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质量的本质是生产者的基本功”——来自中美两国相关调查结果的新闻传播者素质

“新闻质量的本质是生产者的基本功”——来自中美两国相关调查结果的新闻传播者素质

一、“新闻质量的实质是制作者的基本功”——从中美有关调查结果看新闻传播者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姜建伊[1](2021)在《西技东魂: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教法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影视教育教法研究是影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问题,旨在提升影视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学术性。民族志影像是将影像视为书写工具的摄制活动,是影视学和人类学的交叉领域,旨在通过影像,留存少数民族文化,记录社会变迁、反映社会问题的重要学术探究活动。本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梳理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的缘起、发展和建立系统教学教法的过程,探究其教育教法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典型教师的教学智慧,从而为影视教育提供具体生动的教学个案,推动云南影视教育和全国影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发展。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导论,提出“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如何展开的?”这一核心问题,从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教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法、民族志影像教育教法研究等方面,梳理相关文献,建构分析框架。第一章,采用口述史研究的“时间、事件、人物”等关键概念,描绘民族志影像在云南的缘起、及其教育实践的发展。第二章,以云南本土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如何将民族志影像的实践经验与民族志影像教育相结合,培养出云南第一代和第二代民族志影像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总结归纳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教法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智慧。第三章,以外国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如何将英国、德国的民族志影视教育的问题意识、感官训练和合作拍摄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手法,引入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并将其与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结合,培养云南本土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总结归纳外国民族志影像教育教法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智慧。第四章,以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的“影视人类学”课程为个案,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描述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分析其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模式。第五章,从建构主义的“教育是师生合作,挖掘学生的教育潜力,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出发,分析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的“合作式影像生产与影片文化共感”的教学智慧和实践教学理念。结语,回到叙事教育有的理论框架,讨论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操作模式和教学系统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为我国影像教育提供学理和现实案例。

刘亮[2](2021)在《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综艺节目是网络视频的重要内容,在公众日常文化消费中的地位愈加显着。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引领联网行业的大变革,网络综艺节目的生产与消费也被算法技术渗透,而网络综艺节目的算法乱象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但系统全面地探讨算法技术对网络综艺节目影响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本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媒体融合与互联网治理的论述为思想遵循,基于传播学、消费者行为学和公共治理学等理论与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实际,结合全生态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在生产、消费和治理层面的管理创新。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分析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创制的变化,探讨网络综艺节目算法推荐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构建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治理的多元共治体系。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形成了一套涉及网络综艺节目内容生产、消费机制和治理体系管理创新的融合生态理论体系,补充和拓展了新时代网络综艺节目创作与管理的思想和理论,也为网络综艺节目运营管理者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场域理论视角分析算法技术对网络综艺节目生产的影响。算法以“闯入者”的身份进入网络综艺节目的创制场域,导致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出现。网络综艺节目场域中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发生了深刻变化,而新惯习的生成也反映了行业竞争环境与创制者之间的动态博弈。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生产管理创新可从导向引领、内容为王和人才第一等方面进行突破。本研究采用VAM模型分析网络综艺节目算法推荐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感知收益(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和感知流行性)和感知付出(感知信息窄化和感知风险)均能有效地解释用户对网络综艺节目算法推荐的感知价值。当感知因素与算法推荐本身的功能无关时,感知价值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当感知因素与功能有关时,感知价值表现出完全中介作用。算法背景下用户管理创新可从传播把关、传播更新和传播延伸等方面酝酿变革。本研究采用多利益攸关者模式构建算法背景下的网络综艺节目治理体系。算法技术的迭代及应用的普及既提升了网络综艺节目的运行效率,也给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基于对算法基本原理的把握以及对算法可能引发的治理议题进行评估,政府治理体系创新可由政府单方面的管理模式转向利益相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从而构建政府主导,网络运营商协作,内容服务提供商承担主体责任,网络用户参与的运作模式。本研究总结了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的未来管理趋势,即网络综艺的优质内容的价值回归,本土化创新的创新引领,网络传播的微综艺化,低成本、低风险的双低突围,垂直深耕、类型细分的内容定位,去海外、去带货、去线下的营销整合将成为主流。

覃宇德[3](2020)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的外在表现与丰厚的内在蕴涵,形成形象化、生活化的文化符号,是区域文化共同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培育的文化特质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社团的学生源于个体主动自愿选择,社团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互尊互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精神与创造创新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依托学校社团开展传承是当前许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选择。通过实地调查及文献分析表明,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与可操作的经验借鉴,当前学校场域多以照搬传统师徒传承形式,其开展的实效性与传承预期尚有差距。