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变传动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线控转向,变角传动比,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
可变传动比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琪,吴晓东[1](2019)在《线控转向车辆可变角传动比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线控车辆的操控性能改善问题,对线控转向系统可变角传动比特性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客观的车辆操纵稳定性指标多目标评价函数,结合"驾驶员-车-路"闭环系统双移线工况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确定了不同车速对应的最优角传动比;在此基础上,考虑车辆非线性横摆角速度增益特性对驾驶员转向操作的不利影响,分析了角传动比随转向盘转角变化的特性;对固定角传动比系统和可变角传动比系统的线控车辆,分别进行了双纽线和双移线两种典型转向工况下的仿真对比实验。实验及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固定角传动比系统,具有角传动比可变优化特性的转向系统不仅能改善车辆低速转向灵敏性和中高速路径跟随性能,还能有效减小驾驶员的转向操作负担。(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邸立明,赵鹏[2](2017)在《基于相位和传动比可变功能驱动切换机构设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Variable-cycle engine(VCE)模式切换的功能需求,提出一种传动切换机构(driving and switching mechanism,DSM)的通用设计方法。先利用双排行星轮系(double row planetary gear train,DRPGT)架构设计出一种具备相位和传动比同时可变特征的通用传动机构方案,再通过构型设计拓扑出功能结构相似的系列化机构方案,并采用粗糙集理论结合聚类分析法开展其类型综合与分类研究。最后分析得到一类前排为单行星轮系,后排为双行星轮系的串联传动机构方案,此类方案满足VCE模式切换工作需求,且具备紧急情况下中断动力传递的功能。研究证明:设计分析方法应用于机构类型综合与分类研究高效可靠。(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7年24期)
刘亦洋,姚亚峰,宋海涛,葛文杰[3](2015)在《浅析基于可变传动比齿轮-五杆机构的跳跃机构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种不同传动比情况下机构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利用Adams进行仿真,结合Matlab计算,对机构的最小起跳力、各杆的受力、地面支反力、机构的承载能力、弹簧刚度和齿轮受力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如何提高跳跃机构的跳跃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5年08期)
刘亦洋,葛文杰,杨方,高利霞[4](2011)在《基于可变传动比齿轮-五杆机构的仿袋鼠跳跃机器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闭链齿轮-五杆机构,利用齿轮传动比对弹跳机构轨迹的影响作用,在弹簧储能相同的前提下,设计一种可以控制与调节跳高度和跳远度的仿袋鼠弹跳机器人。根据袋鼠各个结构的尺寸比例,结合单变量参数优化方法优选各个杆件的参数。根据虚功原理计算机构的仿生弹跳力,并验证了其合理性。利用ADAMS进行计算与仿真分析,确定机构的可行性,并得出传动比与跳高度成反比,与跳远度成正比,表明传动比r对弹跳机构的跳高度和跳远是有影响的。(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1年05期)
廖林清,王伟,屈翔[5](2011)在《基于横摆角速度增益的动态转向系统可变传动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汽车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保证汽车转向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以车速和前轮转角来确定车辆动态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确定的理想传动比保证了汽车转向增益不变,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1年04期)
商高高,洪泽,张红党,罗石,何仁[6](2010)在《基于稳态增益的主动转向系统可变传动比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双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根据前轮转角的合成机理,分别建立了方向盘转角和迭加转角的运动学模型,通过比较单、双行星齿轮机构输出轴与输入轴的转速差,发现双行星齿轮机构比单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效率高,从而进一步推导出基于双行星齿轮机构的电机转角随方向盘转角及传动比的变化关系;为了改善汽车的动态转向特性及其在高速直线行驶时的抗干扰能力,以车速为输入变量,参考车辆系统稳态增益的变化范围,构建了可变传动比计算模型.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计算得到的转向系统角传动比能够随着汽车行驶工况灵活变化,主动调整前轮转角,提高了汽车的操纵轻便性和行驶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季喜军[7](2009)在《雷克萨斯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检测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丰田汽车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车型上采用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VGRS系统的功能及系统组成结构,及VGRS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及注意事项。(本文来源于《科学之友(B版)》期刊2009年05期)
于京诺,李刚[8](2009)在《雷克萨斯LX470汽车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11)故障码"C1549/49"的诊断①起动发动机,用示波器分别检测VGRS ECU插接器V11的端子8(紫色导线)、端子18(黄/绿色导线)与端子6(白/黑色导线)之间的波形,如果波形为矩形波,更换VGRS ECU,否则进行下一步骤。②关闭点火开关,拔下VGRS ECU插接器V11和防滑控制ECU插接器A42,分别检测VGRS ECU线束(本文来源于《汽车维修》期刊2009年05期)
于京诺,李刚[9](2009)在《雷克萨斯LX470汽车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雷克萨斯LX470汽车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VGRS)能够根据车速控制转向角,该系统通过VGRS ECU控制安装在转向中间轴上的VGRS执行器工作,执行器根据车速的变化在转向中间轴转向角的基础上改变(本文来源于《汽车维修》期刊2009年04期)
李亚杰,皇甫雅志[10](2004)在《可变传动比设备状态监控故障智能诊断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可变传动比齿轮箱在线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应用的必要性。简述了基于CAN总线网络通讯协议的现场分布式框架结构 ,以及构架于组态软件之上的上位状态监控系统。该系统在生产现场已投入使用 ,实践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 ,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通用现场设备故障监测、诊断系统的新模式(本文来源于《冶金设备》期刊2004年05期)
可变传动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Variable-cycle engine(VCE)模式切换的功能需求,提出一种传动切换机构(driving and switching mechanism,DSM)的通用设计方法。先利用双排行星轮系(double row planetary gear train,DRPGT)架构设计出一种具备相位和传动比同时可变特征的通用传动机构方案,再通过构型设计拓扑出功能结构相似的系列化机构方案,并采用粗糙集理论结合聚类分析法开展其类型综合与分类研究。最后分析得到一类前排为单行星轮系,后排为双行星轮系的串联传动机构方案,此类方案满足VCE模式切换工作需求,且具备紧急情况下中断动力传递的功能。研究证明:设计分析方法应用于机构类型综合与分类研究高效可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变传动比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文琪,吴晓东.线控转向车辆可变角传动比特性的研究[J].机电工程.2019
[2].邸立明,赵鹏.基于相位和传动比可变功能驱动切换机构设计(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7
[3].刘亦洋,姚亚峰,宋海涛,葛文杰.浅析基于可变传动比齿轮-五杆机构的跳跃机构的特性[J].机械设计.2015
[4].刘亦洋,葛文杰,杨方,高利霞.基于可变传动比齿轮-五杆机构的仿袋鼠跳跃机器人特性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
[5].廖林清,王伟,屈翔.基于横摆角速度增益的动态转向系统可变传动比[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
[6].商高高,洪泽,张红党,罗石,何仁.基于稳态增益的主动转向系统可变传动比模型[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7].季喜军.雷克萨斯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检测诊断[J].科学之友(B版).2009
[8].于京诺,李刚.雷克萨斯LX470汽车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故障诊断[J].汽车维修.2009
[9].于京诺,李刚.雷克萨斯LX470汽车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故障诊断[J].汽车维修.2009
[10].李亚杰,皇甫雅志.可变传动比设备状态监控故障智能诊断系统[J].冶金设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