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教师进修学校718400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信息量不足,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正是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
一、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正确认识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地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而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当包括所有的电子产品、相应的影像设备以及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不能忽略网络的重要性,网络中海量的知识存储是我们宝贵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教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每位教师都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出色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新时代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课程计划倡导师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对比新旧教材,会发现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以前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规定了学生在学段学习的内容,通过各阶段的教学,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能健康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学习某几个常用软件的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个性发展,让他们能够在义务教育阶段较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他们感兴趣的某一领域。
二、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1.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催化剂。堂课巧妙的开头设计,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在这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导入新课时,适时利用多媒体手段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方式。在新课伊始,先用动画的形式展现话题。屏幕上,生动的画面再配以有趣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这时,再引导学生进入所学习内容,同学们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多媒体设置疑问、创设悬念的效果明显,它将不可能的事情生动地展现在眼前,怎能不催化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个个急于从课中探个究竟,在这样强烈的学习欲望驱使下,他们的学习过程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2.多媒体创设课堂氛围——渲染学生情感的添加剂。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一种让我们教师十分尴尬的场面:一篇情深意切的文章,教师早已入情入境了,可是学生大多十分冷漠,无动于衷,对情感的体验出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而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帮助我们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往往会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教学前,教师可搜集相关资料,精心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课堂上,在教学过程的关键时刻,通过多媒体展现有关真实的历史资料,让特殊情境出现在同学们面前,让情境震惊学生。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如果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情感起到渲染和激发,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声色并具——学生深化学习的强化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课文无声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激发朗读愿望。
三、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尝试教学深入融合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融合的三个基本点是:
1.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2.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可见,融合绝不是上课时用了一下幻灯片或放了一段录像这么简单,它必须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机融合转变为崭新的现代教学模式。怎样做到真正融合呢?信息技术有自身突出的优点,但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要改变盲目使用信息技术的现象,运用信息技术就要表达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
[2]李文光杨开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中国电化教育,2001。
[3]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
[4]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