鉴于此,本研究力图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学校社团传承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化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前期通过文献研究获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开展传承、协同创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资料,对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社团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实地考察我国具有代表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学校开展传承的现状;通过分析文献资料,结合国内成功经验,运用协同创新理论,设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社团传承;运用个案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开展传承实践。主要研究结论:一,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途径的现实问题出发,阐明学校社团传承的必要性。社会快速变迁导致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场域——家庭、社区文化传承场的作用锐减。学校社团传承其灵活、自主、开放、创新等特性有别于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及与其他成员、社区居民众交流协作的机会,对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与助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积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二,实地考察国内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探析学校传承的问题及成因。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学校身份属性“去社区化”、社会与学校间的场域壁垒、传承形式单一、传承参与主体主动性不够、学校传承机制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实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绵延的需求。三,协同创新理论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是以学校为基点,协同相关利益主体,使因社会快速变迁而崩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结构。传承目标的设定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根本点,彰显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学生成长,体现整体性与本真性。传承路径的规划需整合多方资源,融入多种活动,注重学生的传承体验。传承效果的评价要求主体多元、内容丰富与方法多样,凸显传承人员的主体地位。传承的保障措施应多维联动,实现政策、资金、人才等汇聚与优化。四,通过个案实践,传承效果明显。促进了学生对传承项目技术文化的掌握及德行培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意识,加深了学生的传承实践体验;提高了教师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经验水平,增进传承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传承参与主体的深度协同与传承资源的有效汇聚,形成整体传承合力;提升了学校在地方的知名度,扩大传承的社会影响力。

黄丽娜[4](2020)在《内容视角下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1997-2019)》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末,在全国电视综艺节目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湖南卫视顺应潮流、勇于创新,打造出品牌综艺节目,在众多省级卫视中脱颖而出。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湖南卫视又根据自身资源,发挥既有优势,逐步摸索出“快乐中国”的品牌定位。在此基础上,湖南卫视将优质综艺的内容创作为努力的关键点,经过二十二年的发展,其在综艺节目理念、形态和创作层面的内容开发上有着独到的思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其中,国家政策的贯彻、市场经济的要求、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受众需求的助推都为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开发提供了条件。从湖南卫视上星到目前为止,其综艺节目的内容经历了游艺类、选秀类、教化类、真人秀、观察类综艺时期的艰难探索。在综艺节目内容的开发过程中,湖南卫视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绩。其综艺节在内容上的创新主要以三个层面为主,首先是理念层面注重与受众的平等对话,在选材、嘉宾和交流上进行了创新;其次在形态层面上注重节目类型的延伸与多元挖掘,比如倾向慢综艺、竞技类节目的娱乐化、情感与代际话题的强化、烟火气息与人文气息的凸显等;最后在创作层面上注重呈现方式的极致与升华,在艺术加工、舞台空间、情景设置、拍摄手法、叙事视角上进行了创新。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频道定位和其在综艺节目上的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它不仅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收视奇迹,受到了观众的高度好评,并且也带来了良好的商业效应和社会效应。通过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内容的创新和成效,可以得出当下其巩固王牌综艺、注意星素配比、关切热点、强化艺术竞技、融合本土文化等的研发思路。在未来,湖南卫视在综艺节目内容的开发方面,应该会在深圈层、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强融合上下功夫。

白翠翠[5](2020)在《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跳绳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跳绳是一项“完美的运动”,有着千年的发展历史,对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健身功效,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身高增长有着促进作用。跳绳操作简单、方便易学,同时也是耗时少,耗能大的运动。在蓬勃发展的今天,无论是跳绳相关政策制度、物质还是传达的精神,都有其独具魅力的文化。本文从编码-解码的角度对跳绳文化传播的各阶段进行分析本文应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深度访谈法梳理总结了跳绳研究和霍尔理论研究现状、跳绳运动的发展历程。并对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跳绳文化的符号进行解读。跳绳文化通过大学生慕课APP跳绳教学、跳绳竞赛、京津冀跳绳论坛暨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电影《点点星光》以及与跳绳相关的新闻报道等途径进行传播,采用个案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对其传播过程中的编码、传播媒介及其解码进行分析。进一步对编码、流通、解码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进行创新路径研究。为跳绳文化的传播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研究结果表明:1.跳绳文化通过大学生慕课APP三个跳绳课程传播时,关于单独每一个课堂问题和课程评价的受众解码立场几乎趋于一致,没有出现典型的三种解码立场。跳绳文化通过跳绳竞赛传播时,裁判员的解码趋于主导—霸权解码立场。跳绳文化通过京津冀跳绳论坛暨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传播时,出现了主导—霸权解码和协商解码两种立场。跳绳文化通过电影《点点星光》和新闻报道进行传播时,存在三种不同的解码立场,即主导—霸权解码、协商解码和对抗解码。2.跳绳文化传播编码者在编码时,对影响受众解码因素的考虑较少,给与受众的话语权相对较少,编码时内容较单一,编码者和解码者的社会背景、生长环境、自身价值观念等不同,编码者和解码者没有达到共通的意义空间。3.跳绳文化传播途径不同,传播信息在各种媒介中不能同步更新,编码者和解码者没有有效的互动渠道,不能及时交流意见,传播者和解码者互动性较低。4.在跳绳传播后期,受众的反馈差,编码者不能及时总结反馈意见,影响二次编码的效果。

巩利荣[6](2020)在《新媒体时代豫剧的传播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豫剧作为中国第一大地方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剪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豫剧的传承和保护十分重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豫剧的传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随着社会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欣赏豫剧不再是审美主流。就目前来看,虽然豫剧的传播还是以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为主,但是相关的新媒体却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迅速成长,如抖音、腾讯微视、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移动端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戏曲手机APP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伴随着新媒体平台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豫剧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效果也在不断提高。