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焓模型论文-李淑剑

形成焓模型论文-李淑剑

导读:本文包含了形成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合金形成焓,表面形成焓,成分偏聚,尺寸效应

形成焓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淑剑[1](2017)在《Cu基纳米合金形成焓的亚规则模型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形成焓是描述合金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材料在纳米尺寸下具有特殊的电、光、磁和力学等特性,使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选取贵金属与Cu为研究对象,考虑表面形成焓,利用亚规则模型计算了二元及高元纳米合金形成焓与颗粒尺寸及合金成分的关系。通过计算发现,Cu-Ag、Cu-Au、Cu-Pt、Ag-Pd、Au-Ag和Au-Pt块体合金的形成焓与其他模型计算结果以及实验值符合得很好。通过计算Cu、Ru、Rh、Pd、Ag、Os、Ir、Pt和Au形成二元纳米合金的形成焓发现,Cu-Pt纳米合金会发生明显的成分偏聚,并且其偏聚方向与合金的聚集驱动能有关。通过计算纳米叁元Cu基合金形成焓,发现纳米合金的形成区域随着纳米尺寸的增加而增大。通过计算发现,Cu-Au-Pt-Pd和Cu-Au-Ag-Pt纳米形成区域随着Cu成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u-Au-Ag-Pd纳米形成区域随着Cu成分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朱湘萍,廖树帜,王君宇,邓玉丹,罗志新[2](2014)在《Pd与第四长周期元素二元合金形成焓的亚规则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形成焓是描述合金形成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用亚规则模型对Pd-TM(TM=Sc,Ti,V,Cr,Mn,Fe,Co,Ni,Cu,Zn)10种二元合金的形成焓进行理论计算,并与键参数函数-尺寸因素理论进行对比讨论,其目的是了解这10种Pd-TM合金的热力学性质,预测其中间相的存在。结果显示亚规则模型对所研究的二元合金的形成焓结果能准确地描述和解释已有实验结果。这为制备和开发广泛应用于催化化学工业的Pd稀土合金材料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周志敏,孙艳蕊[3](2013)在《预测多元合金形成焓的叁组元作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合金中的二元子系中的两组元的性质受到子系外组元的影响而引起形成焓的改变.模拟发现子系中组元的电负性和电子密度的改变与其和子系外组元电负性之和成比例,计算中可将此影响等效到对组元体积的影响,当子系外有多个组元时,其电负性的作用可等效到一个组元.对叁元系合金形成焓的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叁个组元作用可大大提高预测的精度,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优于几何模型预测结果.提出的合金形成焓建模的思路对于研究多元系合金的热力学性质也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11期)

孙顺平,李小平,卢雅琳,李勇,黄道远[4](2013)在《基于Miedema模型Al_3X(Sc,Er,Zr,Li)点缺陷形成焓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Miedema模型研究了Al3X(Sc,Er,Zr,Li)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焓,并结合点缺陷形成理论计算了Al3X空位和反位缺陷的形成焓。结果表明Al-Sc和Al-Er系形成焓较为接近,说明Sc和Er在Al中性质相近。Al-X(Sc,Er,Li)二元化合物中X原子的空位形成焓高于Al原子的空位形成焓,表明Al-X系二元化合物更易形成Al空位。Al3Er反位缺陷形成焓最大,Al3Zr和Al3Sc居中,Al3Li最小。Al3Sc、Al3Er和Al3Zr易于出现空位和反位两类缺陷共存的情形,而Al3Li反位缺陷形成焓明显小于空位形成焓,因而更易形成反位缺陷。(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3年07期)

彭好军,廖树帜,陈佳,王小丽,张淳[5](2009)在《医用Ti基合金形成焓的改进Miedema模型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进Miedema模型计算医用Ti基合金的形成焓。结果表明,在医用Ti基合金中掺入非过渡金属Al或Sn能显着降低医用Ti合金的形成焓。对于Ti-Zr系合金形成焓,弹性形成焓的贡献较化学形成焓贡献大。(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09年07期)

