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耕地利用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粮食生产,指标分解,情景模拟
耕地利用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潘佩佩,杨桂山,王晓萌,王丽艳,王雪然[1](2019)在《太湖流域粮食生产对耕地利用变化动态响应分析及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认识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的耦合作用规律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模型模拟、GIS和多目标情景模拟等方法,在定量分析粮食生产对耕地利用变化动态响应基础上,分析流域粮食生产变化的关键驱动要素及粮食增产潜力,为流域耕地利用动态调控和粮食安全问题解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85~2015年流域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变化空间集聚性显着,耕地量变、耕地利用结构和方式变化幅度分别为39.2%、23.6%和19.3%,上述变化导致粮食减产44.1%;(2)1985~2015年耕地量变对流域粮食减产贡献率为50.7%,耕地利用方式变化和耕地量变则分别以43.4%和76.3%的贡献率成为前后15年粮食减产的主要驱动因素。集聚在流域北部56.8%的区域受耕地量变影响显着;太湖东南24.3%的区域和杭州-桐乡-嘉善一线等18.9%的区域分别受耕地利用方式和结构变化影响较大。随时间变化,耕地量变影响加剧,粮食减幅增加;(3)未来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粮食安全压力较大,低-中-高方案变动下耕地量变影响范围缩小53.5%,耕地利用方式和结构影响区分别增加了2倍和1.25倍,粮食增产区由5.4%增加到54.1%。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对耕地利用变化响应的时空差异显着,未来响应变化敏感区将是流域粮食增产潜力区和耕地利用关键调控区。(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0期)
苏锐清,曹银贵[2](2019)在《中国耕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方法分析:立足驱动与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2000—2018年中国耕地利用变化的文献,对学者在研究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和模拟方面所使用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系统梳理各种方法在应用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未来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参考。[方法]文献分析法、分类统计法等。[结果]对于耕地利用变化驱动研究而言,与主成分分析法组合的方法使用频率较高,基本适用于所有尺度,该方法可使复杂系统简单化、提高精度、有利于确定主要驱动因子,但一些重要的驱动因子难以经过统计学检验进入回归模型。对于耕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而言,BP神经网络模型适合于大尺度的模拟研究,该方法预测能力强但精度一般;灰色动态模型GM(1,1)进行模拟所需的数据量较少、精度高,但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CLUE-S模型已经比较成熟,在中小尺度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结论]耕地利用变化驱动与模拟的研究方法众多,但使用时相对单一且方法适用尺度的局限性较大。耕地利用变化驱动研究中学者们更倾向于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未来耕地利用变化驱动的研究方法将逐渐朝着全定量的方向发展。耕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中学者们更倾向于单一模型的使用,未来综合模型跨尺度融合将成为耕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总体来看,未来耕地利用变化驱动与模拟研究方法将朝着双向、动态的复合型研究方法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9年06期)
陈先鹏,方恺,吴次芳,王田雨,龙吟[3](2019)在《2009-2015年中国耕地资源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2009—2015年中国及其31个省(不含港澳台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的时空格局变化,为优化和完善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视角,利用粮食供需平衡法和生态足迹法,分析耕地资源的供需盈亏和生态盈亏,并结合耕地保护红线和行星边界框架,探讨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安全区间。[结果]从粮食供需盈亏来看,中国耕地利用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省际差异明显,盈余省份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地区,东南沿海省份赤字系数较高;从生态足迹盈亏来看,中国耕地利用总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赤字系数较高的省份主要位于中东部人口集聚和经济发达地区及西北地区,少数盈余省份分布在南部和西南地区;行星边界框架提出的耕地转化率不超过15%,具有一定合理性。结合耕地保护红线讨论中国耕地规模的安全区间,认为1.20×10~8~1.44×10~8 hm~2是相对合理的设定。[结论]今后在完善区域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应当关注耕地规模区间的设定和变动,遵循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协调并举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瞿如一[4](2019)在《2010-2015年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山地、高原和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94%。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貌特点导致云南省人均耕地少和耕地质量低。这使云南省对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诉求。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对云南省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和利用的持续性4个维度,选取20个指标构建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测算2010年和2015年云南省129个县域的耕地集约利用度;运用变化率指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耕地集约利用度的时序变化进行分析,采用ArcGIS技术手段分析耕地集约利用度的空间变化,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影响云南省县域耕地利用水平的因素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较低,耕地利用方式相对粗放。2010年,耕地利用水平以不集约和基本集约为主,其中,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为不集约的县域占县域单元总数的55.81%,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为基本集约的县域占比为34.11%;2015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则以基本集约和中度集约为主,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为基本集约和中度集约的县域单元数分别占129个县域单元的37.98%和38.76%;同时,耕地利用水平为高度集约的县域单元数由2010年的4个增长到2015年的21个。