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陈铁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瞿秋白研究
陈铁健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坤[1](2015)在《铁笔豪健寓真情——陈铁健先生印象小札》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不久,我有幸收到陈铁健先生由北京挂号寄来的两帧墨宝,在其中一帧墨宝的落款处,陈先生附注说:"右手病两载,今方试笔涂鸦,祈谅之。"读罢这短短十一个字,陈先生为人之真诚仁爱、谦逊慈善的恂恂君子形象顿然浮现于眼前,使我不由得泪眼婆娑起来。往事心头涌,情景犹如昨。2013年春,我与陈先生初识于扬州大学举办的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关于推进瞿秋白研究深入发展的小型研讨会。会上,陈先生作了关于瞿秋白与苏俄共产国际关系以及如何正确评价瞿秋白的长篇发言,语言清雅(本文来源于《翠苑》期刊2015年06期)
白帆[2](2011)在《陈铁健 为爱痴狂刻秋华》一文中研究指出瞿秋白为铭记爱情,在一枚印章上刻下"秋之白华"四个字,蕴含"你中有我,一生不分"。他临死前写下《多余的话》狠狠地"挖掘"自己,那些伤感的话与其是一种妥协,不如说是一种无所畏惧。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他领导期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相继爆发。他也是一位出色(本文来源于《叁月风》期刊2011年09期)
陈铁健[3](2010)在《陈铁健先生来信》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勤兄:拜贺晚年。节期偶感风寒,蛰居未动。初六日烧退,仍有轻咳。昨用一天时间,拜读吾兄主持编辑的《文丛》共叁辑,受益良多。叁年,迈进叁大步,可喜可记。众多年轻学者参与,不少佳文饶有新义,可见主编们目光高远,开放,宽容,提携后进之力。学术的精进,(本文来源于《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期刊2010-06-18)
赫荣旭[4](2009)在《陈铁健与瞿秋白研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陈铁健,当代中国着名的瞿秋白研究专家。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934年10月25日生于黑龙江省安达县。1958年吉林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6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近代史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65年毕业后留在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现任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陈独秀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职。陈铁健的史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1979年至今,在瞿秋白研究、西路军研究、蒋介石与中国文化研究等方面成绩斐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治学特点。本文主要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陈铁健的学术生平和历程,梳理、分析、评价陈铁健对瞿秋白研究的创获和贡献,探讨其学术理念和治学思想。(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5)
卜平[5](2006)在《想起陈铁健与《多余的话》》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篇《重评〈多余的话〉》发表于《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1993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科研优秀成果奖),历史学家陈铁健先生由此扬名学界,我因为在滁州政协工作的(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06-02-27)
焦雨虹[6](2005)在《历史之重与生命之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史上,瞿秋白作为着名的革命家和知识分子,肩负救亡与启蒙的历史使命,留下了复杂而独特的“长长的影子”,在诸多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不断回味和继续言说的话题。 对于21世纪的读者来说,瞿秋白也许已经不再至关重(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05-09-12)
张希坡[7](1985)在《对《伟大的开端》一书中一个“编者注”的质疑——与李新、陈铁健同志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新、陈铁健同志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多卷本)第一卷《伟大的开端》,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的着作,是近年来中国革命史方面科学研究的一大成果。拜读之后,颇受教益,并望早日见到以后的续作。为(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1985年02期)
陈铁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瞿秋白为铭记爱情,在一枚印章上刻下"秋之白华"四个字,蕴含"你中有我,一生不分"。他临死前写下《多余的话》狠狠地"挖掘"自己,那些伤感的话与其是一种妥协,不如说是一种无所畏惧。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他领导期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相继爆发。他也是一位出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陈铁健论文参考文献
[1].李金坤.铁笔豪健寓真情——陈铁健先生印象小札[J].翠苑.2015
[2].白帆.陈铁健为爱痴狂刻秋华[J].叁月风.2011
[3].陈铁健.陈铁健先生来信[C].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2010
[4].赫荣旭.陈铁健与瞿秋白研究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
[5].卜平.想起陈铁健与《多余的话》[N].人民政协报.2006
[6].焦雨虹.历史之重与生命之轻[N].学习时报.2005
[7].张希坡.对《伟大的开端》一书中一个“编者注”的质疑——与李新、陈铁健同志商榷[J].安徽史学.1985
标签:瞿秋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