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非晶薄带论文-王红洲,郑金菊,郑建龙,金林枫,赵静

铁基非晶薄带论文-王红洲,郑金菊,郑建龙,金林枫,赵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铁基非晶薄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位移传感器,非晶薄带,弱迟滞,重复性

铁基非晶薄带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洲,郑金菊,郑建龙,金林枫,赵静[1](2015)在《基于铁基非晶薄带巨磁阻抗效应的位移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铁基非晶薄带的特性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非接触位移传感器。介绍了铁基非晶薄带的磁敏特性、处理方法及位移传感器电路的设计,并对传感器的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所设计的位移传感器重复性好,最大偏差为0.297 3%、迟滞小,最大为0.652 6%。(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5年07期)

马长松,黄杰,孙焕德,谢世殊[2](2015)在《铁基非晶薄带冷却速率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单辊法制备铁基非晶薄带的重要工艺参数就是冷却速率,由于快速凝固,采用直接实验检测冷却速率存在很大难度。本文对单辊法凝固过程进行简化,采用一维傅里叶热传导方程进行求解,并结合目前使用较多的BeCu和CrZrCu辊进行讨论,计算结果表明CrZrCu辊的冷却能力优于BeCu辊的冷却能力,同时估算了30μm厚度的铁基非晶薄带自由侧在凝固结束时的冷却速率为1.3×10~5K/s(BeCu)和1.4×10~5K/s(CrZrCu)。(本文来源于《2015第十叁届中国电工钢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7-16)

甘章华,周欢华,戴义,刘静[3](2013)在《低硼高韧性铁基非晶薄带的制备及其软磁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辊甩带机在大气环境下制备了一种低硼含量的Fe75.5Si13.5B7Cu1Nb1.5V1.5合金薄带。该合金薄带的XRD图谱呈现一个宽峰,表明薄带具有非晶态结构。与Fe73.5Si13.5B9Cu1Nb3非晶合金原带相比,Fe75.5Si13.5B7Cu1Nb1.5V1.5非晶合金原带的韧性大幅提高,可对折一次不断。经过优化530℃×60min晶化退火后,发现随频率增高,该合金的相对磁导率下降趋势缓慢,高频下的相对磁导率优于Fe73.5Si13.5B9Cu1Nb3纳米晶合金。(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曹柏泉,何俊彦[4](2013)在《CoFe_2O_4涂层对Co基非晶薄带GMI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磁控溅射法在Co基非晶薄带(Co66Fe4NiSi15B14)上制备CoFe2O4涂层(镀膜),在75kHz~2.5MHz频率范围内观察其巨磁阻抗效应(GMI)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Co基非晶薄带上涂覆CoFe2O4薄膜,可以提高薄带的GMI效应,并且在频率为1.2MHz时,具有CoFe2O4涂层的非晶薄带巨磁阻抗比较无涂层薄带提高了近30%。研究发现,当趋肤效应显着时材料表面粗糙度对GMI效应有较大影响。通过在Co基非晶薄带表面镀膜的方式降低样品表面粗糙度,减小表面退磁场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材料的GMI效应。(本文来源于《磁性材料及器件》期刊2013年01期)

周磊,刘涛,何峻,喻晓军,李波[5](2012)在《磁锻炼对Co基非晶薄带磁滞回线偏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Co58Fe5Ni10Si11B16非晶薄带,沿非晶薄带轴向施加800A/m纵向磁场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Co58Fe5Ni10Si11B16非晶薄带经纵向磁场热处理后的非对称磁滞回线的技术调制办法。对具有回线偏移行为的退火样品进行了纵向磁场锻炼操作,这种回线偏移可通过磁锻炼方法进行有效的调制。当磁锻炼场大于某一临界值时,磁锻炼效果显着。回线偏移场开始明显降低的临界场为6.8~8 kA/m。这种磁锻炼方法提供了一条有效调制钴基非晶薄带回线偏移行为的途径,对于其潜在应用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磁性材料及器件》期刊2012年06期)

景永强,何峻,张羊换,徐津,赵栋梁[6](2012)在《钴基非晶薄带交换偏置现象稳定性和可控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钴基(Co58Fe5Ni10Si11B16)非晶薄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做热磁处理之后,由于薄带内有少量磁性较硬结晶相析出,其磁矩对非晶软磁基体的钉扎作用使样品出现交换偏置行为。在研究过程中采用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镜表征样品相组成及微观结构,利用冲击检流测量法测试其磁滞回线,通过扫描探针显微镜观测薄带表面磁畴,由此深入分析内在磁矩配置情况。结果表明,在利用横向冲击场调控钴基薄带交换偏置行为的过程中存在临界场。当横向冲击场低于临界场时,结晶相磁矩几乎不受其影响,交换偏置行为呈稳定状态;而大于临界场时,结晶相磁矩在其冲击作用下按自由能最小原则重新配置,交换偏置行为可通过调节横向冲击场的大小有效调控。(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2年17期)

