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水质模拟论文-麻蓉

水力水质模拟论文-麻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力水质模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秦岭输水隧洞,水面线,演进历时,水质规律

水力水质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麻蓉[1](2018)在《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水力、水质动态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是一项巨型跨流域调水工程,通过汉江引水至渭河,补充了关中渭河沿线几大城市的用水量,缓解了城市用水紧缺的问题,实现了水资源优化调配。秦岭输水隧洞作为连接水源区与受水区的关键工程,全段除黄金峡、叁河口泵站、及控制闸以外,无其他可调控工程,当水流流经控制闸到达越岭段之后,管理者将无法主动控制。因此,研究越岭段隧洞水力特性、水质规律,不仅可以保障隧洞自身安全与供水安全,也为提高供水时效、控制水质风险、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决策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以引汉济渭泰岭输水隧洞越岭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求和法、MIKE11 HD、简单水力法、MIKE11 AD、ECO Lab等模型和方法,对隧洞水力特性及基本水质规律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秦岭输水隧洞复杂断面形态,进行了简化处理;根据水力学公式,计算设计流量下的正常水深、临界水深和临界底坡;利用水深法判别标准,判断水流流态为缓流,底坡为缓坡。(2)建立了 MIKE11 HD模型,模拟了隧洞水流过程,得到水面线及关键断面水位变化;与分段求和法计算的水面线进行对比,计算的水面线一致,相同断面水位误差甚小。结果表明:水面线基本平行于隧洞底板;同一糙率系数,流量越大水面线越高,流量越小水面线越低;同一流量,隧洞糙率系数越大,水面线越高,糙率系数越小,水面线越低,符合水力学基本规律。(3)通过MIKE11 HD模型进行参数试算,设计流量下满足隧洞无压条件的临界糙率为0.0161;设计糙率下隧洞最大流量为76m3/s,与设计报告一致。(4)建立了 MIKE11 AD横型,模拟保守物质A在水流中的流动,获得不同流量的演进时间;与简单水力法计算的流量演进时间对比,各工况下相对误差均保持在0.3%-2.6%;在设计糙率下,输水流量为设计流量70m3/s时,采用简单水力学法得出流量演进时间为9.77h,MIKE11 AD模型模拟时间为10.00h。结果表明:MIKE11 AD模型计算简便,结果直观可靠。同时,相同糙率,流量越大,演进历时越短;相同流量,糙率系数越大,演进历时越长。(5)建立了 IKE11 AD与ECO Lab的耦合模型,以DO、BOD、氨氮为指标,模拟了两种点源位置下隧洞内水质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点源不含DO时,出口断面其浓度峰值随隧洞输水流量增大而减小;隧洞输水流量与点源流量、组分含量一定时,点源位置距离下游出口越近,出口断面物质浓度峰值越大,峰现时间越早;不论点源位于何处,其流量一定时,随着输水隧洞流量的增加,出口断面BOD、氨氮浓度峰值减小,峰现时间缩短;输水隧洞流量一定时,点源流量越大,出口断面BOD、氨氮浓度峰值越高。(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刘翔翔[2](2018)在《基于水力模型的水质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供水管网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建立供水管网系统的水力水质模型,已经成为供水管网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管理,辅助决策的现代化技术方法,是实现供水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必然手段和途径,是城市供水管网系统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以天津市某区的区域供水管网为实例,采用数据监测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CAD竣工图以及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的管网现状基础数据,并结合现场勘察数据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对管网拓扑结构以及数据模拟精度进行校核分析,得出模型精度已达到模型工况的要求,水力计算的结果可以作为对实际管网工况分析和相应方案制定的参考依据。天津市某区供水管网内部暂无水质监测点,故管网的实时水质数据不能够及时了解,而完善的管网水质模型是建立在准确的实时数据上的。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研读,制定了水质检测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目标管段,然后进行现场实测,最后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四项水质数据均符合管网实际运行中的情况,可作为本次管网水质建模的数据依据。管网的水质模型分为多种,这里仅建立两种常规水质模型,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和水龄模型。建立准确的余氯衰减模型的关键之处在于对管网主体水和管壁水余氯衰减系数的校核,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管网主体水反应公式及理论的考量,管网主体水余氯衰减系数最终确定为0.265d~(-1),管壁水余氯衰减系数则是通过粒子群算法与建模软件EPANET2.0的结合来进行校核,最终确定出当迭代次数为100,粒子规模为30时,水质模拟效果最好,此时模拟的管壁反应系数为最终值;供水管网水龄模型是通过建模软件中的水龄模拟功能实现的,对水龄模型模拟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其区域内一级水质百分比稳定在77.64%左右,二级水质百分比稳定在4.3%左右,叁级水质百分比稳定在18.06%左右,结果表明该区域管网水龄相对较小。对于叁级水质聚集区域,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水质安全。通过建立天津市某区供水管网水力及水质模型,我们掌握供水管网运行系统的动态工况,针对管网中存在的水力水质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对用户来说,能够喝到更加安全,更加放心的饮用水;对水务公司来说,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和公司的效益水平。(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5-03)

