格发育完全、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等优点,是烧结透明陶瓷的理想粉体。Y_2O_3基质中Eu~(3+)的浓度猝灭是离子间的交换相互作用引起的。3.采用共沉淀法,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合成了Y_2O_3:Eu~(3+),Tb~(3+)纳米粉体,研究煅烧工艺对样品物相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讨论稀土掺杂比例对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分析Eu~(3+),Tb~(3+)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结果表明,前驱体在1100℃的条件下煅烧2 h获得的Y_2O_3:Eu~(3+),Tb~(3+)纳米粉体发育良好、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粉体的粒径在60-80 nm之间,是烧结透明陶瓷的理想粉体。Y_2O_3:Eu~(3+),Tb~(3+)纳米粉体在紫外光激发下同时具有483 nm的蓝光、543 nm的绿光和611 nm的红光发射。通过调节Eu~(3+)/Tb~(3+)掺杂比例,粉体能够实现发光颜色可调谐,并获得单一基质白光发射,Tb~(3+)与Eu~(3+)之间的能量传递是通过偶极-四极相互作用实现的。4.采用真空烧结法制备了稀土激活的Y_2O_3基透明陶瓷,研究烧结工艺对透明陶瓷结构、微观形貌、光透过率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850℃保温12 h的烧结条件制备的稀土激活的Y_2O_3基透明陶瓷,具有完善的晶格结构、致密的微观组织形貌及良好的光透过性能,透明陶瓷的发光强度得到大幅提高。研究了La_2O_3和Lu_2O_3在陶瓷烧结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掺杂La_2O_3和Lu_2O_3能够促进晶格的发育,同时又能抑制晶粒的异常长大,使透明陶瓷晶粒发育均匀,增加陶瓷的致密度,提高陶瓷的光透过率。对比分析得出,掺杂La_2O_3更有利于提高Y_2O_3:Eu~(3+)透明陶瓷的发光性能及透过率。(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6-10-01)
周长江[3](2013)在《氧化铈基纳米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铈是一种新型的稀土功能材料,在光催化方面有良好的研究前景。CeO_2纳米粉体的组成、结构和形貌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本课题利用水热及微波水热法,通过有机和无机形貌控制剂研究CeO_2微纳粉体的制备和形貌控制过程,探讨了掺杂对CeO_2纳米粉体的影响。在光催化领域,由于二氧化铈良好的和储氧性能,在光激发后晶格中的氧能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提高光催化效率;同时,其氧化-还原性能在降解有机物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本课题中,研究光催化性能时加入双氧水,利用CeO_2与H2O_2之间的类Fenton反应来加强其光催化性能。围绕CeO_2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形貌控制以及光催化性能,本论文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1)以叁聚磷酸钠和磷酸钠形貌控制剂和矿化剂,180℃水热条件下成功制备出CeO_2纳米八面体与纳米棒。实验发现,水热反应过程中磷酸盐水解产生的H_2PO_4离子是促进纳米棒形成和生长的主要原因,而HPO_2-4离子则是促进纳米八面体形成和生长的主要因素。(2)在叁聚磷酸钠和磷酸钠的水热体系下,制备了F、Cu、Sr和Ni掺杂的CeO_2纳米粉体。a) F的引入能抑制CeO_2纳米棒的形成,增大了粉体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光催化活性。b)磷酸钠的水热体系中,Cu掺杂配比为10%时,粉体的结晶性最好。Cu掺杂能够抑制纳米棒而促进纳米八面体的生长。在叁聚磷酸钠体系中,Cu的引入有利于纳米棒的形成于长大,但反应时间的增加有利于纳米八面体的生长。c)磷酸钠的水热体系中,Sr的增加能够抑制纳米八面体而不影响纳米棒的生长,但纳米棒容易聚集在一起变为簇状。在叁聚磷酸钠体系中,Sr的引入有对纳米棒有抑制作用,但随反应时间的增加不影响纳米八面体的形貌与尺寸。d)磷酸钠的水热体系中,当Ni掺杂配比为5%时,掺杂效果最好。在叁聚磷酸钠体系中,Ni的引入有对纳米八面体的形成与长大有抑制作用,但反应时间对纳米棒与八面体的形貌与尺寸并无影响。(3)采用微波水热法,在180℃,以PVP为形貌控制剂的条件下制备出CeO_2纳米实心球。纳米实心球由细小的纳米颗粒组成,反应时间过长会破坏纳米实心球的结构。形貌和结构良好的CeO_2纳米实心球的光催化效果良好。以SDS和甘氨酸为形貌控制剂,在微波水热180℃下,能制备出CeO_2纳米空心结构。(4)采用水热法,180℃条件下,以CTAB、PEG6000和柠檬酸为形貌调控剂反应12h,分别制备出CeO_2纳米球、梭形粉体与六方柱状粉体。SEM测试表明,CTAB对CeO_2粉体形貌和尺寸调节性能较好,而PEG6000和柠檬酸对粉体的尺寸控制能力较差。(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3-06-01)