豫剧剧目冗长陈旧、豫剧的新媒体传播仅仅简单地套用新媒体模式太生硬、发布内容不合理、更新不及时、使用手段不前沿等现状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豫剧传播发展。新媒体时代,豫剧应该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传播?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怎样的呢?放眼全国,戏曲的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皆面临着这样的考验。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笔者为豫剧的传播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第一,要利用新媒体技术保存原有豫剧资料,建立资料库虚拟博物馆等以确保豫剧的经典性与完整性。第二,用5G、AR、VR等新技术增强豫剧的艺术感染力,中国豫剧节吸引年轻受众参与,舞台美术尽可能真实地还原豫剧繁荣时期豫剧现场表演的魅力,保证观演过程中受众的参与度。第三,优化新媒体平台的内容与更新频率,创建官方账号确保信息即时、准确、真实。并且借助大数据准确抓取用户喜爱的内容,以此为根据在保护豫剧原汁原味的条件下豫剧本身进行符合时代气息的创作。第四,稳定原有受众基础,开辟新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通过幼儿时期的接触熏陶,使豫剧被认识,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层层筛选,找到适合成为豫剧新一代传承人的专业者和精通豫剧的传播者进行专门培养,以及筛选出喜爱豫剧的新戏迷。另外增加对豫剧的资金扶植力度,以及政策方面稍加倾斜,剧团制度更加优化,积极推动“豫剧走出去”战略,使豫剧既能有人传承更能有效传播。同时,为其他地方戏曲的传播提供可借鉴之策,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尽一己之力。

孙悦[7](2020)在《数字媒介语境下中国原创动画的文化循环范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介日益成为当下艺术创作及其传播的主流形势,其广泛的渗透能力、高效的传播方式令当代社会文化艺术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着深度的变革。在动画艺术领域,信息数据载体的跨领域统合,社会媒介的持续性介入,由此而形成新的工具、方法和认知,对原创动画艺术行为发生的全过程都产生了全面深入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效快捷的传播与流通方式,不可避免的缩短了单一动画作品的生命周期。然而,我们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媒介,从科学构建文化循环的视角,通过加强动画艺术全过程的运作与挖掘能力,在达到商业价值目标的基础上塑造其文化价值和传播价值,对于我国原创动画艺术的发展,乃至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完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数字媒介为切入点,以推动和挖掘中国原创动画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和传播价值为主要目标,在厘清原创动画艺术、传播媒介和受众回馈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并系统的构建适宜当下中国原创动画的文化循环范式;本文拟在宏观的视野下着重研究其中设计创作、媒介管理、传播运行、受众回馈等文化过程中的整体运作范式;重点聚焦在数字媒介的影响下,这四大文化过程中分子系统的环节、要素、措施及其相互关联性,借助于相关案例研究,分析总结其操作规律和要点力图将其构建为适宜中国原创动画发展的完整文化循环系统。本文属于搭建复杂系统的基础研究类论文,其目的是为后续本课题在各分子系统上深入研究、构建框架打下基础。因此本文更多是以产业发展的视角,研究内容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数字媒介影响下的中国原创动画文化循环范式系统构建。围绕文化循环理论体系的缘起与解读,探讨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介下文化循环理论及其实践的不同特征。再结合中国原创动画的文化属性,进而研究其文化循环范式的系统构建。从分级系统的角度,分析其环节、要素、措施以及其中的关联作用。二是在文化循环的整体构架下,对“原创”这一命题有至关影响的设计创作、媒介管理、传播运行和受众回馈范式的研究。在设计创作范式方面,本文重点探讨在数字媒介语境下,中国原创动画从“题材选取”到“脚本理念”,从“角色设计”到“视听语言”等方面的范式和方法研究,尤其是对近年来中国原创动画题材脚本方面的案例与趋势,做了大量归纳总结性研究;在媒介管理和传播运行范式方面,主要是从动画产业发展的视角,探讨管理与传播的范式与路径。重点研究数字媒介下,中国原创动画的“版权与流通管理”“品牌经营”“传播网络结构”“传播运行机制”等核心问题,其中原创动画的品牌经营内容也是在笔者硕士阶段关于动画商业化运营研究基础上,结合数字媒介影响深化探讨的结论;在受众回馈范式方面,主要从数字媒介传播和文化属性的角度,探讨“媒体消费”“受众认同”和“受众反馈”的特征和侧重点,以及其对于媒介管理和设计创作等文化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在以上关于中国原创动画文化循环范式的研究中,本文同时侧重于四个文化过程及其分子系统的相互关联性和影响要素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各文化过程在如何不断的构建和流通中形成循环的综合作用,从而提升原创动画作品本身的意义建构,形成促进其传播扩张的巨大能量。为此,本文最终也探讨了数字媒介下文化循环的规律,并提出推动中国原创动画传播扩张的创新策略与建议。

姚珏[8](2020)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是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期,它以独特的静态形制和动态活动而成为中国木雕艺术的经典之一,并体现出徽州先人的伦理观念、族群民俗、生态意识、信仰传统、艺术品格等文化形态,具有吉祥审美的象征符号意义和传承表达的基本特征。它以遮与露、高与敞、闭与通、隔与透的对照点画天井、厅堂、门窗、栏杆等处的木雕静态存在,以及民居木雕在制与用、造与赏、传与承等方面的动态活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就装饰母题而言,明代民居木雕以本土艺术为主,室内外木雕多为祥物,颇具汉唐之风,简洁大气;清代室外木雕多为镇宅之象,室内多为祥和之物,细密繁缛。就风格类型而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均衡开合、饱满律动、虚实相生、质朴本色等基本特征。徽州民居木雕图式内容分为意象表达为主,佐以符号隐喻。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意象表现大多形成意境组合,或由一系列单个“心象”组合成多个迭加的审美想象意境。民居木雕艺术源自徽州人对“木”塑造立体“心”象,反映宅主们对“木”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思考结果的文化表达。民宅主人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观者与宅主意同象异,各见其趣。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汇集着多路的文化信息,它包容着祖制家教、士族名门的礼制文化,阴阳相承、除凶纳吉的民俗文化,崇儒廉正、外朴内华的仕商文化,以及时空对应、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等,并以行善积德、孝仁祥和、近福远祸、光宗耀祖、繁衍兴旺、富贵有余等为表达的主题。历史上名门望族的隐逸造就了徽州地域的传奇,徽商经济的支撑促进了民居木雕艺术的繁盛,文人的纷纷介入使得善鉴书画的徽商在民居木雕设计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文人体系融入庶民文化,俗雅相乘,自然、社会、历史和人伦文化被组织在民居木雕艺术的结构图式中,使现实世界和精神境界呈现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明清工匠艺人在“工”和“术”方面的手艺传承和不断精进,得以使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日益精湛,终成经典。近些年来,由于民居木雕艺术信仰的错位,传承密码的缺失,过度的开发性修复,以及异地重建之风的兴盛,使得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传承困难重重。徽州人曾利用民居木雕艺术创造“桃花源”式的家园,舒缓精神压力,寄托热爱生命与生活的审美理想,以及借助艺术教化族人后代的做法等,至今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其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依然推动着当今的乡村美化和城市建设。

陈丽荣[9](2019)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旗帜和灵魂,它在维护党的领导权威、凝聚社会成员、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文章梳理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脉络,对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丧失的教训进行总结。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认同,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经验教训,从现实的层面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从历史与实践的层面为我国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借鉴。