从2010年和2015年的耕地集约利用度来看,2015年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2010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耕地集约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2)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度相近的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2010年,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较低,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滇中地区及滇东的曲靖市,其他地区的耕地利用集约程度主要为不集约;2015年,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2010年有了一定提升,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的地区较2010年有较大扩展,集约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中部,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同时,从两期耕地集约利用度的空间分布上看,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滇西南和滇西北地区,集约利用水平最低的地区为五华区,集约利用水平最低的地区为五华区。(3)2010-2015年间,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由耕地集约利用度变化率的测算结果可知,2010-2015年间,除曲靖市大部分县域、昆明市的寻甸县和官渡区以及玉溪市的通海县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余92.25%的县域耕地地集约利用度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以寻甸县(-30.47%)下降和绥江县(60.24%)上升的幅度最为显着。同时,各分指数的集约度也表现出整体上升趋势。此外,Kernel密度估计曲线的分布状况则表明,2010-2015年间,云南省县域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呈扩大趋势。(4)投入强度和利用效益始终是影响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的最主要障碍因素,且最主要障碍因素由2010年的利用效益变为2015年的投入强度。从指标层面看,影响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则由2010年的技术效率、动力投入指数、农膜投入指数、地均产值、农药投入指数和劳均产值转变为2015年的动力投入指数、技术效率、农药投入指数、农膜投入指数和化肥投入指数等指标。其中,动力投入指数、技术效率、农膜投入指数和农药投入指数始终是制约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障碍因素。(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19-06-15)
李子君,于元赫,姜爱霞[5](2019)在《1980–2015年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80-2015年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与《山东统计年鉴》等基础资料,以耕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例,探讨了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构成的时序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80–2015年,山东省主要农作物总集约度呈上升趋势,由919.73 Yuan hm~(–2)上升到3285.06 Yuan hm~(–2),其中经济作物多年平均集约度高于粮食作物;主要农作物的人工成本和物质成本均呈增加趋势,粮食作物的物质投入远高于人工投入,而经济作物的人工投入远高于物质投入。(2)山东省主要农作物劳动集约度呈下降趋势,由1980年的501.75 d hm~(-2)下降到2015年的161.93 d hm~(–2),粮食作物相对于经济作物劳动集约度水平低且下降速率大;而资本集约度水平不断上升,由1980年的518.33Yuanhm~(–2)上升到2015年的1159.95 Yuan hm~(–2),其中种子、农家肥、化肥、农药和排灌等增产性投入比重逐渐下降,而农业机械等省工性投入比重增长显着。(3)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与农业劳动力数量、人均耕地面积呈显着负相关;最主要的直接驱动因素是农作物单位成本纯收益,不过在时间响应上滞后1~3年;最主要的间接驱动因素是农业政策的改革。(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3期)
杨柳[6](2019)在《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青藏高原农牧民的耕地利用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叁极”、亚洲水塔,是受气候变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青藏高原持续变暖趋势明显,且增温幅度高于我国其他地区,气候条件由暖干型向暖湿型突变,极端高温事件增加,极端低温事件降低。以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使当地热量资源得以改善,从而使青藏高原适宜耕种的土地面积增加。基于遥感数据和种植适宜性模型的一些研究表明,该地区足够的农业热量资源增加了适宜耕种土地的面积,为农牧民的开垦行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影响下,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区的农牧民不得不开垦以满足对饲草的需求。气候变暖导致灌木丛入侵高山草甸,影响了牧草的生长。且在放牧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禁牧、休牧、轮牧政策的影响下,致使牧草供给十分短缺。进而导致农牧民所承受的人口压力不断加大。而人口压力也一直被认为是农地开垦的原因之一。然而,农牧民也有极大的可能性不选择开垦,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我国是气候变化受益国之一(主要表现在适宜耕种面积的增加),其他受益国家的农牧民更多地采取耕地集约化策略,增加对农业的长期投入;第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藏高原同时面临劳动力析出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农牧民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们会更愿意追求生计多样化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导致耕地撂荒现象明显;第叁,青藏高原的耕地大多处于饱和状态,无地可垦;第四,开垦耕地需要较高的费用(如追加灌溉、平整土地等投资),农牧民的行为是风险规避型,为降低风险,他们往往选择集约化利用耕地,而不是开垦。在气候背景下,虽然从理论和遥感解译的角度来看,青藏高原耕地利用方式呈扩大化趋势,农户可能采取策略是耕地扩大化,但仍有采取集约化策略的可能。加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青藏高原农牧民越来越接受非农工作。那么,农牧民又是如何平衡气候变化带来的开垦机遇、风险,劳动力析出以及人口压力的,仍然缺少认识。因此,有必要在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研究农牧民的耕地利用决策,并分析影响农牧民耕地利用决策的因素,为增强该地区农户抵御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以及制定气候变化下耕地利用的有效适应策略和农牧业发展计划提供理论基础。青藏高原是生态脆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该地区农牧民所采取的耕地利用方式不容忽视,如农牧交错带草地的垦殖也会导致草地退化和沙漠化,并且不可逆转。鉴于此,本文以青藏高原的“一江两河”地区、朋曲河流域、河湟谷地以及川西地区的壤塘县为研究区,利用四个区域947份农牧民家庭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了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农牧民的耕地利用决策,并定量研究农牧民耕地利用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农牧民多采取耕地集约化策略,且以长期投资为主,较少的农牧会采取开垦策略。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具体地,研究结果如下:(1)除了降水情况的感知,研究区样本农牧民感知情况与气象站数据基本相符。绝大多数农牧民感知气候条件仍是“暖干型”气候,且感知暴风雪减少、干旱增多。此外,大部分的农牧民认为气候变化并没有对农业产生巨大的影响。(2)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随着城镇化不断地加快,农牧民对非农工作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加之政府的管制,使得开垦现象并不普遍。