张春秋[4](2012)在《钴酸镧基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水源破坏日益严重,极大程度的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故污水处理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半导体材料可通过光催化充分利用太阳光降解污染水源中的有毒物质,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成为一种有效的环境处理方法。近年来改进或开发在可见光范围响应的具有高活性的半导体催化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热点。本论文主要通过掺杂改善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提高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性能,结合材料的诸多表征技术重点研究了LaCoO3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论文研究了制备方法及预烧温度对LaCoO3粉体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水热法合成的粉体对孔雀石绿溶液的降解效率最高,且在750℃预烧2h合成的粉体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对浓度为15mg/L的孔雀石绿溶液降解60min后降解率达到94%。并对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发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染料溶液的降解是光催化剂和光照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提高LaCoO3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对其进行了A位Ba离子不同比例的掺杂,采用柠檬酸-水热法合成了La1-xBaxCoO3系列粉体催化剂,并分析了不同Ba离子掺杂比例对钴酸镧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x=0.2时,溶液的降解率最大,60min后对浓度为20mg/L孔雀石绿溶液的降解率为95.7%,且样品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高于紫外灯下,钴酸镧粉体的催化性能在不同光源下均高于纳米TiO2的催化性能,并且粉体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3-01)
林玫[5](2011)在《水热法制备钛酸铋钠基纳米粉体及其介电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传统的水热法,以NaNO_3、Bi(NO_3)_3·5H_2O、Ti(OC_4H_9)_4为反应原料,在170℃下反应48h,获得了直径为100nm、长度为4μm的Na_(0.5)Bi_(0.5)TiO_3(NBT)单晶纳米线。利用XRD、SEM和TEM分别对NBT的物相、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制备NBT纳米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水热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对粉体生长行为有显着的影响,NBT纳米线生长受溶解-再结晶机制控制。由纳米粉体制备的NBT陶瓷表现出典型的弛豫铁电体特征,弥散因子γ高达1.73。同样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K_(0.5)Bi_(0.5)TiO_3(KBT)纳米线,在水热反应过程中采用KOH作为矿化剂。采用XRD和TEM对KBT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四方相的KBT纳米线长200nm,直径5nm。将所制备的KBT纳米线在1060℃下烧制成KBT陶瓷,室温下测得KBT陶瓷样品在1KHz频率下的介电常数εr为710,tanδ为0.043,具有典型的弛豫铁电体特征。研究了改变Ti源,利用水热法合成KBT无铅压电陶瓷粉体。运用XRD分析了KOH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利用SEM和TEM观察并分析了粉体的形貌。结果表明:增大碱浓度(4-12M)和延长反应时间都有利于KBT纳米粉体的合成。在220℃,KOH的起始浓度为12M时,水热合成48h得到的纯KBT呈立方结构,晶型规整,晶粒尺寸约为100nm。由水热法制备的粉体在1060℃烧结,获得了介电损耗为0.05的致密压电陶瓷材料。最后利用水热法,以NaNO_3、KNO_3、Bi(NO_3)_3·5H_2O、Ti(OC_4H_9)_4为反应物, NaOH为矿化剂,在200℃下反应48h成功获得了(Na_(0.82)K_(0.18))_(0.5)Bi_(0.5)TiO_3(NKBT)粉体。研究了水热反应时间,温度和碱浓度对合成粉体的影响。采用XRD对合成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利用SEM观察了合成粉体颗粒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水热合成条件控制粉体形貌。采用水热法制备的NKBT粉体,烧结后得到了均一致密的NKBT陶瓷。(本文来源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期刊2011-04-01)
