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分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放射治疗,常规
大分割论文文献综述
丁昕,张海波[1](2019)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大分割与常规分割放疗临床疗效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低分次大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的急性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患者58例,按照不同剂量分割方案分为常规分割组(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CRT)(50Gy/25 f)和大分割组(hypofractionation radiation therapy,HOFRT)(42 Gy/15 f),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放疗反应及2年肿瘤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和总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发生Ⅱ级以上急性皮肤反应率为16.7%(CRT组)和17.8%(HOFRT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组患者全部生存,无一患者出现照射野内复发,2年远处转移率为3.3%(CRT组)和3.6%(HOFRT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42 Gy/15 f的大分割放疗的急性毒副反应可以接受,近期疗效好,是一种短疗程、安全、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放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33期)
许群英,蒙以良,黄升武[2](2019)在《Ⅲ/Ⅳ期非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高剂量大分割放疗临床疗效与剂量学参数及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高剂量大分割放疗临床疗效与剂量学参数及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Ⅲ~Ⅳ期NSCLC患者103例,采用高剂量大分割放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对NSCLC患者的放射性肺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剂量学参数与NSCLC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Ⅲ~Ⅳ期NSCLC患者中,73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其中1级35例,2级28例,3级8例,4级2例;49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纤维化,其中1级24例,2级18例,3级6例,4级1例。男性NSCLC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_5与NSCLC患者发生≥3级放射性肺炎有关(P﹤0.05);V_5、V_(20)、V_(30)和平均肺剂量与NSCLC患者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有关(P﹤0.05);V_5、V_(10)、V_(20)、平均肺剂量、大体肿瘤体积和计划靶体积与NSCLC患者发生≥1级放射性肺炎有关(P﹤0.05);大体肿瘤体积和计划靶体积与NSCLC患者发生≥2级放射性肺纤维化有关(P﹤0.05)。结论放疗过程中剂量体积与NSCLC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V_5、V_(20)、V_(30)和平均肺剂量等指标参数。(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21期)
程国威,邓垒,孙莉,苏丹,陈平[3](2019)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胸部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化疗后行胸部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收治的26例初治ES-SCLC化疗后行胸部大分割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应用Kaplan-Meier检验比较ES-SCLC化疗后胸部大分割放疗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26例化疗后行大分割放疗的ES-SCLC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9. 2%,无Ⅲ级以上放射性肺炎或Ⅲ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1年局部控制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9. 2%、57. 7%。结论 ES-SCLC化疗后行胸部大分割放疗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且未增加毒性反应。(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1期)
郑建清,郑柳玉,康春尔[4](2019)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分割和大分割放射治疗的成本-效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医疗保障部门角度对大分割放射治疗(HF-WBI)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基于START-A和START-B临床试验,运用Markov模型模拟乳腺癌的发展,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分割(CF-WBI)和大分割放射治疗的成本-效用,并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若采用HF-WBI辅助治疗,患者的期望生存年和质量调整生命年将分别延长0.27年和0.26年,延长1年可节省医疗费用分别为372 201.63元和386 517.08元。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大分割放射治疗比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具有更显着的经济学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彭丽洁,罗灿,赵利荣[5](2019)在《ExacTrac X线图像引导系统对骨转移癌大分割放疗摆位误差的纠正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ExacTrac X线图像引导系统在骨转移癌大分割放疗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接受大分割放疗的56例骨转移癌患者,每次治疗前采用ExacTrac系统进行图像引导,得到左右、头脚、腹背3个平移方向以及左右、头脚、腹背3个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采用6D治疗床进行纠正,得到ExacTrac系统纠正后的患者体位摆位误差,采用Wilcoxon检验分析比较纠正前后摆位误差值。结果 56例骨转移癌患者获得纠正前后各448组6D误差值。纠正前后,左右、头脚、腹背方向平移摆位误差分别为(2.263±1.9652) mm和(0.428±0.3894) mm,(3.899±2.8935) mm和(0.428±0.3563) mm,(1.883±1.8522) mm和(0.459±0.4865) mm,左右、头脚、腹背方向旋转摆位误差分别为(0.943±0.8266)°和(0.264±0.2186)°,(0.798±0.8750)°和(0.384±0.4891)°,(1.082±1.0431)°和(0.241±0.2104)°,各方向纠正前后摆位误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可以减少骨转移癌大分割放疗的摆位误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肿瘤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刘俊,卢绪菁,刘永萍,周健,丁玉琼[6](2019)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调强放疗前后CTC变化临床意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检测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液体活检技术,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疾病监测。本研究通过监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行大分割调强放疗前后CTCs的动态变化,探讨CTCs与患者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用膜过滤分离肿瘤细胞技术(isolation by size of epithelial tumor cells,ISET)检测2016-06-12-2017-12-18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23例Ⅲ~Ⅳ期NSCLC患者大分割调强放疗前后CTCs,探讨放疗前后CTCs的数量及变化与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的关联性。结果放疗前CTCs阳性率与T分期(P=0.013)、N分期(P=0.036)有关联,放疗前CTCs阳性率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有关联(P=0.029)。放疗前后CTCs变化与近期疗效(P=0.033)有关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后CTCs下降的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放疗前CTCs可以作为晚期NSCLC患者PFS的一项预测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饶建,李春鸣,张钦华,雷芳勇,余增荣[7](2019)在《大分割(5×6 Gy)调强放射治疗实体瘤脑寡转移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大分割(5×6 Gy)及中等剂量分割(20×2.5 Gy)两种调强放射治疗(IMRT)分割模式治疗实体瘤脑寡转移(1~4个病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行IMRT的实体瘤脑寡转移患者86例。其中转移瘤灶剂量30 Gy(5×6 Gy)19例(大分割放疗组),50 Gy(20×2.5 Gy)67例(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肿瘤最大直径、颅外病灶情况、是否同时全身治疗等6个因素行1∶2最小毗邻法匹配,最终对照组纳入38例。