仅有18.16%的农牧民有开垦行为,且开垦耕地面积大多在0.02—0.20 hm~2之间。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证实了农牧民开垦是气候变化和人口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计量结果还表明,农牧民开垦决策与人均打工年收入呈显着负相关关系。(3)研究区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高达70%以上。农牧民主要购置农用拖拉机和机械用犁这两类设备,而对微耕机和水泵的投入较少,且农牧民大多在2000年以后购置农用设备。同时,农牧民的非农活动收入促进了当地的耕地机械化。此外,计量结果还表明,农牧民机械化投资与农牧民感知春季霜冻的整体变化趋势和牲畜数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4)研究区耕地灌溉水平相对较高,且以沟灌为主。灌溉地块面积较小,在0.02—0.30hm~2之间。大部分灌溉设施是由政府出资修建,而农牧民自主灌溉投资相对较低。促进农牧民自主灌溉投资的因素是农牧民感知春季霜冻的整体变化趋势和耕作地块平均面积,而人均打工月收入高则抑制了农牧民灌溉投资。(5)大多数农牧民的自主化肥投入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仅有28.83%的农牧民化肥投入有所增加。计量结果表明,农牧民的增加化肥投入决策与农牧民感知冬季持续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感知降水的整体变化趋势、抚养比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农牧民感知春季霜冻的整体变化趋势、牲畜数量、居住地距集镇距离、耕作地块平均面积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5-22)
阿依妮尕尔·艾尔肯[7](2019)在《喀什市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耕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合理分配耕地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本研究通过对喀什市内的耕地进行空间差异水平变化分析和时间序列的变化分析,得到了空间分布差异规律和时间动态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喀什市耕地集约程度,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资源,从根本上分析耕地利用持续状况和耕地利用水平状况,为喀什市以后几年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选取选择喀什市为研究区,分析有关的耕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喀什市耕地用地类型和耕地分布,从喀什市的发展情况出发,结合人地协调关系理论,建立适合喀什耕地利用情况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压力指标,响应值标和状态指标,对研究区内的耕地进行耕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评价,采用综合模型来分析2000-2016年之间内耕地利用水平变化情况,再根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和实际资源情况对喀什市每个乡镇耕地集约利用变化和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决策来增加耕地利用集约度和提供耕地利用程度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1)构造耕地集约节约利用PSR评价模型,从人地协调关系的矛盾出发,研究耕地的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耕地集约利用指的就是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通过科学地利用耕地和优化产业布局的结构的方法,增加农业上产的要素投入,最大范围的增加耕地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增加耕地利用的潜力,节约利用十分珍贵的耕地资源,不能浪费,因为它是自然界不可再生的资源,在耕地利用方面的方面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建立了PSR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并且分析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的意义。(2)对喀什市耕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在PSR评价模型的体系下,选取层综合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个指标的权重,并将指标进行标准化,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的方法可以得到各乡镇的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并且从17年间通过时空变化规律和分析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比较。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喀什市耕地集约利用和水平处于比较低水平,计算得到的各乡镇的集约度在18-60之间徘徊;从空间上看,2000-2016年,喀什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市中心周围的几个乡镇,也一直处于集约度水平比较低的状态。(3)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喀什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探究空间分布的顺序和实践意义。从分析结果看出喀什市各个乡镇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这些相关关系会影响和相互发展,推进其他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以后应该加强各个乡镇的合作无懈,指导农户进行现代农业技术耕作,科学利用耕地,从而增加耕地集约利用水平。(4)依据对喀什市耕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反映出,从节约耕地利用效率出发,把保障耕地质量和耕变化的动态平衡作为起点,依赖现代科技的进步,从而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耕地耕地保护制度;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力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力度来增加研究区耕地面积;杜绝建设用地占耕地的违法现象;提高耕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01)
陈美球,赖昭豪,刘桃菊[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耕地资源的配置,进而表现出耕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利用变化表现为五个特征,即耕地利用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但小农依然占主体;耕地经营规模呈扩大趋势,但细碎化现象未得到彻底改变;耕地经营经济效益增长缓慢,且占家庭经济收益比重明显下降;耕地的保障功能在弱化,但依然是农民"最后的生存保障";耕地经营的多元化现象增加,但粮食产量平稳上升。展望未来我国耕地利用变化呈现叁个趋势,一是耕地利用主体多元化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小农经营的地位不容忽视;二是耕地利用多功能表现日趋明显,一叁产业融合将成为主基调;叁是面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压力,推行生态耕种已成必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发挥各类现代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帮扶作用的同时,促进以"户"为单位转移替代"劳动力"的转移;加强基于产业融合的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加大国家对生态耕种的政策激励。(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林思成,蒲智,叶凯[9](2019)在《塔里木河干流地区耕地利用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995~2015年20 a间塔里木河干流区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并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塔里木河干流的耕地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0 a间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对塔里木河干流区的耕地也影响显着。通过对耕地变化的分析,可为塔里木河生态综合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地理空间信息》期刊2019年03期)
