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镇痛论文-马永花

切口镇痛论文-马永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切口镇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切口镇痛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花[1](2019)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VAS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0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73例,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36例仅采取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37例采取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对比两组麻醉前、麻醉后0.5h时、麻醉后1h时、麻醉后2h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及术后VAS评分。结果两组麻醉前心率、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后0.5h时、麻醉后1h时、麻醉后2h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低(P <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取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能维持心率、平均动脉压稳定,减轻术后疼痛。(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任益锋,石薇,陈程哲,李会芳,刘静[2](2019)在《切口局部浸润超前镇痛对开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切口局部浸润超前镇痛对开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行开腹结直肠手术的成年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口局部浸润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在切皮前10 min,沿切口方向按每侧切口每1 cm注射1 ml药物的方法行切口局部浸润:L组(0.5%罗哌卡因),C组(0.9%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24 h补救镇痛药(舒芬太尼和吗啡)消耗量及术后静息状态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术后恢复情况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期间,切皮即刻、手术结束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术后2、4、6 h静息时NRS评分,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L组均显着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术后24 h的吗啡和舒芬太尼消耗量,术后12、24 h静息时的NRS评分以及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分级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腹手术前行切口局部浸润超前镇痛,可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同时能够减轻术后早期疼痛程度和改善术后胃肠功能,在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刘刚,次仁桑珠,吕爱俊,张阳,张从利[3](2019)在《罗哌卡因腹腔内滴注及切口浸润在肝包虫病肝叶切除术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腹腔内滴注及切口浸润在肝包虫病肝叶切除术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肝包虫病肝叶切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1组、R2组和C组各30例。R1组关腹前0.25%罗哌卡因40 mL腹腔内滴注,0.5%罗哌卡因20 mL切口局部浸润;R2组关腹前0.25%罗哌卡因40 mL腹腔内滴注,0.375%罗哌卡因20 mL切口局部浸润;C组关腹前给予生理盐水40 mL腹腔内滴注,20 mL切口局部浸润。术后均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术后4、8、12、24 h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C组各时点VAS评分和舒芬太尼用量较R1、R2组高(P<0.05),术后24 h CRP、IL-6水平明显高于R1组、R2组(P<0.05)。R1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低于R2组(P<0.05),且术后12、24 h舒芬太尼用量低于R2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腹腔内滴注及切口局部浸润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能提高肝包虫病肝叶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轻炎症反应,加速患者恢复。(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罗少龙,刘明,蒋磊,杨蓉[4](2019)在《阑尾切除使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阑尾切除术切口行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止痛的最佳时机及对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0例经右下腹麦氏点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在切皮前、手术结束缝皮前分别在切口局部注射0.75%罗哌卡因20 mL行切口全层浸润;B组仅于手术结束缝皮前在切口局部注射0.75%罗哌卡因20 mL行切口全层浸润;C组仅于切皮前在切口局部注射0.75%罗哌卡因20 mL行切口全层浸润;D组为对照组,不予切口局部麻醉处理。分别观察记录术后2、4、12、24、48 h患者安静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压波动情况。结果 A、B、C组患者术后2、4、12、24、48 h VAS明显低于D组,A、B、C组患者术后血压波动>2%明显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局部用于阑尾切除浸润止痛,安全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林培敏,刘星,刘庆[5](2019)在《切口浸润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用于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后使用切口浸润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60例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患者,年龄80岁以上,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多模式组(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M组于手术结束前,在切口周围逐层浸润注射局麻药液进行封闭,C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麻醉复苏后连接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h(T1)、8h(T2)、12h(T3)、24h(T4)和48h(T5)的VAS评分、Ramsay评分,患者按压PCA次数及不良反应。分别于手术当天(D0)、术后第一天(D1)、术后第叁天(D3)抽取早晨空腹外周静脉血,使用高效液色谱法检测静脉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结果 (1)与M组比较,C组的VAS评分在术后各个观察时间点均高于M组(P<0.05)。(2)两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M组比较,C组在术后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总次数明显大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M组比较,C组术后恶心、呕吐例数发生率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术前儿茶酚胺水平D0时无显着差异(P>0.05),D1时C组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多巴胺水平D3时大于D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浸润联合曲马多PCIA多模式术后镇痛可以较为安全有效的应用于骨科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镇痛效果优于单一使用曲马多静脉镇痛且术后应激反应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68期)

