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脱水蒜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蒜,亚硫酸钠,脱水蒜片,主要品质
脱水蒜片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林,陶阳,韩永斌,叶晓松,叶明儒[1](2019)在《亚硫酸钠浸泡预处理对脱水蒜片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蒜片在干制过程中,会发生褐变反应导致产品品质下降,考察亚硫酸钠溶液处理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及温度对脱水蒜片色泽、硫代亚磺酸酯含量、SO2残留量、体外抗氧化活性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处理可有效地保持脱水蒜片品质,浸泡时间及浸泡温度对蒜片品质总体影响较小。500 mg/L亚硫酸钠溶液浸泡30 min时,蒜片色泽较优;不同条件浸泡所得蒜片,SO2残留量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处理后,蒜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硫代亚磺酸酯含量最高可达0.115 mmol/g,显着高于对照组0.077 1 mmol/g。(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静林,王书兰,陶阳,赵颖,韩永斌[2](2016)在《臭氧处理对脱水蒜片减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脱水蒜片成品中菌落总数,将脱水蒜片置于密闭的空间中,研究臭氧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脱水蒜片的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水蒜片中菌落总数随着臭氧浓度的增大、处理时间延长而显着减少(p<0.05)。当臭氧浓度为30 mg/m3,处理时间为90 min,减菌效果最佳,此时菌落总数为3.98 log(cfu/g),较对照组减少0.9 log(cfu/g)。当臭氧处理时间超过90 min时,杀菌效果无显着变化。在臭氧处理过程中,蒜片中的大蒜素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复水比及色泽均未发生显着性改变。臭氧处理对于脱水蒜片,具有良好的减菌效果。(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6年17期)
王书兰[3](2015)在《臭氧联合过热蒸汽对脱水蒜片减菌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百合科葱属植物的鳞茎,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脱水蒜片、蒜粒是我国重要的大蒜出口形式,多采用热风法干燥,此种方法获得脱水的蒜制品,常存在着虫卵和微生物超标的问题,出口受阻,由此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本研究采用臭氧、过热蒸汽及臭氧联合过热蒸汽处理脱水蒜片,减少其中微生物数量,以达到出口标准,为脱水蒜制品工业化减菌处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将150 g含水量为5.61±0.06%脱水蒜片平铺于密闭箱中,厚度为单层蒜片3 mm,在25℃相对湿度为60%的条件下研究了臭氧浓度、处理时间对脱水蒜片中的细菌总数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水蒜片中菌落总数随着臭氧浓度的增大、处理时间延长而显着减少(p>0.05)。当臭氧浓度为30mg/m3,处理时间为90min,有最佳减菌效果,此时菌落总数为3.98 log(cfu/g),较对照组减少0.9log(cfu/g)。当臭氧处理时间超过90 min时,杀菌效果没有显着变化(p<0.05)。在臭氧处理过程中,蒜片中的大蒜素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复水比及色泽均未发生显着性改变。2.将150 g脱水蒜片平铺于纱布上,放置于高压蒸汽锅中进行处理,分别采用温度为 105℃、110℃、115℃的湿热蒸汽处理 1 min、3 min、5 min、7min、9 min,结果表明:脱水蒜片中的菌落总数随着蒸汽处理时间或蒸汽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当处理温度为110℃,处理时间为99min时,菌落总数达到最小值3.5331og(cfu/g),较对照减少了 1.36 log(cfu/g)。随着蒸汽处理时间的延长,脱水蒜片的色泽会逐渐加深,当处理温度为105℃,处理时间超过5min时,脱水蒜片色泽发生改变,当处理时间达到9 min时,△E的差值为3.40,可观察到较显着差异。在110 ℃,脱水蒜片的复水比随着蒸汽处理时间的延长,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当处理时间达到9 min时,复水比由2.61%降至2.49%,但变化并不显着。过热蒸汽对于脱水蒜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当110℃处理9 min时,可溶性蛋白含量由22.03%降至20.03%。经过热蒸汽处理后大蒜素显着减少,以致在加热时间超过5 min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不出。