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回火马氏体板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残余奥氏体,板条马氏体,超高强度,显微组织
回火马氏体板条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东,钟宁,戎咏华,徐祖耀,王利[1](2010)在《新型超高强度纳米板条马氏体 淬火-分配-回火钢》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汽车工业中,兼有足够好韧性和成形性的高强度钢,如双相钢,相变诱发塑形钢及复相组织钢越来越受到关注。在TRIP钢中,由于元素Si或Al的加入,在临界区退火和贝氏体转变温度保温过程中使得碳在奥氏体中的富集,导致残余奥氏体在室温稳定存在。Bhades(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0-10-26)
徐仕龙,李龙飞,杨王玥,孙祖庆[2](2007)在《形变对板条马氏体回火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Q235级低碳钢板条马氏体在550℃多道次单向压缩变形后退火和室温大塑性变形轧制后在此温度退火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未变形板条马氏体在此温度的回火组织演变,讨论了变形对马氏体分解过程、铁素体再结晶晶粒尺寸和析出碳化物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变形显着影响马氏体分解过程,促进渗碳体的析出和铁素体回复及再结晶.热变形组织铁素体再结晶晶粒尺寸在0.5μm左右;渗碳体形貌从细棒状向球状转变,随变形量增大渗碳体尺寸增大,继续保温60min导致铁素体晶粒长大到1μm左右,晶粒内部的渗碳体消失,原先在铁素体晶界析出的渗碳体球化、粗化.冷轧试样在550℃退火保温时间在30min内得到0.3~0.4μm超细晶粒和尺度小于150nm的弥散渗碳体颗粒组织;随退火保温时间延长到60min,铁素体再结晶晶粒长大到1.9μm,渗碳体颗粒尺寸约160nm.(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9期)
齐靖远,黎永钧,周惠久[3](1984)在《淬火态低碳板条马氏体中的残余奥氏体、孪晶亚结构与自回火碳化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Ms温度为260-430℃、含碳量为0.15~0.25%的五种淬火态低碳板条马氏体中的残余奥氏体、孪晶亚结构与自回火碳化物沉淀。低碳板条马氏体中普遍存在板条间薄膜状的残余奥氏体。低碳板条马氏体中存在少量孪晶亚结构,孪晶数量随淬火速率增加而增加。低碳板条马氏体中的自回火沉淀的碳化物有粒状与杆状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的自回火碳化物均鉴别为Fe_3C。Ms高于300℃的钢化低于一定的淬火速率的条件下,全部板条马氏体均可产生自回火的碳化物沉淀,有较大程度的回火效果。以上这些组织特征是低碳马氏体在淬火态下具有良好的强、塑、韧配合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学报》期刊1984年01期)
荣启光,鲁肇俊[4](1983)在《回火板条马氏体钢的强韧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高强度合金结构钢30CrNi5MoV经520℃回火后的强韧化机理。数据分析表明,回火板条马氏体钢的强化机制服从Naylor模型和Langford-Cohen关系,屈服强度(σ_(0.2))可由下列公式描述本文用能量分析方法给出钢的脆断模型,推导出一个新的韧性—脆性转折温度公式该公式可表明显微组织和韧性关系。文中以定量金相为基础,用透射电镜测得钢中加入微量Nb后,在细化奥氏体晶粒的同时,又细化了板条,增大了孪晶量,缩小了棒状渗碳体的长度和间距,从而提高了钢的σ_(0.2)和K_(IC),但韧性—脆性转折温度(θ_(50)/50)略有升高。(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1983年06期)
回火马氏体板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Q235级低碳钢板条马氏体在550℃多道次单向压缩变形后退火和室温大塑性变形轧制后在此温度退火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未变形板条马氏体在此温度的回火组织演变,讨论了变形对马氏体分解过程、铁素体再结晶晶粒尺寸和析出碳化物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变形显着影响马氏体分解过程,促进渗碳体的析出和铁素体回复及再结晶.热变形组织铁素体再结晶晶粒尺寸在0.5μm左右;渗碳体形貌从细棒状向球状转变,随变形量增大渗碳体尺寸增大,继续保温60min导致铁素体晶粒长大到1μm左右,晶粒内部的渗碳体消失,原先在铁素体晶界析出的渗碳体球化、粗化.冷轧试样在550℃退火保温时间在30min内得到0.3~0.4μm超细晶粒和尺度小于150nm的弥散渗碳体颗粒组织;随退火保温时间延长到60min,铁素体再结晶晶粒长大到1.9μm,渗碳体颗粒尺寸约160n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火马氏体板条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东,钟宁,戎咏华,徐祖耀,王利.新型超高强度纳米板条马氏体淬火-分配-回火钢[N].世界金属导报.2010
[2].徐仕龙,李龙飞,杨王玥,孙祖庆.形变对板条马氏体回火组织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
[3].齐靖远,黎永钧,周惠久.淬火态低碳板条马氏体中的残余奥氏体、孪晶亚结构与自回火碳化物[J].金属热处理学报.1984
[4].荣启光,鲁肇俊.回火板条马氏体钢的强韧化机制[J].钢铁.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