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幼儿同伴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合作游戏,大班幼儿,同伴关系,影响因素
幼儿同伴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英,周雪艳[1](2019)在《合作游戏中影响大班幼儿同伴关系的因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叙述了游戏环境创设对大班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幼儿自身因素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分析了人际关系对同伴关系的影响。认为教师的参与指导、同伴熟悉程度、亲子关系亲密度等是主要因素,应注重这些因素的影响并采取适当措施,从而更好地通过合作游戏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27期)
朱娅[2](2019)在《5-6岁幼儿同伴关系与自我主张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主张是幼儿自主性方面发展顺利的重要表现,与同伴关系均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进入幼儿园学习与生活后,大量时间都是与同伴相处的,而目前已有研究对于同伴关系与自我主张之间的认识与理解较少,且尤其针对幼儿同伴关系与自我主张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4分为两部分,研究一的目的是对5-6岁幼儿的同伴关系类型进行分类,观察与归纳所在班级在日常情景中同伴关系的自我主张表现特点。首先采用同伴提名法,分析78名5-6岁幼儿的同伴关系类型,然后采用观察法,分析不同同伴关系类型幼儿的自我主张表现特点。研究二的目的是在研究一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游戏同伴与任务难度对幼儿自我主张的影响。研究二采用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分别为任务难度(困难任务;容易任务)与游戏同伴(亲密同伴;陌生同伴),被试同研究一。研究结论如下:⑴五种同伴关系类型的自我主张表现不同。⑵在不同情境下,幼儿自我主张具有可变性。结果表明任务难度、游戏同伴的主效应显着且交互作用显着,幼儿在不同的任务难度、游戏同伴情境下,自我主张会发生变化。本研究的研究结果的教育启示主要有:⑴加强对幼儿同伴关系的观察与研究。⑵幼儿老师增强对自我主张的认识与理解,营造宽松的氛围。⑶利用自我主张活动设计,促进幼儿自我表达。⑷利用同伴关系对自我主张的影响,引导幼儿正向发展。(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6-30)
周序[3](2019)在《合作游戏对幼儿同伴关系影响的观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稳健发展,在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加持下,幼儿教师将教学活动观察重点放在"同伴关系"上,旨在不断优化教学活动体系,引导幼儿树立同伴意识,可以通过合作完成活动任务,提高幼儿社交能力,确保幼儿可以顺利融入集体。本文通过观察研究合作游戏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以期提高幼儿教育综合质量。(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48期)
吴鑫[4](2019)在《基于学习故事改善被忽视幼儿同伴关系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忽视幼儿具有容易害羞、对他人的攻击表现出退缩、不敢自我表现等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交往对于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大班被忽视幼儿不良的同伴交往关系需要引起教师重视。“学习故事”评价法能够关注幼儿的学习,从幼儿的身上发现闪光点,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这对促进被忽视幼儿社交地位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研究通过在福州市某幼儿园中选取大班的一名被忽视幼儿,对其运用“学习故事”评价法的注意、识别与回应,在一日生活中识别被忽视幼儿的学习活动,对其进行分析,关注被忽视幼儿能做的、感兴趣的方面,以此为桥梁,设计干预被忽视幼儿同伴交往地位的方案,促进被忽视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主要采用了同伴提名法、观察法、访谈法和倒返实验法:首先,使用同伴提名法选择被忽视幼儿,结合对教师的访谈,选择一名合适的研究对象。随后,对该名幼儿进行为期两周的观察,撰写观察记录和被忽视幼儿的学习故事,以心智倾向表为工具对该名的学习故事进行分析,识别其学习活动,运用倒返实验法设计相应的干预方案,干预结果采用质性和量化两种方式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学习故事”评价法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其交往时间,扩大交往范围,增加交往主动性、交往中的积极情绪等,从而提高同伴的接纳度,改善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地位,通过对干预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以下建议:1.在被忽视幼儿的学习故事撰写时,根据被忽视幼儿活动过程中表现漫无目的、对活动不感兴趣等特点,教师撰写学习故事应持客观态度,同时更多地关注被忽视幼儿的学习态度。2.在解读学习故事时,对被忽视幼儿的行为要秉持理解、接纳的态度,可以与班级其他教师进行共同识别与解读,挖掘更多被忽视幼儿的学习价值。3.关于学习故事的回应,可以从及时回应、课程设置、师幼互动、家园合作等多方面来实施。(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陆佳衡[5](2019)在《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生活的社会是群体的社会,不仅成年人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儿童也是需要正确地面对同伴关系的。这种关系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同样也是儿童通向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这种关系对儿童的成长、身心的发展都是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是从儿童的社会性展开探讨,分析现状,提出解决方法,同家庭和校园一同建立一个适合幼儿的良好环境,告诉幼儿如何更好地与同伴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更好的认识和发挥这种社会性。(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魏红云,闵元媛,王鹿鹿[6](2019)在《幼儿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与同伴之间展开交往活动能够为儿童社会化开展提供天然的客观环境,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有显着的功效。同时在幼儿情感发展、亲近社会以及对活动参与程度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与幼儿同伴关系、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关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找出了在整个交往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以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带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教育策略,为幼儿社会性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9年04期)
