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生群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汤浦水库
原生群落论文文献综述
胡菊香,梁亮,池仕运,赵萍,余博识[1](2019)在《环境因子对供水水库原生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水库环境因子对原生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2016年对浙江汤浦水库进行逐月全年采样,从上游库尾至下游坝前共设6个调查站位。结果表明,汤浦水库检出原生动物37种,隶属5纲、18科、22属;群落种类数呈现双峰型,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冬季相对较低;密度年均值为1 608个/L,呈现单峰型,高峰值出现在8月,食菌功能类群在夏季占比最高,夏秋季高于春冬季。水库纵向分布呈现种类数及密度均为上游高于中下游的特点,6月空间异质性处于最高水平。优势种分析表明,食菌功能类群的旋回侠盗虫(Strobilidium gyrans)、王氏似铃壳虫(Tintinnopsis wangi)、小筒壳虫(Tintinnidium pusillum)及膜袋虫(Cyclidium sp.)优势明显。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前置选择发现,30个环境因子中,总氮、水温、藻类细胞数、总硅和浊度是影响汤浦水库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原生动物密度与藻类细胞数和水温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总氮呈显着负相关。水库的3个雨季及6月泄洪阶段,是促使夏季原生动物高峰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营养状况差异是造成原生动物时空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杨晓明,韩雪梅,杜瑞卿,王丽,龚子乐[2](2019)在《层次递进判别法对耕地利用方式与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关系的综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生长状况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的变化关系.设置了4a露天菜地、1a温室大棚、4a温室大棚和常规农田4种耕地利用方式,在5月份和10月份测定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7个理化指标,分析了原生动物的种类、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依据土壤原生动物指标的性质采用层次递进判别分析法和综合相关分析法进行了3个层次分析.结果表明,5月份和10月份的结果基本相同;耕地方式对有机质、碱解氮、pH值、土壤含水量有显着影响;对纤毛虫丰度有显着影响,对其他类群丰度和多样指数无显着影响.原生动物群落综合指标正确区别4种耕地方式的有效率达91.7%;土壤7个理化指标与原生动物7个指标两两之间基本不存在显着的直接相关性,但两指标群之间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系数.由此得出结论:耕地利用方式已造成土壤理化性状和原生动物群落总体上的差异性;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存在极其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能够克服单一指标逐一分析的不足,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4种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生长分布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的总体关系.(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欣兰[3](2019)在《巴松措(湖)原生动物生态学与群落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西藏地区巴松措原生动物多样性与分布特征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间,在巴松措(淡水湖泊)设置了9个采样点,利用25#浮游网和卡盖式深水采样器,分别在叁个季节(春、夏、秋)进行了3次数据采样,共采集到水样254个。在室内采用活体镜检和固定染色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物种,用直接计数法统计种群数量。利用各类生物群落多样性参数、相似性系数及相关性参数等,对巴松措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如下。(1)通过对巴松措春、夏、秋叁个季节理化因子分析发现,N、P等多个环境因子的值低于标准下限值,表明巴松措湖泊受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的影响较低。垂直水样的理化因子分析得出该湖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即0 m-30 m为表层(变温层),30 m-60 m为中层(温盐跃层),60 m以下为深水层(恒温层)。主要表现在春、秋两个季节,夏季温盐跃变的现象较不明显。(2)鉴定出原生动物277种(未定名种22个),其中春季168种,隶属于2门10纲23目55科76属。砂壳目为春季物种的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29.17%,变形目为次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10.71%,原口目为罕见类群,占总物种数的0.59%;夏季137种,隶属于2门11纲28目57科75属。砂壳目为夏季物种的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24.09%,表壳目为次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12.41%,原口目为罕见类群,占总物种数的0.73%;秋季124种,隶属于2门9纲23目47科69属。砂壳目为秋季物种的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32.26%,变形目为次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12.90%,缘毛目为罕见类群,占总物种数的0.81%。