为此,尽管过热蒸汽可有效减少大蒜片中的微生物,但对大蒜片的感官和大蒜素的破坏严重。3.以脱水蒜片为原料,采用臭氧联合过热蒸汽处理,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L9(34)确定脱水蒜片减菌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臭氧联合过热蒸汽处理有着良好的杀菌效果,即用30mg/m3臭氧处理30min后,再用115℃蒸汽处理1min,取出使其温度降至室温,即完成减菌处理,此时测得的菌落总数为1.813 log(cfu/g)。其中,蒸汽处理温度对于脱水蒜片的菌落总数影响最大,臭氧处理时间和臭氧浓度次之,蒸汽处理时间对于脱水蒜片的菌落总数影响最小。经过联合处理的蒜片,色泽虽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其△E与对照组的色差均小于3,色泽基本看不出有较大的差异;复水比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会发生变化,但变化均不显着,最优组的复水比为2.5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21.86%,较对照组变化不显着;大蒜素含量为0.054%,较对照组下降0.087%。(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10-01)
王钰[4](2012)在《真空低温脱水蒜片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蒜具有蛋白质、多糖、锗、硒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具有其特有的功能成分大蒜素,是一种药食兼用的食品。新鲜的大蒜食用不方便且不容易储存,对大蒜进行脱水干燥是延长大蒜保质期的有效方法。目前,大蒜的干燥方法多为高温脱水法,这类方法虽然干燥快速、成本低,但干制品品质差,营养成分损失大。所以,研究真空低温脱水蒜片的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了叁种真空低温脱水方法,分别是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微波冷冻干燥以及真空油炸技术。具体内容如下:1、对普通微波真空干燥技术进行优化,利用分段干燥原理,前期采用600W-700W的高微波功率对蒜片进行干燥,当水分含量降到15%后,将微波功率降到175W,干燥至安全水分值。经此工艺优化后的蒜片在色泽、皱缩率和复水率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微波真空干燥,皱缩率降低了22%,蒜素含量提高了26%。2、利用真空微波冷冻法进行蒜片的干燥。以复水率、皱缩率和蒜素含量为指标,研究微波功率、铺料量和冷冻预处理方式对蒜片的影响。初步得出最优的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2.86KW、铺料量为1Kg/盘,采用直接冷冻柜冷冻处理。3、筛选出最优的蒜片干燥方法。真空冷冻干燥品质最好,但耗时最长;微波真空干燥的耗时最短,但是在其他品质方面和真空冷冻干燥还有一定的差距;真空微波冷冻干燥的品质与真空冷冻干燥相似,同时缩短了干燥时间。因此,真空微波冷冻干燥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干燥技术,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4、利用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两种可食性涂膜降低含油率,结果发现,由于海藻酸钠粘度大,隔绝性能好,产品含油率低。同时,同种涂膜剂浓度不同,效果也不同,当海藻酸钠浓度为0.75%时含油率最低。5、以预干燥时间、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为因素,以含油率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真空脱油试验,确定了最优的真空油炸工艺参数。切片厚度为2mm左右的蒜片浸渍在食醋加盐的溶液中,在90℃条件下脱臭10min,再放入浓度为15%的麦芽糊精溶液中常温浸渍30min,接着转入0.75%的海藻酸钠溶液中静置30min,在60℃条件下热风预干燥2h,待均湿后进行真空低温油炸,其中油炸真空度控制在0.08~0.09MPa,油炸温度为90~100℃、油炸时间10~15mmin,真空离心旋转脱油4mmin,转速为350r/min,产品最终含油率为10.27%。(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2-11-01)
周璟琪[5](2012)在《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脱水蒜片识别与等级判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提高农产品产后处理水平是增加农业产值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市场上脱水蒜片的分选主要靠人工感官进行,其分选精度不易保证,分选结果一致性差。进行农产品自动检测与分级可以大大提高其产值与处理速率。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的视觉,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利用DSP图像处理硬件平台,开发专用的实时检测系统,对脱水蒜片进行处理并自动分级具有不言而喻的优越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部分:1.