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如何利用科技信息(Ⅰ)(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燕[1](2022)在《数字化视域下科技信息服务对校企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SD模型的演化分析》文中指出数字化视域下,科技信息服务对校企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呈现出系统性、动态性、集成性等新的特征。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分维度对科技信息服务的演化趋势进行描述,探索科技信息服务对校企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科技信息服务是信息服务支持系统、知识共享保障系统、主体优势集成系统和创新成果转化系统的作用集合;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具有周期波动性增长趋势,数字技术建设投入具有较稳定的规模报酬不变特性,而数据环境支撑能力体现出了阶段敏感性特性;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对主体协同创新效应的驱动作用最为明显,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数据环境支撑能力的反应最为敏感。因此,在数字化视域下,应强化科技信息服务对校企协同创新在信息支持、优势协同、知识共享、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系统化作用,通过数字技术建设投入和数据环境支撑能力的保障措施,提升校企协同创新效率。
杨静,张迪文,罗钊航[2](2021)在《探析核动力研究机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文中认为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让具有情报价值的科技信息成为一种新兴的资源更加备受重视。当前,科技信息管理的研究进入到理性思考及应用实施的阶段。文章立足于工作实践,分析了核动力研究机构科技信息管理发展的背景和需求、科技信息内容的特点;科技信息表示、存储、利用等方式的特点,提出了构建核动力研究机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的关键措施。
潘迎春,洪玲艳[3](202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信息传播控制机制探析(1946~1955年)》文中提出近年来,美国将中国科技发展视为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威胁,开始打压中国科技企业,限制中国公民赴美学习和交流,加强出口限制,试图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这一系列措施反映了美国重启科技领域的冷战,加强对科技信息传播的控制。美国对科技信息传播的控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美国意识到科技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开始严格控制科技信息的传播。通过保密先进科技、限制科技人员的出入境以及控制科技资料和产品的出口,美国政府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的科技信息传播控制机制。该机制有助于美国垄断先进科技,维持科技领先优势,成为美国维持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
郭永辉,夏冬秋[4](2022)在《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共创系统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价值及价值规律是驱动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一条隐含主线,从价值共创角度研究军民科技信息共享有助于解决当前的共享困境。文章比较分析了军民科技信息特性差异,提出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共创内涵,构建了价值共创体系和价值共创循环系统。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提出相应的运行机制。通过案例研究了DARPA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共创系统与过程。针对我国军民科技信息共享困境,提出价值共创策略。
徐志豪[5](2021)在《公益类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管理体制优化探究 ——以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井慧[6](2021)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贫困地区农业技信息传播实践研究 ——以云南省羊肚菌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精准扶贫重大战略的指引下,因地制宜的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能够有效地实现从“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的转变,巩固脱贫成果。羊肚菌种植是云南产业扶贫中的明星项目,产业扶贫要想持久发展,离不开优质农业科技信息的有力支撑。拉斯韦尔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要素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让我们认识到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受多重因影响并递进扩散的过程。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介环境的日新月异,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途径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传播成效。准确把握羊肚菌种植户的信息需求及信息获取渠道,促进其更好地利用农业科技信息,从信息传播层面为农民脱贫致富路保驾护航意义重大。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从传播内容、渠道、受众、成效四方面入手,探求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贫困地区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与完善路径,使农业科技信息更好地助推产业扶贫的发展,使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论文共分为绪论和四个章节。绪论部分梳理了研究目的、意义及相关文献,明确了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理清了研究问题与过程,为后续研究的开展筑牢了根基。第一章整理并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阐述了所需的关键理论,为文章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对调查实况进行了呈现,介绍了本研究的调研点及相关概况,明确了样本数量与特征,并分析了调研阻碍因素与可行性。第三章对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实践相关调研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及传播成效进行了全方位的呈现。最后,第四章结合相关分析结果,探讨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问题与局限,并紧扣“精准传播”理念,多角度地提出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优化策略与完善路径,积极推动云南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新格局。
