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上颌中切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牙本质颗粒,PRF,引导骨再生
上颌中切牙论文文献综述
崔婷婷,寇霓,仲维剑,马国武[1](2019)在《自体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在上颌中切牙种植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体牙本质颗粒来源于患者自身的无功能的牙齿,可以在椅旁加工处理,与骨组织成分相似,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具有成骨潜能。该文报告1例将患者无功能的智齿拔除后制成牙本质颗粒,混合自体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植入左侧上颌中切牙的拔牙窝内,半年后CT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缺失的唇侧骨壁得到恢复。组织学切片可见牙本质颗粒周围有新骨生成。(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李志进,翁雁鸣,周荣华,杜姣,熊才华[2](2019)在《上颌中切牙种植累及鼻腭管的处理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上颌中切牙位点种植累及鼻腭管的外科处理方法,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6月上颌中切牙位点种植的病例。纳入标准为术前数字化种植规划中种植体进入鼻腭管,及术中种植窝预备完成后牙周探针检查发现种植窝与鼻腭管穿通。根据穿孔的大小,采取不同的术式处理鼻腭管,最终完成种植治疗。评估内容包括:前腭的感觉异常情况,术后疼痛以及种植体的存留率。结果:共收集48例患者(71个中切牙区种植位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0例(10个中切牙区种植位点)。10例中切牙位点种植体骨结合良好,仅有1例患者报告了术后暂时性的前腭感觉异常,但在3个月内自行恢复。在最后一次复查(随访期6~18个月),10例患者没有出现种植体失败,无一例种植位点近远中骨吸收超过1 mm,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结论:在上颌中切牙位点的种植治疗前必须评估鼻腭管的形态和大小,按照修复为导向的种植原则,当无法避免种植体穿通鼻腭管,可根据穿孔大小采取不同的术式,获得可预期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颜冬,谢宁,张晗,李祥,吴聿淼[3](2019)在《切牙管及其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上颌中切牙的矢状向位置决定了正畸患者的侧貌美观,在正畸临床诊疗中,上颌前突患者一般需要通过减数4个前磨牙进行矫治,以最大支抗内收上下颌前牙,来改善侧貌,解决突度问题。传统支抗正畸手段可以使上颌中切牙内收5.78 mm,而种植支抗可以使上颌中切牙的最大内收量增大至8 mm,但是在上颌前牙内收的过程中,少数上颌中切牙会侵犯上颌骨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切牙管,从而导致牙根吸收,牙齿松动等并发症的出现。因此本文就切牙管及其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秦菁,陈军,山雯婷,郁丽[4](2019)在《微创拔牙即刻种植修复对上颌中切牙牙槽骨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修复治疗对上颌中切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颌中切牙残冠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微创拔牙后,其中48例予以即刻种植修复(观察组),42例予以延期种植修复(对照组)。患者均于微创拔牙后完成永久冠修复后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永久冠修复后6个月牙槽骨吸收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学效果评分及主观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永久冠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种植体体积及牙槽骨吸收水平均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牙龈色质、唇侧牙龈曲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ES美学评分总分(8.85±1.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5±1.40)分(t=2.455,P=0.01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42%)高于对照组(9.52%)(χ~2=0.020,P=0.888),咀嚼功能、义齿附着高度、整体美观性主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延期种植相比,微创拔牙即刻种植修复治疗对上颌中切牙的临床疗效更显着,患者牙槽骨吸收和美学效果改善更为显着,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崔庆赢,陈思宇,付帅,张长彬,马文[5](2019)在《鼻底入路拔除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比鼻底入路、唇侧入路、腭侧入路拔除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手术效果,探讨更为方便、安全、有效的拔牙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9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患者40例(共44颗),术前均完善锥形束CT检查以定位埋伏多生牙。