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自媒体具有的普泛性提升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参与水平,拓宽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的崭新渠道,强交互性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圈群化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凝聚力,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争夺国际话语权打开了新通道,增强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另一方面,蓬勃发展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潜藏着难以预知的风险,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全球化挑战国家话语权、去中心化解构权威、多元化削弱情感认同、个性化导致社会价值功利化、自主化挑战传统教育模式。西方意识形态借助自媒体进行强势渗透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阻碍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整体效应的发挥,冲击了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机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座谈收集整理了13所高校的实证调研数据,总结出当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存在认同内容准确性不够、认同态度主动性不够、情感认同稳定性不够、知行认同一致性不够等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增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施策略的探究。按照从应然到实然的研究思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把握认同生成逻辑的基本规律,遵循“一元主导与多样性统一的价值引导原则”、“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的认同内化原则”、“虚拟性与现实性统一的自媒体媒介行为原则”、“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的信息技术原则”、“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发展变革原则”,从认同的主体、客体、环境入手,多个维度提出增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新路径:完善舆论宣传机制、认同沟通机制、教育灌输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强化网络素养,提升信息辨别和研判能力;拓宽网络平台,开辟网络教育新阵地;推进理论创新,凸显文本权威;畅通利益表达,培育动力基础;注重大众传媒,拓展传播途径;优化社会生态环境,构建外部条件等途径来增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李明奎[10](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研究说明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二、“新闻质量的实质是制作者的基本功”——从中美有关调查结果看新闻传播者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质量的实质是制作者的基本功”——从中美有关调查结果看新闻传播者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西技东魂: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教法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叙事研究:教育学研究的新方法
        二、影视教育研究:教学设计的构建与生成
        三、民族志影像及其教育研究:民族文化的呈现与社会问题的探究
    第三节 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云南民族志影像教学的发端、基础和建设
    第一节 发端:“北吴南杨”的社会学与民族学调查
        一、“北吴”的乡村研究
        二、“南杨”的文化历史研究
        三、影像:作为人类学研究工具出现
    第二节 民族志影像的基础:民族学调查与纪录片摄制
        一、“西南学”的跨学科方法实践
        二、民族纪实片的拍摄实践(1957-1981)
        三、影视人类学拍摄实践(1980-)
    第三节 民族志影像教育的实践和发展
        一、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的“星星之火”
        二、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机构的建立
        三、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的师资建设
第二章 云南本土教师“怎么教”
    第一节 从理论中学习
        一、影视人类学的教学积累
        二、影视人类学的教学理念
        三、影视人类学早期教学实践
    第二节 在田野中学习
        一、拍摄目标:影片的文化解释
        二、拍摄实践:长期的田野调查
        三、教学方法:人类学视角的拍摄成果
    第三节 边学边教
        一、教学内容:素材融汇于心
        二、教学方法:重视田野
        三、授课:理论和实践并重
第三章 外国教师“怎么教”
    第一节 保罗·亨利:理论与实践的双线教学
        一、实践经验:印第安本土研究
        二、教学理念:分阶段培养
        三、教学实践:参与式观察
    第二节 芭芭拉·艾菲:感觉人类学的教学实践
        一、实践经验:卡什纳华人田野
        二、教学内容:“主题讨论”教学
        三、教学方法:田野合作法
    第三节 其他教师:快速成片和影像库教学
        一、人类学影片教学
        二、中国台湾地区的影像库教学
        三、菲律宾的一分钟短片法
第四章 云南民族志影像的教学体系
    第一节 教学理念:师徒传承
        一、培养能够实践的人才
        二、人类学视野下影像拍摄的“起点”与“终点”
        三、教师的拍摄反思
    第二节 教学方法:人类学理论与影视学技术的结合
        一、选题探索
        二、拍摄技法
        三、“看作业”的案例讲解
    第三节 实践教学
        一、进入田野
        二、作业反馈
        三、教学分析
第五章 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的经验和智慧
    第一节 教学理念的传承
        一、选题的合作碰撞
        二、拍摄基础:人类学理论的学习
        三、田野调查实践与“四个成片”的拍摄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整合和创新
        一、讲故事的课堂
        二、放在身边的田野实践
        三、教学中的文化视角
    第三节 教育拓展:“乡村之眼”的教学实践
        一、乡村影像的“眼”
        二、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
        三、影像理论的成长
第六章 结语:学习国外到云南经验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2)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融合生态: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创新体系构建
    第一节 网络综艺节目及其发展现状
        一、网络综艺节目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二、网络综艺节目与电视综艺节目的对比
        三、网络综艺节目行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创新的思想遵循
        一、习近平关于文艺建设的重要论述
        二、习近平关于互联网及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
    第三节 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艺术学理论
        二、传播学理论
        三、管理学理论
        四、组织创新理论
    第四节 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创新体系框架构建
        一、融合生态: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创新体系之目标
        二、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创新体系之框架
        三、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创新研究问题
第二章 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生产管理创新:基于场域理论视角
    第一节 算法背景下的网络综艺节目场域
        一、场域理论与算法背景下的网络综艺节目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资料分析
    第二节 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生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引导价值观困境:大众狂欢与精神缺失
        二、本土创新性困境:生搬硬套与模仿惯习
        三、头部效应困境:流量明星与少数机构依赖
    第三节 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生产管理创新策略
        一、导向引领:借鉴“三审”制度,践行价值共创
        二、内容为王:打造IP体系,开发小众内容
        三、人才第一:注重人才培养,维护版权价值
第三章 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用户管理创新:基于VAM模型的分析
    第一节 网络综艺节目算法推荐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一、VAM模型和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四、结论和讨论