于伟,王忠军[7](2021)在《面向科技信息服务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公开信息资源宝库,现代科技已广泛应用于科技信息服务领域,其中人工智能技术使科技信息工作流程的计算化、智能化特征更为显着,因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科技信息事业的发展成为必然选择。本文对大数据下科技信息领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科技信息领域的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剖析和阐述,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观点和技术路线图,提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政策动态分析体系设计方案。并以科技信息的共享和利用为导向,开发和应用科技信息资源,实现数据信息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科技信息的深度领域数据分析服务,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前沿性研究是大数据下科技信息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
范青,陈洪友[8](2021)在《新媒体环境下湖北省乡村科技信息传播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解湖北省乡村科技信息传播的应用现状和传播途径,在分析当前乡村科技信息传播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乡村科技信息传播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下已具备一定成效,但乡村信息传播环境、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科技信息需求定位等方面还存在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单中涓[9](2021)在《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致处于基础地位,为我国的经济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农业就应该以先进的、完善的技术和方法,来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发挥出它基础产业的作用。但是由于农业主体具有它的特殊性,导致我国的农业在信息技术上和信息的运用都存在很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提高农村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信息化在农业中的利用比率,对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改造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盐城地区的农村为例,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的目的在于发现盐城地区农村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推进盐城地区地农村信息化发展速度,推动“三农”的发展,实现研究的理论及实践层面的价值。研究发现,盐城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发展中,研究出一系列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这些服务模式都推动的盐城地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同时,通过对盐城地区农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也发现盐城地区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根据上述所发现的问题,结合科技成果推广理论、技术创新扩散理论等相关理论,结合盐城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人员的建设、加强对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农业网站和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等对策,以此来完善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设和推进盐城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罗艺[10](2021)在《面向科技文献的主题发现及演化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快速精准地从科技文献中识别和预测热点科研主题是帮助科研工作者了解特定科研领域研究现状的重要手段。从海量的学术文献中获取科研热点及科研主题的演化趋势,不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同时还可以帮助诸多科技创新主体和科技政策制定者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出发,全面深入的了解相关科研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因此识别科技领域的热点主题和对主题热度的趋势预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科技主题识别和热度预测为核心,提出了面向科技文献的在线主题模型和主题演化预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实现了科技信息智能分析预测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IOLDA(Improved OLDA)在线主题模型。针对传统OLDA模型由于内容演化矩阵的权重固定导致的新旧主题混合等问题,提出了动态权重计算方法;并结合主题相似度矩阵构建了伪变长的主题内容演化矩阵,改进了主题模型的建模效果。针对本文提出的IOLDA在线主题模型,使用科技文献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IOLDA模型在困惑度等指标上要优于其他模型。(2)提出了一种面向主题热度的ESA(EEMD-SVR-Adaboost)组合预测模型。针对现有主题热度特征简单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科技主题强度等特征的科技主题热度指标体系,提高了主题热度预测的鲁棒性。同时考虑到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和趋势性等特点,本文提出了ESA组合预测模型,并采用从IOLDA模型中提取的主题热度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ESA组合预测模型在MAE和RMSE等指标上优于LSTM等其他比较模型。(3)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面向科技文献的科技信息智能分析预测系统。该系统以科技数据智能分析项目为基础,以主题发现及演化趋势预测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科技信息智能分析预测系统的整体架构和主要功能模块。最后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总体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基本满足了科技信息的分析预测要求。
二、浅谈如何利用科技信息(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如何利用科技信息(Ⅰ)(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视域下科技信息服务对校企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SD模型的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