何建华,张民皓,辜晓岚,顾连兵[6](2019)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局部持续浸润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应用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使用切口局部持续镇痛系统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及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老年结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成两组。静脉自控镇痛组(n=23):手术结束后常规配制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切口镇痛组(n=23):手术关腹时切口皮下放置多孔给药导管,接镇痛泵持续输注罗哌卡因。术后随访并记录疼痛评分、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Ramsay评分、呼吸抑制发生率以及皮肤瘙痒情况;吗啡补救使用剂量、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愈合情况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与静脉自控镇痛组相比,切口镇痛组术后6 h及12 h疼痛评分更低(P<0.05),且切口镇痛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吗啡补救使用剂量更少,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者Ramsay评分、呼吸抑制发生率、皮肤瘙痒情况、切口感染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无差异。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使用切口镇痛系统进行术后镇痛效果更好,且副作用较低,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向安峰,刘会,刘胜,沈雪勇[7](2019)在《足叁里激光灸对切口痛模型大鼠镇痛的正性情绪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灸对疼痛的感觉和疼痛所致的负性情绪的缓解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考虑到疼痛的缓解可以引出体现正性情绪的治疗觅求行为,本研究从自发性疼痛强度和对镇痛治疗的觅求行为两方面研究了基于穴位的激光灸和局部激光灸的镇痛作用差别,并进一步探索了前扣带回(ACC)内阿片肽受体对基于穴位足叁里的激光灸镇痛作用的调制。方法:本研究以70只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选用后肢足底切口痛模型;实验一以切口痛模型对照(7只)、模型+假激光灸对照(7只),测试激光灸足叁里(7只)或切口局部(7只)后即刻及连续3天的保护性疼痛行为;实验二以模型对照(7只)和空白对照(7只),测试足叁里(7只)局部激光灸(7只)引出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行为;实验叁采用双侧ACC微量给药,以生理盐水对照(7只),测试纳洛酮给药(7只)后对激光灸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实验一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或模型+假激光灸组比较,激光灸足叁里或切口局部24h后,模型大鼠的保护性疼痛行为评分显着降低(p <0.05),而治疗结束后30min,仅足叁里组激光灸模型大鼠的疼痛评分显着降低(p <0.001);实验二结果显示:足叁里激光灸组大鼠在激光灸配对的箱内停留时间较对侧箱显着延长(p <0.005),形成了偏爱,而局部激光灸组大鼠在激光灸配对的箱内停留时间较对侧箱内显着缩短(p <0.05),形成了厌恶,对照组大鼠在两箱停留时间无显着差异(p> 0.05);ACC微量给药实验结果显示,盐水组大鼠在激光灸配对的箱内停留时间较对侧箱内显着延长(p <0.05),形成了偏爱,而纳洛酮组大鼠在激光灸配对的箱内停留时间较对侧箱缩短(p <0.05),形成了厌恶,且纳洛酮组保护性疼痛评分显着高于盐水组(p <0.001),另外,两组总体CPP行为与保护性疼痛评分呈显着负相关(p <0.05)。结论:足叁里或切口局部激光灸均具有镇痛作用,但仅基于穴位足叁里激光灸的即时镇痛效应激发了体现正性情绪的治疗觅求行为,ACC内阿片肽受体参与了足叁里激光灸镇痛行为的调制。(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洛桑旦增,德庆央宗,刘丹静,孙喜家[8](2019)在《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镇痛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1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均行阑尾切除术,根据对术后切口镇痛药物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缝合皮下前采用0.5%罗哌卡因对切口周围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通过VAS疼痛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观察两组术后各时点的VAS疼痛评分、手术当晚的睡眠质量评分、记录首次吗啡注射时间及注射次数。结果术后各时点的VAS疼痛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晚的睡眠质量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吗啡注射时间,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0.5%罗哌卡因对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可提高术后当晚睡眠质量。(本文来源于《西藏医药》期刊2019年04期)

