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由电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由电子激光器,X射线,受控核聚变,激光辐射,聚变反应,隧穿,合着者,物理评论,辐射功率,能垒
自由电子论文文献综述
顾钢[1](2019)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可引发核聚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顾钢)根据核物理的理论,控制受控核聚变需要高能量。但是,利用X射线的最新自由电子激光器提供的能量和电磁场,可以在较低能量下引发核聚变,德国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亥姆霍兹中心(HZDR)科学家在《物理评论》杂志上证明了这一点。多年来,科(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12-10)
龚金平[2](2019)在《自由电子过桥》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是一门学科,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现代科学的一部分。化学反应机理很复杂,有些化学反应很反常,不符合规律。有些化学反应无法解释。例如:酸碱反应有些理论还没有定论等。只要我们对基础科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物理、化学、生物知识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化学理论。(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18期)
杨川[3](2019)在《硬X射线自种子自由电子激光相关物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电子激光(Free Electron Lasers,FELs)能够产生高亮度,高功率,全相干,以及超短脉冲的X射线辐射。这些特性使其在生物,化学,医学,物理等许多领域展现出十分耀眼的活力。从最初理论的提出到现在,短短几十年间,自由电子激光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在常规激光器难以实现的远红外,极紫外,X射线波段建成了用户装置。在X射线波段的应用中,生物大分子单颗粒相干衍射成像(Coherent Diffraction Imaging,CDI),泵浦-探针(Pump-Probe)对超快物理化学动力学过程的探测,以及强场极端条件下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对具有全相干,超快,高稳定性,高功率的X射线FEL光源有着强烈的需求。现有的X射线FEL用户装置主要都工作在自放大辐射(Self-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SASE)模式,比如,已建成的FLASH(德国),LCLS(美国),SACLA(日本),European-XFEL(德国),以及正在建造的,SwissFEL(瑞士),PAL-XFEL(韩国),和SHINE(中国)。SASE模式下产生的辐射脉冲虽然具有横向全相干,但是纵向相干性很差,这是由于SASE起源于电子的分布噪声。为了提高X射线FEL脉冲的纵向相干性,自种子(self-seeding)FEL方案被提出。自种子FEL由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工作在指数增长阶段的SASE FEL,第二部分是单色器和电子旁路通道(由chicane充当),第叁部分是FEL放大器。第一部分产生的SASE脉冲通过单色器后会产生单色的种子光,同时电子通过chicane,以补偿单色器中产生的光程差和洗掉电子的的微群聚。在第叁部分,单色的种子光和电子重迭在一起并被放大到饱和。在软X射线波段,光栅可以作为单色器。在硬X射线波段,用晶体作为单色器,特别是利用单个晶体单色器的紧凑型硬X射线自种子(Hard X-Ray Self-Seeding,HXRSS)FEL方案(已经在LCLS实现)。虽然HXRSS FEL能够产生全相干的脉冲,但是实验表明其输出脉冲能量抖动性很大(~50%r.m.s.)。此外,现实中的FEL用户装置波荡器长度有限,为了得到更高功率的脉冲输出,就必须要提高FEL的效率。随着FEL重复频率的增加,热负载问题可能造成晶体单色器不可逆损伤,这将对光的品质以及装置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对于高重复频率装置,HXRSS FEL的方案设计需要把热负载问题考虑进来。基于这一些问题,本论文对种子光的数值模拟、种子光频率特性、高效率HXRSS,HXRSS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对高重复频率装置LCLS-Ⅱ的HXRSS FEL方案进行了研究。本文内容简介如下:(1)背景和理论部分:第一章本文回顾了FEL发展历史,总结了当前发展状态,讨论了以后可能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研究HXRSS FEL,第二章对FEL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第叁章对X射线衍射动力学理论进行了介绍。(2)HXRSS FEL种子光性质研究:第四章首先研究了种子光的模拟,包括1-D,准3-D,3-D的数值模拟方法。然后研究了种子光的频谱特性,以及HXRSS FEL的长电子束和短电子束运行模式。(3)高效率HXRSS FEL研究:第五章首先简单回顾了现有的高效率HXRSS FEL方案,然后提出了一个新的提高HXRSS FEL效率的方案。该方案提出,适当调节晶体偏离布拉格条件可提高种子光能量,进而提高HXRSS FEL的效率。(4)HXRSS FEL稳定性研究:在实际装置中,导致HXRSS FEL不稳定性的原因非常复杂,但这些原因从根源是影响的是种子光能量的抖动。这些原因包括电子束能量抖动、SASE与晶体表面夹角抖动、电子束和种子光相对时间抖动、晶体单色器带宽、晶体失谐效应、继承于SASE的抖动等等。第六章对这些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提高HXRSS FEL稳定性制定了相应参数标准。(5)LCLS-Ⅱ HXRSS方案研究:对于高重复频率的装置,HXRSS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热负载问题。基于热负载考虑,LCLS-Ⅱ最初提出级联式HXRSS方案。在第七章,我们发现级联式HXRSS方案相比一级HXRSS方案没有任何优势。最后,本文通过优化模拟,提出了一个一级HXRSS优化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够覆盖LCLS-Ⅱ SCRF-Linac产生的4 GeV和8 GeV电子束运行模式,而且还能覆盖基于CuRF-Linac运行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6-02)