二、机制分析 |
(一)作用机理 |
(二)框架设计 |
三、模型构建 |
(一)系统表征变量的选取 |
(二)模型构建与检验 |
四、科技信息服务对校企协同创新效率影响的动力学特征 |
(一)演化特征 |
(二)敏感性分析 |
1. 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对校企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 |
2. 数字技术建设投入对校企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 |
3. 数据环境支撑能力对校企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 |
五、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贡献 |
(三)政策建议 |
(2)探析核动力研究机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核动力研究机构对科技信息管理的特点 |
2.1 科技信息内容的特点 |
2.1.1 核动力研究科技信息的复杂性 |
2.1.2 科技信息分布广 |
2.1.3 科技信息类型多、变化快 |
2.2 科技信息表示、存储、获取、利用方式的特点 |
2.2.1 科技信息表示的特点 |
2.2.2 科技信息存储的特点 |
2.2.3 科技信息获取的特点 |
2.2.4 科技信息利用的特点 |
3 构建科技信息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
3.1 建立高效科技信息管理机制 |
3.2 构建有自身特色的科技信息分类与建模体系 |
3.3 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科技信息管理模型 |
3.4 构建基于“科研项目管理”为中心的科技信息管理平台 |
4 结语 |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信息传播控制机制探析(1946~195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重要科技信息进行保密 |
二、限制科技人员出入境 |
三、严格管控科技资料和产品的出口 |
四、结语 |
(4)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共创系统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共创内涵 |
1.1 军民科技信息特性比较 |
1)基本特征。 |
2)法律基础。 |
3)投资来源和产权结构。 |
4)共享行为。 |
5)共享效益。 |
1.2 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共创概念 |
2 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共创体系及其循环系统 |
2.1 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共创体系 |
2.2 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共创循环系统 |
1)军事价值共创阶段。 |
2)经济、社会价值共创阶段。 |
3 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共创系统运行机制 |
1)互动机制。 |
2)信息资源匹配机制。 |
3)法律政策保障机制。 |
4)利益机制。 |
5)服务机制。 |
4 案例研究 |
1)价值共创系统。 |
2)价值共创过程。 |
5 结论与启示 |
1)提高军民科技主体的价值意识。 |
2)完善组织架构,推动军民科技信息共享与价值共创。 |
3)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优化价值共创政策环境。 |
4)加强软平台建设,促进军民科技信息对接与匹配。 |
5)加强硬平台建设,促进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 |
(6)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贫困地区农业技信息传播实践研究 ——以云南省羊肚菌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解决好贫困地区三农问题迫切需要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 |
(二)传播环境的改善带来农民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的激增 |
(三)云南省特色产业发展亟需农业科技信息的支持 |
二、研究目的 |
(一)分析现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实践现状并探究其中存在问题 |
(二)从传播学视角挖掘符合农村实际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和方法 |
(三)发挥信息扶贫作用,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问题与调查过程 |
(一)研究问题 |
(二)调查研究过程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精准扶贫 |
二、创新扩散 |
三、农业科技传播 |
四、传播渠道 |
五、传播实践 |
六、信息扶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 |
(一)创新 |
(二)沟通渠道 |
(三)时间 |
二、 “拉斯韦尔5W”模式 |
三、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二章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调查实况 |
第一节 调研点选择与确认 |
一、调研点选择 |
二、调研点概况 |
(一)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种植片区 |
(二)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植片区 |
(三)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六街镇种植片区 |
(四)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保山华大智慧农业公司种植及推广片区 |
(五)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东山镇老街村种植片区 |
(六)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种植片区 |
(七)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马登镇种植片区 |
第二节 调研样本数量与特征 |
第三节 调研阻碍因素与数据可行性分析 |
第三章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实践现状及分析 |
第一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分析 |
一、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分类 |
二、羊肚菌种植户信息需求内容相关统计分析 |
(一)信息需求内容分析 |
(二)信息内容接触频率分析 |
(三)信息内容采用频率分析 |
三、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评价 |
(一)信息内容接触及采用程度评价 |
(二)信息需求特征及理解程度评价 |
第二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分析 |
一、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梳理 |
(一)组织传播 |
(二)人际传播 |
(三)大众传播 |
二、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现状分析 |
