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油特性论文-任威,路超,陈志鹏

吸油特性论文-任威,路超,陈志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吸油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增压,流场解析,漩涡,液压泵

吸油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任威,路超,陈志鹏[1](2019)在《二维液压泵吸油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二维液压泵吸油口存在旋转运动的现象,分析其具有自增压功能:油液经过流道后将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应用CFD流场解析的方法,采用仿真软件对入口处的流道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入口具有自增压能力,并且转速越高增压能力越强,但是局部漩涡会影响增压效果。(本文来源于《液压气动与密封》期刊2019年09期)

陈龙[2](2019)在《油炸过程中淀粉结构变化与吸油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炸是一种高效、经济、方便的食品加工技术,能够生产出具有诱人色泽、香气和味道的食品。淀粉是许多油炸食品的主要成分,了解油炸过程中淀粉结构与油脂吸收之间的关系,对于生产低脂健康食品至关重要,但目前此方面研究甚少。特别是缺乏淀粉类食品中油脂吸收及调控共性机制的研究。基于此,本课题以淀粉-油脂-水模拟体系为研究对象,简化复杂的油炸食品体系,在淀粉吸油评价新方法、淀粉吸油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油炸淀粉构效关系的吸油共性机制及吸油控制方法等方面展开了较系统的研究,以期丰富油炸淀粉吸油与调控理论。首先以淀粉类食品含油量为指标,建立了基于低场核磁共振仪(LF-NMR)的同时测定油炸食品中水、油含量的新方法。通过105℃高温干燥处理成功地对油炸淀粉中水油分子氢质子信号进行归属。研究结果表明,油炸淀粉样品中的水油信号彼此不重迭。样品LF-NMR图谱在0.1-10 ms范围内有两个相连的峰,对应于油炸淀粉中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的信号;而在20-1000 ms的单峰则对应于样品中油脂分子的信号。LF-NMR法与烘箱干燥法测定的水分含量间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是与索氏提取法相比,LF-NMR法含油量测定结果更为准确。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LF-NMR技术,对油炸淀粉样品的表层油脂和内部油脂含量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偏光显微镜(PL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研究了油炸淀粉样品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油炸处理后蜡质玉米淀粉的表层和内部均有油脂分布,但油脂主要分布于淀粉颗粒的表层,所占比例高达总脂肪的74.08%-97.80%。脱脂处理后,内部脂质完全消失,而仍然有少量表层脂质残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了淀粉晶体结构发生的变化,证明在高水分油炸过程中,淀粉与表面脂类的相互作用形成V-型络合物。CLSM图像表明,油脂在淀粉颗粒中的分布由低水分含量(10%和20%)下的表层分布逐步向高水分含量(40%和80%)下的整体分布转变。系统研究了油炸条件对普通玉米淀粉(NMS)结构和吸油特性的影响。样品初始水分含量对油炸淀粉吸油特性的影响最为显着。随着初始水分含量的不断升高,油炸淀粉的含油量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对于初始水分含量为20%、40%、60%和80%的NMS,其含油量分别为0.190、0.395、0.264、和0.147 g/g。油炸温度介于120-180℃范围内,样品的吸油量无显着性差异;而当温度进一步由180升高至210℃时,淀粉的吸油量由0.400 g/g降低至0.327 g/g。对于油炸时间而言,当油炸处理由5 min延长至30 min时,淀粉的吸油量由0.478 g/g逐渐降低至0.366 g/g。随着油炸处理强度的增加,油炸淀粉表层油脂含量逐渐升高。上述吸油量的变化是由于油炸淀粉的层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包括颗粒形态、结晶性质、双螺旋结构、分子特征等,而这些结构的改变程度都是直接由油炸条件决定的。进一步研究了初始水分含量对油炸淀粉糊化和流变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炸过程中淀粉颗粒发生了部分糊化和有限膨胀。经过油炸处理后,NMS的凝胶性和触变性明显减弱。油炸过程中淀粉对油脂的吸收也会受到淀粉自身结构特征的影响,尤其是直链淀粉含量。以蜡质玉米淀粉(WMS)、普通玉米淀粉(NMS)和高直链玉米淀粉(HAMS)为研究对象,探讨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在油炸过程中层级结构和吸油特性的影响。油炸过程中,淀粉在颗粒形貌、晶体结构和双螺旋结构等层面发生的变化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直链淀粉可以通过干扰油炸过程中淀粉结构的演变或在油炸过程中直接与脂类发生络合的方式来影响油脂的吸收。