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显式动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力反共振,频率可调,带宽,优化设计
显式动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范德礼,吴文敏,董兴建,彭志科[1](2019)在《可调频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直升机主减安装结构进行隔振设计的目的在于阻断叶率旋翼桨毂力向机体传递,从而降低机体振动水平。针对上述主减隔振问题,提出了一种反共振频率可调的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动力学分析表明:通过调节空气弹簧的刚度可调节反共振频率。进一步保持反共振频率不变,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隔振器的结构参数,可得到更宽的隔振频带,且隔振器质量更轻。(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4期)
汪少华,张晟[2](2019)在《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机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同构型的双行星排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机构,建立等效杠杆分析其功率分流特性以及系统传动效率,同时划分混合动力系统常用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搭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中发动机、电机、电池等动力部件模型,通过引入动态规划算法,以电池SOC为状态变量,以发动机转矩、转速为控制变量,设置整车油耗为目标函数,进行全局寻优。仿真结果表明,在NEDC工况下,相比于输入分流式,复合分流式构型在燃油经济性方面拥有更出色的表现。(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06期)
张连丽,田育丰,倪晓畅,张雯雯[3](2019)在《海上风电场单桩基础锥体结构冰荷载显式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渤海某3MW单桩式海上风电场进行了抗冰锥结构设计,并通过LS-DYNA软件对直立桩结构及加装的锥体结构冰荷载进行显式动力分析。通过分析冰排在直立桩和锥体结构前的破坏模式及破坏特点,获得冰力时程曲线及冰力值,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改变抗冰锥锥角,研究不同锥角情况下结构冰荷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直立桩冰荷载数值分析结果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较为接近,锥体结构冰荷载数值分析结果与Ralston公式计算结果相差较小,冰荷载水平分量随锥角的增加而显着增大,而竖向分量则随之降低。显式动力分析结果可为单桩式海上风电结构抗冰锥冰荷载估算及锥体结构尺寸优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高源,刘海笑,李洲[4](2019)在《适用于饱和砂土循环动力分析边界面塑性模型的显式积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适用于饱和砂土循环动力分析的边界面模型,利用修正广义Mises方法将其推广至叁维应力空间中,引入与状态相关的剪胀函数,采用历史最大加载面硬化准则,以反映饱和砂土排水条件下刚度变化、剪胀剪缩等特性。结合子增量步显式积分算法的思想,建立了适用于饱和砂土循环动力分析边界面模型的显式积分算法流程。借助有限元软件子程序接口,将该算法流程开发到有限元软件中,通过建立土体单元数值模型,对Toyoura砂在单调荷载和循环荷载下的叁轴试验工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子增量步显式积分算法对模型进行积分,能够准确有效地模拟砂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砂土在单调和循环荷载作用下均展现的剪胀剪缩现象,验证了显式积分算法的有效性。通过设置不同的增量步长,验证了子增量步显式积分算法对于较小应变增量步的高度稳定性和收敛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10期)
章桥[5](2019)在《基于显式动力法薄膜褶皱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薄膜结构这一新的结构形式迅速发展并已经被广泛应用,各式各样的大型薄膜结构层出不穷。由于薄膜这一材料本身的抗弯刚度很弱,而且厚度往往远小于平面尺寸,这就导致褶皱极易出现。褶皱是薄膜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行为,也是薄膜结构应用中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褶皱的出现对结构的性能、功能、美观上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褶皱的形成机理、发展规律、影响因素、应力与能量以及其控制方法等对膜结构的研究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膜结构褶皱行为研究的常用理论方法主要张力场理论、屈曲理论等;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有限元仿真模拟法和实验法。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经典矩形受剪切模型和环形受扭转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首先,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叁种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并对模拟结果的精确性做了简要探讨,结果表明叁种模拟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性足以满足研究要求;其次,单独改变某个影响因素,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别探讨了网格划分精密程度、膜材厚度以及形变量对主应力、弹性应变能的影响,我们发现膜材厚度和形变量对主应力和弹性应变能的影响较大,网格划分对主应力和弹性应变能的影响较小;最后,分别建立基本模型与局部增厚模型,通过对两种模型褶皱平衡位置倾斜角、面外变形情况、褶皱幅值的对比分析了局部增厚对薄膜结构精度的控制作用,分析可知局部增厚对薄膜结构精度控制有着明显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9-05-01)
马竹樵,张虓,罗秋华,费叶琦[6](2018)在《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的数模构建与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而转向系统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汽车能否驶向既定的目标。该系统可使车辆按照驾驶人的意愿进行行驶,而当路面状况不佳时,可以通过人手对方向盘施加的力矩来使汽车保持方向稳定。由此可以看出转向系统在行驶过程中对车辆的稳定与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国内主流的轻型卡车大多采用循环球式液压助力转向器,因为其结构紧凑。这样可以提高驾驶室的利用率,降低了转向力,并使转向系统更加灵敏。本论文拟对某轻型卡车的循环球式液压助力转向器进行研究分析,在满足整车布置的前提下,实现有效扭矩提升和系统轻量化。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并为企业节约成本。(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8年23期)