张悦[3](2018)在《颗粒污泥反应器短程硝化水力水质数学模拟及设计运行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以短程硝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探讨在低溶解氧条件下硝化颗粒污泥工艺中颗粒污泥混合不均的现象。模型中耦合气液两相湍流、物质扩散反应、颗粒追踪叁个物理场,模拟反应器中的水体流动、溶解氧分布及颗粒污泥的运动情况。根据短程硝化颗粒污泥的实验数据,确定模型的相关匹配参数。研究目的是:保证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实现颗粒污泥的均匀混合,减少曝气量,达到出水水质要求,为短程硝化颗粒污泥工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培养短程硝化颗粒污泥时,溶解氧过低会导致颗粒污泥不能均匀混合。利用短程硝化颗粒污泥反应器培养颗粒污泥,确定模型的相关参数。通过溶解氧探头测得反应器内的溶解氧值,测得污泥的耗氧速率,并建立计算模型。经过数值计算,真实模拟反应器内流体流动、气相体积、溶解氧(DO)与颗粒污泥的分布,与实验室反应器的运行情况基本吻合。(2)改变短程硝化颗粒污泥反应器内的曝气量,计算模拟出反应器内的颗粒污泥分布情况。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曝气量小于0.5L·min-1,即溶解氧小于1mg·L-1时,颗粒污泥沉在反应器的底部;当溶解氧大于1L·min-1,即溶解氧小于2mg·L-1时,颗粒污泥可以在反应器内较好的混合,与实验结果一致,证明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反应器的动力学特性。(3)改变曝气方式可以解决低溶解氧时短程硝化颗粒污泥混合不均匀的现状。本课题利用电脑控制反应器内曝气方式和曝气量,使得较大曝气量、小曝气量、不曝气交替出现,可以保持反应器内溶解氧为0.6mg·L-1且实现颗粒污泥均匀混合。间歇曝气方式既能满足低溶解氧条件又能使短程硝化颗粒污泥混合均匀。(4)运用CFD方法提供反应器内水体流动的精确表征,改变反应器的尺寸结构:沉淀区倾角以及高径比,改善短程硝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运行状况。设定曝气量为0.5L·min-1,对比倾角为30°、45°、50°、55°、60°、75°的反应器内流速、溶解氧及颗粒分布情况发现,倾角变化虽然不能让反应器内溶解氧维持在1.0mg·L-1,但是45°~60°倾角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循环运动。(5)为确定最佳的高径比,本文分别建立高径比为5.5、7、8.5、10、11.5、13的反应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高径比为8~10的反应器内颗粒污泥能进行较好的循环运动。高径比小于8或大于10时,都不利于颗粒污泥在反应器内做循环运动。当高径比太大时,会加大反应器静压,提高能源消耗。当高径比太小时,加大占地面积,增加建造成本。当高径比为8~10时,能够将反应器内溶解氧维持在0.6~1.Omg·L-1且颗粒污泥可以进行较好的循环运动,因此反应器的高径比应设计为8~10。(6)应用CFD数值计算方法对短程硝化反应器内部流场进行叁维仿真模拟,能快速、准确地显现流体流动状况,体现整个流场内部的各种细节,解决因为试验技术有限难以进行测量的问题。数值计算工具有利于减少耗资巨大的流体动力学实验设备投入,降低实验研究成本。考虑到当前电脑计算能力,还要对模型进行优化:一是适当简化建立的模型,找出问题关键影响因素,减少所需的计算方程的数量;二是优化相关参数和计算公式,在确保结果准确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计算公式,确定精确的参数,为短程硝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叶佳琪[4](2016)在《供水管网水力水质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供水管网系统的水力水质模拟是实现供水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及途径,它不仅能实时反映供水管网系统的运行情况,还能为供水系统的科学管理和优化调度提供数据支撑。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供水管网系统水力水质模型的建立及校核;主要研究步骤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选定的实验区域进行了资料调研及现场考察,设置了监测点。首先,进行了管网水质规律分析实验;通过分析主要水质指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系统的评估了该实验区域内供水管网的水质现状,并针对水质情况不良的管段提出了改善建议。然后,进行了管网水质模拟实验,分为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静态实验对管网主体水中的微生物、余氯和有机底物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到各监测点主体水中的余氯衰减系数。动态实验以供水管网系统的水力模型为基础,对管网主体水中的微生物、余氯和有机底物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到部分管网的余氯衰减系数,为建立实验区域管网水质模型的部分参数提供了初值参考。(2)通过建模软件EPANET 2.0初步建立了管网水力模型;然后通过校核软件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对该模型进行校核,分析实验区域内监测点节点水压的实测值和模拟值,可以满足水力模型校核精度的标准要求。因此,得到了精确可靠的供水管网系统的水力模型,并为管网的水质建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通过建模软件EPANET-MSX初步建立了以微生物为主要指标并综合考虑余氯和有机底物这两个对主要指标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并以多组分反应方程为基础的管网水质模型;然后通过校核软件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对该模型进行校核,分析校核后的水质模型对实验区域内管网水质情况的模拟,可以满足水质模型校核精度的标准要求。因此,得到了精确可靠的供水管网系统的水质模型。(4)本课题建立的供水管网系统的水力水质模型具有普遍性,即该模型不仅可以应用于实验区域内的供水管网系统,还可以通过改变水力模型的基础数据及水质模型的参数值对不同供水管网进行水力水质的模拟。(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4-01)