在低水分含量下(20%),油炸后淀粉的颗粒形态得以保留,此时淀粉颗粒的尺寸和多孔性将会在淀粉吸油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WMS在此条件下吸收的油脂最多,达到0.242 g/g。在中等(40%)和高水分(60%)水平下,淀粉颗粒逐渐破碎并融合在一起,颗粒大小对吸油过程的影响变弱。相反,糊化淀粉样品中淀粉分子聚集的紧密程度以及油炸过程中直链淀粉与脂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为重要。40%水分条件下NMS因呈现颗粒状态和较低的结晶度(6.520%)而吸收最多的油脂(0.395 g/g)。在60%的水分含量下,HAMS(0.336 g/g)比NMS(0.264g/g)吸收更多的油脂,这是因为HAMS中较多的直链淀粉分子为脂质分子提供了更多的疏水性螺旋空腔结构。淀粉颗粒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淀粉的理化性质,本文将马铃薯淀粉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级,得到3个组分:小颗粒(PS-S)、中等颗粒(PS-M)和大颗粒(PS-L),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低温氮吸附仪研究了分级马铃薯淀粉颗粒的表面纳米结构。随后将分级后的马铃薯淀粉分别于25%和50%水分含量条件下进行油炸处理,以研究淀粉颗粒尺寸对淀粉吸油特性的影响。在低水分条件下,油脂含量与淀粉颗粒大小成反比;而在高水分条件下,油脂含量与淀粉颗粒大小成正比。在低水分条件下,淀粉的颗粒形态均得以保留,颗粒的尺寸效应仍然在吸油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比表面积最大(0.50m~2/g)的PS-S吸收了最多的油脂(0.166 g/g)。相反,在高水分条件下,所有的淀粉颗粒均已破碎并且粘连在一起。在此情况下,淀粉对油脂的吸收主要由淀粉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决定。此时,PS-L的结晶度(4.2%)和质量分形指数(D_m=1.38)最低,其结构最为松散,因此能够吸收最多的油脂(0.349 g/g)。最后,研究了普鲁兰多糖(PUL)和果胶(PEC)对油炸过程中普通玉米淀粉(NMS)吸油特性的影响。PUL和PEC都可以降低油炸淀粉吸油量,但是PUL的效果要明显好于PEC。添加1%、3%和5%PUL的样品,含油量分别降低了21.5%、30.6%和35.9%;而添加1%、3%和5%PEC的样品,含油量仅分别降低了0.0%、14.0%和18.2%。SEM图像分析表明亲水胶体的加入使得油炸过程中淀粉的颗粒形态得以保留。XRD、FTIR和DSC的结果则表明复配亲水胶体能够有效提高淀粉中短程双螺旋结构和长程晶体结构的热稳定性,减少油炸过程中淀粉有序结构的破坏。NMS-PUL和NMS-PEC要比油炸NMS结构更加紧密,因此抑制了油炸过程中淀粉对油脂的吸收。(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丹[3](2019)在《太阳能强化石墨烯海绵吸油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石油海运成为各国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途径之一,伴随海上运油量的增长,海面漏油也频繁发生,如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目前,在油污处理的各种方法中,物理吸附法因其高效、可回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油污处理方法,但现存的吸附剂存在循环效率低、吸附能力不高、对高粘原油失效等不足。因此,为了解决水面油污处理的问题,急需合成出具有高吸油率、可重复利用、环境友好、低成本的吸附剂材料,同时开发一种适用于吸附高粘度油污的方法。此外,鉴于吸附剂多为高孔隙率的多孔介质,开展多孔介质的内部流动特征的研究以及润湿性、驱替速度等对驱替流动的影响研究有利于揭示吸附剂吸附油污的机理,从而提高吸油速率和吸油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于多孔介质吸附剂的制备,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溶液,然后以叁聚氰胺泡沫为基底(Melamine Sponge,MS),通过浸润及HI热还原的方法制备石墨烯包覆的叁聚氰胺泡沫(rGOMS)吸附剂。利用扫描电镜、拉曼光谱等对其进行形貌、成分表征,并进行疏水性和光吸收性能测试,发现rGO-MS吸附剂为疏水亲油材料,且由于表面石墨烯的作用,使其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太阳光吸收率可达到91%。在太阳能强化rGO-MS吸附剂吸油的实验研究中,首先进行多孔介质内液体渗透率的理论分析,结合硅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物性测试结果,分析温度对油污在多孔介质内扩散的影响机理,发现较高的温度可以降低油的粘度,进而提高吸附速率。随后,设计并搭建油质吸附实验台,通过引入太阳能强化吸附剂对高粘原油的吸收性能。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回收能力,可循环使用多次,太阳能对油的吸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多孔介质内部的渗流模拟,首先采用随机四参数生长法(Quartet Structure Generation Set,QSGS)建立多孔介质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随后,采用格子玻尔兹曼(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Shan-Chen多相流模型进行驱替流动模拟,研究Re数、气液表面张力系数和润湿性对驱替效果的影响。