根据术前影像,按照纳入标准将实验对象分为4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实验组采取鼻底入路涡轮反角手机去骨法拔牙,对照组采取唇侧入路、腭侧入路涡轮反角手机拔牙。术中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量化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A和实验组A在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A均优于对照组A;对照组B和实验组B在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B优于对照组B;在术后疼痛感实验组B和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鼻底入路拔除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术后反应及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拔牙方法。(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肖圣钊,姚杰,孔祥飞,王丽珍,李林昊[6](2019)在《上颌中切牙牙根弯曲方向与牙根吸收关系的有限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并发症,牙根吸收后会降低牙根的表面积并导致牙周组织的抵抗能力下降。牙根尖处的应力集中,可以导致牙根的吸收。正畸治疗过程中,上颌切牙处牙根吸收最明显。牙根弯曲会更容易导致牙根吸收,然而牙根弯曲方向、牙齿移动方向和正畸颊舌侧矫治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本文研究牙根弯曲方向、牙齿移动方向与正畸颊舌侧施加载荷之间的关系,以为临床治疗中颊舌侧矫治器的选择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成年人上颌骨经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通过Mimics、Geomagic Wrap、Abaqus软件进行叁维重建、光滑、布尔运算等操作,建立上颌中切牙牙根直立、牙根颊侧弯曲、牙根舌侧弯曲的有限元模型。于中切牙的颊侧和舌侧施加垂直于牙面的载荷,模拟颊侧矫治、舌侧矫治的矫治力。比较不同矫治力作用点与牙齿移动方向有限元模型中牙根尖受压侧的应力集中大小。结果通过建立上颌中切牙不同牙根弯曲情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施加载荷后牙根尖处的应力集中。得出如果颊舌侧加力点距离龈端等高,舌侧矫治的根尖力量与颊侧矫治的无明显差异。如果舌侧加力点距离龈端高度低于颊侧,舌侧矫治的根尖区力量,均比颊侧矫治的力量小。牙根尖弯曲方向与牙齿移动方向之间无明显关系性。结论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为避免牙根吸收,在选择颊舌侧矫治时应考虑正畸托槽的粘接位置与牙根弯曲方向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王战昕,孙亮,门永峰,曲哲[7](2019)在《角度螺丝通道基台在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比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分析上颌中切牙种植相关解剖形态,对该区域种植相关解剖形态进行评估并为种植修复提供相关的理论根据。方法:选择上颌前牙区无牙列缺损200名健康成人。按照不同牙槽嵴形态分为叁类,采用NobelClinician软件测量上颌中切牙与牙槽突解剖形态关系,并模拟植入种植体,观察种植体穿出位置,判断种植修复方式。结果:上颌中切牙的牙槽骨分类Ⅰ、Ⅱ-Ⅲ、Ⅳ类骨分别占88. 5%、6. 75%、4. 75%。而各类骨壁中切牙长轴与牙槽骨长轴夹角分别为22. 57±8. 19°、13. 72±7. 34°、7. 09±3. 9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类骨中5. 4%直接使用螺丝通道基台修复,88. 1%可使用角度螺丝通道(angulated screw channel,ASC)基台修复,6. 5%只能使用粘接固位修复;Ⅱ-Ⅲ类骨中有88. 9%直接使用螺丝通道基台修复,11. 1%可使用角度螺丝通道基台修复;Ⅳ类骨均需先行骨增量手术再行种植修复。结论:上颌中切牙在即刻种植时,Ⅱ-Ⅲ类骨壁最为理想,部分可直接选择螺丝通道基台修复;Ⅰ类骨壁最常见,但部分可需选择角度螺丝通道基台修复;Ⅳ类骨壁首选一期植骨以及延期种植。(本文来源于《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姜晓南,赵阿莉,王利民,王卫国[8](2019)在《上颌中切牙年轻恒牙期外伤撞击的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年轻的上颌中切牙外伤撞击时的生物力学分布。方法选择形态、尺寸正常的上颌中切牙,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建立nolla8期以及nolla9期的上颌中切牙叁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垂直加载、斜向加载以及水平加载模拟不同的撞击方向,分析其在不同的撞击方向下EQV应力的分布及峰值。结果不同加载情况下牙和牙槽骨的EQV应力峰值不同,垂直加载时的牙和牙槽骨EQV应力峰值最小,水平加载时的牙和牙槽骨EQV应力峰值最大;不同加载下nolla8期与nolla9期的牙齿EQV应力分布及大小相似,垂直加载时nolla8期与nolla9期牙槽骨的应力分布与大小相似,而斜向加载和水平加载时虽然nolla8期与nolla9期的牙槽骨的EQV应力分布相似,但nolla8期EQV应力峰值较nolla9期的牙槽骨大。在受相同撞击力的情况下牙齿和牙槽骨最大应力峰值出现在nolla8期水平加载时,分别为68.734 MPa和78.205 MPa;牙齿和牙槽骨的最小应力峰值为nolla8期和nolla9期垂直加载时,分别为14.224 MPa和11.427 MPa。结论撞击力大小一定的情况下,水平向的撞击更易导致牙齿及牙槽骨的折裂;而年轻上颌中切牙随着牙根长度的发育,可以有效的降低牙槽骨受水平和斜向撞击时的应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16期)