通过实验研究,选择白炽灯作为光源,选择黑色作为背景组成光照箱,可以得到有利于后续处理的图像。研究DSP图像处理硬件平台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开发环境,建立基于DSP的图像采集模块。2.研究了脱水蒜片图像去除噪声、图像分割、边缘提取等多种预处理的方法。用中值滤波法较好地去除图像采集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噪声干扰;利用最大方差决定阈值方法对所采集图像进行图像分割;用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标记脱水蒜片所在区域,提取多个脱水蒜片图像。3.根据脱水蒜片的外部形态结构,将反映脱水蒜片品种形态结构的特征参数分为两组,分别是颜色特征参数和形状特征参数。颜色特征选用HSI颜色模型来表示,选取周长、面积和圆周率为形状特征。4.研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在研究BP网络和LVQ网络的基础上,利用树形多层组合模型,构建一种树形二层组合模型,由若干个BP神经网络作为最下层分类器,由LVQ神经网络作为最上层分类组合器。利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脱水蒜片等级判别的仿真实验。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判别脱水蒜片等级,正确率可达85%以上。5.基于VC++开发了脱水蒜片等级检测软件,该软件界面友好,实现了脱水蒜片图像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及等级判别等功能。(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王静[6](2011)在《蒜氨酸酶性质及无臭脱水蒜片生产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蒜中蒜氨酸酶(alliinase)是生成大蒜功能成分的关键酶,可催化S-烯丙基-L-半胱氨酸亚砜,即蒜氨酸(alliin)反应生成大蒜功能性物质。目前,有关温度、pH、E/S对蒜氨酸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较多,但有关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活性作用机理的研究罕见报道。本研究以新鲜大蒜为原料,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PEG6000沉淀法、葡聚糖G-200柱层析法提取分离蒜氨酸酶,用SDS-PAGE电泳鉴定其纯度,获得蒜氨酸酶提取分离纯化的适宜条件;利用正交试验、Box-behnken试验优化了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活性影响的工艺参数;研究了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反应动力学及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初步探索了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的激活与抑制机制。由于国内大部分热风干制蒜片产品品质较差,而高品质蒜片产品如冷冻干燥生产成本较高,本研究在单一干燥方式的基础上,采用真空微波-热风组合干燥技术研究开发高品质脱水蒜片。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蒜氨酸酶的提取分离对比实验表明,PEG6000沉淀法比硫酸铵沉淀法有更高的提取率,采用20%PEG6000纯化粗酶液,纯度是粗酶液的2.96倍,回收率达到72.75%;应用葡聚糖G-200柱层析纯化粗酶液,纯化后的酶液经SDS-PAGE电泳鉴定显示单一条带,凝胶成像系统分析其分子量约为54.7KD,这与文献报道值基本一致,说明本研究方法可有效纯化蒜氨酸酶。2.蒜氨酸酶性质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及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金属离子激活蒜氨酸酶的参数,结果显示,E/S=0.20,反应温度36℃,pH为6.4,Mn2+浓度8.15mM时,蒜氨酸酶活性达到最大值,为0.156±0.0053umol/min。酶动力学试验结果显示,激活剂Mn2+使蒜氨酸酶的Km值、Vmax值变大,反应速度提高,这可能是Mn2+提供了适合蒜氨酸酶与底物反应的适宜环境,从而提高了反应速度;而抑制剂半胱氨酸使蒜氨酸酶Km、Vmax值减小,反应速度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半胱氨酸在这个反应体系中是一种反竞争性抑制剂,影响了酶与底物形成复合物向产物的转化,即反应过程中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复合物,复合物与反竞争性抑制剂半胱氨酸结合形成酶-底物-半胱氨酸复合物,而不能转化为产物,从而降低反应速度。紫外可见光谱试验结果显示,激活剂和抑制剂对特征吸收波长无影响,仅对吸收峰的大小有影响。添加激活剂Mn2+后,蒜氨酸酶在280nm、325nm以及430nm附近的吸收峰均变大;添加抑制剂半胱氨酸后,蒜氨酸酶在280nm、325nm附近吸收峰变大,在430nm处的吸收峰变小,这可能是因为激活剂和抑制剂影响了蒜氨酸酶辅助因子5'-磷酸吡哆醛的结构以及其与蒜氨酸酶主链的结合,从而影响了蒜氨酸酶的活性。初步探索了金属离子提高蒜氨酸酶活性的作用机制,探讨了蒜氨酸酶活性与大蒜素生成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蒜氨酸酶活性与大蒜素生成量呈正相关。3.