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莱西市第四中学于少梅266600
摘要: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从象形字(图画)到抽象的简化字的转换,使人们对于知识的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图画有图画的魅力,文字有文字的长处,它能让不同层次人们都沐浴在知识的海洋里,这种“图画与文字”的传授知识的方法,只有我们国家在有着智慧的教育专家身上才到做到,使我们的国民正直体验到“语文”在人们心理不同发育期它所占居的重要位置。
关键词:字画转换、字与画、语文教学、
“字画同源”之说,是艺术理论上的一个命题,似乎与语文教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当我们深入观察孩子对文学作品的认识过程,以及我们自己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遵循着规则,就会发现:理顺语文教学中“字”与“画”的互相转换关系,从理论性的高度把握学生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翻开学龄前儿童的读物,我们发现这里是一片“画”的海洋,除了供家长讲故事用的一些简单提示性文字外,映现在儿童眼前的是五彩斑斓的生动画面,因为这时的儿童尚不识字,而画面的直观性却能弥补这一不足。这里,画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儿童能凭联想加以领会。不过,画面的含义,往往是概括的、有限的,表达的意思也常常是模糊的。因此,孩子们进入小学,就必须要经过“识字”这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艰难过程。虽然说汉字的原始构造形态主要是“象形”,可发展到今天的简化汉字,基本上已成了一套抽象的传情达意的符号。识字的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的飞跃过程,但是掌握了成百上千的汉语词汇也并非能够读懂他们可遇到的文学作品。
小学语文教科书是个“字”与“画”交织而成的鲜艳的大花园。比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几句诗置于纸面的上部三分之一处,而下面的篇幅则是一幅彩图;寺院、枫树、小船,尽收其中。后面的练习中有这样的问题;“诗人在枫桥夜泊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借助形象的画面,小学生们会弄清楚这首诗表面上讲了些什么。例如:“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等等。图文互相配合,这是小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时的常见现象。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在于建立一种表达上的基本功和理解上逻辑关系,远未达到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挖掘的程度,所以,把握好“图”在“文”的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各科课程的全面铺开,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知识触伸向历史、政治、地理、外语、数学、物理、生物等各个领域。仅就文学读物而言,学生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也在加厚起来,到这个时候,语文教科书原有的五彩缤纷便转换成了黑白二色,课文的插图也越来越少,“字”终于渐渐压倒了“画”,语文课本开始成为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读物”。特别到了高中,随着各种学科的知识和人生体验同时向一聚光点涌来,课文中的文学作品再也不是一个个抽象、无生命的铅字,而是一个与人生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生命体。再以这首《枫桥夜泊》为例,到了高中阶段,欣赏者就可以也应当调动各种知识储备,全身心地去体会它。除了字画意义(客观的景物与声音)外,还能品出它的艺术性的诗律,与季节规律相符的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以及由景物所折射出的人物内心的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意蕴。这时候,不恰当的画面辅助往往会显得多余或有碍于联想。同是这首〈枫桥夜泊〉,甚至被作为有关的题目而列入了高考的试卷。
当我们的眼光从学龄前读物,小学课本,中学课本移到成人文学读物时,偶尔还会发现为数不多的一些作品插图。可以说,从总体而言,这种插图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引起或帮助读者的联想,而在构建书籍“形式”上装潢效应和收藏价值。但由于无法割断的自然联系,若不是有相当的艺术质量,在成人文学作品中,这种插图还是越少用越好,以免损害或扭曲了文学作品的原意。
字画比例在语文教学(严格地说主要是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这种转换,体现了人们对文学作品认识的基本规律,是符合心理学和教育学原则的。其实质在于:逐渐地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知识积累;在把握现象以后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从单一的平面的《如图画》的“内容”,“扩展琶多维的立体的意义”,由此悟出文学的真正魅力。
语文教学中,一旦形成以文字为主的格局,并不意味着“字”与“画”转换关系的消失,而是使得这种转换更具有个性特点,更加内在了。因为纯由语言艺术的塑造的形象是“间接”的,理解和欣赏的时候,有一个从“抽象”文字转换成“内在”具体形象的过程。这种“具体形象”是因人而异的。一个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对人生的体验越是深入,那么,这种由抽象文字向具体形象的转换过程也就越是有声有色。反之,这种转换就可能仅仅是表相的、半生不熟的,或者是曲解的。
初一的语文教师负有双重的历史使命;既要将学生从“画”的世界带向“字”的世界,又要作好种种准备,以引领学生最终从抽象的“字”的世界走向无限丰富、极其个性色彩的内心“图画”世界,这是一项繁重却很有意义的创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