发现选取合适的驱替速度和增加吸附剂对驱替相的润湿性可提高驱替效率,但气液表面张力系数对驱替效率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唐倩[4](2019)在《负载型破乳剂载体颗粒吸油特性与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元复合驱采出水含油乳化程度高、油滴粒径微细,性质稳定难分离。采用常规破乳剂破乳后,细粒级油滴难以聚并,存在二次乳化现象。叁元复合驱采出水体系是破乳与乳化过程并存且可逆的体系,微细粒级油滴的破乳脱稳是提高油水分离效率的关键,需要开发针对叁元复合驱采出水破乳的新型破乳剂。负载型聚醚聚季胺盐破乳剂是一种集破乳与吸附过程于一体的功能性破乳剂,通过破乳后对微细粒级油滴捕获吸附,可以克服常规破乳剂破乳后难以聚并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叁元复合驱采出水破乳效率。论文着重研究了负载型聚醚聚季胺盐破乳剂破乳后载体颗粒对微细粒级油滴吸附的行为与机理。(1)叁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配制与吸附剂(负载型破乳剂)制备。依据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叁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分析结果配制试验用叁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测试了模拟水样粘度为4.199 mPa·s,水样中油滴中值粒径d_(50)为11.15μm。采用聚合接枝法制备了负载型聚醚聚季铵盐破乳剂(PPA@SiO_2),通过SEM、BET、接触角测试、TG和FTIR等手段对合成产物和疏水改性的载体颗粒(MPS-SiO_2)进行表征分析。聚醚聚季铵盐破乳剂质荷比范围为2684~12862,为大分子聚合物,通过FTIR谱图解析证明其成功负载到载体颗粒上,PPA@SiO_2中聚醚聚季铵盐破乳剂所占质量分数为6%。MPS-SiO_2和PPA@SiO_2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疏水亲油性,吸附等温线均属于Ⅳ型等温线。SiO_2·nH_2O中值粒径d_(50)为21.4μm,MPS-SiO_2中值粒径d_(50)为115μm,PPA@SiO_2中值粒径d_(50)为132μm,由平均孔径可知属于介孔材料。载体颗粒呈类球形貌且分散性较好颗粒无黏连,具备了良好的吸油条件。(2)负载型破乳剂载体颗粒对油滴的吸附特性研究。考察驱油剂浓度(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负载型破乳剂破乳后载体颗粒(DEM-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溶液化学环境(温度、pH值与盐浓度)对负载型破乳剂破乳后载体颗粒(DEM-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驱油剂中表面活性剂对DEM-SiO_2与MPS-SiO_2吸附性能影响最显着;随着吸附温度升高,DEM-SiO_2与MPS-SiO_2平衡吸附量下降,在20℃时平衡吸附量分别达到330 mg/g和312 mg/g。在pH为9-11时,DEM-SiO_2平衡吸附量大于MPS-SiO_2平衡吸附量,表明DEM-SiO_2更适合于处理弱碱性叁元复合驱采出水;盐浓度(NaCl)对MPS-SiO_2平衡吸附量影响较小,而对DEM-SiO_2平衡吸附量基本无影响;高倍率大纵深光学显微结果显示破乳后微细油滴和聚并的油滴吸附到DEM-SiO_2表面,且存在多层吸附现象;在药剂投加量1.0 g/L,吸附温度20℃,吸附时间40 min条件下,比较了DEM-SiO_2、MPS-SiO_2与粉末活性炭对叁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中油滴的平衡吸附量,DEM-SiO_2的平衡吸附量达到390 mg/g,是粉末活性炭单位比表面积吸附量27倍。采用溶剂再生法回收携油的载体颗粒DEM-SiO_2,FTIR和TG分析结果表明再生后的载体颗粒结构完整,热稳定性良好。(3)负载型破乳剂载体颗粒对油滴的吸附机理研究。研究了载体颗粒DEM-SiO_2对油滴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并采用微量热仪测试了DEM-SiO_2和MPS-SiO_2对油滴的吸附热效应。载体颗粒DEM-SiO_2吸油动力学实验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在载体颗粒吸油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并非主要的速率控制步骤;在等温吸附实验中,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更能合理地描述DEM-SiO_2对油滴的吸附行为;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ΔG<0且△H为负值,说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而△S为负值则表示吸附过程伴随着混乱度的降低。微量热仪测得的吸附热数值均为负值且数值较少,进一步从实测角度说明该吸附过程是放热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化学吸附为辅。相同吸附剂用量条件下,吸附温度升高,对以△H主导的DEM-SiO_2吸油过程的吸附热数值逐渐增大,达到40℃后吸附热数值反而减小。