李升发,李秀彬[10](2019)在《中国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过程机理——基于成本和收益变化的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land-use chang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 Using annual survey data of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sts and earnings at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levels in China,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mechanism behind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We find that farmers on plains are able to reduce their per mu labor input effectively through intensive us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which has minimized the impact of the increase in labor price. However, it is extremely challenging for farmers in mountainous areas to use the same method owing to the rough terrain. Thus, per laborer farming area in these areas has increased relatively slowly, causing a widening gap in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With the rapid rise in labor costs since 2003, the margina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mountainous areas is evident. In 2013, the net profi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mountainous China fell below zero. Since 2000, the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in these areas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duction of farmland area, reforestation,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NDVI value. The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DVI change rate and the ratio of change in farmland(r = –0.70) and forest(r = 0.91) in mountainous areas at provincial level further attests to the trend of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there. Finally, we summarize the mechanism of such marginalization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farming and the rapid fall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s in mountainous area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and abandonment as well as forest transition in Chinese mountainous areas.(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9年04期)
耕地利用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2000—2018年中国耕地利用变化的文献,对学者在研究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和模拟方面所使用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系统梳理各种方法在应用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未来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参考。[方法]文献分析法、分类统计法等。[结果]对于耕地利用变化驱动研究而言,与主成分分析法组合的方法使用频率较高,基本适用于所有尺度,该方法可使复杂系统简单化、提高精度、有利于确定主要驱动因子,但一些重要的驱动因子难以经过统计学检验进入回归模型。对于耕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而言,BP神经网络模型适合于大尺度的模拟研究,该方法预测能力强但精度一般;灰色动态模型GM(1,1)进行模拟所需的数据量较少、精度高,但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CLUE-S模型已经比较成熟,在中小尺度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结论]耕地利用变化驱动与模拟的研究方法众多,但使用时相对单一且方法适用尺度的局限性较大。耕地利用变化驱动研究中学者们更倾向于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未来耕地利用变化驱动的研究方法将逐渐朝着全定量的方向发展。耕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中学者们更倾向于单一模型的使用,未来综合模型跨尺度融合将成为耕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总体来看,未来耕地利用变化驱动与模拟研究方法将朝着双向、动态的复合型研究方法方向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耕地利用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潘佩佩,杨桂山,王晓萌,王丽艳,王雪然.太湖流域粮食生产对耕地利用变化动态响应分析及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2].苏锐清,曹银贵.中国耕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方法分析:立足驱动与模拟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3].陈先鹏,方恺,吴次芳,王田雨,龙吟.2009-2015年中国耕地资源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J].水土保持通报.2019
[4].瞿如一.2010-2015年云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
[5].李子君,于元赫,姜爱霞.1980–2015年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6].杨柳.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析出背景下青藏高原农牧民的耕地利用决策[D].西南大学.2019
[7].阿依妮尕尔·艾尔肯.喀什市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新疆大学.2019
[8].陈美球,赖昭豪,刘桃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展望[J].土壤通报.2019
[9].林思成,蒲智,叶凯.塔里木河干流地区耕地利用变化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9
[10].李升发,李秀彬.中国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过程机理——基于成本和收益变化的分析(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