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战地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长篇小说,国风,徐怀,战地,阮氏丁香,我们播种爱情,《诗经》,军事文学,西线轶事,无弦琴
战地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陆文虎[1](2019)在《徐怀中长篇小说《牵风记》:一部“国风”式的战地浪漫故事》一文中研究指出“风”是什么?怎么“牵”?当然,你不妨认为是指刘邓野战军牵引了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之风。撇开战争这个层面,仍然可以从多重意义上加以领略。怀中先生非常欣赏周代人生活的质朴恬淡、快意跳脱。我的理解,他在说:我写的就是有严肃庄重的宏大叙事背景的一部“国风”式的(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01-11)
白骏[2](2018)在《台词基础教学的若干思考——以小说对白《战地日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话剧舞台上鲜活的人物形象总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背后离不开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更离不开良好的台词基础。为了更好地在文学作品阶段打下角色语言的台词基础,本文以文学作品小说对白阶段《战地日记》作品为例,结合在台词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感受,从情感体验、内心独白、舞台行动叁个方面,总结台词基础教学的若干经验。(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32期)
张杭萍[3](2018)在《街上的白围裙与战地的红头巾:林芙美子小说中的女性身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芙美子战前出版的《放浪记》中挑战社会规范、游离于家庭之外的文学女青年在其战时出版的《战线》、《北岸部队》中一变而为响应政治父权号召、穿梭于战地的随军女作家,且企图依附国策话语来重塑女性的身体,而在战后出版的《河沙鱼》、《骨》等作品中,女性身体则回归本能,扮演起解构权威话语的角色。叙述上的这种断裂不只是林芙美子创作思路的脱轨,也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时空中日本女性身体的描摹如何被时代话语所界定、又如何破茧而出这一社会现象。(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刘忠诚[4](2017)在《大时代、大格局的军旅壮歌》一文中研究指出侯大康是一位卓有成就而且应该引起更大关注的作家。他曾担任部队文工团主管。必然与使然,他在这个领域垒起了军旅小说的创作营盘。中篇小说《舅舅的一段革命经历》是文工团系列作品的开山之作,被多次转载并获奖。之后的《战地浪漫曲》《战地文工团》两部长篇小说更为他赢得(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7-11-02)
刘显萍[5](2016)在《战地悲歌的演绎者——论姚紫小说《秀子姑娘》中的姚主任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加坡华文作家姚紫的中篇小说《秀子姑娘》曾经畅销一时,日军俘虏秀子姑娘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俘虏营"姚主任"形象更加耐人寻味,他面临战争与爱情的冲突,困囿在无法解脱的家国矛盾和人性漩涡中,挣扎求存,痛苦不堪,演绎了一曲战地悲歌。(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6年32期)
杨青[6](2015)在《海明威小说《战地钟声》人物特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地钟声》是海明威于1940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时代背景,描写了一个美国青年志愿参加西班牙政府军,在敌人后方开展爆破行动,后来在一次反攻中,他接到了一个炸毁桥梁的任务,在执行任务的短短叁天时间里,他经历了爱情与生死的考验,最终在完成任务的撤退途中不幸牺牲的故事。本文主要结合小说中角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等,对这部作品中的几个重要形象展开分析。(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5年02期)
金小英[7](2014)在《解读海明威小说《战地钟声》中的人物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战地钟声》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美国着名的作家,也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主要作品有《战地钟声》(又名《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乞力马扎罗的雪》等,这些作品都寄予了作者海明威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文社会的看法与见解。在海明威的着作中,他喜欢以简单、直接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含蓄的情感,并且描述的男主人公一般是坚强的形象,这也是作者内心意识的表(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4年36期)
孙小军[8](2014)在《海明威小说《战地钟声》人物特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37年正是西班牙内战的巅峰时期,而主人公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音译)是一位对西班牙有着特殊感情的大学教师,在这战事正热的时刻,罗伯特理所当然的选择了自愿加入西班牙政府军队,并且担任了重大使命——炸掉大桥,以及主人公为了叁天后的炸掉大桥的光荣任务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在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令人终身难忘的事情,最终罗伯特完成了任务,但是他却被也这残酷的战争夺走了宝贵生命。(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4年30期)
杨德洪,王东妮[9](2014)在《海明威小说《战地钟声》人物特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是叙事性很强的文体,而叙事的目的是通过人物的互相交织达到的,可以说,小说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人物角色的塑造,如何将人物角色塑造得有特点,并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每位作者都在纠结的事情,海明威作为一位文学艺术大师,他的小说中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战地钟声》是海明威着名的长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复杂而又紧张的战争,塑造出一系列经典的文学形象,他们在战争面前(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14年08期)
曲冰[10](2014)在《论海明威小说《战地钟声》的叙事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着名小说家海明威的《战地钟声》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其作品的创作也来自海明威对西班牙叛乱的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描述的是一名美国民主志愿军罗伯特·乔丹遵从和协助政府炸桥,通过与游击队的协作完成任务,并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整个作品叙事完整,刻画了清晰的人物形象,艺术结构清晰,逻辑合理并且采用了视角变幻和时间的切换,可以说是20世纪美国长篇现实主义写实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品。一、人物叙事灵活运用了解构策略(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4年24期)
战地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话剧舞台上鲜活的人物形象总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背后离不开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更离不开良好的台词基础。为了更好地在文学作品阶段打下角色语言的台词基础,本文以文学作品小说对白阶段《战地日记》作品为例,结合在台词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感受,从情感体验、内心独白、舞台行动叁个方面,总结台词基础教学的若干经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战地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陆文虎.徐怀中长篇小说《牵风记》:一部“国风”式的战地浪漫故事[N].文艺报.2019
[2].白骏.台词基础教学的若干思考——以小说对白《战地日记》为例[J].戏剧之家.2018
[3].张杭萍.街上的白围裙与战地的红头巾:林芙美子小说中的女性身体[J].外国文学评论.2018
[4].刘忠诚.大时代、大格局的军旅壮歌[N].文学报.2017
[5].刘显萍.战地悲歌的演绎者——论姚紫小说《秀子姑娘》中的姚主任形象[J].名作欣赏.2016
[6].杨青.海明威小说《战地钟声》人物特色分析[J].芒种.2015
[7].金小英.解读海明威小说《战地钟声》中的人物塑造[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
[8].孙小军.海明威小说《战地钟声》人物特色分析[J].语文建设.2014
[9].杨德洪,王东妮.海明威小说《战地钟声》人物特色分析[J].长城.2014
[10].曲冰.论海明威小说《战地钟声》的叙事艺术[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