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船板论文-朱阳阳,张红梅,贾宏斌,李岩,李娜

高强船板论文-朱阳阳,张红梅,贾宏斌,李岩,李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强船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强船板钢EH47,变形工艺参数,高温变形行为,显微组织

高强船板论文文献综述

朱阳阳,张红梅,贾宏斌,李岩,李娜[1](2019)在《变形工艺参数对高强船板钢EH47显微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热模拟实验机上采用单道次压缩法对高强船板钢EH47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高温变形行为以及变形工艺参数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强船板钢EH47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均为动态回复型。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变形速率降低,高强船板钢EH47的变形抗力减小。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变形速率降低,高强船板钢EH47的硬度减小。这实验结果与显微组织分析结果相一致。(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22期)

朱阳阳,张红梅,王渐灵,李岩,李娜[2](2019)在《高强船板钢EH47的连续冷却相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热模拟试验对高强船板钢EH47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相变行为以及显微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增加,可以加快高强船板钢EH47铁素体和贝氏体转变,抑制珠光体转变。随着冷却速度增加,铁素体含量减少,贝氏体含量增加,几乎不存在珠光体组织;同时随着冷却速度增加,显微组织变得越来越细小均匀,EH47钢硬度增加。通过对比研究高强船板钢EH47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硬度值可以发现,变形提高了加工硬化程度,在冷却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变形EH47钢的硬度较未变形EH47钢的硬度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09期)

周丹,柴希阳,梁丰瑞,杨洋,佟石[3](2019)在《V、V-N与V-Nb微合金化对高强船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高强船板钢进行V、V-N及V-Nb微合金化,研究了3种微合金化方式对热轧态及正火态试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和正火条件下,V、V-N与V-Nb微合金化均能有效提高试验钢的强度,并细化铁素体晶粒。V微合金化后,每加入0. 01%V试验钢屈服强度提高4~7 MPa; V-N微合金化后,每加入0. 01%V屈服强度提高10~12 MPa。正火处理使得V、V-N与V-Nb微合金钢的析出强化作用减弱,细晶强化作用增加。综合比较,V-N微合金钢在热轧与正火条件下能获得更为优异强韧性匹配。(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06期)

高云飞,高静,王兵,王杨,戚翠芬[4](2019)在《A32高强船板钢生产工艺优化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强船板A32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性能富余量及性能与化学成分的关系。通过严格控制[C]、[Mn]含量,适当降低[Nb]含量,并优化优化控轧、控冷工艺参数,适当降低终轧温度和返红温度,保证了船板良好的力学性能,降低了船板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山东冶金》期刊2019年02期)

李德强,杨洋[5](2019)在《高强船板探伤缺陷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显微镜对14 mm厚高强船板超声波探伤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铸过程中结晶器液位波动致使结晶器保护渣卷入连铸坯,形成的球状氧化物及超出评级标准的超大硅酸盐类非金属夹杂物是探伤不合格的原因。采取优化结晶器保护渣性能、严控浇铸过程中氩气流量,调整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等措施后,高强船板在后续生产中能够满足探伤要求。(本文来源于《鞍钢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刘焕然[6](2019)在《热变形工艺和调质热处理对高强船板钢EH47显微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家未来发展规划,海洋工程用钢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而北极航道的开发,以及国家海军的远洋巡航,都要求低温韧性和耐腐蚀等性能更加优良的高强船板钢。EH47船板钢作为新一代开发的品种,已经成为在恶劣自然环境下服役的大型船舶和极地破冰船不可或缺的材料。本文以EH47船板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压下量、变形后冷却速度和终冷温度等热变形工艺参数对EH47钢板显微组织的影响;采用调质热处理实验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EH47钢板显微组织的影响。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检测手段进行了不同变形工艺参数和调质热处理工艺参数对EH47高强船板钢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的研究。通过调整不同的中间道次压下量、终轧道次压下量进行热模拟压缩实验,结果表明中间道次压下量为35%、终轧道次压下量为40%时,EH47钢显微组织中针状铁素体和上贝氏体均匀分布,实验钢的显微硬度也比其它条件下实验钢的硬度大。轧后冷却速度为50℃/s、终冷温度是650℃时,显微组织中针状铁素体和上贝氏体均匀分布;实验钢轧后终冷温度提高到700℃时,显微组织中贝氏体的百分含量增加,显微硬度也提高。对轧后的EH47钢板进行调质热处理,通过调整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等工艺参数,得出在960℃时保温30分钟后淬火,然后在640℃时高温回火并保温30分钟,可以消除热轧后EH47船板钢中产生的条带状组织缺陷;实验钢的TEM显微组织中有较多的板条状贝氏体,晶粒尺寸更加细化,铁素体和贝氏体均匀分布;在铁素体晶界间和贝氏体板条间有明显的第二相析出,实验钢的显微硬度较大。通过观察不同冷却速度下EH47船板钢的显微组织,可以发现当冷却速度为0.5℃/s时,显微组织中有较多细长的板条状贝氏体且贝氏体板条状中有第二相析出。当冷却速度为10℃/s时,显微组织中有明显的M/A岛出现且在M/A岛中可以观察到孪晶。(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1)

李孟星,孟祥海,马涛,张宏博,李欣[7](2018)在《第二相粒子对高强船板钢焊接HAZ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第二相粒子对船体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影响的研究进展,概括了第二相粒子影响大线能量焊接后高强度船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原理,分析了第二相粒子对船体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强韧性的影响,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19期)