古哈朱,曲任飞,李文良,麦昱颖,Zakarya,Abdulmalek,Mohammed,Al-Muaalemi[9](2019)在《使用双侧闪光灯摄影比色技术对上颌中切牙进行比色的可行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使用数码相机双侧闪光灯摄影比色技术对上颌中切牙进行比色的可行性,并了解青年人上颌左右中切牙的颜色差异。方法:采用数码相机和双侧闪光灯获取155例志愿者的两侧上颌中切牙的数码照片。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每颗牙齿照片的的L*(明度)、a*(红绿色度)和b*(黄蓝色度)的颜色坐标进行测量。采用可靠性内相关系数(ICC)比较每颗右上颌中切牙两次拍照之间的色彩差异,检验该技术的一致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左右上颌中切牙的L*、a*、b*值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左右上颌中切牙的颜色差异。结果:L*、a*、b*的ICC检验值均在良好的可信度范围内(0.75~1.00)。左右两侧上颌中切牙的红绿色度a*在切端、中部和颈部均有明显差异,明度L*仅在两侧上颌中切牙的切端具有明显差异,黄蓝色度b*仅在两侧上颌中切牙的牙颈部有明显差异。结论:使用双侧闪光灯摄影比色技术在牙齿比色过程中可以输出稳定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青年人左右两侧上颌中切牙的颜色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钱若谷,田燕,张媛,葛振林[10](2019)在《埋伏倒置阻生上颌中切牙正畸治疗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埋伏阻生牙是正畸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可由多生牙、乳牙根尖周炎症、牙瘤、创伤、及乳牙早失等引起~([1])。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发病率为0. 06%~0. 20%~([2])。本病例通过对1例埋伏倒置阻生的右上中切牙CBCT定位、扩展间隙,配合外科开窗术和正畸牵引等方法,将其牵引至正常位置,历时9个月,术后中切牙牙根形态稍弯曲,长度尚可,根尖闭合完全,牙髓活力与对侧同名牙一致,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上颌中切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上颌中切牙位点种植累及鼻腭管的外科处理方法,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6月上颌中切牙位点种植的病例。纳入标准为术前数字化种植规划中种植体进入鼻腭管,及术中种植窝预备完成后牙周探针检查发现种植窝与鼻腭管穿通。根据穿孔的大小,采取不同的术式处理鼻腭管,最终完成种植治疗。评估内容包括:前腭的感觉异常情况,术后疼痛以及种植体的存留率。结果:共收集48例患者(71个中切牙区种植位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0例(10个中切牙区种植位点)。10例中切牙位点种植体骨结合良好,仅有1例患者报告了术后暂时性的前腭感觉异常,但在3个月内自行恢复。在最后一次复查(随访期6~18个月),10例患者没有出现种植体失败,无一例种植位点近远中骨吸收超过1 mm,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结论:在上颌中切牙位点的种植治疗前必须评估鼻腭管的形态和大小,按照修复为导向的种植原则,当无法避免种植体穿通鼻腭管,可根据穿孔大小采取不同的术式,获得可预期的临床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颌中切牙论文参考文献
[1].崔婷婷,寇霓,仲维剑,马国武.自体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在上颌中切牙种植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9
[2].李志进,翁雁鸣,周荣华,杜姣,熊才华.上颌中切牙种植累及鼻腭管的处理的初步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9
[3].颜冬,谢宁,张晗,李祥,吴聿淼.切牙管及其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9
[4].秦菁,陈军,山雯婷,郁丽.微创拔牙即刻种植修复对上颌中切牙牙槽骨吸收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
[5].崔庆赢,陈思宇,付帅,张长彬,马文.鼻底入路拔除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J].口腔医学研究.2019
[6].肖圣钊,姚杰,孔祥飞,王丽珍,李林昊.上颌中切牙牙根弯曲方向与牙根吸收关系的有限元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19
[7].王战昕,孙亮,门永峰,曲哲.角度螺丝通道基台在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应用比例的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9
[8].姜晓南,赵阿莉,王利民,王卫国.上颌中切牙年轻恒牙期外伤撞击的应力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
[9].古哈朱,曲任飞,李文良,麦昱颖,Zakarya,Abdulmalek,Mohammed,Al-Muaalemi.使用双侧闪光灯摄影比色技术对上颌中切牙进行比色的可行性研究(英文)[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10].钱若谷,田燕,张媛,葛振林.埋伏倒置阻生上颌中切牙正畸治疗1例[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