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换料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元动作,可靠性分配,神经网络,FTA
换料机论文文献综述
蒋德轩[1](2018)在《基于元动作的核电换料机可靠分配及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人类发展核能源事业起至今已发生过数十起核事故,其中严重的核事故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而核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地震、海啸等不可控的自然灾害引起的;另一部分往往是由于操作人员或设备设计人员对核安全重视程度不足,发生操作失误或设计本身存在缺陷,导致核事故的发生,因此核安全、核电设备可靠性设计等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在保证核电厂正常运行的众多装备中,机械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而当前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分配长期沿用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未考虑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从而使分配结果缺乏合理性,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出基于元动作(Meta-action Unit,MU)和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并以某型号核电换料机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阐述。在基于元动作的可靠性分配前提下,对换料机进行了元动作FMEA和FTA分析,为核电设备中的机械设备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主要内容具体如下:首先,详细阐述了基于元动作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将产品按照“功能-运动-动作”(Function-Movement-Action,FMA)的方法进行分解,依据各层级自身的特点,分别建立功能层和运动层的可靠性模型,并以元动作单元为最小分配粒度建立可靠性分配模型,在进行可靠性分配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提高分配效率,其中以某一运动层元动作单元的复杂度、影响度、工作环境、技术水平和产品整机初始可靠性指标(可靠度、失效率或平均无故障时间)为神经网络样本的输入,元动作单元之间初始可靠度的两两比值为样本的输出,构建样本表格代入神经网络中训练,将储存在神经网络中的知识运用到其余运动层的元动作可靠性分配中。将元动作单元初始可靠度的比值按照一定规则构造正互反矩阵,求解正互反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得到元动作单元的分配权重,最后将可靠性指标根据可靠性分配模型和分配权重进行可靠性分配。然后以换料机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它的结构功能,并对其进行了FMA结构化分解,得到了换料机在正常工作时功能运动的全部元动作,按照上述可靠性分配方法对其进行了可靠性指标分配。最后,对换料机进行了基于元动作的FMEA和FTA分析。详细阐述了元动作的单元的故障应力、故障模式和故障机理。以换料机抓取装置旋转运动为例进行了故障模式分析,并判断故障模式影响,设计了补偿改进措施,最终输出FMEA表;在FTA分析中,以换料机抓取装置旋转运动为例,在FMEA输出的故障模式基础上,从元动作层面对故障详细溯源,找到引起元动作单元故障的潜在原因,绘制出故障树,最后对故障树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故障树中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最小割集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以此判断出换料机在可靠性设计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荀玉伟,王丹超[2](2018)在《核燃料换料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燃料换料机是核反应堆燃料组件转运装备,属于核燃料运输贮存系统的关键设备。根据换料机的功用,确定堆外换料机的传动原理和结构形式,并对堆外换料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从原理上分析该结构的可行性,为堆外换料机的详细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一重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顾中祥[3](2017)在《核燃料换料机设计中应注意的电气安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燃料换料机是在特殊危险环境下使用的特种作业设备。因此,在初始设计和改造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电气安全,以避免由于电气保护设计不当,设备故障和外部故障引起的电气事故:直接或间接的电气设备损坏、人员伤亡、核燃料的结构破坏以及更严重的后果等等。本文分析介绍了接地、等电位联结、漏电保护器使用等应特别注意的电气安全问题。(本文来源于《数码设计》期刊2017年10期)
顾中祥[4](2017)在《基于CAN总线的换料机摄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换料机的特点,研发了一种运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摄像系统。系统采用CAN总线实现多个控制节点间的参数分布式传输;通过视频分配和切换模块实现耐辐射视频多端输出;系统设计视频格式转换模块实现远程监控。通过现场应用和参数测试,系统传输控制参数具有实时性,误码率低;视频传输有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数码设计》期刊2017年09期)
周庆法[5](2017)在《基于元动作单元的核换料机可靠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电是清洁能源,大力推进核电建设已是当今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方针。核电机械设备是核电站建设和运行的基础,针对目前国内核电设备可靠性分析方法目标性不强、系统性不够等问题,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核换料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功能-运动-动作”结构化分解,提出核换料机基于元动作单元的可靠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且该方法目标清晰、简单易行,为核电设备可靠性的精细化控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其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和测试性控制和分析奠定了基础。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充分了解换料机功能运动原理以及对FMA(功能—运动—动作)结构化分解基本思路详细阐述的基础上,从功能、运动以及动作层次分别对换料机进行分解分析,形成了换料机的FMA分解树,得到构成换料机功能运动的全部元动作,并对换料机运动传递关系进行了梳理。其次,在换料机FMA分解的基础上,对元动作单元进行了定义,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元动作单元性能属性的角度,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定义,并基于元动作单元建立了系统任务可靠性框图模型;为了进一步对元动作单元进行可靠性分析,从性能参数退化的角度,对元动作单元故障一般过程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对常见的无初始值以及初始值离散的渐发性故障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分别给出了此两种情况下元动作单元无故障工作时间的计算公式,同时又从“故障应力—故障机制—故障模式”叁要素角度对元动作单元故障机理进行归纳分析;最后利用FMEA对元动作单元进行分析,得到抓手升降运动各元动作单元可能的功能故障模式。