在同一吸附温度下,负载型破乳剂破乳后载体颗粒DEM-SiO_2含量增大,载体颗粒对油滴的吸附热效应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明学,杨国来,李晓青,白桂香,柴红强[5](2019)在《吸油压力对外啮合齿轮泵空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高海拔和高空作业环境对齿轮泵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吸油压力对外啮合齿轮泵空化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和可视化试验的方法,针对农业机械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渐开线外啮合齿轮泵进行分析研究。分别在0. 05、0. 10、0. 15 MPa的吸油压力下,数值模拟该泵内部流场的气体体积分数分布;利用高速摄像设备,试验观测记录该泵内的实际流动状态、气泡大小、气泡数量及空化程度等。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的吸油压力下,泵内的油液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空化现象,空化强度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漩涡流、雾化流、气泡;随着吸油压力的升高,泵内油液中出现的气泡数目逐渐减少、气泡体积逐渐减小,泵内油液的最大气体体积分数和空化程度逐渐减小,使得泵内油液的流动状态越来越平稳,进而改善了齿轮泵出口流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朝斐[6](2017)在《荨麻纤维的功能性特性与吸油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荨麻资源丰富,荨麻纤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纺织领域的发展具有实际的意义。本文采用化学方法制取荨麻纤维,测试纤维的功能性特性,并对荨麻纤维进行吸油性改性,以开拓荨麻纤维的应用领域。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1)荨麻纤维的组成和形态结构研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以及X衍射方法来观察分析荨麻纤维的纵向和横向形态结构,表征荨麻纤维的官能团以及结晶度。结果表明,荨麻纤维具有中腔结构,表面有辐射状条纹以及裂纹,特征官能团主要是羟基(—OH)和烷基,结晶度为75.8%。(2)荨麻纤维的防紫外线性能测试。依据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测试荨麻纤维的防紫外线性并与苎麻和棉纤维对比。结果表明,荨麻纤维属于较好防护型防紫外线纺织品,苎麻纤维略好于荨麻纤维,棉纤维不属于防护型纺织品。(3)荨麻纤维的抗菌性能测试。采用平板扩散法测试和细菌OD值法测试荨麻纤维的抗菌性并与苎麻、大麻和棉纤维对比,结果表明,平板扩散法和细菌OD值法的测试结果都表明荨麻纤维具有抗菌性,且抗菌性优于苎麻。荨麻纤维与苎麻纤维一样对1%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1%浓度的大肠杆菌具有抑菌作用,其有效抗菌时间是12h;但对5%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表明两种麻纤维不能抑制高浓度病菌。平板扩散法的实验结果显示棉纤维对1%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没有抑菌作用,细菌OD值法测试结果却显示棉纤维对浓度为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抗菌性,对5%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同样没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原因有待分。(4)荨麻纤维的吸油性改性研究。分别使用碱改性和酯化改性方法提高荨麻原麻的吸油性。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法优化了碱改性工艺,通过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表征改性后荨麻纤维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碱用量和处理时间因素对吸油倍率影响最显着,其次是固液比因素。最优碱改性工艺为:碱用量20g/L,处理时间6h,固液比1:225。由于碱的刻蚀作用,使荨麻纤维的表面产生坑穴,从而提高了纤维的吸油性。改性后的荨麻纤维的吸油倍率是原麻1.5倍。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确定影响荨麻纤维酯化改性效果的主要参数。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优化碱改性工艺,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改性后荨麻纤维特征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硫酸浓度是影响吸油倍率最显着的因素,最优酯化改性工艺为:改性温度为78℃,改性时间为6.14h,浓硫酸浓度为11%。酯化改性后荨麻纤维上接枝了酯官能团,从而提高了荨麻纤维的吸油性。改性后的荨麻纤维的吸油倍率是原麻的1.8倍。碱改性工艺和酯化改性工艺相比,碱改性操作相对简单,实验条件要求相对低,而酯化处理后荨麻纤维的吸油性提高,因此酯化工艺优于碱工艺。(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7-05-26)

