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花论文-程明伟,韩文妍,骆绪美

七子花论文-程明伟,韩文妍,骆绪美

导读:本文包含了七子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七子花,种群,群落,保护

七子花论文文献综述

程明伟,韩文妍,骆绪美[1](2019)在《宁国市前进大岗七子花种群调查及保护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宁国市前进大岗七子花种群是安徽省内规模最大的七子花野生分布种群。作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种群数量、特征及所在群落类型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该七子花种群沿山脊呈带状分布,种群数量约400株(DBH≥5cm),群落总面积约1.8 hm~2,群落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群落中的七子花从主干根颈部萌发大量蘖株,以适应恶劣的生境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最后提出初步的保护及利用对策。(本文来源于《安徽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余文华,陈婷婷,邹园园,朱蔓莉,王丽君[2](2015)在《濒危植物七子花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从濒危植物七子花中分离到38株内生真菌,综合运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其分类地位。38株植物内生真菌分属于6个属和1个无孢子群,其中交链孢属和刺盘孢属为优势菌群,葡萄座腔菌属、镰刀菌属、赤霉菌属、拟茎点霉属和无孢子群为常见属。以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靶标菌对获得菌株发酵液粗提物进行抑菌试验,发现95%以上的菌株对试测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表明七子花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十分普遍;其中QZHⅡ10对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2.0mm;而QZHⅡ07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抑菌圈达到15.5 mm。这表明七子花内生真菌具有开发为微生物源杀菌剂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陈子林,潘德月,俞叶飞,周钰鸿,于桂芳[3](2015)在《浙江大盘山七子花萌枝特性及其对种群更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浙江大盘山自然保护区七子花群落全面踏查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七子花种群内萌枝更新特性。结果表明,七子花根颈处多有萌枝产生,萌枝对七子花种群的径级结构具有较大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萌枝数与平均根径呈显着正相关。从高度来看,七子花集中分布在4~6 m,在高度竞争上处于劣势。然而其平均冠幅均在5m2以上,说明七子花通过增加冠幅提高自身的生态位和竞争力。由于七子花有性繁殖较差,群落生境恶劣,导致七子花主要以萌枝方式来维持种群生存。最后,对七子花的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开发》期刊2015年02期)

王丽君,陈婷婷,邹园园,朱蔓莉,余文华[4](2015)在《七子花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筛选及其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濒危植物七子花中分离出具有抗植物致病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并在其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菌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通过形态学和5.8S rRNA序列法对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鉴定出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茄交链孢QZH 10对水稻纹枯病菌和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抑制率分别为89.1%和67.9%。在供试浓度为100μg/m L时,QZH 10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稻瘟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效果,抑制率为100.0%。从QZH 10中分离到2个单体化合物并分别被鉴定为altersolanol A和6-O-methylalaternin。在供试浓度为100μg/m L时,altersolanol A对稻瘟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大于85%;6-O-methylalaternin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效果,抑制率为100.0%。【结论】当前结果表明Altersolanol A和6-O-methylalaternin具有开发成微生物源杀菌剂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白义,施时迪[5](2011)在《浙江天台山七子花林不同海拔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季节性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了解濒危植物七子花林中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比较分析四季林分中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于2000年4月~2001年4月,对天台山不同海拔七子花林分的土壤动物进行取样分析。全部调查所得大中型土壤动物4门13纲27个类群,以蜱螨目和弹尾目为优势类群。林中3个样地的土壤动物在个体数量、类群数和DG指数上有较大差异,处于中海拔地区呈共优群落的林分(海拔780 m左右,人为干扰较小,仍然以七子花为优势)中土壤动物的各指标在各季节均较其他样地高,有利于土壤动物的大量繁育。方差分析表明季节、海拔和土层深度对土壤动物群落各指标都有显着影响(P<0.05t,hree-way-ANOVA),季节与海拔、季节与土层之间对土壤动物均存在显着交互作用。秋季土壤动物各指标最高,不同海拔高度下差异较大。夏季和冬季土层中的土壤动物呈逆分布现象,而春季和秋季具有表聚性特点。(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1年03期)

施时迪,白义,金则新[6](2009)在《浙江天台山七子花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4月至2001年4月逐月对浙江天台山七子花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初步分析凋落物、季节、海拔等因素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蜱螨目(57.06%)和弹尾目(21.21%)为七子花林的优势类群,膜翅目(4.72%)、双翅目(3.65%)、综合纲(2.74%)、寡毛纲(2.68%)和鞘翅目(2.57%)为常见类群。(2)七子花林各样地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在5月份和11月份都表现为峰值,在7月份至8月份的干热期个体数量明显下降。(3)处于中海拔地区(780m)呈共优群落的七子花林样地土壤动物的密度最大、类群数最多、多样性指数最高。(4)各样地土壤动物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表聚性特点,然而,在7月份至8月份的干热期,出现底层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多于表层的逆分布现象。(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杨蓓芬,金则新,李钧敏[7](2008)在《七子花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七子花叶片不同生长时期的黄酮、鞣质、生物碱、皂甙、绿原酸等5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黄酮、皂甙、鞣质、绿原酸含量的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最大值分别为现在5月中旬和8月中旬;皂甙和鞣质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变化幅度较大。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其他4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不同,其总的趋势是逐渐下降,直至落叶,但在8月中旬(盛花期)出现一个小的波峰。总量与黄酮、绿原酸与鞣质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绿原酸与总量、皂甙之间、鞣质与皂甙之间、生物碱与黄酮之间均存在显着相关性。七子花叶片中黄酮、皂甙、生物碱、鞣质、绿原酸之间存在着类似的合成途径或共同的中间代谢产物;黄酮、生物碱的含量较高。(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吴健,潘百红[8](2008)在《七子花种质资源的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步了解七子花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对七子花的保护价值、观赏价值,以及在科学研究和观赏植物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城市林业》期刊2008年05期)

