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林市柴河镇卫生院157011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方法,观察疗效,总结经验。结果:122例患者中,治愈86例,占70.4%;好转28例,占23%;未愈6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解周围组织的粘连、消除神经根无菌性炎症的作用,基本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临床探讨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74-01
腰间盘突出是目前临床的常见病症,发病率约占所有成年人的5%。其病因较复杂,一般是因腰椎间盘退变、髓核凸出、局部神经根受压及腰椎纤维环破裂等引起,患者主要有腰腿疼痛的表现,需要尽早规范的治疗和处理,以免影响其工作与生活。中医针灸、正骨手法是祖国中医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法。本文就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有男性83例,女性39例,年龄在19-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岁,最大的68岁,其中20岁以内的患者有4例,20-40岁的有77例,41~50岁的有19例,50岁以上的有22例;病程最短者为2天-6年;单纯腰痛者有43例,单侧下肢疼痛者有59例,单纯腿痛者有12例,腰部及双下肢均有疼痛者者有8例。所有病例均经CT扫描确诊,突出位于L3的有4的有例,L45的有例,L57的有3例,S1的有40例。
1.2方法
取患侧的阿是穴、肾俞、气海、环跳、足三里,嘱患者取侧卧位,将患肢放在上面,健侧肢放在下,患肢摆成屈膝状态。针灸部位常规消毒后,取26-28号2.5-3寸毫针分别在肾俞、大肠俞穴处快速并直行刺入进针,穴位周围产生酸、麻、胀、重的针感后,快速取气海俞、环跳穴直刺进针,上下提插捻转,直至穴位周围产生电击样感觉,并放射至小腿部。取2.5寸毫针在委中、足三里、阿是穴处快速直刺进针,必须使穴位周围产生酸、麻、胀、重的针感。留针30分钟并通电麻仪,不能通电麻仪者可每10分钟捻转行针1次。
1.3疗效标准
患者接受治疗后,其疗效分为治愈、好转与未愈3种,其中,治愈是指腰腿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完全可以胜任原工作;好转是指腰腿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能力改善;未愈则是指所有的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对于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0.05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这122例患者中,治愈的有86例,占70.4%;好转的有28例,占23%;未愈的有6例,占5%;总有效率为95%。我们还可以得出,病程短,治愈和好转的几率就越高;发病者的年龄越小,其治愈和好转的几率就越高。
3.讨论
3.1中医正骨联合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效果
讨论腰间盘突出在目前社会上很常见,特别是青壮年,更是该病的高发人群。从祖国中医角度看,该病应隶属“腰腿痛”或“痹病”的范畴,多因享赋虚弱、腰府失养,外受风寒或湿热之邪侵袭,致气血不调,筋络疲阻不通,不通而成痛症。故中医学对该病多主张以活血祛疲、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合用中医针灸与正骨手法对腰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理想的疗效,并且更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荐使用。
3.2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腰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是腰椎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当外伤、褪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发生褪变后,椎间盘便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以致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脱出的椎间盘初起对脊神经根的压迫刺激到一定阶段时,便产生化学致痛物质,使突出的椎间盘周围神经根产生水肿,造成炎症的浸润,发生充血、粘连而引起疼痛。因此,治疗此病的病关键是消除神经根水肿,解除关节的充血、粘连,控制无菌性炎症。
3.3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针灸是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体,通过经络使内外脏腑器官相互连接,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腧穴是气血出、入、汇集之处。健康的机体要求保持阴阳气血等动态平衡状态,一旦失衡则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年迈肾虚,腰府失养或劳损,或因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造成经络困阻、气血凝滞不通而发病。针灸通过对特定的穴位的刺激,对机体内外、局部、整体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调节作用。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显示,针灸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突出的特征,也是患者迫切需要解除的困扰,中医认为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则会“不通则痛”,即经络闭阻不通而导致气滞血瘀,引发肢体或脏腑、组织肿胀麻木、痿软、拘挛疼痛,或脏腑功能活动失去平衡。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其病机是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
针灸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并被众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所证实。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对于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阐明针灸的作用机制,探寻有效治疗方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针灸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未完全被揭示,未来可以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努力发掘和发展针灸学的理论,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再创针灸学辉煌的未来。总之,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除药物治疗外,针灸亦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并且有一定前景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孙云波.中医正骨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第15卷第80期.
[2].杨学双.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杂志,2014年,第9卷第12期.
[3].张焕峰,李中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临床分析[J].中医药杂志,2015,11(7):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