无臭脱水蒜片的开发在护色与脱臭的基础上,采用真空微波-热风组合技术开发无臭脱水蒜片,以大蒜素含量、色值、复水率为指标,优化了组合干燥生产蒜片的最佳工艺参数:前期真空微波干燥20min(375w,真空度-90kpa),后期热风干燥60min(60℃),所得产品品质明显高于单一干燥方式的产品品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汪源[7](2009)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脱水蒜片检测与分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视觉自动检测农产品资源品质,是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以目前尚未进行的脱水蒜片识别作为研究方向,选取叁个等级脱水蒜片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通过获取脱水蒜片图像,对图像处理、分析,提取反映脱水蒜片品种形态结构的特征参数,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识别脱水蒜片品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计算机视觉检测脱水蒜片的要求,搭建了脱水蒜片图像获取和分析的计算机视觉系统。(2)分析并改进了图像预处理算法。背景分割过程中,通过对比迭代法和改进的大津法(OTSU法)对脱水蒜片彩色图像的红、绿、蓝分量图像背景分割试验结果,提出在红色分量图像中利用大津法获取阈值进行二值化,并将二值化图像与原彩色图像进行对比处理,实现彩色图像的背景分割。脱水蒜片提取过程中采用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标记脱水蒜片所在区域,得到一幅图像中的多个脱水蒜片。(3)分析脱水蒜片外部形态结构,定义了一组基本参数,将反映脱水蒜片品种形态结构的特征参数分为两组,分别是颜色参数、形状参数。选用HSI颜色模型来表示颜色特征。(4)采用LMBP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通过分析特征参数组合对BP网络识别率的影响,确定了最能反映脱水蒜片形态特征的4个参数作为等级识别的依据,试验分析证明,BP网络结构为4-16-1时,网络识别率较高,平均识别准确率达85%。(5)基于viusal c++6.0,开发了一套脱水蒜片等级计算机视觉识别研究软件,该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完备。能够完成图像的基本处理分析,特征参数的计算,保存特征值数据文件及bp网络训练检测。(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10-01)
张晶晶,曹鹏,乔旭光[8](2009)在《脱水蒜片干燥工艺的节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少脱水蒜片干燥过程的能量消耗,该文选取干燥介质温度,切片厚度、装料量3个因素,运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热风循环法生产脱水蒜片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生产条件与脱水蒜片能量消耗及产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其最佳生产条件为干燥介质温度为62.3℃,切片厚度为2.38mm,装料量为2.69kg/m2,预测理论最小能耗1.96kWh/kg。按62℃、2.4mm、2.7kg/m2进行验证试验,实际生产能耗2.05kWh/kg,产量为4.11kg/h,与国内一般生产的平均能耗相比较,可节能27%左右。(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7期)
张晶晶[9](2009)在《脱水蒜片干燥模型与节能生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和消费国,大蒜产业在国际大蒜市场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蒜成为我国出口创汇额最大的单宗农产品。脱水蒜片作为大蒜的深加工产品,出口量正逐年上升。热风干燥是目前最常用的工业脱水生产技术,其生产工艺简单,对生产过程中能量消耗和产量的关系缺乏系统研究。对热风循环干燥过程的系统研究有助于设计、优化、控制生产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苍山蒲棵大蒜为原料,针对蒜片脱水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使用二次正交旋转试验设计方法得到了恒温干燥条件下最小能耗的工艺参数,同时对常用的薄层干燥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分析,建立了大蒜脱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工厂实际生产验证,提出了工厂生产线变温干燥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1.脱水特性的研究试验研究了介质温度、切片厚度、装料量对蒜片干燥特性的影响。随着介质温度的增高,干燥时间明显缩短,这种趋势在温度较低时更加明显;随着切片厚度、装料量的增加,干燥时间逐渐增加,但装料量对干燥时间的影响较切片厚度小。2.