    第二节 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用户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趣味传播困境:界面僵化与互动简单
        二、渠道传播困境:手段单一与用户意识缺乏
        三、窄化传播困境:年龄段与覆盖面的局限
    第三节 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用户管理创新策略
        一、算法交互:严格审核,完善跨屏互动
        二、渠道更新:突破传播圈层,优化智能传播
        三、传播延伸:拓宽用户圈层,面向全球市场
第四章 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政府规制创新:协同治理生态构建
    第一节 网络综艺节目政府规制现状
        一、网络综艺节目政府规制进程
        二、网络综艺政府规制的核心议题
    第二节 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政府规制面临的挑战
        一、规制理念落后与规制效能不足
        二、法律规章不完善与行业监管不重视
        三、事中事后审核缺失与规制技术落后
    第三节 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政府规制创新策略
        一、以政府为核心的四元主体协同治理生态
        二、作为中心作用的政府规制
        三、作为依托作用的视频平台
        四、作为协同作用的行业协会
        五、作为基石作用的网民个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1.4.2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1.4.3 文化传承与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1.4.4 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1.4.5 文献评析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创新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价值追寻
    2.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价值
        2.1.1 学校社团是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基地
        2.1.2 助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创新
    2.2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2.2.1 健体修身养性
        2.2.2 思想道德濡化
    2.3 对建设校园文化的价值
        2.3.1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性
        2.3.2 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2.4 对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
        2.4.1 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2.4.2 提升青少年民族凝聚力
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3.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3.1.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内容及评价
        3.1.2 参加校内外活动的情况
        3.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实然保障状况
    3.2 当前学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审视
        3.2.1 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
        3.2.2 传承路径单一
        3.2.3 学校传承的保障措施乏力
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理论基础
    4.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特征及原则
        4.1.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
        4.1.2 协同创新的特征及基本原则
    4.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与协同创新的联系
        4.2.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实施前提
        4.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达成原理
    4.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及特征
        4.3.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
        4.3.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特征
    4.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
        4.4.1 统筹与合力
        4.4.2 创造与创新
        4.4.3 信任与沟通
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设计
    5.1 传承目标的设定
        5.1.1 传承目标设置的依据
        5.1.2 传承目标的内容
    5.2 传承内容的选择
        5.2.1 传承内容选择的原则
        5.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具体内容
    5.3 传承路径的规划
        5.3.1 搭建传承平台
        5.3.2 拓展传承面
        5.3.3 协调传承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5.3.4 建设传承项目的特色校园文化
    5.4 传承效果的评价
        5.4.1 传承效果评价的主体
        5.4.2 传承效果评价的内容
        5.4.3 传承效果评价的方法
    5.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应然保障措施
        5.5.1 建立健全资金支持制度
        5.5.2 营造政策与人文环境
        5.5.3 培养传承参与的主体,实现功能互补
6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实践
    6.1 传承方案的制定
        6.1.1 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
        6.1.2 个案进入的方式与建立研究者的伙伴关系
        6.1.3 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
        6.1.4 研究效度与伦理
    6.2 传承方案的实施
        6.2.1 社团教学
        6.2.2 社团活动
        6.2.3 社团建设的保障措施
    6.3 传承方案的实施效果
        6.3.1 传承参与学生取得的成效
        6.3.2 传承指导教师的收获
        6.3.3 其他参与主体达成的效果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8.1 研究不足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内容视角下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1997-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及意义
        0.1.1 研究缘起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0.2.2 湖南卫视发展研究
        0.2.3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研究
    0.3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方法
        0.3.4 创新之处
第1章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背景及历程
    1.1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背景
        1.1.1 国家政策的深入贯彻
        1.1.2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1.3 文化环境的持续熏陶
        1.1.4 受众需求的全面助推
    1.2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1.2.1 崭露头角的游艺类综艺时期:引领大众审美(1997-2003)
        1.2.2 全民参与的选秀类综艺时期:展现本我个性(2004-2007)
        1.2.3 全面聚焦的教化类综艺时期:重视寓教于乐(2008-2012)
        1.2.4 记录明星的真人秀综艺时期:凸显真实人格(2013-2017)
        1.2.5 星素结合的观察类综艺时期:回归情感本质(2018-2019)
第2章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内容的创新
    2.1 理念层面:传播者与受众的平等对话
        2.1.1 选材:单向输出到基于观众需求的个性化定制
        2.1.2 嘉宾:精英化的弱化和平民化的盛行
        2.1.3 交流: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到深度参与的双向反馈
    2.2 形态层面:节目类型的延伸与多元挖掘