肉鞭门物种为叁季的优势类群,优势度皆大于50%。该湖泊原生动物的的整体群落结构呈春季>夏季>秋季的变化趋势。(3)春季的原生动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水平样(3.38)高于垂直样(2.52),Margalef多样性指数水平样(6.73)高于垂直样(2.55),Simpson优势度指数水平样(0.06)低于垂直样(0.08),Pielou均匀度指数水平样(0.89)低于垂直样(0.98);夏季原生动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水平样(2.97)高于垂直样(2.44),Margalef多样性指数水平样(4.95)高于垂直样(2.70),Simpson优势度指数水平样(0.07)低于垂直样(0.10),Pielou均匀度指数水平样(0.83)低于垂直样(0.92);秋季原生动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水平样(2.70)高于垂直样(2.60),Margalef多样性指数水平样(4.07)高于垂直样(2.58),Simpson优势度指数水平样(0.10)高于垂直样(0.06),Pielou均匀度指数水平样(0.81)低于垂直样(1.00)。结果表明,巴松措水平样的原生动物群落结构比垂直样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垂直样,且物种分布显得相对均匀,优势度在垂直样上表现较明显。(4)通过分析原生动物群落的营养功能类群分布特征发现,巴松措原生动物营养功能类群在叁个季节均表现为BS类群略高于PA类群的现象,随着水深的增加腐生类群和无选择性的杂食类群呈现上升趋势。(5)通过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特征分析发现,巴松措叁个季节各样点的群落相似性系数皆为极不相似(0-0.17),表明各样点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6)通过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参数与水环境理化因子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巴松措原生动物多样性和群落分布特征的环境因子是多个环境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构。其中,水深是影响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限制性因子。(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期刊2019-04-20)
赵婧,祝遵凌[4](2019)在《江苏盐城原生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苏盐城原生滨海湿地芦苇滩、芦苇碱蓬滩、碱蓬滩、碱蓬米草滩、互花米草滩、青蛤滩这6种典型滩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土壤细菌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利用冗余分析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探讨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空间分布及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滨海湿地土壤理化指标有明显差异,由芦苇滩到青蛤滩,土壤pH值呈逐渐上升趋势,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3--N)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全磷(TP)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滨海湿地30个土壤样品高通量测序共得到50 172条高质量序列,平均长度为8 362 bp,有97%相似,土壤样品文库的覆盖率范围为98. 04%~99. 56%;不同土壤细菌群落丰度指数与Shannon指数排序一致,为芦苇滩>芦苇碱蓬滩>碱蓬滩>碱蓬米草滩>互花米草滩>青蛤滩,丰度相对较高的细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丰度值分别为27. 26%~33. 06%、23. 47%~29. 03%、15. 03%~19. 02%,主要的优势菌纲为α-变形菌纲、放线菌纲、酸杆菌纲;由芦苇滩到青蛤滩,土壤细菌Chao、Ace、Shannon指数、OTU数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细菌覆盖率、Simpson指数没有明显规律性变化;土壤pH值、SOC含量、NH_4~+-N含量是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税伟,陈毅萍,简小枚,江聪,王前锋[5](2018)在《喀斯特原生天坑植物群落空间格局特征——以云南沾益天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沾益大毛寺原生天坑为例,获取坑内植物群落林木个体相对位置信息,进行角尺度、混交度、林层指数等林木空间结构参数与坑底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分析,并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进行单个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种群间的空间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毛寺原生天坑坑底植物群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随机分布,林木物种呈中度混交,林木垂直分层虽较简单,但结构稳定,具有发育成熟的顶极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坑底植物群落的种群主要呈聚集分布,种群间呈负关联,且处于同一垂直层次上种群间空间负相关性更强,垂直层次相差越大,空间竞争性越小,而随着空间范围的增大,空间负关联越弱;坑内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是难得的物种自然栖息地和生态避难所,独特生境中形成的稳定植物群落结构在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导向作用.