然后,对元动作单元故障模式的重要度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元动作单元基础故障数据匮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故障模式重要度分析评价新方法。以抓手升降运动各元动作单元故障模式为例,采用影响因素模糊定量评价和蒙特卡洛仿真相结合,对各故障模式进行了重要度排列分析,并根据“二八定律”以及分析评价结果,提取出关键元动作单元。最后,在分析元动作单元故障树分析特点的基础上,采用FTA分析方法对提取的关键元动作单元进行了故障原因溯源,通过故障树的定性分析以及基本事件相关重要度评价分析计算,对故障原因进行了重要度排序。然后,从人、机、料、法、环、测影响因素的角度,进行了元动作单元故障控制措施分析,以期使元动作单元故障归零,提高系统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夏登杰[6](2017)在《换料机可靠性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变得越来越少。为改善能源消耗的紧缺状况,核能作为一种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研发运用。我国核能的运用相对较晚,从1990年左右才开始进行核电的组建和运用,近年来不断地在加大核电的投入和研发。虽然近年来核电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核电的可靠性研究方面,严重缺乏核电设备的可靠性数据,对我国核电设备可靠性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核电设备的可靠性工作应该是我国目前核电设备研发设计的重点工作之一,只有保证了核电设备的可靠性才能保证核反应堆的可靠和安全。本文在“中国核反应示范快堆的相关项目”支撑下,以核反应堆中的换料机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对换料机进行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分析工作,以提高核设备换料机的可靠性水平,保证核反应堆的安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结合可靠性建模和可靠性分析的基本理论,对换料机采用分层分析法从整机到子系统进行可靠性建模,为后续可靠性工作奠定基础。(2)根据换料机的可靠性模型进行整机的FMECA分析,并采用RPN的方法对换料机进行危害度分析。考虑换料机处于初步设计阶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结合信息熵和区间数的相关理论进行改进的RPN建模,并以换料机为例进行改进模型的计算分析。(3)换料机可靠性分配的技术研究:由于换料机缺乏故障数据,选用专家评分法对换料机进行可靠性分配,考虑专家评分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结合模糊相关理论构建可靠性的模糊分配模型,并考虑专家自身因素对专家进行权重的分析,构建基于专家权重的模糊分配模型。最后,以换料机整机作为实例进行了可靠性指标的模糊分配。(4)换料机可靠性预计技术研究:考虑换料机具体情况,同时又要结合换料机的研发设计,采用强度应力干涉模型来进行换料机零部件的可靠性预计,构建换料机的可靠性预计与换料机研发设计的直接联系;考虑换料机处于设计的初期阶段,采用保守的预计方式,用可靠性基本数学模型实现对换料机子系统以及整机的初步预计。最后对可靠性预计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换料机设计方案的初步评价。(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安彦波,黄新东,李鑫,任荷[7](2017)在《基于换料仿真的换料机控制系统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换料机是装卸料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机电设备,其功能是实现反应堆装料和卸料操作。现描述了换料机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型、控制系统的设计、软件的设计及仿真,旨在对换料机原有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实现对装卸料操作过程的可视及可控,进一步提高换料操作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7年12期)
张宝田,张健,宋炜[8](2016)在《换料机PLC重新启动后主提升机构速度突变问题的分析与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核电站大修卸料期间发生的换料机主PLC重新启动后主提升机构速度突变问题,进行了根本原因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6年24期)
王从政,胡松,高椿明,冯常,蔡根[9](2016)在《基于CAN总线的换料机摄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换料机特点,研制一套采用分布式控制体系的摄像系统。系统用CAN总线实现分布分散的多控制节点间的参数传输;通过视频分配和切换模块进行耐辐照视频的多终端输出;系统设计视频格式转换模块实现远程监控。经现场应用和参数测试,系统传输控制参数具有实时性好,误码率低等特点;传输视频具有低损耗、高可靠等特点。(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6年06期)
郑海全[10](2016)在《田湾核电站换料机工作速度和流程优化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田湾核电站过渡到长周期换料的过程中,堆芯中逐年使用新型燃料组件替换旧型燃料组件,由于新型燃料组件结构的变化,设计中允许以更高的速度进行装卸。为配合田湾核电站长周期换料新型燃料组件的投用,田湾核电站根据燃料组件类型、换料模式的不同,对换料机装卸料过程中的工作速度、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装卸料的速度并使运输工艺更加趋于合理;同时对优化的效果进行核算,计算出每一步优化所带来的时间节省。优化的主要任务有:根据反应堆中燃料组件的布置特点以更高的速度抽出/装入燃料组件、在反应堆内转运燃料组件时采用新的运输位置、摄像杆的旋转包括过运输廊道的角度选择、叁机构同时动作的实现。将以上这些优化融合到各个工艺循环中将产生多种逻辑算法,同时兼顾原有的安全闭锁保护,从而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实现最优化。(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6年08期)
换料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核燃料换料机是核反应堆燃料组件转运装备,属于核燃料运输贮存系统的关键设备。根据换料机的功用,确定堆外换料机的传动原理和结构形式,并对堆外换料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从原理上分析该结构的可行性,为堆外换料机的详细设计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换料机论文参考文献
[1].蒋德轩.基于元动作的核电换料机可靠分配及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8
[2].荀玉伟,王丹超.核燃料换料机[J].一重技术.2018
[3].顾中祥.核燃料换料机设计中应注意的电气安全问题[J].数码设计.2017
[4].顾中祥.基于CAN总线的换料机摄像系统[J].数码设计.2017
[5].周庆法.基于元动作单元的核换料机可靠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7
[6].夏登杰.换料机可靠性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7
[7].安彦波,黄新东,李鑫,任荷.基于换料仿真的换料机控制系统的优化[J].机电信息.2017
[8].张宝田,张健,宋炜.换料机PLC重新启动后主提升机构速度突变问题的分析与处理[J].科技视界.2016
[9].王从政,胡松,高椿明,冯常,蔡根.基于CAN总线的换料机摄像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6
[10].郑海全.田湾核电站换料机工作速度和流程优化改进[J].科技视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