马宁[7](2012)在《镁基非晶薄带的制备及其腐蚀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合金特有的无规则原子排列结构赋予其许多独特的性能,如高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非晶合金独特的性能使其自问世以来就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成为材料学和物理学的研究热点。许多合金体系已经被开发出来用于非晶合金的制备,并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镁及镁基合金具有密度低、出色的生物相容性、比强度高、拥有丰富的地球资源和可循环利用等独特优点,使得镁及其合金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电子工业和汽车等产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镁的电极电位负于其他合金,其腐蚀抗性很差,腐蚀抗性差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随着非晶合金的问世及研究的深入,发现非晶合金不具有晶界、位错等晶体缺陷,其化学成分均匀、单相,这一独特结构对材料腐蚀抗性有显着提高,这为解决镁基合金的腐蚀抗性差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合金体系的非晶形成能力,开发新的镁基合金体系,并对制备的非晶合金的腐蚀抗性进行研究,发现提高材料腐蚀抗性的有效途径,为材料的广泛应用有效积累数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在不同的单辊旋转速度30m/s和10m/s下,制备了同种成分(Mg67Zn28Ca5)的两种镁基甩带非晶样品M1和M2。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扫描分析仪(DSC),扫描电镜(SEM)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对制备的非晶样品进行表征试验。并基于镁锌钙非晶合金体系在生物工程及工业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本文中选取了两种腐蚀液作为对两种环境的模拟,分别是选取37oC的0.9%NaCl溶液模拟人体环境和室温下的3.5%NaCl溶液模拟工业环境。采用集气法和电化学试验法对样品腐蚀速率和电化学腐蚀性质进行了测试及研究。对经过腐蚀试验的样品,采用SEM观察其表面形貌变化,利用EDS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征样品化学成分变化,利用XRD对样品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基于本文得到的试验结果,制备的两种薄带样品是完全的非晶结构。通过腐蚀试验数据发现,两种样品都展现出了比纯镁更强的耐腐蚀性。在两种腐蚀溶液中,样品M2展示出比M1更强的耐腐蚀性,这表明非晶制备过程中过冷度越高对非晶的抗腐蚀能力有负面作用。两种样品在室温下的3.5%NaCl溶液中较37oC的0.9%NaCl溶液中有更强的腐蚀抗性,表明温度对两种样品的腐蚀抗性影响较大。腐蚀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样品表面富锌,因此样品腐蚀主要是由于镁造成的,表面富锌有效提高了样品的耐腐蚀性。总之,过冷度越高,非晶的耐腐蚀性越差。相对惰性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非晶合金的抗腐蚀性。这些准则对非晶合金体系的开发制备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5-01)

景永强,何峻,张羊换[8](2011)在《轴向脉冲对消除钴基非晶薄带磁滞回线偏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钴基(Co58Fe5Ni10Si11B16)非晶薄带在经过纵磁退火之后,磁滞回线有明显偏移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在纵磁退火过程非晶基体中有结晶相析出。实验过程中采用交流退磁(频率为50Hz的方波或叁角波)消除回线偏移现象。通过静态冲击磁滞回线测量仪(本文来源于《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5-17)

金林枫,郑金菊,蔡晶[9](2011)在《基于Fe基非晶薄带的宽线性GMI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Fe76S i7.6B9.5P5C1.9非晶合金薄带的巨磁阻抗特性,研制了一种新型磁敏传感器.介绍了Fe76S i7.6B9.5P5C1.9非晶合金薄带的GM I特性及磁敏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并对磁敏传感器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重复性好,迟滞误差小,线性范围广,并且在弱磁场作用下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线性度,灵敏度为3.49 mV/(A.m-1).(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郑国态,蒋达国[10](2010)在《Fe_(73.5)Cu_1Nb_3Si_(13.5)B_9铁基非晶薄带巨磁电感效应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频率为30 kHz时,研究了线圈匝数、输入电压幅值、限流电阻以及退火等因素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铁基非晶薄带巨磁电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巨磁电感效应随着线圈匝数的增多和输入电压幅值的增大而增强;随着限流电阻的增大而减弱;巨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随着输入电压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线圈匝数的增多以及限流电阻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退火后非晶薄带的巨磁电感效应及其变化幅度都比淬火态的增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0年06期)

铁基非晶薄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单辊法制备铁基非晶薄带的重要工艺参数就是冷却速率,由于快速凝固,采用直接实验检测冷却速率存在很大难度。本文对单辊法凝固过程进行简化,采用一维傅里叶热传导方程进行求解,并结合目前使用较多的BeCu和CrZrCu辊进行讨论,计算结果表明CrZrCu辊的冷却能力优于BeCu辊的冷却能力,同时估算了30μm厚度的铁基非晶薄带自由侧在凝固结束时的冷却速率为1.3×10~5K/s(BeCu)和1.4×10~5K/s(CrZrCu)。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铁基非晶薄带论文参考文献

[1].王红洲,郑金菊,郑建龙,金林枫,赵静.基于铁基非晶薄带巨磁阻抗效应的位移传感器[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

[2].马长松,黄杰,孙焕德,谢世殊.铁基非晶薄带冷却速率估算[C].2015第十叁届中国电工钢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3].甘章华,周欢华,戴义,刘静.低硼高韧性铁基非晶薄带的制备及其软磁特性[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

[4].曹柏泉,何俊彦.CoFe_2O_4涂层对Co基非晶薄带GMI效应的影响[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3

[5].周磊,刘涛,何峻,喻晓军,李波.磁锻炼对Co基非晶薄带磁滞回线偏移的影响[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2

[6].景永强,何峻,张羊换,徐津,赵栋梁.钴基非晶薄带交换偏置现象稳定性和可控性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2

[7].马宁.镁基非晶薄带的制备及其腐蚀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2

[8].景永强,何峻,张羊换.轴向脉冲对消除钴基非晶薄带磁滞回线偏移的影响[C].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1

[9].金林枫,郑金菊,蔡晶.基于Fe基非晶薄带的宽线性GMI传感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0].郑国态,蒋达国.Fe_(73.5)Cu_1Nb_3Si_(13.5)B_9铁基非晶薄带巨磁电感效应的影响因素[J].机械工程材料.2010

标签:;  ;  ;  ;  

铁基非晶薄带论文-王红洲,郑金菊,郑建龙,金林枫,赵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