吴晓峰,程斌,余永春,杨涛,苏位东[9](2019)在《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术后术镇痛及转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术后镇痛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北京老年医院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55例)和右美托咪定(B组,55例)。乳腺癌术后所有患者在胸壁切口缘及腋窝下放置导管用于持续浸润镇痛药物,A组采用0.3%罗哌卡因,B组采用0.3%罗哌卡因加右美托咪定(5μg/kg)。观察患者术后VAS评分和Ramsay评分,记录首次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静息痛方面,B组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比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运动痛方面,B组术后12 h、24 h的VAS评分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 h,B组Ramsay评分较A组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下床时间(16 d,20 d)和住院天数(11 d,13 d)比A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右美托咪定在乳腺癌手术中能提供更好的镇痛,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朝阳,殷选明[10](2019)在《环氧化酶抑制剂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对切口痛大鼠镇痛作用的中枢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环氧化酶(COX)抑制剂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对切口痛大鼠镇痛的中枢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正常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各组均复制大鼠切口痛模型,建模前30 min,低剂量组、正常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于尾静脉注射3 mg/kg、6 mg/kg、12 mg/kg氟比洛芬酯。术前及术后1 h、6 h、12 h,测定各组大鼠左后爪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P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血清、脊髓和下丘脑弓状核(ARC)中β-内啡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脊髓和ARC中β-内啡肽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 h、6 h、12 h,用药组PMWT、血清IL-6及血清和脊髓中的β-内啡肽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WL、血清IL-10及ARC中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PMWT、TWL显着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更为显着(P<0.05)。高剂量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IL-6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而IL-10和血清、脊髓及ARC中β-内啡肽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高剂量组脊髓和ARC中β-内啡肽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结论:COX抑制剂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对切口痛大鼠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中枢β-内啡肽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切口镇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估切口局部浸润超前镇痛对开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行开腹结直肠手术的成年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口局部浸润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在切皮前10 min,沿切口方向按每侧切口每1 cm注射1 ml药物的方法行切口局部浸润:L组(0.5%罗哌卡因),C组(0.9%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24 h补救镇痛药(舒芬太尼和吗啡)消耗量及术后静息状态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术后恢复情况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期间,切皮即刻、手术结束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术后2、4、6 h静息时NRS评分,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L组均显着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术后24 h的吗啡和舒芬太尼消耗量,术后12、24 h静息时的NRS评分以及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分级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腹手术前行切口局部浸润超前镇痛,可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同时能够减轻术后早期疼痛程度和改善术后胃肠功能,在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切口镇痛论文参考文献

[1].马永花.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VAS评分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任益锋,石薇,陈程哲,李会芳,刘静.切口局部浸润超前镇痛对开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9

[3].刘刚,次仁桑珠,吕爱俊,张阳,张从利.罗哌卡因腹腔内滴注及切口浸润在肝包虫病肝叶切除术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罗少龙,刘明,蒋磊,杨蓉.阑尾切除使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9

[5].林培敏,刘星,刘庆.切口浸润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用于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6].何建华,张民皓,辜晓岚,顾连兵.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局部持续浸润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应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9

[7].向安峰,刘会,刘胜,沈雪勇.足叁里激光灸对切口痛模型大鼠镇痛的正性情绪行为研究[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8].洛桑旦增,德庆央宗,刘丹静,孙喜家.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镇痛效果[J].西藏医药.2019

[9].吴晓峰,程斌,余永春,杨涛,苏位东.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术后术镇痛及转归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9

[10].王朝阳,殷选明.环氧化酶抑制剂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对切口痛大鼠镇痛作用的中枢机制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标签:;  ;  ;  

切口镇痛论文-马永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