邢祎琳[6](2010)在《Sol-gel法制备Y5V型钛酸钡基纳米粉体及其陶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优质电子材料,其用途广泛。主要用作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基质材料。其中Y5V型MLCC介电性能高、温度稳定性好,因而市场需求较大。钛酸钡基MLCC具有体积小、比容大、可靠性高等优点,能满足电子线路小型化、集成化的要求。为了满足MLCC体积小、比容大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使粉体材料达到纳米级,然而制备Y5V瓷粉大多采用传统氧化物固相法,需经多步球磨预烧,不仅工艺复杂,容易混入杂质,并且粉体颗粒较大。由于钛酸钡纳米粉体的形貌及性能与制备技术息息相关,因此其制备方法以及掺杂改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Sol-gel法具有化学成分均匀性好、纯度高、颗粒细、反应温度低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使用。本文以Sol-gel法制备掺杂钛酸钡基纳米粉体及陶瓷,研究掺杂元素Ce、Zr、Nb、Zn的用量以及Ti/Ba比值和制备工艺对粉体及陶瓷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并以Sol-gel法一步合成性能较好、满足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Y5V标准的钛酸钡基纳米粉体及陶瓷,为MLCC小型化、大容量化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五水平四因素的[L16(45)]正交表,采用Sol-gel法制备多组分掺杂钛酸钡基纳米粉体及陶瓷,系统研究Ti/Ba比值、Zr含量、Nb掺杂量、Ce掺杂量以及Zn掺杂量五种水平对实验配方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介电常数的各水平的顺序依次为Ti/Ba> Zr>Nb>Ce>Zn。由正交实验结果得到介电常数最大的最佳配方为:A3B1C2D2E2。体系的介电常数最大值与陶瓷样品的晶粒尺寸大小成正比。各因素对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为:①随着Ti/Ba比值的增大,BCSTZS基陶瓷的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②随着掺Ce量的增大,介电常数减小;③随着Zr含量的增大,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④随着掺Nb量的增大,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⑤随着Zn含量的增大,介电常数呈增大的趋势。2、采用Sol-gel法制备了Ce掺杂(Ba0.87Sr0.04Ca0.09)(Zr0.04Sn0.06Ti0.89)O3(BSCTZS)基纳米粉体及陶瓷,研究了粉体煅烧温度以及Ce掺杂量对BSCTZS基粉体及陶瓷相组成、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BSCTZS基干凝胶的煅烧温度达到600。C时,煅烧后粉体开始出现立方钙钛矿SrZrO3相,当煅烧温度达到800℃时,煅烧后粉体完全由立方BaTiO3相组成。掺Ce可以提高BSCTZS基陶瓷的介电常数,随Ce掺杂量的增大,BSCTZS陶瓷的居里峰移向低温,居里峰展宽,容温变化率减小,室温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当掺Ce量为0.01mol%时,陶瓷最大介电常数值为18000,当掺Ce量为0.15mol%时,陶瓷的室温介电常数值为7500,满足EIA-Y5V标准。3、采用Sol-gel法制备了Zr含量不同的(Ba0.87Sr0.04Ca0.09)(Ti0.96-xZrxSn0.06)O3(BSCTZS)基纳米粉体及陶瓷,研究了Zr含量对BSCTZS基粉体及陶瓷相组成、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SCTZS基粉体与陶瓷由单一立方BaTiO3相组成。随Zr含量的增大,BSCTZS基陶瓷的居里峰移向低温,居里峰展宽,容温变化率减小,室温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当Zr含量为8.0 mol%时,BSCTZS基陶瓷的居里峰移至20℃,同时材料的室温介电常数得到明显提高,达到13200以上,并且容温变化率满足Y5V标准。