王军慧[5](2014)在《供水管网的水力水质模拟及不确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供水管网模型是实现供水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与途径,它能实时的反应供水管网的工况,并为优化调度和科学管理提供支撑。在构建的管网水力水质模型中,由于节点流量、管道阻力系数、主体水反应系数和管壁反应系数无法直接测量,需要通过实测的水压、流量和水质数据进行校核,在监测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校核水力水质模型并提高校核效率是管网研究领域的难点与热点问题。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对供水管网模型参数进行校核,其以状态量的梯度作为搜索向量,具有收敛迅速,计算效率高的优点。雅可比矩阵的计算是利用梯度迭代算法实现参数校核的关键,以矩阵分析的方法,推导了水力状态量的雅可比矩阵的解析式。解析式只需经过一次水力模型计算就可获得,避免了扰动法在计算雅可比矩阵时重复进行水力模型计算的问题。以小管网,详细介绍了状态量雅可比矩阵解析式的计算,并和扰动法计算的雅可比矩阵进行了对比。雅可比矩阵中还包含参数敏感度信息,利用雅可比矩阵可以分析参数对于状态量的敏感度。在用矩阵运算获得雅可比矩阵解析式的基础之上,WLS可以实现节点流量的实时校核。采用WLS对小管网的节点流量进行校核,即便是在监测数据存在误差的条件下,校核的节点流量和真实值比较接近,校核结果好。基于WLS对T镇供水管网的节点流量进行实时校核,得到了节点用水量的变化曲线。校核后的水力模型计算的监测节点的压力值和监测管段的流量值与SCADA系统的监测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39m和3.56m3/h,满足水力模型校核标准,水力模拟的结果较好地反应T镇供水管网实时的水力工况。在校核好的水力模型基础之上,对T镇供水管网的节点水龄特性进行了研究。T镇供水管网的节点水龄都小于1d,管网水质更新较快,水质状况较好。水龄曲线的起端都是斜率为1的直线,位置相近的节点其水龄曲线形式类似,在选择水质监测点时应尽量包含不同类型水龄曲线的节点。水质的雅可比矩阵是与时间有关系的,需要采用扰动法计算其雅可比矩阵,用扰动量为0.001计算的水质雅可比矩阵满足校核精度要求。基于WLS举例管网余氯反应系数的校核,在举例管网初始余氯模型计算值和监测真值之间很小误差的情况下,仍能快速搜索到余氯反应系数的目标值,这是WLS在水质模型校核中优势。利用初步的T镇供水管网余氯模型对管网的余氯浓度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管网的余氯浓度满足水质标准。与实测值比较,水质模拟结果整体偏小,T镇供水管网余氯模型还需进一步完善。为了分析输入量对于供水管网水力水质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和寻找供水管网事故预警的标准,采用蒙特卡罗(MCS)抽样计算了节点压力和水质的不确定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输入参数共同作用下时,节点水压和水质的不确定性程度最大;就单个因素对节点水压的不确定性影响程度而言,节点流量要比水损系数的大,这点对节点水质也是适用的;就单个因素对节点水质的不确定性影响程度最大的是余氯反应系数。可以利用监测节点压力最大不确定区间的下限值和节点水质最大不确定区间的下限值,分别作为水力和水质事故的预警临界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4-05-01)

