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锣鼓歌论文-谢文静

薅草锣鼓歌论文-谢文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薅草锣鼓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家族,薅草锣鼓,音乐特征

薅草锣鼓歌论文文献综述

谢文静[1](2015)在《土家族薅草锣鼓歌的音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薅草锣鼓歌是土家人在薅草、挖土、栽秧时的一种歌乐活动,它产生与人民劳动中,又应用于劳动之中,它曲调悠扬,演唱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蕴含着土家族人劳作时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土家族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5年19期)

汤晓汀[2](2013)在《湘西土家族薅草锣鼓歌的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家族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人民在劳动中即兴创作的一种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古老的歌腔。它体现了土家族灿烂,绚丽的文化和艺术审美的取向,并与其民族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很高的欣赏,传承价值。(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3年04期)

李虹[3](2010)在《土家族薅草锣鼓歌的生存环境与艺术特征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先民巴人遗留下来的一种极具宗教色彩的古老唱腔,在历经世代的传承和发展中,增添了无数鲜活的内容。共曲牌多样,主要有武锣鼓、文锣鼓、夹锣鼓、叫歌锣鼓之分,呈现出缤纷多彩的音乐艺术景象。即便在今天,它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0年08期)

汤飞宇[4](2009)在《土家族薅草锣鼓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一种很古老的歌腔,是土家族人在生产劳动中创作的一种将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民族民间音乐演唱形式。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接壤的土家族地区流传广泛,深受土家族人们所喜爱。薅草锣鼓歌也叫“挖土锣鼓歌”、“薅草歌”、或“锣鼓草”,是土家族人在山间地头,为指挥生产、鼓舞干劲、减轻疲劳、提高工效、而结队成群,由歌师傅领唱,众人接腔、帮腔、配以锣鼓伴奏的演唱形式。它的典调优美,演唱内容十分丰富,表演风趣幽默、诙谐、形式多样,蕴含着极大的精神文化内涵,绽放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土家族是我国一个古老而富有智慧的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薅草锣鼓歌作为其民族音乐文化的一种样式,虽萌生于山间地头,却承载着劳动者的喜怒哀乐,生动而形象地记录和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思想、感情、习俗、信仰等风貌,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和积淀,成为我们了解,认知和研究土家族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如今,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生产劳动方式的发展与变革,在土家族居住的地方,已经很难再听到“薅草锣鼓歌”了。“薅草锣鼓歌”正面临着失传和濒临消失的困境。因此,加强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其历史、文化以及其它各方面的价值,成为从事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工作和研究者们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这篇论文的写作,以薅草锣鼓歌作为研究探讨对象,从其产生形成的历史、人文、宗教、背景等方面入手,着重对其音乐艺术特征进行一个详尽的论述和研究,力求挖掘其内含的文化艺术等价值。最终,寻求其保护和传承发展的有效策略。所以,论文的写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希望能起到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推动重视和保护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繁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启迪和尝试。(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熊晓辉[5](2008)在《土家族栽秧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及其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栽秧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人在生产劳动中创作的一种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民间艺术样式,是一种古老的歌腔。栽秧薅草锣鼓歌从生产生成、内容、形式及艺术特征来看,也是土家族民歌中保留最为古老的形式之一。栽秧薅草锣鼓歌作为土家族典型的民族歌唱艺术,其声腔特征、表演内容、表演形式、文化内涵等无不与土家族文化和民间习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张建国[6](2001)在《土家族薅草锣鼓歌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薅草锣鼓歌作为一种歌乐形式 ,在土家族聚居区流传很广 ,深受广大土家族人们所喜爱 ,它产生于劳动之中 ,又作用于人民生活劳动之中 ,与土家人日常生活劳动息息相关。文章通过对这一古老歌乐历史沿革、表现形式、唱腔内容、音乐特点等进行考略 ,以使人们对这一土家族古老歌乐有进一步了解(本文来源于《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薅草锣鼓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家族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人民在劳动中即兴创作的一种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古老的歌腔。它体现了土家族灿烂,绚丽的文化和艺术审美的取向,并与其民族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很高的欣赏,传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薅草锣鼓歌论文参考文献

[1].谢文静.土家族薅草锣鼓歌的音乐特征[J].北方音乐.2015

[2].汤晓汀.湘西土家族薅草锣鼓歌的艺术特征[J].艺海.2013

[3].李虹.土家族薅草锣鼓歌的生存环境与艺术特征表现[J].艺海.2010

[4].汤飞宇.土家族薅草锣鼓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5].熊晓辉.土家族栽秧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及其艺术特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

[6].张建国.土家族薅草锣鼓歌考略[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标签:;  ;  ;  

薅草锣鼓歌论文-谢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