(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灿,何剑锋,黄涛,林凌,曹叔楠[6](2017)在《加拿大海盆夏季冰区细菌和原生生物群落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表面荧光显微分析方法对2014年夏季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集于加拿大海盆7个海冰站位的融池、冰芯和冰下海水样品进行了细菌和原生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上述3类生境中的第一优势类群均为细菌(不包括ICE07站位出现水华融池的统计),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2.8%、37.8%和50.7%;第二优势类群均为鞭毛虫,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0.2%、34.3%和37.5%。包含细菌、鞭毛虫和纤毛虫在内的异养生物在总生物量中占有优势,显示微食物环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北冰洋夏季快速融冰的背景下,3类生境总体上缺少快速生长的条件,总生物量偏低。其中ICE07站位出现融池水华和冰表自养鞭毛藻高值,推测合适的藻种和营养盐的额外补充共同促成了该站位冰表(融池)藻华的形成。(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巴桑,杨欣兰,黄香,王芸,刘洋[7](2017)在《拉萨河中上游春季原生动物群落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拉萨河中上游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2015年5月和2016年5月,分别在拉萨河中上游设置了8个站点,采用25号浮游生物网分两批采集了32个水样.在室内采用活体镜检和固定染色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物种,直接计数法统计数量.共鉴定到原生动物76种,隶属于2门5纲15目34科41属,其中纤毛门物种占总物种的65.59%,鞭毛门占34.2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12,优势度指数不明显,表明拉萨河中上游原生动物物种分布相对均匀,群落结构稳定.通过原生动物群落参数指标和水体主要理化因子作二元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参数指标与水体理化因子之间无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张萍[8](2017)在《西溪湿地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于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利用采水器法和PFU法对杭州西溪湿地水域的六个样点进行了采样调查,共采水样72个。对该水域中原生动物的种类、丰度、及环境因子等做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原生动物的周年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调查期间共发现原生动物191种,其中鞭毛虫28种,肉足虫57种、纤毛虫106种,纤毛虫是组成西溪湿地水域中主要的原生动物类群之一;构成该水域的优势种共有7种,分别为光薄腰鞭虫Glenodiniumgymnodinium、放射太阳虫Actinophryssol、尾眼虫 Euglena caudata、纵长板壳虫 Coleps elongates、回缩瓶口虫 Lagynophrya retractilis、大口 瞬目虫Glauc mamacrostom 和小发袋虫Cristigera minuta;(2)西溪湿地原生动物种类数及丰度在周年变化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高峰值出现在5月、7月和10月份,表明春、夏和秋季的种类数相对较高,而丰度高峰值通常出现在7月和4月份,表明春季和夏季物种数较为丰富;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3)从物种的结构参数(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及功能参数分析可知,结构参数均在春夏季各指数较高;功能参数显示,在A和B样地Seq最多时是在春秋冬叁季;四个季节群集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原生动物达到平衡时的时间在15天左右;(4)结合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通过BIOENV检验发现总磷、硝态氮、pH的组合与物种群落结构相关性最强;(5)综合分析可知,西溪湿地近年来由富营养状态逐渐向清洁水体过度,但总磷指标仍较高;(6)结合本课题组前3年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发现西溪湿地整体水质有所改善,通过与前人研究比较更进一步证明了原生动物的检测对水质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陈斯,艾训儒,姚兰,林勇,黄伟[9](2017)在《水杉原生母树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生态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民族学调查法和群落生态学常规调查法,对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原生母树群落乔木层主要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杉的重要值及生态位宽度值均最大,最能适应群落内部的环境,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水杉与柳杉之间的生态位重迭值最大,为0.819,水杉与杉木之间的生态位重迭值较大,为0.807,存在较大的竞争。柳杉与杉木的生态位重迭值为0.729,它们在群落垂直结构上处于同一层次,对光和空间竞争激烈。为了更好地适应群落内部环境,各个物种在群落中占据的位置发生了分化。(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7年08期)