张开庆[4](2019)在《软X射线自种子自由电子激光设计与新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FEL)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产生高功率、超短脉冲、高重复频率、全相干的X射线,使得FEL能够在生命、材料、化学、医药、能源、环境等领域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自放大自发辐射(SASE)是现有的FEL装置中最常见的运行模式,已经能够稳定的产生高功率、短波长、横向相干的辐射脉冲,但SASE起源于电子噪声,这导致SASE辐射脉冲的纵向相干性较差、辐射脉冲能量抖动较大。为了改善SASE FEL纵向相干性,一系列新型的FEL运行模式被提出,其中外种子谐波放大模式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但是受制于谐波转换次数,这些模式目前只能产生波长在4nm以上的相干辐射。自种子(Self-seeding)FEL模式的提出为全相干X射线FEL的产生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线,目前已经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但软X射线self-seeding实验结果表明,该运行模式还存在着波长覆盖范围窄和光谱边带较大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即将建设的上海硬X射线FEL装置(SHINE)将软X射线self-seeding模式作为基本的运行模式,用于产生覆盖X射线波段的全相干FEL。本论文基于在建的软X射线装置(SXFEL)和SHINE装置进行了软X射线self-seeding物理和设计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新型的运行机制,以解决目前软X射线self-seeding中存在的问题。在新原理研究方面,为解决软X射线self-seeding方案目前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采用反taper波荡器在电子束中产生一个谐波微聚束(bunching)信号,然后通过谐波辐射的方法,来覆盖软X射线和硬X射线self-seeding方案之间的辐射光子能量GAP,通过模拟结果显示,我们所提出的方案能够很好的覆盖该光子能量GAP;通过理论推导和模拟验证了软X射线self-seeding方案中的边带的产生原因。为了解决边带问题,我们提出在波荡器之前加入相位混合器,通过消除电子束中的边带bunching信号,来消除软X射线self-seeding方案中的辐射光谱边带问题。通过建立单频调制、多频调制、start to end叁个模型进行模拟,验证了边带产生的原因,并且证实了我们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的消除软X射线self-seeding方案中的边带问题;通过将常规self-seeding单色器中的狭缝替换为双遮光板的方式产生多色的尾波信号,作为self-seeding方案中辐射段的种子激光,该种子激光与电子束在第二级波荡器中相互作用下放大最终达到饱和,从而产生多色的FEL辐射脉冲。我们通过纵向傅里叶变换和波动光学传输的方法模拟了尾波产生的过程,辐射过程模拟验证了我们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通过我们提出创新型的运行机制,有望实现大范围可调、纵向结构可控的全相干X射线光源。在物理设计方面,本论文根据SXFEL装置和SHINE装置的需求,给出了整体的方案设计。通过对软X射线self-seeding方案模拟,得出了self-seeding方案的FEL输出结果,并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波荡器的整体布局。基于SHINE电子束参数进行物理模拟,得出不同光子能量下的辐射特性,并对相关的光学和物理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对光栅单色器系统的设计要求。在光学设计方面,基于SHINE装置给出了光路整体设计。根据光学系统要求,进行了磁压缩段(chicane)系统设计。同时通过对光路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给出了光学元件参数和光学系统特性。本论文通过物理和光学的模拟与分析,给出了一套完整的物理和光学设计。本设计是我国首个软X射线self-seeding系统设计,该系统可以实现0.4-1.5keV大光子能量范围的覆盖,可以同时满足SXFEL装置和SHINE装置的需求,并考虑了SHINE装置高重频下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齐争[5](2019)在《基于束流操控的超快双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源是人类认识未知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基于高品质相对论性电子束流的自由电子激光(Free-Electron Laser,FEL)是当前国际公认的第四代先进光源。相比于第叁代同步辐射光源,FEL具有超高亮度、超短脉冲、空间全相干等优异特性,为研究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的前沿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并在相关领域开辟了全新的研究方向。