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溶骨性损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尔尼菲蓝状菌,溶骨性损害,Sweet样皮疹
溶骨性损害论文文献综述
梁家榕,曹存巍,林有坤[1](2017)在《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致溶骨性损害合并Sweet样皮疹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致溶骨性损害合并Sweet样皮疹1例。免疫力正常人群较少患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本例患者既往体健,起初合并融骨性损害,在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治疗过程中逐渐出现Sweet样皮疹。患者经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激素等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本文来源于《微生物与感染》期刊2017年01期)
陈集敏,梁伶,罗虹,张倩影,姚婉玉[2](2010)在《马尔尼菲青霉病致溶骨性损害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例1患者女,54岁,反复咳嗽、咳痰11月,再发加重1月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全身皮肤突然出现多个紫红色大小不等的结节,发热,因外力致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例2患者男,43岁,因反复发热、颈部肿物1年,右上臂疼痛13天入院,因外力致右上臂活动受限;以上2例经组织及脓液培养均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病,X线片提示2例骨折均为病理性骨折。(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0年12期)
陈集敏,梁伶[3](2009)在《马尔尼菲青霉病并溶骨性损害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尔尼菲青霉病是由温度双相型真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所致,可累及全身多部位呈化脓性病变,但临床上溶骨性损害在本病中较为罕见,现报告2例。例1患者女性,54岁,农民,因咳嗽、咳痰11月,发现左乳房肿块5月入院,确诊肺炎、左乳腺癌?(病理确诊)。住院期间患者全身皮肤突然出现多个紫红色大(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6-13)
廖丽升,陈为民[4](2004)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溶骨性损害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介绍患者,女,65 岁,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5 a,先后予马利兰、羟基脲口服,8 个月前因双下肢疼痛,复查骨髓象“慢粒急单变,原单+幼单65 %”,予HA方案化疗1 个疗程后双下肢疼痛缓解,复查骨髓象已完全缓解(CR)。此后又予HA方案化疗3(本文来源于《白血病.淋巴瘤》期刊2004年02期)
阎影[5](2002)在《骨转移癌溶骨性损害的分子基础与临床》一文中研究指出骨骼是肿瘤细胞转移的频发部位,大约80%的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发生肿瘤细胞的骨骼转移。由于转移植入的肿瘤细胞异常生长,增殖和导致的溶骨性破坏,常引起骨疼、骨折、贫血、高钙血症和神经压迫等症状。临床上许多癌症显示有较高的肿瘤细胞骨转移倾向,其骨转移率分别可达:乳腺癌65%-75%,前列腺癌65%-75%,多发性骨髓瘤70%-95%,甲状腺癌60%,肺癌30%-40%,黑色素瘤14%-45%,肾癌20%-25%等。除溶骨性骨转移癌外,癌症患者也可以表现为以成骨性改变为主的骨转移癌,多见于前列腺癌。此外,溶骨性和成骨性改变同时存在的骨转移癌病例也有存在。然而,多数证据表明,癌症患者骨骼破坏的主要机理是癌细胞介导的溶骨性骨吸收异常激活的过程。癌细胞产物能直接刺激局部骨骼(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肿瘤骨病》期刊2002年01期)
齐新生,姚维清,陈辉,樊克文[6](2001)在《19例股骨颈原发溶骨性损害的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总结股骨颈原发溶骨性损害的手术治疗结果。方法 自 1973~ 1999年共收治股骨颈原发溶骨性病损 19例 ,其中瘤样病变 11例 ,良性肿瘤 4例 ,恶性骨肿瘤 2例 ,骨梗死 2例。采用瘤段切除、人工股骨头置换 1例 ,肿瘤刮除、骨水泥和髓内钉填塞、接骨板固定 2例 ,肿瘤刮除植骨 16例。结果 随访 6个月~ 2 0年 ,平均 5 8年。骨肉瘤患者术后 2年死于肿瘤肺转移 ,软骨肉瘤患者术后 1 5年肿瘤局部复发 ,行股骨近端置换。 1例骨水泥和叁翼钉填入者 8年后患侧股骨粗隆部骨折 ,再次手术安装接骨板 ,3个月后骨折愈合 ,余患者 4~ 8个月植骨融合 ,无股骨头坏死或塌陷 ,肿瘤无复发征象。结论 原发股骨颈溶骨性损害以瘤样病变居多。良性病变无论病变范围的大小 ,采用病灶清除、腔内植骨或骨水泥填塞均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01年12期)
边原,曲维新,么中玉[7](1996)在《多发性骨髓瘤导致下颌骨广泛溶骨性损害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发性骨髓瘤导致下颌骨广泛溶骨性损害1例报告边原,曲维新,么中玉(附属第一医院)近期收治一例下颌多数牙齿松动要求拔牙的患者,经检查发现下颌骨广泛溶骨性损害,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男,37岁,农民。下颌多数牙松动半年。3年前多饮多尿,乏力,来医院...(本文来源于《锦州医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03期)
张玉麟[8](1979)在《蕈祥肉芽肿发生多发性溶骨性损害》一文中研究指出蕈样肉芽肿是一种皮肤T细胞淋巴瘤最初侵犯皮肤,后期可侵犯淋巴结及任何内脏器官。本病浸犯骨髓虽较常见,但骨皮质被侵犯实属罕见。此为与其它恶性淋巴瘤不同之点。作者报告一例蕈样肉芽肿患者,经X线拍片证实有广泛的溶骨性破坏。患者男性,47岁,1975年住院,右膝关节多处疼痛及肿胀已3个月。5年前,胸部和两臂发生环状红斑,无自觉症状。73年胸部和两臂发生紫红色斑块和瘤肿,有轻烧灼感。胸部浸润性损害活检证实为蕈样肉芽(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期刊1979年03期)
溶骨性损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例1患者女,54岁,反复咳嗽、咳痰11月,再发加重1月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全身皮肤突然出现多个紫红色大小不等的结节,发热,因外力致左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例2患者男,43岁,因反复发热、颈部肿物1年,右上臂疼痛13天入院,因外力致右上臂活动受限;以上2例经组织及脓液培养均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病,X线片提示2例骨折均为病理性骨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骨性损害论文参考文献
[1].梁家榕,曹存巍,林有坤.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致溶骨性损害合并Sweet样皮疹1例[J].微生物与感染.2017
[2].陈集敏,梁伶,罗虹,张倩影,姚婉玉.马尔尼菲青霉病致溶骨性损害2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
[3].陈集敏,梁伶.马尔尼菲青霉病并溶骨性损害2例[C].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4].廖丽升,陈为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溶骨性损害1例[J].白血病.淋巴瘤.2004
[5].阎影.骨转移癌溶骨性损害的分子基础与临床[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2
[6].齐新生,姚维清,陈辉,樊克文.19例股骨颈原发溶骨性损害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伤.2001
[7].边原,曲维新,么中玉.多发性骨髓瘤导致下颌骨广泛溶骨性损害1例报告[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6
[8].张玉麟.蕈祥肉芽肿发生多发性溶骨性损害[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