刘妍君,那平,刘帅帅[7](2016)在《改性纳米海绵的制备及其吸油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陆地矿物燃料日趋枯竭,各个国家加快了开发利用海洋能源的步伐。由此所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日益显着,海洋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影响附近海域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群落结构(王全林,2009)。目前,世界上处理和回收海上溢油的技术主要有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但是,由于海洋水体环境的特殊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摘要集-S1物理化学法》期刊2016-04-22)

徐征宇,程涣超,遇心如,李光范[8](2015)在《不同吸油率油浸纸板介电特性及电导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换流变压器主绝缘存在不同吸油率油浸纸板混用的问题,推导吸油率与油浸纸板介电常数εr的数学关系,试验测量不同吸油率条件下油浸纸板的介电常数,仿真分析吸油率对油纸绝缘电场分布的影响,最后试验研究电压、温度、吸油率对油浸纸板电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介电常数试验结果与推导的数学关系吻合较好;吸油率的变化会使交流电场分布更加不均;直流电场作用下,电压、温度、吸油率的增加均导致油浸纸板电导电流增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蓝竹俊,竺柏康,姜鑫涛[9](2015)在《吸油毡对柴油的吸油特性及其应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了复杂水文状况下吸油毡对柴油的吸油性能,利用红外分光测油仪测定了经吸油毡处理后的污水中的油含量。改变温度和风速等环境条件,对PP2、混纺、羊毛毡叁种吸油毡的吸油效果和污油回收率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为舟山地区石油仓储企业溢油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参考。通过实验可知,温度对吸油毡的吸油性能影响较大。同时,通过对舟山海域水文条件的模拟实验得出,PP2更适宜在该地区应用。(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沈兵兵,俞志敏,吴文涛,卫新来,吴克[10](2015)在《发泡聚丙烯泡沫的吸油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泡聚丙烯泡沫是一种性能卓越的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越的特性,可用于吸附水体中的油类物质。文章测试了发泡聚丙烯泡沫的油水选择性、吸附动力学、对不同油品的吸附性能,并对发泡聚丙烯泡沫的重复利用性、耐温性以及对水面浮油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发泡聚丙烯泡沫具有很好的亲油疏水性,其对柴油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其饱和吸附倍率为9.5g/g,饱和吸附时间为22min;发泡聚丙烯泡沫具有很好的重复利用性;吸油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但温度对其饱和吸油倍率影响较小;发泡聚丙烯泡沫对水面浮油去除效果良好,在处理含油污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吸油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油炸是一种高效、经济、方便的食品加工技术,能够生产出具有诱人色泽、香气和味道的食品。淀粉是许多油炸食品的主要成分,了解油炸过程中淀粉结构与油脂吸收之间的关系,对于生产低脂健康食品至关重要,但目前此方面研究甚少。特别是缺乏淀粉类食品中油脂吸收及调控共性机制的研究。