4、采用Sol-gel法制备了一系列Nb掺杂量不同的(Ba0.87Sr0.04Ca0.09)(Ti0.86Zr0.08Sn0.06)O3·Ce0.0001·W0.0004·Nby(BSCTZS)基纳米粉体及陶瓷,研究了Nb掺杂量对BSCTZS基粉体及陶瓷相组成、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煅烧温度以及烧结温度对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Nb掺杂使BSCTZS体系的居里峰移向低温,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当Nb掺杂量为0.38mol%时陶瓷的介电常数得到进一步提高,室温介电常数为16200并且满足Y5V标准的陶瓷材料。随着BSCTZS基粉体煅烧温度的升高,陶瓷的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居里温度移向室温,当粉体煅烧温度为900℃,陶瓷具有最高室温介电常数。BSCTZS基陶瓷的介电常数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陶瓷的烧结温度为1350℃,陶瓷具有最高室温介电常数。(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0-06-30)
邢祎琳,崔斌,孙芳民,郭慧林,畅柱国[7](2010)在《(Ba_(0.87)Sr_(0.04)Ca_(0.09))(Ti_(0.94-x)Zr_xSn_(0.06))O_3基纳米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进(Ba0.87Sr0.04Ca0.09)(Ti0.94-xZrxSn0.06)O3基(BSCTZS)纳米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方法,研究Zr含量对BSCTZS粉体及陶瓷相组成、微观结构及其介电性能的影响,得到细晶高介电常数Y5V陶瓷材料。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BSCTZS基(0.04≤x≤0.12)纳米粉体及其陶瓷,通过TG-DTG,XRD,TEM和SEM对样品进行表征,并测试陶瓷的介电性能。结果 BSCTZS粉体为立方相钛酸钡,其平均粒径小于100nm。随着Zr含量的增大,陶瓷的居里峰移向低温,介温谱ε-T趋于平缓,容温变化率得到改善,当Zr摩尔分数为8%时,陶瓷的室温介电常数达13200以上,并满足EIAY5V标准。结论溶胶-凝胶法工艺简单、均匀性好、纯度高、配方容易控制、粉体烧结活性较好,采用该方法可以得到满足Y5V标准的BSCTZS基陶瓷材料。(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燕萍,胡筱敏,祁阳[8](2009)在《Sm-Gd掺杂CeO_2基纳米粉体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均相沉淀法,以CO(NH2)2和(CH2)6N4为沉淀剂,Ce(NO3)3.6H2O,Sm2O3,Gd2O3为起始原料,经过700℃焙烧4.5h,分别制备了Sm,Gd掺杂及Sm和Gd共掺杂的CeO2基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BET等方法,对焙烧粉体的物相、形貌、晶粒尺寸及比表面积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对粉体的形貌和粒径进行有效控制;当混合金属离子总浓度为0.04mol/L,起始沉淀剂浓度为0.5mol/L,pH值为6.8时所得前驱体粉末经过焙烧,其产物为具有立方萤石型晶体结构及良好相纯度和结晶性、粒度分布为21~28nm的球形纳米粉体.该方法不失为低温下合成均匀细颗粒高活性氧化铈基电解质材料的一条新途径.(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12期)
燕萍,邵忠宝,胡筱敏[9](2009)在《Ca掺杂及Ca-Sm和Ca-Gd复合掺杂CeO_2基纳米粉体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草酸铵为沉淀剂,以尿素为pH调节剂,以Ce(NO_3)_3·6H_2O、Ca(NO_3)_2·4H_2O、Sm_2O_3和Gd_2O_3为起始原料,采用改进的均相沉淀法合成前驱物,将其在700℃焙烧4.5 h,分别制备出Ca掺杂及Ca-Sm和Ca-Gd复合掺杂的CeO_2基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ET法等技术对焙烧粉体的物相、形貌、晶粒尺寸及比表面积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当混合金属离子的总浓度为0.5 mol/L、沉淀剂浓度为0.05 mol/L、起始水解pH值为1时,可制备出具有立方萤石型晶体结构及良好结晶性、粒度分布在34-39 nm之间的球形纳米粉体.采用乙醇分散和洗涤掺杂前驱体沉淀,能有效地减轻焙烧粉体的团聚程度.