        2.2.1 快综艺向慢综艺的倾斜
        2.2.2 竞技比赛娱乐化的趋向
        2.2.3 情感话题与代际关系的强化
        2.2.4 烟火气息与人文气息的凸显
        2.2.5 传统模式与新型元素的交融
    2.3 创作层面:呈现方式的极致与升华
        2.3.1 从传统到“网生代”的艺术加工
        2.3.2 从室内到移动泛场景的舞台空间
        2.3.3 从平缓到冲突与悬念的情境设置
        2.3.4 从策划到自然纪实性的拍摄手法
        2.3.5 从固定到流动的多重叙事视角
第3章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效果
    3.1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收视效果
        3.1.1 入围数量位居收视榜首
        3.1.2 “综N代”延续收视热度
        3.1.3 原创综艺成为收视黑马
        3.1.4 真人秀节目占据收视主位
    3.2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商业效果
        3.2.1 可观的广告收入
        3.2.2 成功的品牌延伸
    3.3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社会效果
        3.3.1 树立正面导向
        3.3.2 强化品牌魅力
    3.4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受众反馈效果
        3.4.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4.2 偏好:倾向喜剧和生活体验类,品牌综艺赞誉度高
        3.4.3 收获:带来娱乐消遣的满足,并有效促进知识增长
        3.4.4 看法:总体评价呈满意倾向,认可强大嘉宾阵容
        3.4.5 期待:多元和现实题材增多,将时事与娱乐相结合
第4章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内容的研发思路与发展趋向
    4.1 当下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内容的研发思路
        4.1.1 巩固王牌综艺,混搭潮流培育新型节目
        4.1.2 注重星素配比,多类外衣包裹情感内核
        4.1.3 关切社会热点,思想交融培养价值观念
        4.1.4 强化艺术竞技,科技应用辅助内容叙事
        4.1.5 融合本土文化,生活体验唤醒人文关怀
    4.2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内容的发展趋向
        4.2.1 深圈层:定位垂直领域的多元题材
        4.2.2 小成本:避免只重场面的形式主义
        4.2.3 大情怀:促进个体与集体的情感共鸣
        4.2.4 正能量:倡导积极正面的主流价值观
        4.2.5 强融合:实现深度互动的台网联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受众评价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跳绳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使体育文化传播性质发生巨变
        1.1.2 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发展迅猛
        1.1.3 跳绳运动日益普及,跳绳文化研究迫在眉睫
    1.2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国内外关于“编码-解码”理论的研究
        1.4.3 国内关于跳绳文化方面的研究
        1.4.4 国外跳绳文化方面的研究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历史分析法
        2.2.3 对比分析法
        2.2.4 访谈法
        2.2.5 个案研究法
3 研究内容及分析
    3.1 跳绳文化传播研究
        3.1.1 跳绳文化的纵向传播研究
        3.1.2 跳绳文化的横向传播研究
    3.2 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跳绳文化象征性符号解读
        3.2.1 跳绳运动中的语言符号
        3.2.2 跳绳运动中的非语言符号
        3.2.3 跳绳运动中的时间符号
        3.2.4 跳绳运动中的物化符号
        3.2.5 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跳绳文化象征性符号互动解读
    3.3 跳绳文化传播的编码分析
        3.3.1 大学生慕课APP跳绳教学中的编码分析
        3.3.2 跳绳竞赛过程中的编码分析
        3.3.3 京津冀跳绳论坛暨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中的编码分析
        3.3.4 电影《点点星光》的编码分析
        3.3.5 跳绳文化通过其它传播途径传播时的编码分析
    3.4 跳绳文化传播媒介分析
    3.5 跳绳文化传播的解码分析
        3.5.1 大学生慕课APP跳绳教学中的解码分析
        3.5.2 跳绳竞赛过程中的解码分析
        3.5.3 京津冀跳绳论坛暨裁判员教练员培训中的解码分析
        3.5.4 电影《点点星光》的解码分析
        3.5.5 跳绳文化通过其它传播途径传播时的解码分析
    3.6 跳绳文化传播中二次编码和解码分析
    3.7 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跳绳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3.7.1 跳绳文化传播编码中存在的问题
        3.7.2 跳绳文化传播方式存在误差
        3.7.3 跳绳文化解码后与二次编码传播效果较差
    3.8 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跳绳文化传播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
        3.8.1 编码-解码双方:未达到共通的意义空间
        3.8.2 跳绳文化流通过程:互动性较低
        3.8.3 跳绳文化传播后期:受众反馈差
4 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跳绳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
    4.1 跳绳文化传播者编码时要全面认识项目,保证编码的准确性
    4.2 跳绳文化流通过程要加强互动性,提高传播氛围
    4.3 跳绳文化传播后期要梳理解码者反馈,提高再编码水平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6)新媒体时代豫剧的传播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1.1.2 当今研究新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1.1.3 新媒体时代到来豫剧传播现状改变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社会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课题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媒介发展史视角下豫剧主流传播方式的沿革
    2.1 舞台传播,游走扩散
        2.1.1 戏班艺人主动游走传播
        2.1.2 班社艺人被动转移扩散
    2.2 大众传播,媒介融合
        2.2.1 印刷传播
        2.2.2 电子传播
3.新媒体时代豫剧传播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1 新媒体时代豫剧传播现状
        3.1.1 网络传播,利弊并存
        3.1.2 两岸豫剧各有千秋,相互合作走向世界
        3.1.3 艺术节设立,仪式感十足
    3.2 新媒体时代豫剧传播面临的问题
        3.2.1 豫剧本身如何更“新”
        3.2.2 新媒体运用有待优化
        3.2.3 原受众老龄化,新用户待开发
4.新媒体时代豫剧传播方式的革新
    4.1 巧用新技术,优化原资源
        4.1.1 资料库设立,保经典永存
        4.1.2 稳定老用户,开辟新用户
        4.1.3 庆祝文化节,提升仪式感
        4.1.4 搭建新舞台,健全视听感
    4.2 适应新媒介,设计新路径
        4.2.1 移动客户端皆优化
        4.2.2 文创文旅全方位
        4.2.3 电影电视全借用
        4.2.4 剧目主题新创意
    4.3 培养新人才,设立新机制
        4.3.1 贯穿一站式熏陶,重点式培养
        4.3.2 增强学术理论建构
        4.3.3 增强传承人保护
5.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一):作品设计说明
    附录 (二):实地调查部分图片
    附录 (三):调查问卷
    附录 (四):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7)数字媒介语境下中国原创动画的文化循环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1.1.1 我国由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战略需求
        1.1.2 数字媒介日益成为当下艺术传达的主要途径
        1.1.3 文化循环模式在艺术传播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1.1.4 中国原创动画需要探索适宜的文化循环模式
    1.2 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1.2.1 中国原创动画
        1.2.2 数字媒介语境
        1.2.3 文化循环范式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1.4.1 在艺术的数字媒介传播方面
        1.4.2 在中国原创动画的研究方面