恒温条件下工艺参数的确定选取干燥介质温度、切片厚度和装料量叁个因素,运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热风循环法生产脱水蒜片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生产条件与能量消耗及产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其最佳生产条件为干燥介质温度为62.3℃,切片厚度为2.38mm,装料量为2.69kg/m~2,预测理论最小能耗1.96kWh/kg。验证试验表明,实际生产能耗2.05kWh/kg,产量为4.11kg/h,与预测值吻合,所得方程式试验性较好。3.干燥模型通过对四种常用的薄层干燥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分析,得到了四种模型在不同温度下的拟和方程。对四个方程的F值、P值、r值的比较,显示Henderson & Pabis和Two-term模型相对于Lewis和Page模型可以更好的预测蒜片脱水过程。同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Henderson & Pabis和Two-term模型参数与干燥温度的数学关系。4.验证试验及变温干燥研究根据工厂实际生产设备设计变温干燥试验,通过模型预测各段干燥时间,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所得数学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脱水蒜片干燥过程。同时对脱水蒜片生产各阶段能量消耗进行研究,获得最佳节能干燥方式为:60℃(59.5min)-80℃(43.5min)-60℃(78.2min),此时总能耗最小为:1.729kWh//kg(不包含复烘阶段),产量为121kg/h。5.恒温干燥与变温干燥比较与恒温干燥相比,适宜的变温干燥能耗更小,且由于含水率较低的干燥阶段温度较低,温度对褐变的影响也会相对较小,更有利于优质产品的生产。(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9-05-20)
黄星奕,魏海丽,赵杰文,王佳,高海宁[10](2008)在《脱水蒜片在线分选技术及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市场上脱水大蒜片的分选主要靠人工感官进行。大蒜片对人眼的刺激性强,人工分选难以坚持严格、统一的标准,分选精度不易保证,分选结果一致性差。为解决以上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脱水大蒜片分选技术,并开发出相应的自动分选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分选正确率大于80%,带出比小于32%,所开发的技术和装置用于脱水大蒜片的在线分选是切实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脱水蒜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降低脱水蒜片成品中菌落总数,将脱水蒜片置于密闭的空间中,研究臭氧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脱水蒜片的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水蒜片中菌落总数随着臭氧浓度的增大、处理时间延长而显着减少(p<0.05)。当臭氧浓度为30 mg/m3,处理时间为90 min,减菌效果最佳,此时菌落总数为3.98 log(cfu/g),较对照组减少0.9 log(cfu/g)。当臭氧处理时间超过90 min时,杀菌效果无显着变化。在臭氧处理过程中,蒜片中的大蒜素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复水比及色泽均未发生显着性改变。臭氧处理对于脱水蒜片,具有良好的减菌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脱水蒜片论文参考文献
[1].张静林,陶阳,韩永斌,叶晓松,叶明儒.亚硫酸钠浸泡预处理对脱水蒜片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9
[2].张静林,王书兰,陶阳,赵颖,韩永斌.臭氧处理对脱水蒜片减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6
[3].王书兰.臭氧联合过热蒸汽对脱水蒜片减菌效果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4].王钰.真空低温脱水蒜片工艺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5].周璟琪.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脱水蒜片识别与等级判别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6].王静.蒜氨酸酶性质及无臭脱水蒜片生产工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7].汪源.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脱水蒜片检测与分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8].张晶晶,曹鹏,乔旭光.脱水蒜片干燥工艺的节能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09
[9].张晶晶.脱水蒜片干燥模型与节能生产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
[10].黄星奕,魏海丽,赵杰文,王佳,高海宁.脱水蒜片在线分选技术及装置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