FEL的可变波长覆盖了从太赫兹到X射线等广阔的光谱范围,其在各个波段的研究和应用都在蓬勃发展,目前FEL的主要发展方向有短波长、全相干、高亮度、高重复频率、脉冲特性可控等,其中超快双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瞩目,先进的短波长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可以用来研究原子内壳层的电子跃迁,亚飞秒级别的超短脉冲自由电子激光可以研究物质中的超快变化过程,中心波长和脉冲延迟可调的双色自由电子激光可以用来做泵浦-探测实验。目前世界范围内大部分FEL装置的运行模式都是自放大自发辐射(SASE),SASE-FEL的运行非常成功,它可以提供几十GW峰值功率、几个fs脉冲持续时间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辐射,但是,由于SASE的初始信号起源于电子束流的散粒噪声,SASE-FEL的中心波长和功率不是很稳定,纵向相干性也很差。为了改善SASE-FEL的性能,有很多方法和方案被提了出来,例如自种子模式,增强型自放大自发辐射(ESASE)模式等,还有一类基于激光束流操控的外种子型自由电子激光模式,例如高增益高次谐波产生(HGHG),回声谐波放大(EEHG)和相位汇聚增强型高次谐波产生(PEHG)等。在这些运行模式的基础上,世界上几个重要的实验室如美国的SLAC,日本的SACLA以及意大利的FERMI等已经提出来多种产生超快双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方案,并基于这些方案开展了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用户实验。与此同时,我国的自由电子激光相关原理、技术、装置和用户实验等研究也正在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便是一方面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做超快双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是依托我国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做相关技术和实验的研究。在本论文中,我们首先全面研究了相位汇聚增强型高次谐波产生自由电子激光(PEHG-FEL)的原理,并结合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SXFEL)装置设计了PEHG-FEL的实验方案,给出了PEHG-FEL的参数优化、束流模拟和FEL辐射结果。在研究中,我们提出可以基于束流传输矩阵来研究谐波产生型自由电子激光的优化条件,我们综合考虑了束流的初始发射度参数和装置的实际结构布局,第一次从理论上给出了完整的PEHG-FEL的束流传输矩阵,并确定了PEHG-FEL的优化条件,我们发现最终决定PEHG-FEL束流群聚效果的是电子束的初始发射度和束流输运线的有效长度。在利用SXFEL装置进行参数优化和束流模拟时,为满足优化条件的要求,我们对初始的束流参数进行了横向匹配,并调整了装置的结构布局,我们设计了一段新的长约23米的dogleg结构。通过优化,我们最终使束流中种子激光30次谐波的群聚因子达到了0.09,并成功利用该群聚后的束流进行了8.8nm的自由电子激光辐射,相关的数值模拟结果符合理论预期,证明了PEHG-FEL的可行性,该研究内容同时也是SXFEL装置上PEHG-FEL的实验方案设计,对将来实际开展实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论文研究的第二个主要内容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来产生超快双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该方案是基于角色散增强型自放大自发辐射,通过在正常的ESASE结构之前加入一个角色散段,并且利用一个短至几个光学周期的种子激光来调制电子束,可以在纵向很短的范围内形成很强的密度调制,因而可以用来进行超快双色XFEL辐射。该方案采用激光束流操控的基本方法,并且利用束流的横向和纵向相空间耦合,相比于正常的ESASE,该方案能更加高效地来操控电子束流的纵向密度分布,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所需的种子激光的功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最终的XFEL辐射脉冲的信噪比,而且该方案还能产生适用于X射线泵浦/X射线探测实验的双色双脉冲XFEL。在研究中,我们给出了该方案的结构设计、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并且结合上海高重复频率自由电子激光和极端光学装置(SHINE)给出了该方案的参数优化、束流模拟和FEL辐射结果,我们最终获得了一个饱和的0.15nm的自由电子激光辐射,其峰值功率是35GW,脉冲持续时间短至270as,且该辐射脉冲的信噪比约为92%。除此之外,本论文还基于激光束流操控的基本方法,研究了SXFEL装置上基于EEHG-FEL的双色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实验方案,给出了实验所需的双色双脉冲种子激光的参数要求;研究了基于激光拍频的多色锁模FEL方案,给出了束流的能量啁啾要求和种子激光的参数要求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千跃奇[6](2019)在《机器学习与自由电子激光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先进的光学装置的诞生,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使用全新的研究方法来探索未知的世界,例如,可以以纳米尺度创建微观物质的叁维结构图像。伴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许多实验设备采集的数据量将急剧增加,但只有一小部分数据可用于后续分析。实验所得到的许多数据,有可能是没有意义的无效数据,我们需要将它筛选去除掉,也有些数据可能是含有意义,但比较难以利用。本论文的目的是将机器学习与光学实验结合起来,讨论如何能够智能化、高效地处理光学实验中所产生的数据。