        1.4.3 在艺术的“文化循环”研究方面
        1.4.4 研究现状综述
    1.5 课题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的主要思路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媒介演化及其对中国原创动画的影响分析
    2.1 大众媒体艺术的媒介演化背景
        2.1.1 大众媒介的出现与大众社会理论
        2.1.2 电子媒介的出现与文化传播理论
        2.1.3 数字媒介的出现与媒体融合理论
    2.2 媒介演化对原创动画的影响
        2.2.1 对原创机制的影响
        2.2.2 对制作技术的影响
        2.2.3 对受众体验的影响
        2.2.4 对传播方式的影响
    2.3 数字媒介下中国原创动画的现状
        2.3.1 中国原创动画中数字媒介应用现状
        2.3.2 中国原创动画的媒介发展SWOT分析
        2.3.3 数字媒介的影响要素总结
        2.3.4 中外原创动画发展路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媒介下中国原创动画的文化循环范式构建
    3.1 数字媒介下原创动画的文化属性
        3.1.1 原创动画的互媒性
        3.1.2 原创动画的扩张性
        3.1.3 原创动画的参与性
    3.2 艺术传播领域的文化循环理论研究
        3.2.1 关于文化循环理论的解读
        3.2.2 传统媒介下的文化循环解析
        3.2.3 数字媒介下的文化循环解析
    3.3 中国原创动画的文化循环范式构建
        3.3.1 原创动画的文化循环适用性
        3.3.2 一级文化过程的构建与接合
        3.3.3 次级文化过程的构建与接合
        3.3.4 文化螺旋与第三重接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循环中中国原创动画的设计创作范式
    4.1 中国原创动画的题材选取范式
        4.1.1 网络文学的选取路径
        4.1.2 现实题材的戏剧演绎
        4.1.3 数据信息的素材提取
        4.1.4 特色文化的类型挖掘
    4.2 中国原创动画的故事脚本理念
        4.2.1 系列化的故事网络
        4.2.2 贯通式的故事线索
        4.2.3 断点式的故事链条
    4.3 中国原创动画的角色设计方法
        4.3.1 原型构思与造型设定
        4.3.2 特征定位与特性塑造
    4.4 中国原创动画的视听语言构建
        4.4.1 数字媒介下的镜头语言
        4.4.2 数字媒介下的画面特征
        4.4.3 数字媒介下的听觉语言
    4.5 本章小结
        4.5.1 文化循环中的设计创作范式总结
        4.5.2 文化循环中的关联性分析
第五章 文化循环中中国原创动画的媒介管理范式
    5.1 中国原创动画的版权管理
        5.1.1 原创动画的版权建立
        5.1.2 原创动画的版权控制
        5.1.3 数字媒介的媒体转型
    5.2 中国原创动画的流通管理
        5.2.1 媒介管理中的网络化
        5.2.2 动画流通的发行手段
        5.2.3 动画流通的营销策略
    5.3 中国原创动画的品牌经营
        5.3.1 品牌授权模式
        5.3.2 品牌维护延伸
        5.3.3 品牌创意推广
    5.4 本章小结
        5.4.1 文化循环中的媒介管理范式总结
        5.4.2 文化循环中的关联性分析
第六章 文化循环中中国原创动画的传播运行范式
    6.1 中国原创动画的扩张类型
        6.1.1 网络文学与动画的双向循环模式
        6.1.2 “动游联动”跨界协作模式
        6.1.3 动画IP的跨媒介应用模式
        6.1.4 从虚拟到现实的沉浸体验模式
    6.2 中国原创动画的传播体系:数字媒介的传播网络结构
        6.2.1 数字媒介的传播网络转译过程
        6.2.2 数字媒介的传播网络构建
    6.3 中国原创动画的运行策略:数字媒介的传播网络运行机制
        6.3.1 组织系统创新
        6.3.2 动力机制创新
        6.3.3 调控机制创新
    6.4 本章小结
        6.4.1 文化循环中的传播运行范式总结
        6.4.2 文化循环中的关联性分析
第七章 文化循环中中国原创动画的受众回馈范式
    7.1 中国原创动画的媒体消费
        7.1.1 媒体消费中的文化需求
        7.1.2 媒体消费中的文化空间
        7.1.3 媒体消费中的文化素养
    7.2 中国原创动画的受众认同
        7.2.1 受众认同的个体身份
        7.2.2 受众认同的社群身份
    7.3 中国原创动画的受众反馈
        7.3.1 媒介消费中受众回馈的类型
        7.3.2 媒介消费中受众反馈现存的问题
        7.3.3 媒介消费中受众回馈的评价机制构建
    7.4 本章小结
        7.4.1 文化循环中的受众回馈范式总结
        7.4.2 文化循环中的关联性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文化循环范式:中国原创动画数字化运营的理想路径
        8.1.2 数字媒介下中国原创动画的文化循环运行机理
    8.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2009-2019年115 部中国原创动画作品名录
    附录 B:2013-2019 年主要实践作品简介

(8)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第一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明清前徽州木雕的载体与历史演进
        一、徽州木雕的载体——徽州民居
        二、明清前民居木雕的演变简况
    第二节 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
        一、徽州明清民居木雕艺术鼎盛缘由
        二、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流变和传播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馆藏案例
        一、本地博物馆案例
        二、异地的馆藏
    小结
第二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与动态活动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静态呈现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理念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动态活动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制与造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赏与用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案例
        一、家族群居形制
        二、独居民宅形制
    小结
第三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装饰类型与风格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类型
        一、动植混合类
        二、戏文叙事类
        三、诗句意境类
        四、宗教信仰类
        五、吉祥装饰类
        六、数字阴阳类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特征
        一、意象表现
        二、符号隐喻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风格
        一、均衡开合
        二、饱满律动
        三、虚实相生
        四、质朴本色
    小结
第四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体现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礼制文化
        一、祖制家教
        二、士大夫名门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民俗文化
        一、阴阳观念
        二、驱凶纳吉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仕商文化
        一、廉商元素
        二、外朴内华
    小结
第五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与传承
    第一节 当代徽州传统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与维护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传承前景
        一、从核心走向陪衬
        二、从信仰走向理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图录
    二、访谈记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不足
第一章 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自媒体时代概述
        一、自媒体的衍进脉络与发展趋势
        二、自媒体的表现形式、类型与特征
        三、自媒体对媒介生态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
        一、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
        二、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制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认同理论
        一、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