参照Recist 1.1标准评价放疗后疗效,计算有效率(ORR)。记录患者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颅内局部控制(LC)、颅内远处控制(DC)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LC、DC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分割放疗组、对照组分别有31、60个病灶。大分割放疗组与对照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15/19)vs. 68.4%(26/38),χ~2=0.404,P=0.659],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6%(6/19)vs. 21.1%(8/38),χ~2=0.811,P=0.677]。随访期间,大分割放疗组、对照组分别出现8、18例放疗病灶局部进展,中位LC时间分别为8.5、9.0个月;出现15、27例颅内远处转移,中位DC时间分别为8.0、9.0个月,两组LC和D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分别为0.037、0.036,P>0.05)。全身治疗、病灶数是LC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灶数是D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大分割(5×6 Gy)及中等剂量分割(20×2.5 Gy两种IMRT分割模式对实体瘤脑寡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相当,急性脑放射反应无显着差异。对脑寡转移患者给予分割次数较少的大分割方案(5×6 Gy)IMRT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任义平[8](2019)在《肝栓塞联合大分割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大分割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评定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予以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大分割放射治疗的34例患者为研究组,予以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的34例患者为参照组,最后对治疗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88.23%)高于参照组(67.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1 2,P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大分割放射治疗可获取显着的近期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王升晔,杜向慧,封巍,白雪,陈建祥[9](2019)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与常规分割放疗的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手术后行全乳大分割照射并瘤床区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简称HF-SIB-IMRT)与常规分割放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共纳入60例早期浸润性导管乳腺腺癌(T1~T2N0M0期)行保乳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HF-SIB-IMRT组(30例)和常规放疗组(30例)。术后放疗方案:HF-SIB-IMRT组为全乳腺照射同步行瘤床区推量照射,总疗程24 d。常规放疗组为全乳腺照射后序贯瘤床区局部加量照射,总疗程44 d。比较2组的局部控制率,美容效果,放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随访1.5年,2组均无复发及死亡病例,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均为100%。HF-SIB-IMRT组和常规放疗组放疗结束后1个月、6个月美容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2级急性不良反应、晚期皮肤/皮下组织的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血液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全乳大分割照射并瘤床区同步加量放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并不增加放疗毒副反应,可缩短术后放疗总疗程时间是其临床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刘卫芳[10](2019)在《对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单发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大分割放疗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对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单发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普外科接受保乳手术的130例早期单发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术后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后分割放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后大分割放疗。对比放疗期间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放疗后其乳房的美容效果。结果:放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放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乳房美容效果的优良率较高,P <0.05。结论:对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单发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大分割放疗可显着提高其乳房的美容效果,且不会增加其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09期)
大分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高剂量大分割放疗临床疗效与剂量学参数及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Ⅲ~Ⅳ期NSCLC患者103例,采用高剂量大分割放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对NSCLC患者的放射性肺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剂量学参数与NSCLC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Ⅲ~Ⅳ期NSCLC患者中,73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其中1级35例,2级28例,3级8例,4级2例;49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纤维化,其中1级24例,2级18例,3级6例,4级1例。男性NSCLC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_5与NSCLC患者发生≥3级放射性肺炎有关(P﹤0.05);V_5、V_(20)、V_(30)和平均肺剂量与NSCLC患者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有关(P﹤0.05);V_5、V_(10)、V_(20)、平均肺剂量、大体肿瘤体积和计划靶体积与NSCLC患者发生≥1级放射性肺炎有关(P﹤0.05);大体肿瘤体积和计划靶体积与NSCLC患者发生≥2级放射性肺纤维化有关(P﹤0.05)。结论放疗过程中剂量体积与NSCLC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V_5、V_(20)、V_(30)和平均肺剂量等指标参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分割论文参考文献
[1].丁昕,张海波.乳腺癌根治术后大分割与常规分割放疗临床疗效的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2].许群英,蒙以良,黄升武.Ⅲ/Ⅳ期非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高剂量大分割放疗临床疗效与剂量学参数及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分析[J].癌症进展.2019
[3].程国威,邓垒,孙莉,苏丹,陈平.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胸部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分析[J].医学综述.2019
[4].郑建清,郑柳玉,康春尔.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分割和大分割放射治疗的成本-效用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9
[5].彭丽洁,罗灿,赵利荣.ExacTracX线图像引导系统对骨转移癌大分割放疗摆位误差的纠正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9
[6].刘俊,卢绪菁,刘永萍,周健,丁玉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调强放疗前后CTC变化临床意义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
[7].饶建,李春鸣,张钦华,雷芳勇,余增荣.大分割(5×6Gy)调强放射治疗实体瘤脑寡转移的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9
[8].任义平.肝栓塞联合大分割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9].王升晔,杜向慧,封巍,白雪,陈建祥.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与常规分割放疗的效果对比[J].中华全科医学.2019
[10].刘卫芳.对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单发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大分割放疗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