纳米晶体学研究了蛋白质等大分子物体的结构,用X射线照射结晶样品产生衍射图像,通过获得来自许多不同方向的衍射图像,就有可能重建样品的空间结构。X射线源以固定的速率产生闪光,由于技术限制,样品的通过位置无法和X射线闪光同步,或者图像内的信号量太小,这导致产生许多无用的、不包含任何信息的图像。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对科学研究产生广泛影响并且拥有着巨大潜力,是解开物质结构动力学的关键因素。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潜力,我们必须准确地了解X射线特性。但由于自由电子激光器的不稳定性,需要对每个脉冲的特性进行全面诊断。然而,直接进行诊断会影响实验,而且无法在高频率下实现。我们采用机器学习的策略来解决以上面临的问题。由于以上情况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工具,有效地处理以上所出现的问题。本文采用多种数据处理方法、机器学习策略,来解决光学实验当中因为大量数据而产生的限制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赵璇,张文凯[7](2019)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原理、现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提出了自由电子激光的概念并建造了远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器。随后,许多国家都开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验探索,并于21世纪初建造了X射线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是一种基于直线电子加速器的大型科学研究装置,可以产生波长可调的(本文来源于《现代物理知识》期刊2019年02期)
李征[8](2019)在《自由电子激发周期微纳结构产生Smith-Purcell辐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长期的发展,电子学与光子学在各自领域内都取得了飞速进步,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辐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仅利用这两者之一的相关技术发展辐射源遇到了巨大的瓶颈。因此,探寻利用电子学与光子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向就变得极具意义。在这些方向中,将电子学与光子学相结合产生电磁辐射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近年来电子束源和微纳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利用自由电子激励金属结构产生电磁辐射成为可能。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我们对自由电子激发金属微纳结构中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以及SPPs在光栅周期结构下产生的Smith-Purcell辐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本论文中,我们对电子束平行掠过金属薄膜的物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文研究了其激励起的SPPs两种模式,对称模与非对称模,并通过改变相关参量发现金属薄膜的厚度,电子注的能量,金属材料对SPPs的影响。在能够激励出金属结构中SPPs的基础之上,我们希望通过特定的物理机制,探究SPPs产生电磁辐射及其增强问题。随后,我们研究了平行电子注掠过PEC光栅的物理过程,通过数值计算和模拟验证了理论公式中对Smith-Purcell的辐射性质的描述并分析了该过程中产生的表面波和远场的Smith-Purcell辐射。通过相关参数的改变,探究了平行电子束能量,光栅自身的参量例如光栅周期、光栅深度、光栅占空比等对表面波和远场辐射的影响。研究证明,可以通过PEC光栅的周期与激励的电子束的加速电压对Smith-Purcell辐射的频率进行调谐。随着周期增大,其辐射频率逐渐减小;电子束的加速电压增强,其频率相应地增大。占空比与光栅深度只对辐射效率有影响。而对于表面波而言,可以通过对PEC光栅自身参量(例如光栅周期P和间隙深度h)和电子束能量的改变对频率进行调谐。在金属光栅中,SPPs、Smith-Purcell辐射和表面波可以同时被平行电子束激发。在本论文中,我们对平行电子注激励金光栅的物理过程进行合理地推理与证明。我们通过前面PEC光栅的研究,了解到在金光栅的激励过程中发生了相似的物理过程,材料的改变并没有改变Smith-Purcell辐射。但与此同时,SPPs随着电子束能量变化,光栅深度的改变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SPPs的两种模式的频率差异也越来越大。数值分析和模拟证明,如果金属光栅结构参数和电子束的能量相互匹配,那么就可以得到通过SPPs增强的Smith-Purcell辐射。最后,依照仿真结果的分析,我们设计了合适的金光栅,并通过改装过的SEM和光谱仪进行实验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提供了一种集束性的电子束,光谱仪用来分析光纤接收到的激励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场,对信号进行后期处理获得相应的频谱图。我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产生的聚束电子对以无氧铜作为基底的金光栅结构进行激励,在产生的频谱图中发现了Smith-Purcell辐射的-2~-4次谐波的存在,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相应的参数进行改变例如电子束能量,激励的角度,远场辐射的接受角度,对前面数值和模拟的结果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李建鑫[9](2019)在《二维MXene材料近自由电子态的外场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2004年Gein和Novoselov通过机械剥离的方法将单层石墨烯成功剥离出来之后,二维材料的研究真正走上理论与实验验证相辅相承的道路。