丁丽亚[9](2008)在《濒危植物七子花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空间遗传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隶属忍冬科(Caprifoliaceae)七子花属(Heptacodium)的单种属植物,仅分布于浙江、安徽等少数地区,已被列为国家2级重点保护植物。利用ISSR和cpSSR两种分子标记探讨七子花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以及种群空间遗传结构,揭示七子花濒危机理,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ISSR标记分析分布于天台的5个七子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七子花种群总的遗传多样性为58.17%,处于中等水平。各种群遗传多样性以狮子岩坑种群最高(41.18%),哲溪村种群最低(33.33%)。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497,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较明显。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64.59%)。各种群之间的基因流为0.9299,表明七子花基因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聚类结果是东门岭和苍山种群聚在一起,哲溪村、狮子岩坑和黄经洞种群聚在一起。微环境的异质性可能是形成这种遗传学特性的原因。2.利用cpSSR标记分析cpDNA的遗传多样性,七子花在cpDNA上没有检测到遗传变异,本项目的研究结果验证了以往学者的结论,即推测冰期之后可能只剩下唯一的七子花母株种群。3.利用ISSR标记对七子花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七子花空间距离和遗传距离的相关性。七子花种群在空间距离为0~8.06m时,所有植株表现出显着的空间遗传结构,即聚集分布,其余空间距离下,空间遗传结构不显着。而不同年龄级植株中Ⅰ级树呈现聚集分布格局的空间尺度范围为0~4.36m,Ⅱ级树为0~6.42m,III级树为0~3.3m,Ⅳ级树为0~8.06m。随着树龄的降低,呈现显着性空间遗传结构的距离越来越大,更多相似的基因型个体聚在一起,基因交流受到限制。造成这一空间格局的可能原因是花粉的有限传播、微环境异质性和近交衰退等。4.七子花种群总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这可能是导致七子花濒危的原因之一。从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来看,七子花种群间的基因流受到阻碍,导致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遗传变异减少,从而种群日益趋于濒危。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提出七子花的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减少人为破坏、扩大种群大小、展开种群间交配扩大基因流、积极开展繁殖生态的研究、进行就地和迁地保护。(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8-05-01)

白义,施时迪[10](2008)在《浙江天台山濒危植物七子花林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分析及不同林分中土壤动物群落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了解濒危植物七子花林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比较七子花林与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地土壤动物群落的相异性,对浙江天台山中、低海拔地区的土壤动物进行取样分析。结果显示:6个样地共获得大、中、小型土壤动物22 756头,分属于3门10纲21个类群(以目为主),其中以蜱螨目和弹尾目居多,为优势类群。方差分析表明,6个样地土壤动物在不同土层间,个体数和类群数均有显着差异。用DG指数测度群落间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呈共优群落的七子花林中土壤动物多样性最高。Sorenson相似性指数S1和Whittaker相似性指数S2度量结果表明,七子花林与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中土壤动物的种群相似性较高。(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12期)

七子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首先从濒危植物七子花中分离到38株内生真菌,综合运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其分类地位。38株植物内生真菌分属于6个属和1个无孢子群,其中交链孢属和刺盘孢属为优势菌群,葡萄座腔菌属、镰刀菌属、赤霉菌属、拟茎点霉属和无孢子群为常见属。以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靶标菌对获得菌株发酵液粗提物进行抑菌试验,发现95%以上的菌株对试测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表明七子花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十分普遍;其中QZHⅡ10对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2.0mm;而QZHⅡ07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抑菌圈达到15.5 mm。这表明七子花内生真菌具有开发为微生物源杀菌剂的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七子花论文参考文献

[1].程明伟,韩文妍,骆绪美.宁国市前进大岗七子花种群调查及保护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19

[2].余文华,陈婷婷,邹园园,朱蔓莉,王丽君.濒危植物七子花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筛选[J].微生物学杂志.2015

[3].陈子林,潘德月,俞叶飞,周钰鸿,于桂芳.浙江大盘山七子花萌枝特性及其对种群更新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15

[4].王丽君,陈婷婷,邹园园,朱蔓莉,余文华.七子花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筛选及其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英文)[J].微生物学报.2015

[5].白义,施时迪.浙江天台山七子花林不同海拔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季节性变化特征[J].土壤通报.2011

[6].施时迪,白义,金则新.浙江天台山七子花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动态变化[J].土壤学报.2009

[7].杨蓓芬,金则新,李钧敏.七子花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动态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

[8].吴健,潘百红.七子花种质资源的利用[J].中国城市林业.2008

[9].丁丽亚.濒危植物七子花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空间遗传结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10].白义,施时迪.浙江天台山濒危植物七子花林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分析及不同林分中土壤动物群落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

标签:;  ;  ;  ;  

七子花论文-程明伟,韩文妍,骆绪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