        三、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四、理论必须掌握群众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推进意识形态认同的历史经验
        一、理论宣传增进认同
        二、革命实践强化认同
        三、理论斗争深化认同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训与启示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失败的教训
        一、教条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严重威胁
        二、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也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根基
        三、放弃意识形态教育与管理,实质上就是放弃意识形态领导权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启示
        一、必须坚决防“左”反右
        二、必须摆正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工作的位置
        三、既要反对淡化意识形态也要防止意识形态泛化
    第三节 推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要克服的问题
        一、认同表面化
        二、认同概念化
        三、认同功利化
第四章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态势
    第一节 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特点
        一、信号与噪音共存
        二、虚拟与现实交错
        三、自由与责任同步
        四、单向与互动并行
        五、碎片化与立体化同显
    第二节 自媒体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构建现状
        一、搭建自媒体立体传播互动平台
        二、构建自媒体多维安全管理体系
    第三节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新挑战
        一、全球化挑战意识形态话语权
        二、去中心化解构权威
        三、多元化冲击认同
        四、个性化导致社会价值功利化
        五、自主化挑战传统教育模式
    第四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自媒体时代迎来新机遇
        一、普泛性拓宽信息新场域
        二、强交互性拉近时空距离
        三、圈群化凝聚群体认同
        四、灵活性丰富教育手段
第五章 自媒体时代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实证调查
    第一节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调查设计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三、问卷发放和统计
    第二节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自媒体使用及认知现状
        一、大学生对自媒体的使用现状
        二、大学生对自媒体内容的认知现状
        三、大学生对媒介的信任现状
    第三节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现状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情况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知情况分析
        三、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方式选择
    第四节 自媒体了解程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
        一、准确性与偏差性的并存
        二、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博弈
        三、情感认同与执行认同的错位
        四、认知与行动的偏差
        五、认同的淡化与消解
    第六节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归因分析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
        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
        四、自媒体舆情引导与管控力度有待加强
        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环境有待优化
第六章 自媒体时代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自媒体时代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原则
        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的价值引导原则
        二、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的认同内化原则
        三、虚拟性与现实性统一的媒介行为原则
        四、继承性和创新性统一的信息技术原则
        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发展变革原则
    第二节 自媒体时代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机制
        一、完善灌输与认同沟通机制
        二、完善教育与包容疏通机制
        三、完善宣传与监督管理机制
    第三节 立足主体,加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强化网络素养,提升信息辨别和研判能力
        二、拓宽平台延伸,开辟意识形态教育新阵地
        三、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意识形态行为认同
        四、注重产品研发,促进意识形态内容的创新
        五、加强队伍建设,巩固意识形态教育人才保障
    第四节 把握客体,提升自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实效
        一、夯实治理根基,提升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和凝聚力
        二、推进理论创新,提升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感染力
        三、掌握话语权,提升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与感召力
    第五节 优化环境,改善自媒体时代意识形态认同生态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自媒体时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依托大数据,提升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预测力与渗透力
结语:与时俱进增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史料与史料学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四) 实物史料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六) 域外文献
上篇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中篇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下篇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第三节 日记
        第四节 域外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新闻质量的实质是制作者的基本功”——从中美有关调查结果看新闻传播者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技东魂:云南民族志影像教育教法的叙事研究[D]. 姜建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算法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创新研究[D]. 刘亮.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 覃宇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内容视角下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1997-2019)[D]. 黄丽娜. 湘潭大学, 2020(02)
  • [5]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跳绳文化传播研究[D]. 白翠翠.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6]新媒体时代豫剧的传播对策研究[D]. 巩利荣.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7]数字媒介语境下中国原创动画的文化循环范式研究[D]. 孙悦.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8]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D]. 姚珏. 东南大学, 2020(01)
  • [9]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 陈丽荣.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新闻质量的本质是生产者的基本功”——来自中美两国相关调查结果的新闻传播者素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