在此之后,与石墨烯结构相似的BN,2Mo S等二维材料也相继被制备出来。最近,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二维MXene相材料被指背出来。二维MXene因为其结构独特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等,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它在储能,催化,吸附,储氢,传感器,新型聚合物增强及复合材料等方面展现出十足的潜力。这对深入理解二维材料的结构物性等起到了很大的助力。通过最近的研究发现,近自由电子态存在于某些二维MXene材料的费米能级附近,通过调研发现,相对于统一结构的不同修饰(F,OH,O),OH修饰的结构功函数更低,近自由电子态的能量更低,本文中,研究的结构也采用OH修饰,有效地降低了近自由电子态的能量和功函数,使近自由电子态的能带距离费米能级只有几个电子伏特。功函数也得到了有效地降低。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并分析了()22Sc C OH在无外加门电压和有外加门电压下的近自由电子态,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声子谱理论计算并分析了体系的六种晶体结构,发现其中的叁种结构(AA,AB,BB),声子谱都大于零,为稳定结构。2.表面势采用镜像势,建立一维薛定谔方程推导求解了近自由电子态的波函数,并且推导了态密度分布和空间电子数分布,发现+-1 2,两个近自由电子态的态密度分布和空间电子数分布的峰值都在材料表面附近,理论上是良好的电子输运通道。3.用群论分析了叁种晶体结构(AA,AB,BB)的对称性,发现它们分别属于p3(?)1群(AA,BB)和p3m1群(BB),分析了叁种晶体结构(AA,AB,BB)的能带结构,发现它们分别属于间接带隙半导体(AA)和直接带隙半导体(AB,BB)。在Γ点附近分析了每个原子对体系能带的贡献,发现Sc原子和C原子对价嗲贡献较大,Sc原子的d轨道分量和C原子的p轨道分量对价带的贡献较大。4.采用非平衡态格林函数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在逐渐增加外加门电压时的电流变化并与计算机模拟的逐渐增加外加门电压时的带醯的变化进行了对照,发现逐渐增加外加门电压时,结构逐渐变得有明显电流响应,与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是一致的,逐渐增加外加门电压时,导带底的近自由电子态逐渐下移,最终与价带顶重合。这说明,结构中的近自由电子态是可以通过外场进行有效调控的。(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金婉霞,许琦敏[10](2019)在《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计划2025年建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见习 金婉霞 首席 许琦敏)从日前举行的上海市核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获悉,我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计划于2025年建成,首批将建设10个实验站。建成后,它将与已有(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1-08)
自由电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化学是一门学科,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现代科学的一部分。化学反应机理很复杂,有些化学反应很反常,不符合规律。有些化学反应无法解释。例如:酸碱反应有些理论还没有定论等。只要我们对基础科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物理、化学、生物知识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化学理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由电子论文参考文献
[1].顾钢.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可引发核聚变[N].科技日报.2019
[2].龚金平.自由电子过桥[J].科技风.2019
[3].杨川.硬X射线自种子自由电子激光相关物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4].张开庆.软X射线自种子自由电子激光设计与新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9
[5].齐争.基于束流操控的超快双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9
[6].千跃奇.机器学习与自由电子激光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9
[7].赵璇,张文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原理、现状及应用[J].现代物理知识.2019
[8].李征.自由电子激发周期微纳结构产生Smith-Purcell辐射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9].李建鑫.二维MXene材料近自由电子态的外场调控[D].上海师范大学.2019
[10].金婉霞,许琦敏.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计划2025年建成[N].文汇报.2019
标签:自由电子激光器; X射线; 受控核聚变; 激光辐射; 聚变反应; 隧穿; 合着者; 物理评论; 辐射功率; 能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