王志良[6](2009)在《二元系形成焓模型研究及其在铝合金热力学计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元合金形成焓模型是计算二元合金的热力学参数和预测多元合金的热力学性质的基础,是冶金和材料制备过程以及微观组织演变多尺度组织模拟的基础和关键,对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目前铝合金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为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耐腐蚀、美观耐用、易成形、可表面处理、可回收再生、可节能储能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其应用己普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们生活各方面,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本文研究了前人在形成焓计算方面取得的成果,分析了预测形成焓的方法及理论模型。本文通过研究组元体积、电负性、电子密度等因素对二元系合金形成焓的影响,分析Miedema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预测精度的途径。研究发现:Miedema模型是在假设两个合金原子的体积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建立的,而实际的原子体积差可能较大,因此,可通过修正组元体积差提高其预测精度;Miedema模型中电负性对形成焓的贡献是综合了大多数二元系合金的统计平均影响,与一个具体二元合金的实际值同样存在误差;同时,Wigner-Seitz原子胞边界的电子密度nws的取值同样如此。鉴于Miedema模型在描述合金形成焓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对Miedema模型的预测结果分为有偏和无偏两种情况,同时对于有偏情况又分为偏大和偏小两种情况,通过分析获得组元体积、电负性、电子密度等因素偏差的影响规律,从而建立计算二元合金形成焓的理论模型,其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本文利用所建立的二元合金形成焓模型预测了二元铝基合金的热力学参数,如过剩熵、自由能、活度等,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9-06-25)

谷玉娟[7](2009)在《叁元合金形成焓理论模型及其在铝合金相变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金的形成焓是合金热力学的最为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多元合金的形成焓对于冶金、材料及其制备过程模拟和工艺优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合金的热力学性质需要测定的数据量极为庞大,并且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要测出所有合金的热力学参数是极为困难的,因此,从理论上预测合金热力学性质是必要的。本文针对叁元系合金研究影响形成焓的因素并建立预测形成焓的理论模型,对于进一步研究多元系合金的形成焓及实际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现有计算叁元合金形成焓模型,找出了影响叁元合金形成焓的主要因素——组元的电子密度、电负性和原子间接触的表面积的变化。研究发现,当向二元系中添加第叁组元时,原组元的电子密度、电负性等参数的变化量与其和第叁组元的电负性的平均值成正比,得到叁元系中的二元子系形成焓的计算模型,从而建立了叁元合金形成焓理论模型。本文就Ni36Zr64Al、Al27Ni73Cu、Ni4Cu6Al、Cu49Al51Ni、Al62Zr38Cu、Zr2Cu8Al等合金的形成焓进行了理论预测,并与实验值和现在较流行的几何模型(周国治模型、Toop模型)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其精度高于周国治模型和Toop模型的预测结果。将本文模型应用于合金的过剩Gibbs自由能的预测中,计算简便而且效果较好,对合金Sb-Bi-Ga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本文还对铝合金相变预测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热力学模型来计算合金的相变点,对Al-Si合金的富Al区的计算结果与相图数据吻合较好。通过本文研究得出电子密度、电负性、原子间接触的表面积等影响合金形成焓的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此建立的叁元合金的形成焓理论模型对于凝固过程跨尺度计算机模拟及合金制备过程工艺参数优化具有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9-06-01)

张淳,廖树帜,陈佳,彭好军,吕云宾[8](2009)在《Ta-TM(TM=Ti,Cr,Co,Ni)二元合金形成焓的亚规则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形成焓是描述合金形成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用亚规则模型对Ta-TM(TM=Ti,Cr,Co,Ni)二元合金的形成焓进行理论计算,目的是了解这四种Ta合金的热力学性质,预测其中间相的存在。结果显示亚规则模型对所研究的二元合金的形成焓结果能准确地描述和解释已有实验结果。这为制备和开发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的耐腐蚀、航空航天工业的高温结构Ta合金材料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上海金属》期刊2009年03期)

