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体相似度的遗传算法论文-刘建文,丁洁玉,潘坤,张晓强

基于个体相似度的遗传算法论文-刘建文,丁洁玉,潘坤,张晓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于个体相似度的遗传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早熟,个体相似度,交叉操作,自适应遗传算法

基于个体相似度的遗传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文,丁洁玉,潘坤,张晓强[1](2016)在《基于个体相似度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遗传算法容易过早地收敛于局部最优解,即早熟问题,本文分析了产生早熟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体相似度的概念。通过个体相似度选择进行交叉操作的父代个体,同时给出一种新的自适应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策略,并以求Schaffer’s F6函数的最大值为目标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跳出局部最优值的能力大于标准遗传算法和文献[12]算法,平均函数值也高于两者。因此,在全局收敛性上,该方法要优于标准遗传算法和传统自适应遗传算法,能够有效地避免早熟问题的发生。该研究适合于实际的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16年01期)

汤可宗,张彤,罗立民[2](2016)在《基于个体相似性评价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算法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但这种算法在求解最优解过程中总是以计算时间为代价来换得最优解的产生。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个体相似`性评价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融入了一种新的旋转交叉算子,每个子个体根据其与父个体的相似度和可信度来确定个体的适应度值,仅当可信度值低于某个阈值时,个体才做真实的适应度计算。实验结果显示,相似性评价策略计算得到的个体适应度值接近真实的适应度值,并且改进的算法求得最优解需要的评价次数明显要少于传统遗传算法,而在测试准测上的数据表明: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相对于传统遗传算法,性能较好且求得的最优解也较为理想。(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6年03期)

巩敦卫,陈健,孙晓燕[3](2013)在《新的基于相似度估计个体适应值的交互式遗传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方法根据组成个体各基因意义单元值出现的频率,计算基因意义单元的权值,并基于此得到个体的相似度;根据个体与上代最优个体的相似度,选择需要由用户进行评价的个体;基于当代所有已评价个体的信息,估计未评价个体的适应值.将所提方法应用于窗帘进化设计系统,并与已有典型方法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减轻用户疲劳和提高搜索性能等方面均具有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3年05期)

田丰,姚爱民,孙小平,王传云,范立磊[4](2011)在《基于个体相似度的双种群遗传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标准遗传算法搜索精度低、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个体相似度的双种群遗传算法。将竞争算子和第二个种群引入标准遗传算法中,在主种群内部利用海明距离计算个体之间的相似度,进行种群内部竞争,保留"种子"个体,而与其相似的个体参与种群之间的交流,从而保持种群多样性。使用经典测试函数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抑制"早熟"现象,其全局搜索能力和搜索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1年05期)

李军华,黎明,袁丽华[5](2006)在《基于个体相似度交叉率自适应的遗传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标准遗传算法的交叉运算以固定的交叉率进行操作,即不管遗传个体之间的相似程度,所有个体的染色体均以不变的概率进行交叉。本文根据交叉配对个体之间的相似度值自适应地确定交叉率,相似度值大的交叉个体以较小的概率进行交叉,而相似度值小的个体以较大的概率进行交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遗传寻优计算的效率,加快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期刊2006年09期)

田小梅,郑金华,李合军[6](2005)在《基于父个体相似度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标准遗传算法在产生后代个体时采用先交叉后变异的策略,一方面当父个体非常相似时,交叉操作很难产生新的个体,影响算法对新的解空间进行搜索,从而导致种群多样性的丧失;另一方面交叉产生的优秀个体再历经变异,极有可能遭破坏而影响算法的收敛性。该文根据染色体的相似性,给出了个体相似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据父个体相似度的大小自适应地选择遗传算子(交叉或变异)的遗传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与采用常规遗传策略的遗传算法相比,新算法能显着提高解的质量和收敛速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5年18期)

基于个体相似度的遗传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遗传算法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但这种算法在求解最优解过程中总是以计算时间为代价来换得最优解的产生。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个体相似`性评价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融入了一种新的旋转交叉算子,每个子个体根据其与父个体的相似度和可信度来确定个体的适应度值,仅当可信度值低于某个阈值时,个体才做真实的适应度计算。实验结果显示,相似性评价策略计算得到的个体适应度值接近真实的适应度值,并且改进的算法求得最优解需要的评价次数明显要少于传统遗传算法,而在测试准测上的数据表明: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相对于传统遗传算法,性能较好且求得的最优解也较为理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于个体相似度的遗传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文,丁洁玉,潘坤,张晓强.基于个体相似度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6

[2].汤可宗,张彤,罗立民.基于个体相似性评价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

[3].巩敦卫,陈健,孙晓燕.新的基于相似度估计个体适应值的交互式遗传算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

[4].田丰,姚爱民,孙小平,王传云,范立磊.基于个体相似度的双种群遗传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

[5].李军华,黎明,袁丽华.基于个体相似度交叉率自适应的遗传算法[J].系统工程.2006

[6].田小梅,郑金华,李合军.基于父个体相似度的自适应遗传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

标签:;  ;  ;  ;  

基于个体相似度的遗传算法论文-刘建文,丁洁玉,潘坤,张晓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