王婷婷[6](2014)在《水力调度改善城市湖泊水质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一维和二维嵌套耦合的湖泊河流水质水量综合模型,模拟水力调度城市湖泊及其连通沟渠水量、水质等的变换过程。以长江、东湖水力调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调水条件下城市湖泊水质的改善效果,数值模拟结果反映了水力调度改善城市湖泊水质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月刊》期刊2014年01期)

孙媛媛[7](2013)在《再生水管网供水的水力水质模拟与经济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水再生回用是解决水源匮乏和水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其配套管网是再生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管网水力水质情况,分析管网运营的经济性,是再生水供水系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天津市某地区的再生水管网为例,根据再生水管网动态模拟的理论、方法以及再生水总线基本信息建立模型,预测水力、水质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检验管网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效率,指导泵站的设计和运行,为科学管理再生水总线系统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1)建立再生水管网水力模型,计算了管网的水力运行参数。结果显示,现阶段管网建设能力较大,再生水用水规模小,导致管段流速和压降很小,管网运行不够合理。因此,一方面应减小再生水的出厂压力,达到节能的目的;另一方面应扩大用水规模,使管段流速尽可能接近经济流速。并建议下一步规划管网建设应以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建设管网规模。(2)采用拉格朗日时间驱动模拟方法建立动态水质模型,计算了余氯,水龄,COD和浊度4个水质指标的运行情况。为了保证水质安全,应合理布局用户用水,尽量减少水力停留时间。结果表明,水龄超过60h的用户的水质比较差,最好停止用水,进而减少水厂的投氯量和近端用户的用水余氯浓度。(3)采用成本价格模型研究再生水总线运营的经济性,结合《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分析投资和运营成本,建立再生水水总线的盈亏模型。分析了现状管网和规划管网的经济盈亏情况,发现对于分部投资建设的再生水工程,应分阶段计算运营盈亏和经济平衡用水量,评价不同投资运营阶段市场经济的可行性,从而在经济上指导污水的回用和分配。(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3-12-01)

黄璐[8](2011)在《扬州主城西区河网水力计算及水质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的产生、发展与河流密切相关,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剧增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致使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量增加,入河污染物量超过河流的承载能力,城市河流污染严重。这不仅影响城市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还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扬州市主城西区河网水质现状,通过分析进行水质模拟的必要性,拟采用引清水措施改善水质,对不同工况下的河网水力水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水质概况及污染源状况,根据地表水质量标准及研究区域河流的水功能区划进行水质评价,确定河流主要污染负荷。2、建立一维水动力模型,运用Preissmann四点隐格式离散圣维南方程组,并用追赶法求解单一河道,根据汊点衔接条件利用牛顿迭代法进行河网一维水动力求解。制定主城西区河网模拟方案,概化河网并进行参数估值,模拟不同工况下各河道的水动力情况。3、建立一维对流扩散水质模型,并用追赶法求解离散后的方程。利用一维水动力模拟结果,进行BOD、氨氮模拟计算,比较分析不同工况下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引清调水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河流水质。(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1-04-01)

杨丽[9](2003)在《河网与湖泊耦联的水力水质数值模拟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江苏省环保厅的“江苏省水环境容量研究”课题,对江苏北部洪泽湖及周边河网水系建立了河网与湖泊耦联的水力—水质模型,并在湖泊水系的水量、水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该水系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 本文将苏北洪泽湖湖区与周边河网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同时还考虑了整个体系内部相互作用的因素,建立了以Preissmann四点隐式差分格式和有限体积法(FVM)为基础的一、二维耦合的水流—水质模型,并应用于洪泽湖水系的水力、水质计算。根据流场和浓度场几个特征时刻的分布特点,明确了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趋势,为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和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水量、水质模型是合理的、可靠的和有效的,FVM配合通量向量分裂格式(FVS)是一种高解析度的数值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制订区域性的环境规划,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期刊2003-02-01)