(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陈祥凤[10](2009)在《金属基纳米粉体/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性纳米粒子是一种良好的微波吸收材料,将磁性金属纳米粒子加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可以使得复合材料既具有磁性纳米粒子的性能又具有聚合物基体的性能。然而磁性纳米粒子易团聚、化学稳定性差、与有机介质相容性差,极大的影响了其应用发展。因此选用合适的材料对磁性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不仅能防止磁性纳米粒子的氧化和团聚,而且可以提高磁性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本文主要研究了聚苯胺/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以及磁性吸波剂纳米铁粉、碳包覆铁纳米粉加入到水性丙烯酸树脂涂料制备的水性纳米复合涂料的吸波性能。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制备聚苯胺,通过改变上、下界面的反应溶剂和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制备了形状比较均一的管状聚苯胺。同时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管状聚苯胺/镍纳米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TEM分析表征表明,生成了管状聚苯胺,形状均一,直径大约在100nm,并且存在着部分的结晶。聚苯胺很好地包覆了纳米镍粉,实现了管状聚苯胺及聚苯胺包覆纳米镍粉的多种物质及形态的复合,对其制备工艺及微波频段的电磁特性进行了研究。以“壳/核”型碳包覆铁(Fe(C))纳米颗粒为填料,水性丙烯酸树脂为基体制备了纳米复合电磁波吸收涂料。采用不同含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纳米颗粒改性,提高了纳米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性。选用吸收剂填充量为30wt%的涂料,测定了不同厚度涂层的电磁波吸波性能。涂层具有很好的吸波性能,当厚度为5mm时,反射损耗峰值为-17.2dB,吸收带宽为3.2GHz(7~10.2GHz)。实验结果证明了传输线理论对铁磁性纳米颗粒吸波性能的模拟结果。并制备了3mm的不同含量的涂层测定其吸波性能。以铁(Fe)纳米颗粒为填料,水性丙烯酸树脂为基体制备了纳米复合电磁波吸收涂料。采用钛酸酯偶联剂(JSC)对纳米铁粉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其与丙烯酸树脂的相容性。选用吸收剂填充量为30wt%的涂料,测定了不同厚度涂层的电磁波吸波性能。涂层具有很好的吸波性能,当涂层厚度为3mm时,在2~18GHz频段内吸收优于-10dB的频宽则约为2.3GHz(5.9~8.2GHz)。(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06-12)
基纳米粉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稀土激活的Y_2O_3基发光材料具有发光效率高、物理化学性能优异的特点,在照明、场发射显示、等离子显示、白光LED、紫外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材料的发光性能及应用性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稀土激活的Y_2O_3基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开展研究工作,采用TG-DTA、XRD、SEM、TEM、荧光光谱、荧光寿命、透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的物相、微观形貌、发光性能及光透过率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阳离子R(R=Li~+, Na~+, K~+Mg~(2+),Ca~(2+))对稀土激活的Y_2O_3基纳米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合成透明陶瓷用Eu~(3+)掺杂和Eu~(3+)/Tb~(3+)共掺杂Y_2O_3基纳米粉体并研究其发光性能;讨论制备工艺对Eu~(3+)掺杂和Eu~(3+)/Tb~(3+)共掺杂Y_2O_3基透明陶瓷显微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分析La和Lu离子掺杂对透明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分别以柠檬酸、尿素和甘氨酸为燃烧剂,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Y_2O_3:Eu~(3+)粉体及阳离子R(R=Li~+, Na~+, K~+Mg~(2+),Ca~(2+))共掺杂的Y_2O_3:Eu~(3+)粉体,研究不同种类燃烧剂对Y_2O_3:Eu~(3+)粉体结构的影响,分析阳离子R(R=Li~+, Na~+, K~+Mg~(2+),Ca~(2+))的作用及对样品物相、形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叁种燃烧剂合成的粉体中,以甘氨酸为燃烧剂获得的粉体晶格发育更加完善,晶粒分布更加均匀。