基于此,本课题以淀粉-油脂-水模拟体系为研究对象,简化复杂的油炸食品体系,在淀粉吸油评价新方法、淀粉吸油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油炸淀粉构效关系的吸油共性机制及吸油控制方法等方面展开了较系统的研究,以期丰富油炸淀粉吸油与调控理论。首先以淀粉类食品含油量为指标,建立了基于低场核磁共振仪(LF-NMR)的同时测定油炸食品中水、油含量的新方法。通过105℃高温干燥处理成功地对油炸淀粉中水油分子氢质子信号进行归属。研究结果表明,油炸淀粉样品中的水油信号彼此不重迭。样品LF-NMR图谱在0.1-10 ms范围内有两个相连的峰,对应于油炸淀粉中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的信号;而在20-1000 ms的单峰则对应于样品中油脂分子的信号。LF-NMR法与烘箱干燥法测定的水分含量间没有显着性差异,但是与索氏提取法相比,LF-NMR法含油量测定结果更为准确。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LF-NMR技术,对油炸淀粉样品的表层油脂和内部油脂含量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偏光显微镜(PL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研究了油炸淀粉样品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油炸处理后蜡质玉米淀粉的表层和内部均有油脂分布,但油脂主要分布于淀粉颗粒的表层,所占比例高达总脂肪的74.08%-97.80%。脱脂处理后,内部脂质完全消失,而仍然有少量表层脂质残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了淀粉晶体结构发生的变化,证明在高水分油炸过程中,淀粉与表面脂类的相互作用形成V-型络合物。CLSM图像表明,油脂在淀粉颗粒中的分布由低水分含量(10%和20%)下的表层分布逐步向高水分含量(40%和80%)下的整体分布转变。系统研究了油炸条件对普通玉米淀粉(NMS)结构和吸油特性的影响。样品初始水分含量对油炸淀粉吸油特性的影响最为显着。随着初始水分含量的不断升高,油炸淀粉的含油量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对于初始水分含量为20%、40%、60%和80%的NMS,其含油量分别为0.190、0.395、0.264、和0.147 g/g。油炸温度介于120-180℃范围内,样品的吸油量无显着性差异;而当温度进一步由180升高至210℃时,淀粉的吸油量由0.400 g/g降低至0.327 g/g。对于油炸时间而言,当油炸处理由5 min延长至30 min时,淀粉的吸油量由0.478 g/g逐渐降低至0.366 g/g。随着油炸处理强度的增加,油炸淀粉表层油脂含量逐渐升高。上述吸油量的变化是由于油炸淀粉的层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包括颗粒形态、结晶性质、双螺旋结构、分子特征等,而这些结构的改变程度都是直接由油炸条件决定的。进一步研究了初始水分含量对油炸淀粉糊化和流变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炸过程中淀粉颗粒发生了部分糊化和有限膨胀。经过油炸处理后,NMS的凝胶性和触变性明显减弱。油炸过程中淀粉对油脂的吸收也会受到淀粉自身结构特征的影响,尤其是直链淀粉含量。以蜡质玉米淀粉(WMS)、普通玉米淀粉(NMS)和高直链玉米淀粉(HAMS)为研究对象,探讨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在油炸过程中层级结构和吸油特性的影响。油炸过程中,淀粉在颗粒形貌、晶体结构和双螺旋结构等层面发生的变化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直链淀粉可以通过干扰油炸过程中淀粉结构的演变或在油炸过程中直接与脂类发生络合的方式来影响油脂的吸收。在低水分含量下(20%),油炸后淀粉的颗粒形态得以保留,此时淀粉颗粒的尺寸和多孔性将会在淀粉吸油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WMS在此条件下吸收的油脂最多,达到0.242 g/g。在中等(40%)和高水分(60%)水平下,淀粉颗粒逐渐破碎并融合在一起,颗粒大小对吸油过程的影响变弱。相反,糊化淀粉样品中淀粉分子聚集的紧密程度以及油炸过程中直链淀粉与脂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为重要。