张淳[9](2009)在《VB和VIB族基二元合金形成焓亚规则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合金形成焓是描述合金的形成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热力学特性量,它在研究非晶形成、相图计算等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对合金的研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VB、VIB族合金,由于它们具有高熔点、高温下高强度和高硬度、抗热震性能好、导电及导热性能好、抗腐蚀性能好等特点而具有较大应用价值而得到广泛研究,因此从理论上研究VB、VIB族基体合金的形成焓对开发相关合金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以Miedema理论为基础,结合合金热力学理论,构筑VB、VIB族基体二元合金形成焓计算的亚规则模型,并用于这6个基体上的468个二元合金形成焓的计算,发现:1对VB、VIB族6个基体上的468个二元合金形成焓为负,则该合金存在稳定的中间相,否则,在该合金系中不存在稳定的中间相。2对VB、VIB族6个基体上的468个二元合金来说,Eshelby弹性焓计算模型得到的计算值较Friedel弹性焓模型的要小。3 VB、VIB族元素与IIIA、IVA、VA、VIA, VIIA及ⅥB,ⅦB,ⅧB族中的大部分元素构成二元合金时化学形成焓为负,与IA、IIA、IB、IIB、IIB、IVB大部分元素构成二元合金时化学形成焓为正。4将VB、VIB族6个基体上的468个二元合金形成焓计算值与已有形成焓实验测试值比较,发现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试值吻合得比较好,最大相对误差都在10%以内。(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9-05-18)

王小丽,廖树帜,彭好军,陈佳,吕云宾[10](2008)在《Friedel与Eshelby弹性能模型对医用Ti合金形成焓理论计算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①合金形成焓可以看成由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化学贡献,第二部分是弹性能的贡献,第叁部分是合金结构对能量的贡献,因结构因素的效应很小,作为一级近似,在计算时将不予考虑。②选取43种商用医用Ti基合金及4个组分连续变化的合金系进行了计算,其中化学组分形成焓用改进型miedema模型计算;弹性形成焓用Friedel模型和Eshelby模型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③结果表明对医用钛基合金的形成焓来说,弹性形成焓较化学形成焓的贡献要大,Friedel模型计算的弹性形成焓比Eshelby模型结果更接近实验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08年14期)

形成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形成焓是描述合金形成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用亚规则模型对Pd-TM(TM=Sc,Ti,V,Cr,Mn,Fe,Co,Ni,Cu,Zn)10种二元合金的形成焓进行理论计算,并与键参数函数-尺寸因素理论进行对比讨论,其目的是了解这10种Pd-TM合金的热力学性质,预测其中间相的存在。结果显示亚规则模型对所研究的二元合金的形成焓结果能准确地描述和解释已有实验结果。这为制备和开发广泛应用于催化化学工业的Pd稀土合金材料提供了理论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成焓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淑剑.Cu基纳米合金形成焓的亚规则模型计算[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朱湘萍,廖树帜,王君宇,邓玉丹,罗志新.Pd与第四长周期元素二元合金形成焓的亚规则模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

[3].周志敏,孙艳蕊.预测多元合金形成焓的叁组元作用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孙顺平,李小平,卢雅琳,李勇,黄道远.基于Miedema模型Al_3X(Sc,Er,Zr,Li)点缺陷形成焓的计算[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

[5].彭好军,廖树帜,陈佳,王小丽,张淳.医用Ti基合金形成焓的改进Miedema模型计算[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

[6].王志良.二元系形成焓模型研究及其在铝合金热力学计算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09

[7].谷玉娟.叁元合金形成焓理论模型及其在铝合金相变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9

[8].张淳,廖树帜,陈佳,彭好军,吕云宾.Ta-TM(TM=Ti,Cr,Co,Ni)二元合金形成焓的亚规则模型[J].上海金属.2009

[9].张淳.VB和VIB族基二元合金形成焓亚规则模型[D].湖南大学.2009

[10].王小丽,廖树帜,彭好军,陈佳,吕云宾.Friedel与Eshelby弹性能模型对医用Ti合金形成焓理论计算结果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

标签:;  ;  ;  ;  

形成焓模型论文-李淑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