刘玉英[8](2018)在《高强韧船板钢轧制工艺对性能和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炼钢成分控制C含量偏低0.14%(标准0.14%~0.19%),在连续生产的情况下,相变产物是多显微组织的混合物,在400℃~500℃范围内,主要转变为贝氏体为主的组织,且随着冷速的增大,贝氏体的体积分数增加。因而需要适当调整轧制工艺。经轧钢厂调整,精轧控轧开轧温度下调20℃,由原来940℃调整为920℃,层流冷却水调节较原工艺增大一些。(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8年03期)

吴晓燕,朱立光,梅国宏,严春亮,曹胜利[9](2017)在《DH36高强船板钢CCT曲线及针状铁素体形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Linseie L78 RITA淬火/相变热膨胀仪测定了DH36高强度船板钢的相变点,绘制了连续冷却转变曲线。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显微硬度法分析了冷却速率对相变组织演变规律及对针状铁素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率0.5~3℃/s时,转变产物为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冷却速率5~10℃/s时,转变产物为大量针状铁素体和少量贝氏体,珠光体消失;冷却速率15~100℃/s时,转变产物主要由粒状贝氏体和铁素体组成,并开始形成板条马氏体,随冷速的增加其显微硬度呈增大趋势。5~7℃/s的冷却速率范围是获得针状铁素体的最佳冷速区间,在7℃/s冷速下,观察到了Al-Si-Ti-O-S-Mn系复合夹杂物所诱发的呈发散状多维形核的晶内针状铁素体。(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7年24期)

郝剑桥[10](2017)在《夹杂物对高强船板钢的组织细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线能量焊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船舶制造效率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对船板钢的焊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氧化物冶金技术机理,通过分析不同船板钢试样中夹杂物诱发晶内铁素体现象,对夹杂物对高强船板钢组织细化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按照优化后的船板钢设计成分进行实验室冶炼实验,并对所得试验钢开展了包括TMCP工艺轧制、大线能量焊接、冲击试验、显微组织分析和夹杂物分析等一系列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典型炉次试样焊接热影响区中发现大量IAF组织,组织均匀且细小,吸收冲击功远高于其他炉次;诱发IAF夹杂物形状以圆形、不规则形状为主,铸态试样和焊接热影响区试样中夹杂物尺寸明显不同,集中区域分别介于5μm~10μm和2μm~5μm之间;夹杂物成分基本一致,均由Ti Ox、Al2O3、Mn S和少量碳、氮化合物复合而成。其次为了分析在热处理条件下不同晶粒度的船板钢组织变化规律和可作为IAF形核核心的夹杂物,分别对工业船板钢铸态、轧态组织进行了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温度下试样显微组织变化规律明显不同,铸态试样中IAF诱发温度区间为700℃~750℃、1150℃~1300℃,轧态试样中IAF诱发温度区间为1100℃~1300℃;诱发IAF夹杂物形状以圆形、不规则形状为主,成分基本一致;铸坯试样中能诱发IAF的夹杂物,其尺寸集中在5μm~10μm之间,40mm钢板试样中夹杂物尺寸多在5μm以下。最后统计、分析了对不同晶粒度下,诱发IAF夹杂物的尺寸与所在奥氏体晶粒的尺寸,得出了随着奥氏体晶粒度逐渐增大,夹杂物尺寸逐渐减小的结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了能反应夹杂物与所在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匹配关系的拟合函数,为轧后组织的晶粒度控制、冶炼的夹杂物控制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4)

高强船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热模拟试验对高强船板钢EH47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相变行为以及显微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增加,可以加快高强船板钢EH47铁素体和贝氏体转变,抑制珠光体转变。随着冷却速度增加,铁素体含量减少,贝氏体含量增加,几乎不存在珠光体组织;同时随着冷却速度增加,显微组织变得越来越细小均匀,EH47钢硬度增加。通过对比研究高强船板钢EH47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硬度值可以发现,变形提高了加工硬化程度,在冷却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变形EH47钢的硬度较未变形EH47钢的硬度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强船板论文参考文献

[1].朱阳阳,张红梅,贾宏斌,李岩,李娜.变形工艺参数对高强船板钢EH47显微组织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9

[2].朱阳阳,张红梅,王渐灵,李岩,李娜.高强船板钢EH47的连续冷却相变[J].金属热处理.2019

[3].周丹,柴希阳,梁丰瑞,杨洋,佟石.V、V-N与V-Nb微合金化对高强船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9

[4].高云飞,高静,王兵,王杨,戚翠芬.A32高强船板钢生产工艺优化控制[J].山东冶金.2019

[5].李德强,杨洋.高强船板探伤缺陷原因分析[J].鞍钢技术.2019

[6].刘焕然.热变形工艺和调质热处理对高强船板钢EH47显微组织的影响[D].辽宁科技大学.2019

[7].李孟星,孟祥海,马涛,张宏博,李欣.第二相粒子对高强船板钢焊接HAZ影响的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8

[8].刘玉英.高强韧船板钢轧制工艺对性能和组织的影响[J].中国金属通报.2018

[9].吴晓燕,朱立光,梅国宏,严春亮,曹胜利.DH36高强船板钢CCT曲线及针状铁素体形成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7

[10].郝剑桥.夹杂物对高强船板钢的组织细化机制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7

标签:;  ;  ;  ;  

高强船板论文-朱阳阳,张红梅,贾宏斌,李岩,李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