40%水分条件下NMS因呈现颗粒状态和较低的结晶度(6.520%)而吸收最多的油脂(0.395 g/g)。在60%的水分含量下,HAMS(0.336 g/g)比NMS(0.264g/g)吸收更多的油脂,这是因为HAMS中较多的直链淀粉分子为脂质分子提供了更多的疏水性螺旋空腔结构。淀粉颗粒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淀粉的理化性质,本文将马铃薯淀粉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级,得到3个组分:小颗粒(PS-S)、中等颗粒(PS-M)和大颗粒(PS-L),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低温氮吸附仪研究了分级马铃薯淀粉颗粒的表面纳米结构。随后将分级后的马铃薯淀粉分别于25%和50%水分含量条件下进行油炸处理,以研究淀粉颗粒尺寸对淀粉吸油特性的影响。在低水分条件下,油脂含量与淀粉颗粒大小成反比;而在高水分条件下,油脂含量与淀粉颗粒大小成正比。在低水分条件下,淀粉的颗粒形态均得以保留,颗粒的尺寸效应仍然在吸油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比表面积最大(0.50m~2/g)的PS-S吸收了最多的油脂(0.166 g/g)。相反,在高水分条件下,所有的淀粉颗粒均已破碎并且粘连在一起。在此情况下,淀粉对油脂的吸收主要由淀粉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决定。此时,PS-L的结晶度(4.2%)和质量分形指数(D_m=1.38)最低,其结构最为松散,因此能够吸收最多的油脂(0.349 g/g)。最后,研究了普鲁兰多糖(PUL)和果胶(PEC)对油炸过程中普通玉米淀粉(NMS)吸油特性的影响。PUL和PEC都可以降低油炸淀粉吸油量,但是PUL的效果要明显好于PEC。添加1%、3%和5%PUL的样品,含油量分别降低了21.5%、30.6%和35.9%;而添加1%、3%和5%PEC的样品,含油量仅分别降低了0.0%、14.0%和18.2%。SEM图像分析表明亲水胶体的加入使得油炸过程中淀粉的颗粒形态得以保留。XRD、FTIR和DSC的结果则表明复配亲水胶体能够有效提高淀粉中短程双螺旋结构和长程晶体结构的热稳定性,减少油炸过程中淀粉有序结构的破坏。NMS-PUL和NMS-PEC要比油炸NMS结构更加紧密,因此抑制了油炸过程中淀粉对油脂的吸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油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任威,路超,陈志鹏.二维液压泵吸油特性分析[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9

[2].陈龙.油炸过程中淀粉结构变化与吸油特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9

[3].刘丹.太阳能强化石墨烯海绵吸油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4].唐倩.负载型破乳剂载体颗粒吸油特性与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9

[5].李明学,杨国来,李晓青,白桂香,柴红强.吸油压力对外啮合齿轮泵空化特性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9

[6].刘朝斐.荨麻纤维的功能性特性与吸油改性[D].新疆大学.2017

[7].刘妍君,那平,刘帅帅.改性纳米海绵的制备及其吸油特性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摘要集-S1物理化学法.2016

[8].徐征宇,程涣超,遇心如,李光范.不同吸油率油浸纸板介电特性及电导特性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5

[9].蓝竹俊,竺柏康,姜鑫涛.吸油毡对柴油的吸油特性及其应用探究[J].绿色科技.2015

[10].沈兵兵,俞志敏,吴文涛,卫新来,吴克.发泡聚丙烯泡沫的吸油特性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标签:;  ;  ;  ;  

吸油特性论文-任威,路超,陈志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