王芸[10](2017)在《拉萨河中上游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西藏地区拉萨河中上游原生动物多样性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拉萨河中上游设置8个样点,利用25号浮游网分叁个季节(春、夏、秋)进行了6次数据采集,共采集到水样96个,用活体镜检和固定染色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物种,直接计数法统计数量。利用各类群落参数、相似性及相关性对拉萨河中上游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拉萨河中上游共鉴定原生动物148种,其中春季共鉴定出原生动物74种,隶属于2门5纲18目31科40属;夏季共鉴定出原生动物73种,隶属于2门6纲15目24科34属;秋季共鉴定出原生动物83种,隶属于2门4纲17目27科35属。叁个季节中,无论在优势种还是所有物种中,纤毛虫均占有优势。(2)拉萨河中上游原生动物多样性指数较低(2.73),夏季(2.98)>秋季(2.70)>春季(2.49);丰富度指数较低(2.34),秋季(2.55)>夏季(2.26)>春季(2.23);均匀度指数较高(0.83),秋季(0.91)>春季(0.81)>夏季(0.78);优势度指数较低(0.16),夏季(0.23)>春季(0.17)>秋季(0.10);污生指数较高(2.91),夏季(3.13)>春季(2.84)>秋季(2.77);这表明,拉萨河中上游原生动物物种多样性较低,物种分布均匀,优势度不明显,水质状况良好。(3)拉萨河中上游原生动物营养功能类群,叁个季节均符合从上游到中游BS类群逐渐增多,PA类群逐渐降低的趋势,这符合外源营养物质与功能类群的变化趋势。(4)拉萨河中上游各样点相似性系数较低,叁个季节均为极不相似,表明各样点具有显着的时空差异性。(5)对拉萨河中上游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参数及水环境进行Pearson二元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春季影响拉萨河中上游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理化因子为浊度和溶解氧,夏季主要影响因子为pH和溶解氧,秋季主要影响因子为浊度和氨氮。(6)结合生物参数和水体理化因子对拉萨河中上游水环境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拉萨河中上游叁个季节水质均处于轻污染或清洁(Os),春季除S5样点为轻污染外,其他样点均为清洁;夏季除S3样点为轻污染外,其他样点均为清洁;秋季各样点均为清洁。这表明拉萨河整体水质状况良好,水环境稳定。(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期刊2017-04-20)
原生群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讨了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生长状况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的变化关系.设置了4a露天菜地、1a温室大棚、4a温室大棚和常规农田4种耕地利用方式,在5月份和10月份测定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7个理化指标,分析了原生动物的种类、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依据土壤原生动物指标的性质采用层次递进判别分析法和综合相关分析法进行了3个层次分析.结果表明,5月份和10月份的结果基本相同;耕地方式对有机质、碱解氮、pH值、土壤含水量有显着影响;对纤毛虫丰度有显着影响,对其他类群丰度和多样指数无显着影响.原生动物群落综合指标正确区别4种耕地方式的有效率达91.7%;土壤7个理化指标与原生动物7个指标两两之间基本不存在显着的直接相关性,但两指标群之间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系数.由此得出结论:耕地利用方式已造成土壤理化性状和原生动物群落总体上的差异性;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存在极其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能够克服单一指标逐一分析的不足,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4种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生长分布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的总体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生群落论文参考文献
[1].胡菊香,梁亮,池仕运,赵萍,余博识.环境因子对供水水库原生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19
[2].杨晓明,韩雪梅,杜瑞卿,王丽,龚子乐.层次递进判别法对耕地利用方式与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关系的综合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3].杨欣兰.巴松措(湖)原生动物生态学与群落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西藏大学.2019
[4].赵婧,祝遵凌.江苏盐城原生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5].税伟,陈毅萍,简小枚,江聪,王前锋.喀斯特原生天坑植物群落空间格局特征——以云南沾益天坑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8
[6].张灿,何剑锋,黄涛,林凌,曹叔楠.加拿大海盆夏季冰区细菌和原生生物群落特性分析[J].极地研究.2017
[7].巴桑,杨欣兰,黄香,王芸,刘洋.拉萨河中上游春季原生动物群落特征[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8].张萍.西溪湿地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关系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9].陈斯,艾训儒,姚兰,林勇,黄伟.水杉原生母树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生态位[J].绿色科技.2017
[10].王芸.拉萨河中上游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D].西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