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流负载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单电流调节器,电压极限矢量圆修正
电流负载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杨海靖,迟颂,宋桂英,李雪[1](2018)在《一种新型的基于单电流调节器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负载与抗扰能力的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根据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速来调节交轴电压的最大转矩法。算法对电压极限矢量圆与电流极限矢量圆定量分析,找到电机稳定运行时的最大转矩点,通过在电压极限矢量圆补偿定子电阻压降修正最大转矩点。通过直接给定交轴电压的方式,充分利用修正最大转矩点的电磁转矩,提高电机的负载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于最大转矩点的定量分析,使此模型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8年05期)
郭俊[2](2015)在《一款具有大负载电流能力的BUCK型DC-DC控制IC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电源作为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电子系统的优劣。在移动智能终端朝着体积越来越薄,重量越来越轻,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方向发展的背景下,开关电源管理芯片紧随这一潮流,朝着低压,大带载能力的道路上大步迈进。近年来,各种电子设备推陈出新,对电源系统的带载能力越来越苛刻。本文设计了一款宽输入大负载电流的单片集成DC-DC开关电源芯片,芯片内部集成双极性功率管,负载电流能力设计为3A,输入电压范围5.5-36V,输出电压为5 V,固定开关频率500KHz。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关电源的发展现状和课题的研究意义,分析了DC-DC开关电源基本理论,然后在DC-DC开关电源芯片的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提高系统的带载能力。带载能力的分析从理论着手,分析它们影响带载能力的原因和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善思想。最后在通过具体的电路模块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同时,本芯片在提高转换效率上做了诸多设计考量:采用输出电压对电路进行偏置,拓扑中引用升压电容使得开关功率管工作在饱和区。本芯片采用的是峰值电流PWM控制结构,考虑到大负载能力的设计指标,采用分段线性斜坡补偿并集成反斜坡补偿电路,最大限度提高负载电流能力。基于CSMC 2μm 36 V双极型工艺对芯片系统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仿真验证,同时为验证集成反斜坡补偿的分段线性斜坡补偿对芯片带载能力有改善作用,本文还给出了一种没有集成反斜坡补偿的分段线性斜坡补偿电路模块作仿真对比,其他模块保持一致。经仿真验证,包括带载能力的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3-01)
杨富广,石天明,武华团,李涛,孙强[3](2010)在《一种提高ERT电流源带负载能力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的激励源大都采用基于双运算放大器结构的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这种VCCS结构简单,电流稳定性强,但是带负载能力偏低往往成为其应用的瓶颈。通过增加反馈电路的方法,提高了这种传统结构VCCS的带负载能力,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0年11期)
Bertrand,Renaud[4](2009)在《如何使用负载分担方法提升输出电流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详述设计带2个并联DC-DC转换器的电源的方法和技巧。探讨一种高性价比和高效率的解决方案及其应用设计。(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期刊2009年11期)
张红,吴志群[5](2009)在《高负载能力电压电流标准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年计量检测经验的基础上,从电工仪表分析,以及仪表检测的要求入手,介绍一种高负载能力电压电流标准源的具体实现过程、工作原理,以及适应检测工作的各种设计等。最终实现模拟式、数字式电压、电流仪表检测目的。(本文来源于《上海计量测试》期刊2009年05期)
徐凯[6](2003)在《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能力对二次设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例来说明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能力对二次设备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北电力技术》期刊2003年06期)
崔国英,左海青,王大海[7](2002)在《采用多触点结构插接器提高电流负载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多触点插接器的优点。提出采用“百叶窗式”的接触弹簧条 ,沿着插座的内周边形成多触点 ,达到传递大电流负载 ,而不必增大插接器的尺寸的设计思想(本文来源于《汽车电器》期刊2002年04期)
邹华,王文凯[8](2001)在《关于TTL与非门带灌电流负载能力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TTL与非门带灌电流负载能力 ,很多教材认为V0 随IL 线性变化 ,且很缓慢。但我们通过实验证实 ,IL 较小时 ,V0与IL 成线性关系 ,但超过一定限度后 ,此关系不再成立。此为教学中的一项新发现。(本文来源于《潍坊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张宗权[9](1990)在《不宜用电流互感器增大家用电度表的负载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家用电器的迅速发展,各种高耗电量的电器(如电磁灶,空调器等)不断进入家庭,致使家庭用电量成倍增加,原装配电度表的容量不能满足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采用加装电流互感器的办法,增大电度表的负载能力。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欠妥。由电度表的负载特性可知,电度表在运行中其负荷电流不应低于标定电流的5%,不能超出额定最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1990年04期)
电流负载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微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电源作为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电子系统的优劣。在移动智能终端朝着体积越来越薄,重量越来越轻,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方向发展的背景下,开关电源管理芯片紧随这一潮流,朝着低压,大带载能力的道路上大步迈进。近年来,各种电子设备推陈出新,对电源系统的带载能力越来越苛刻。本文设计了一款宽输入大负载电流的单片集成DC-DC开关电源芯片,芯片内部集成双极性功率管,负载电流能力设计为3A,输入电压范围5.5-36V,输出电压为5 V,固定开关频率500KHz。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关电源的发展现状和课题的研究意义,分析了DC-DC开关电源基本理论,然后在DC-DC开关电源芯片的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提高系统的带载能力。带载能力的分析从理论着手,分析它们影响带载能力的原因和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善思想。最后在通过具体的电路模块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同时,本芯片在提高转换效率上做了诸多设计考量:采用输出电压对电路进行偏置,拓扑中引用升压电容使得开关功率管工作在饱和区。本芯片采用的是峰值电流PWM控制结构,考虑到大负载能力的设计指标,采用分段线性斜坡补偿并集成反斜坡补偿电路,最大限度提高负载电流能力。基于CSMC 2μm 36 V双极型工艺对芯片系统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仿真验证,同时为验证集成反斜坡补偿的分段线性斜坡补偿对芯片带载能力有改善作用,本文还给出了一种没有集成反斜坡补偿的分段线性斜坡补偿电路模块作仿真对比,其他模块保持一致。经仿真验证,包括带载能力的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流负载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杨海靖,迟颂,宋桂英,李雪.一种新型的基于单电流调节器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负载与抗扰能力的算法[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8
[2].郭俊.一款具有大负载电流能力的BUCK型DC-DC控制IC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
[3].杨富广,石天明,武华团,李涛,孙强.一种提高ERT电流源带负载能力的方法[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0
[4].Bertrand,Renaud.如何使用负载分担方法提升输出电流能力[J].电子产品世界.2009
[5].张红,吴志群.高负载能力电压电流标准源的研究[J].上海计量测试.2009
[6].徐凯.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能力对二次设备的影响[J].西北电力技术.2003
[7].崔国英,左海青,王大海.采用多触点结构插接器提高电流负载能力[J].汽车电器.2002
[8].邹华,王文凯.关于TTL与非门带灌电流负载能力的探讨[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1
[9].张宗权.不宜用电流互感器增大家用电度表的负载能力[J].电工技术.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