徐小明[10](2001)在《大型河网水力水质数值模拟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力模型以描述河道洪水波运动的Saint-Venant方程组为基础,用Newton-Raphson方法直接求解按Preissmann加权四点格式进行离散所得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提出了压缩存贮形式的Gauss列主元消去法并对数值解的收敛性进行了讨论;将支流流量的松弛迭代方法从树状河系推广到了环状河网,使任意复杂河网水力计算的问题都可化为一系列的单一河道的水力计算问题;建立了水力模型与水质模型的联接,初步应用于既有洪水、暴雨、强潮等综合影响,又存在多种水工建筑物及水力调度问题的大型复杂河网中的非恒定流水力、水质计算问题;利用MapInfo对计算结果的可视化进行了研究,有利于决策者快速、方便、准确地作出决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用Newton方法直接求解按Preissmann加权四点格式离散扩展形式的Saint-Venant方程组所得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提高了数值解的精确性,并对数值解的收敛性进行了讨论。 2.提出了压缩存贮形式的Gauss列主元消去法,该方法具有存贮量小、舍入误差小、数值计算稳定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河网水力计算问题中关于众多线性方程组的存贮及其求解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 3.将树状河系支流流量的松弛迭代方法推广为环状河网支流流量的松弛迭代方法,从而实现了对于任意形式河网的复杂水力计算问题都化为一系列的单一河道的简单水力计算问题。 4.考虑到水力模型和水质模型对结点及河道定义的不同,建立了任意复杂河网下两者间的对应关系及水力模型和水质模型的自动联结,使河网中的水质计算问题得以用本文对应的水力模型计算的流量为基础进行求解,从而解决了大型复杂河网中的水质计算问题。 5.从河网水力、水质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详细分析了水力、水质模型结点及河段之间的关系及河网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任意添加结点、任意增减河道的可行性及或整体河网,或任意局部河网计算的灵活性。 6.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为开发平台,集成了Visual Basic、Brand C++等软件,对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显示进行了研究,使水位、流量等冗繁而枯燥的数值计算结果变得直观、生动,有利于决策者进行快速、方便、正确的决策。(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期刊2001-03-20)

水力水质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供水管网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建立供水管网系统的水力水质模型,已经成为供水管网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管理,辅助决策的现代化技术方法,是实现供水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必然手段和途径,是城市供水管网系统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以天津市某区的区域供水管网为实例,采用数据监测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CAD竣工图以及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的管网现状基础数据,并结合现场勘察数据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对管网拓扑结构以及数据模拟精度进行校核分析,得出模型精度已达到模型工况的要求,水力计算的结果可以作为对实际管网工况分析和相应方案制定的参考依据。天津市某区供水管网内部暂无水质监测点,故管网的实时水质数据不能够及时了解,而完善的管网水质模型是建立在准确的实时数据上的。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研读,制定了水质检测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目标管段,然后进行现场实测,最后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四项水质数据均符合管网实际运行中的情况,可作为本次管网水质建模的数据依据。管网的水质模型分为多种,这里仅建立两种常规水质模型,供水管网余氯衰减模型和水龄模型。建立准确的余氯衰减模型的关键之处在于对管网主体水和管壁水余氯衰减系数的校核,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管网主体水反应公式及理论的考量,管网主体水余氯衰减系数最终确定为0.265d~(-1),管壁水余氯衰减系数则是通过粒子群算法与建模软件EPANET2.0的结合来进行校核,最终确定出当迭代次数为100,粒子规模为30时,水质模拟效果最好,此时模拟的管壁反应系数为最终值;供水管网水龄模型是通过建模软件中的水龄模拟功能实现的,对水龄模型模拟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其区域内一级水质百分比稳定在77.64%左右,二级水质百分比稳定在4.3%左右,叁级水质百分比稳定在18.06%左右,结果表明该区域管网水龄相对较小。对于叁级水质聚集区域,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水质安全。通过建立天津市某区供水管网水力及水质模型,我们掌握供水管网运行系统的动态工况,针对管网中存在的水力水质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对用户来说,能够喝到更加安全,更加放心的饮用水;对水务公司来说,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和公司的效益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力水质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1].麻蓉.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水力、水质动态模拟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8

[2].刘翔翔.基于水力模型的水质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8

[3].张悦.颗粒污泥反应器短程硝化水力水质数学模拟及设计运行优化[D].扬州大学.2018

[4].叶佳琪.供水管网水力水质的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6

[5].王军慧.供水管网的水力水质模拟及不确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

[6].王婷婷.水力调度改善城市湖泊水质数值模拟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4

[7].孙媛媛.再生水管网供水的水力水质模拟与经济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3

[8].黄璐.扬州主城西区河网水力计算及水质模拟研究[D].扬州大学.2011

[9].杨丽.河网与湖泊耦联的水力水质数值模拟的研究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3

[10].徐小明.大型河网水力水质数值模拟方法[D].河海大学.2001

标签:;  ;  ;  ;  

水力水质模拟论文-麻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