共掺杂的阳离子R(R=Li~+, Na~+, K~+Mg~(2+),Ca~(2+))能够促进Y_2O_3:Eu~(3+)样品的晶格发育,有效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增加粉体的荧光寿命。2.采用共沉淀法,以氨水为沉淀剂合成了用于透明陶瓷制备的Y_2O_3:Eu~(3+)纳米粉体,研究煅烧工艺对纳米粉体物相和形貌的影响,分析Eu~(3+)掺杂浓度对Y_2O_3:Eu~(3+)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前驱体在1100℃条件下煅烧2 h后获得的纳米粉体,具有纯度高、晶格发育完全、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等优点,是烧结透明陶瓷的理想粉体。Y_2O_3基质中Eu~(3+)的浓度猝灭是离子间的交换相互作用引起的。3.采用共沉淀法,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合成了Y_2O_3:Eu~(3+),Tb~(3+)纳米粉体,研究煅烧工艺对样品物相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讨论稀土掺杂比例对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分析Eu~(3+),Tb~(3+)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结果表明,前驱体在1100℃的条件下煅烧2 h获得的Y_2O_3:Eu~(3+),Tb~(3+)纳米粉体发育良好、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粉体的粒径在60-80 nm之间,是烧结透明陶瓷的理想粉体。Y_2O_3:Eu~(3+),Tb~(3+)纳米粉体在紫外光激发下同时具有483 nm的蓝光、543 nm的绿光和611 nm的红光发射。通过调节Eu~(3+)/Tb~(3+)掺杂比例,粉体能够实现发光颜色可调谐,并获得单一基质白光发射,Tb~(3+)与Eu~(3+)之间的能量传递是通过偶极-四极相互作用实现的。4.采用真空烧结法制备了稀土激活的Y_2O_3基透明陶瓷,研究烧结工艺对透明陶瓷结构、微观形貌、光透过率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850℃保温12 h的烧结条件制备的稀土激活的Y_2O_3基透明陶瓷,具有完善的晶格结构、致密的微观组织形貌及良好的光透过性能,透明陶瓷的发光强度得到大幅提高。研究了La_2O_3和Lu_2O_3在陶瓷烧结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掺杂La_2O_3和Lu_2O_3能够促进晶格的发育,同时又能抑制晶粒的异常长大,使透明陶瓷晶粒发育均匀,增加陶瓷的致密度,提高陶瓷的光透过率。对比分析得出,掺杂La_2O_3更有利于提高Y_2O_3:Eu~(3+)透明陶瓷的发光性能及透过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纳米粉体论文参考文献
[1].贠凯迪.聚合物基纳米粉体纺织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与评价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9
[2].石慧.稀土激活的Y_2O_3基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发光材料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
[3].周长江.氧化铈基纳米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
[4].张春秋.钴酸镧基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D].电子科技大学.2012
[5].林玫.水热法制备钛酸铋钠基纳米粉体及其介电性能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
[6].邢祎琳.Sol-gel法制备Y5V型钛酸钡基纳米粉体及其陶瓷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
[7].邢祎琳,崔斌,孙芳民,郭慧林,畅柱国.(Ba_(0.87)Sr_(0.04)Ca_(0.09))(Ti_(0.94-x)Zr_xSn_(0.06))O_3基纳米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与表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8].燕萍,胡筱敏,祁阳.Sm-Gd掺杂CeO_2基纳米粉体的制备[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9].燕萍,邵忠宝,胡筱敏.Ca掺杂及Ca-Sm和Ca-Gd复合掺杂CeO_2基纳米粉体的制备[J].材料研究学报.2009
[10].陈祥凤.金属基纳米粉体/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