段文卿[7](2018)在《风冷式动力电池包温度场分析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环境污染长久难消,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研究对削减污染,提升能源利用率有着积极的作用。电池包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装置的关键部件,需要具有大比能量、比功率,高安全性和长使用寿命的特性,因此新能源电动汽车选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然而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工作时常处于高倍率放电的状态,其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和寿命由于受到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引起的温度升高和温度差异的影响都有所降低,严重的甚至起火爆炸引起安全事故。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能否将生成的热快速而又有效地散发到外界降低电池组温度和温差受到越发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情况,了解研究了国内外对电池散热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电池在恒流放电下的温度场分布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热管技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散热系统。对不同参数下的温度场变化分析并以此优化系统提高散热系统的温度管理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梗概如下:(1)分析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产热机理和传热机理,选用Bernadi电池生热模型对生热量进行分析,明确了电池内阻和温熵系数关乎生热速率,需要通过Peak Power和HPPC试验测量电池的参数获得内阻与温熵系数和电池SOC状态之间的关系曲线。(2)构建锂电池热模型,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以加权平均法计算锂电池的物性参数,依照生热速率模型和实验所得数据,编写单体电池的生热速率的UDF,使用fluent软件仿真模拟自然对流状态下电池单体随SOC和温度变化而生热速率变化的1C倍率放电的温度场。实验表明,电池单体的温度超过了电池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单体各部分的温差较大。据此推断电池成组、成包应用时,应当设计散热系统以确保电池的性能。(3)设计热管式电池热管理机构,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热管在不同参数(工质、充液率、加热功率、冷凝段长度)下的传热性能进行仿真模拟,并研究热管参数对电池组的温度场温升和温差的影响,考量电池组温升和温差两个参数进行优选,获得最优组合。(4)针对最优参数下的热管式散热系统,通过CFD仿真模拟自然对流状态下电池包1C放电,分析电池包的温度场分布。本文设计的热管式电池管理系统,解决了动力电池散热系统中电池温升过高、单体间温差过大的问题,为热管技术在动力电池散热系统中的应用提供设计思路。(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8-04-22)
刘玉新,孙培栋,毕振宇,欧阳钧[8](2018)在《松质骨拉力螺钉紧固过程的隐式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有限元隐式动力学分析方法对拉力螺钉的紧固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其骨-钉界面应力分布特征。方法建立螺钉和周围骨性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隐式求解器对拉力螺钉的紧固过程进行隐式动力学分析。根据螺钉及周围骨性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分析骨-钉界面受力特征。结果螺钉螺纹杆部近端为应力集中区域。螺钉周围骨性结构的高应力分布区域位于螺钉螺纹周缘向外区域,深度约相当于螺纹深度。此区域是抵抗螺钉滑脱的主要区域。结论隐式动力学分析方法可准确模拟螺钉紧固过程中骨-钉界面的力学特性;螺钉周围骨质高应力分布区域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并改进螺钉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8年02期)
肖晗,董兴建,彭志科,孟光[9](2018)在《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带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由大、小波纹管、惯性质量和并联弹簧构成,在特定频率的激励下,流体运动产生的惯性力和弹簧的弹性力相平衡从而实现反共振隔振,特别适用于对线谱振动的隔离。建立了两种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模型,讨论了隔振带宽与惯性元件质量、放大比等参数的关系;给出了一种双层隔振器设计思路,基于最优化设计方法实现宽频带动力反共振隔振。(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06期)
李晨阳,郭斌,吴文江[10](2018)在《基于显式动力学的轨道除沙车抛沙铲瞬态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除沙车的抛沙铲作为主要工作部件之一,它的作用工况对于除沙车至关重要。使用solidworks对抛沙铲和沙子进行建模,网格划分,将模型导入到ANSYS,对抛沙铲伸入沙子中的一种工位下给于抛沙扇初速度和约束处理,使用其自带求解器进行计算,得到的抛沙铲强度满足使用要求结论。(本文来源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显式动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不同构型的双行星排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机构,建立等效杠杆分析其功率分流特性以及系统传动效率,同时划分混合动力系统常用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搭建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中发动机、电机、电池等动力部件模型,通过引入动态规划算法,以电池SOC为状态变量,以发动机转矩、转速为控制变量,设置整车油耗为目标函数,进行全局寻优。仿真结果表明,在NEDC工况下,相比于输入分流式,复合分流式构型在燃油经济性方面拥有更出色的表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显式动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范德礼,吴文敏,董兴建,彭志科.可调频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J].振动与冲击.2019
[2].汪少华,张晟.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机构分析[J].机械传动.2019
[3].张连丽,田育丰,倪晓畅,张雯雯.海上风电场单桩基础锥体结构冰荷载显式动力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19
[4].高源,刘海笑,李洲.适用于饱和砂土循环动力分析边界面塑性模型的显式积分算法[J].岩土力学.2019
[5].章桥.基于显式动力法薄膜褶皱有限元分析[D].南华大学.2019
[6].马竹樵,张虓,罗秋华,费叶琦.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的数模构建与仿真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
[7].段文卿.风冷式动力电池包温度场分析及优化[D].重庆交通大学.2018
[8].刘玉新,孙培栋,毕振宇,欧阳钧.松质骨拉力螺钉紧固过程的隐式动力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8
[9].肖晗,董兴建,彭志科,孟光.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带宽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8
[10].李晨阳,郭斌,吴文江.基于显式动力学的轨道除沙车抛沙铲瞬态动力分析[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