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式菜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间性意识,菜谱,翻译
中式菜谱论文文献综述
杨琴,罗彦琪[1](2015)在《译者的“间性意识”下的中式菜谱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分析了在菜谱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主体,通过协调好与其他主体,即原语文本的创作者,译文的接受者,翻译的赞助者之间的关系,译者把主体间性的问题具体化为译者的间性意识问题,通过与其他主体的平等对话,沟通协调完成菜谱这一特殊的应用文体的完美翻译,做到译文既要忠于原语文本,也要满足市场需求,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产生相应的市场经济效应。(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5年12期)
张赛妮[2](2013)在《中华饮食文化及中式菜谱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中式菜谱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式菜肴的英译在传播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式菜谱的文化内涵,结合翻译实践,探讨了中式菜谱的英译策略。(本文来源于《文史博览(理论)》期刊2013年09期)
尹倩[3](2013)在《浅析中式菜谱的英译原则及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我国饮食文化声名远播,中式菜谱的英译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是,新形势下中式菜谱的翻译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为了完善中式菜谱的英译,必须深刻把握中式菜谱英译的文化内涵,掌握中英菜谱英译的基本原则,树立跨文化意识、避免文化冲突,掌握烹饪常识和方法、用对专业术语。(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3年03期)
翁小云[4](2012)在《中式菜谱英译本语言得体性研究——以酒店闽菜译名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闽星级饭店菜谱翻译问题研究系列论文之二,调查福建省内各大城市以及各旅游区主要酒店和饭店目前正在使用的双语中餐菜谱,聚焦闽菜译名,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研究酒店闽菜英译文本的语言得体性,并提出改进建议,力求达到最佳交际效果。(本文来源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翁小云[5](2012)在《中式菜谱艺术菜名分类及其英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式艺术菜名在中式菜谱汉译英翻译中最难处理,最具争议。针对中式艺术菜名的翻译,依据运用修辞手法的不同把中式艺术菜名分为比喻型、吉祥语型、典故型、诗句型和夸张型等五大类型,并参照海外着名中餐厅与西餐厅菜谱,为不同类型艺术菜名探讨恰当有效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旨在弘扬中国饮食文化。(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柳翠薇[6](2012)在《多视角下的中式菜谱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各个领域交流的日益深入,各大餐馆、酒楼的外国游人的身影也越来越频繁。为了给他们用餐提供便利并且传播和弘扬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中餐菜名的英译显现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翻译菜名不仅关乎着餐馆的收入,而且还关系到城市和国家的整体形象。由于中国菜系复杂,每一种菜系还有非常多的地方菜,菜名的结构简单,但内涵十分丰富,既有写实性的菜名,也有写意的菜名,如何在空间有限的菜单上正确地翻译中餐菜单,不是易事。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对这个领域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是中式菜肴的翻译的研究仍然是比较薄弱,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作者试图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菜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用理论角度对中式菜肴名称英文翻译进行探讨。文章首先回顾了近来的国内外对中式菜名翻译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其不足。其次详述了文章所用的翻译理论。再次,对通过对现有中式菜名的语言学和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现有的中式菜名英译中存在的叁大失误:功能性翻译失误,文化性翻译失误和语言性翻译失误;并对其出现失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韦努蒂的归化异化翻译思想和接受美学理论指导实践,探讨中式菜名英语翻译的有效途径,对菜名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总结了中式菜名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命名方式与名称结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翻译方法,通过归类总结,最终提出可供采纳的科学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零翻译。(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2-03-01)
王云刚[7](2011)在《浅析中式菜谱的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菜谱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翻译,要求翻译者应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努力跨越文化鸿沟,最终实现交流的目的。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中式菜肴名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并指出了掌握一定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1年23期)
何武[8](2010)在《跳出菜名译菜谱——影响中式菜谱英译策略选择的几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菜品名称的命制和翻译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式菜谱英译策略的选择主要受到叁组关系的影响,它们分别是概念定名与概念阐释、菜品物质与餐饮文化、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之间的关系。如果缺少对这叁组关系的关照,翻译过程将存在更多困惑,翻译的结果可能要么太死板,要么太灵活。(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0年04期)
武玲玲[9](2010)在《中式菜谱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菜谱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翻译。译者应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翻译菜谱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最终实现交流的目的。(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0年18期)
苏丽娜,高强[10](2008)在《浅析中式菜谱名称的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中式菜肴是世界叁大流派之一。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如何做好菜谱的英译工作、传播中国的饮食文化,这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中式菜肴名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并指出了掌握一定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理论)》期刊2008年S1期)
中式菜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中式菜谱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式菜肴的英译在传播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式菜谱的文化内涵,结合翻译实践,探讨了中式菜谱的英译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式菜谱论文参考文献
[1].杨琴,罗彦琪.译者的“间性意识”下的中式菜谱翻译[J].海外英语.2015
[2].张赛妮.中华饮食文化及中式菜谱英译[J].文史博览(理论).2013
[3].尹倩.浅析中式菜谱的英译原则及其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
[4].翁小云.中式菜谱英译本语言得体性研究——以酒店闽菜译名为个案[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5].翁小云.中式菜谱艺术菜名分类及其英译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6].柳翠薇.多视角下的中式菜谱英译[D].长春理工大学.2012
[7].王云刚.浅析中式菜谱的英译[J].青年文学家.2011
[8].何武.跳出菜名译菜谱——影响中式菜谱英译策略选择的几组关系[J].外语学刊.2010
[9].武玲玲.中式菜谱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J].考试周刊.2010
[10].苏丽娜,高强.浅析中式菜谱名称的英译[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