曾玲丽[7](2019)在《幼儿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的关系: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领地行为是指个体对某个对象感受到心理占有时的行为表达。目前对幼儿行为的研究多聚焦于攻击、退缩、违纪等问题行为,幼儿领地行为尚未引起研究者的积极关注,对于幼儿领地行为的具体表现、发展趋势等问题不甚清楚。另外,领地行为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同伴关系作为幼儿阶段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作用机制并不明确,因此有必要探索潜在变量的影响。在影响同伴关系的诸多因素中,许多研究者都关注到了自我控制这一变量。在幼儿阶段,自我控制是协调与他人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核心和基础。一方面,领地行为所保护的“领土”其实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映射和延伸,而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也是组成意志行为的重要成分。另一方面,自我控制又影响着同伴关系。因此,本研究假设幼儿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之间具有一定关系,自我控制在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目前还没有专门研究幼儿领地行为的工具,因此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实地观察访谈的基础上,以自我建构理论为依据,征询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了幼儿领地行为的理论维度。通过试测、修订,形成了正式的《幼儿领地行为量表》,以此探讨幼儿领地行为的特点,以及自我控制在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初步观察发现,幼儿领地行为包括标记行为、防卫行为和拓展行为叁种形式;领地行为在游戏活动中发生的次数最多,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次数最少;领地行为因类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后果;教师应对幼儿领地行为的方式主要分为教师主导型和幼儿主导型。(2)自编的《幼儿领地行为量表》包括标记行为、防卫行为、拓展行为叁个维度,共14个题项,采用2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教育学、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适合作为幼儿领地行为的研究工具。(3)幼儿领地行为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叁个维度中,拓展行为得分最高,防卫行为得分次之,标记行为得分最低。(4)小、中、大班幼儿在领地行为总体及各维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公办园幼儿的标记行为和防卫行为显着多于私立园幼儿;农村幼儿的防卫行为显着多于城市幼儿。(5)幼儿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中的社会喜好显着负相关,与同伴关系中的社会影响显着正相关。(6)幼儿自我控制在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社会喜好、社会影响)之间起调节作用。低自我控制显着强化了防卫行为和拓展行为对社会喜好的负向影响,而高自我控制则抑制了防卫行为和拓展行为对社会喜好的负向影响;低自我控制幼儿因为对标记行为的负向影响不加控制从而提升了其在同伴关系中的社会影响,高自我控制幼儿则通过抑制标记行为的负向影响从而降低了其在同伴关系中的社会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10)
冯秀萍[8](2019)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同伴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性是每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时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形式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会根据相关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进行自我约束,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是人类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有助于其完善人格和个性,也对幼儿自身的社会性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究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以及同伴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新智慧》期刊2019年04期)
洪郧[9](2018)在《引导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幼儿园以前,幼儿的社交关系基本局限于家庭亲人之间,进入幼儿园后,社交范围就扩展到同伴关系上来,并且成为幼儿期最主要的社交关系。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化发展都将造成不良的影响。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影响小班幼儿建立良好(本文来源于《湖北教育(政务宣传)》期刊2018年12期)
沈彩华[10](2018)在《浅谈如何引导中班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社会化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稳定和良好的同伴关系会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有益的发展,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到良好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8年07期)
幼儿同伴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我主张是幼儿自主性方面发展顺利的重要表现,与同伴关系均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进入幼儿园学习与生活后,大量时间都是与同伴相处的,而目前已有研究对于同伴关系与自我主张之间的认识与理解较少,且尤其针对幼儿同伴关系与自我主张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4分为两部分,研究一的目的是对5-6岁幼儿的同伴关系类型进行分类,观察与归纳所在班级在日常情景中同伴关系的自我主张表现特点。首先采用同伴提名法,分析78名5-6岁幼儿的同伴关系类型,然后采用观察法,分析不同同伴关系类型幼儿的自我主张表现特点。研究二的目的是在研究一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游戏同伴与任务难度对幼儿自我主张的影响。研究二采用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分别为任务难度(困难任务;容易任务)与游戏同伴(亲密同伴;陌生同伴),被试同研究一。研究结论如下:⑴五种同伴关系类型的自我主张表现不同。⑵在不同情境下,幼儿自我主张具有可变性。结果表明任务难度、游戏同伴的主效应显着且交互作用显着,幼儿在不同的任务难度、游戏同伴情境下,自我主张会发生变化。本研究的研究结果的教育启示主要有:⑴加强对幼儿同伴关系的观察与研究。⑵幼儿老师增强对自我主张的认识与理解,营造宽松的氛围。⑶利用自我主张活动设计,促进幼儿自我表达。⑷利用同伴关系对自我主张的影响,引导幼儿正向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幼儿同伴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李英,周雪艳.合作游戏中影响大班幼儿同伴关系的因素探析[J].新西部.2019
[2].朱娅.5-6岁幼儿同伴关系与自我主张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3].周序.合作游戏对幼儿同伴关系影响的观察研究[J].考试周刊.2019
[4].吴鑫.基于学习故事改善被忽视幼儿同伴关系的个案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
[5].陆佳衡.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6].魏红云,闵元媛,王鹿鹿.幼儿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7].曾玲丽.幼儿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的关系: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D].西南大学.2019
[8].冯秀萍.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同伴关系研究[J].新智慧.2019
[9].洪郧.引导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18
[10].沈彩华.浅谈如何引导中班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J].当代家庭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