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立明(广西灵山县妇幼保健院B超室广西灵山535400)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283-02
【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早期普查乳腺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美国飞利普公司生产的HD11XE及深圳迈瑞DC-6超声仪对545例农村已婚妇女乳腺B超结果作分析。结果共检查545例妇女,筛查出乳腺疾病258例,患病率47%,其中乳腺增生病244例,占44%,乳腺纤维腺瘤5例,乳腺导管扩张症3例,乳腺癌1例,其他乳腺疾病5例。结论B超对乳腺疾病普查能早发现,早诊断;对不宜接受X线钼靶照射者,价值也较大。
【关键词】乳腺B超普查
乳腺疾病是妇女常见病,仅次于子宫附件疾患,特别是近年来乳腺疾患明显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做到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是防治乳腺疾病的关键。我院于2009年11-12月对本县35-59岁农村已婚妇女免费进行普查,B超检查人数是545例,现将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接受检查的均是农村已婚妇女,年龄在35-59岁,平均年龄是47.5±12.5岁。所有检查者均要求填写知情同意书及健康档案卡。经妇科医师常规手法排检后,发现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进行乳腺B超检查。
1.2检查方法采用美国飞利普公司生产的HD11XE及深圳迈瑞DC—6超声仪。探头频率是5-10MHz。患者无须任何准备,采取仰卧位,暴露上胸,对双侧乳腺进行多方位多切面扫查。
1.3诊断标准[1]按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统一进行诊断。
1.4统计学处理数据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病情况共检查545例已婚妇女,筛查出乳腺疾病258例,总患病率为47.34%,见表1。
表1乳腺疾病发生率与构成比
病种n患病率(%)构成比(%)
乳腺增生病24444.7794.58
乳腺纤维瘤50.921.94
乳腺导管扩张症30.551.16
乳腺囊肿30.551.16
乳腺脂肪瘤20.370.78
乳腺癌10.180.39
合计25847.3100
2.2患病与年龄关系患病年龄以35-44岁最高,为198例,占36.33%,其次为45-54岁56例,占10.28%,55-59岁4例,占0.73%。
2.3月经与乳腺疾病发病的关系月经初潮年龄小、经量多、经期长者患病率高(P<0.01),见表2。
表2月经与乳腺疾病的发病的关系
月经情况初潮年龄(岁)经量经期
≤15>15多中少<3天3-5天>5天
普查例数3761691953133737285223
患病例数204541211241312110136
患病率(%)54.2631.9562.0539.6235.1432.4338.6060.99
x2值23.263926.629228.6971
P值0.00000.00000.0000
3讨论
乳腺是女性身体中最脆弱的器官之一,其免疫能力比其他器官低25%左右。乳腺疾病是妇女的主要疾病之一,且以生育期的妇女发病较高,其中乳腺增生占乳腺疾病的首位[2],本次普查结果,乳腺增生的患病率为44.77%。
乳腺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与孕雌激素分泌、代谢紊乱有关。不同年龄的妇女由于孕雌激素水平,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不同[3]。本次普查结果显示,35-44岁年龄段为发病高峰,占患病率的36.33%,45-54岁的次之,占10.28%,55-5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低,仅占0.73%。可能是35-44岁年龄段孕雌激素水平高,工作和家庭压力较大,精神紧张等原因,造成乳腺增生发病率高。45-59岁年龄段妇女因卵巢功能减退,孕雌激素水平降低,乳腺增生发病率下降。另外,乳腺增生发病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卵巢功能紊乱,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量增多,与孕激素比例失调等有关,本文分析了月经与乳腺疾病的发病的关系,提示月经初潮年龄小、经量多、经期长者患病率高,与杨青幼[4]的结果基本一致。
应用超声检查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的优点:(1)无放射性,对年轻女性更为适宜,进行普查和随访也很方便;(2)对囊性或实性肿块鉴别意义大,超声可发现2mm大小的囊肿;(3)超声对乳腺组织的层次显示清楚,定位较准;(4)对致密型乳腺X线检查不满意,超声检查则显示满意;(5)对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显示清楚。超声检查具有经济、简便、无痛苦、无损伤、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因此,利用超声对乳腺疾病普查是可行的,可在基层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2-368.
[2]李海静.36433例已婚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情况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7):556-557.
[3]邬江华,杨伟明,程晓明,等.妇女乳腺普查5000例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267-3268.
[4]杨青幼.红外线扫描乳腺防癌普查4009例结果分析.广西医学,2007,29(2):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