(一)种植户日常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渠道分析 |
(二)种植户首次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渠道分析 |
(三)种植户倾向的农业科技信息获取渠道分析 |
(四)种植户农业科技信息获取有效渠道分析 |
三、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获取渠道评价 |
(一)组织传播 |
(二)人际传播 |
(三)大众传播 |
第三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受众分析 |
一、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采用速度与罗杰斯“创新扩散”S形曲线模型 |
二、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受众决策行为分析 |
三、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受众创新性与身份确认 |
(一)具有冒险精神的创新先驱 |
(二)备受尊敬的早期采用者 |
(三)深思熟虑的早期大众 |
(四)谨慎多疑的后期大众 |
(五)传统保守的落后者 |
第四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成效分析 |
一、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认知成效分析 |
二、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满意度分析 |
三、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满意度分析 |
四、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反馈渠道满意度分析 |
五、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促进增收致富满意度分析 |
第四章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问题及局限 |
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问题分析 |
(一)虚假农业科技信息内容传播盛行 |
(二)农业科技信息内容不丰富、不精准 |
(三)农产品市场信息传播缺失 |
(四)农业科技信息可操作性较低 |
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局限分析 |
(一)组织传播灵活性较差,缺乏反馈机制 |
(二)大众传播针对性较差,信息管理匮乏 |
(三)人际传播准确性较低,信息内容繁杂 |
(四) “自下而上”反馈渠道缺失 |
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受众问题分析 |
(一)种植户综合素质较低,阻碍信息获取 |
(二)难以实现对受众的精准分类传播 |
第二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
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完善路径 |
(一)严厉打击虚假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
(二)提升信息内容丰富度及信息传播精准性 |
(三)加强羊肚菌市场信息传播力度 |
(四)提升农业科技信息可操作性 |
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优化策略 |
(一)完善组织体系,提升服务水准 |
(二)发展大众传媒,提高宣传能力 |
(三)注重精准传播,关注个性化需求 |
(四)拓宽农业科技信息建议、意见反馈渠道 |
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受众提升对策 |
(一)提供学习平台,提升农民素养 |
(二)针对不同受众进行个性化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硕博论文 |
三、期刊 |
附录 |
附录A 羊肚菌种植户调查问卷 |
附录B 个别种植户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C 涉农企业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D 种植大户、技术带头人、合作社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E 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等深度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7)面向科技信息服务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link |
appraisement |
industry |
大数据下科技信息领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大数据下科技信息处理的标准化体系研究 |
(2)大数据下的科技信息资源的建设方法研究 |
(3)大数据下的科技信息资源的分析方法研究 |
人工智能应用于科技信息领域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人工智能为解决科技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提供解决途径 |
主要研究内容 |
(1)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信息的知识存储和管理 |
(2)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信息与知识的深度揭示与聚类 |
(2)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信息前沿技术发现与预警研究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政策动态分析平台设计 |
1)科技政策动态信息监测 |
结语 |
(8)新媒体环境下湖北省乡村科技信息传播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乡村科技信息传播现状 |
2.1 信息获取渠道分析 |
2.2 受众网络行为分析 |
2.3 乡村科技信息获取来源分析 |
3 新媒体环境下乡村科技信息传播的建议 |
(9)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科技信息 |
2.1.1 科技信息的概念 |
2.1.2 科技信息的主要特征 |
2.2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相关概念 |
2.2.1 农村科技信息 |
2.2.2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 |
2.3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的基本内容 |
2.4 相关基础理论 |
2.4.1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2.4.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 |
第三章 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
3.1 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建设的基本情况 |
3.1.1 涉农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
3.1.2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人才建设 |
3.1.3 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
3.2 盐城地区主要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
3.2.1 信息服务站模式 |
3.2.2 科技服务超市模式 |
3.2.3 合作社模式 |
3.2.4 农村科技示范模式 |
3.2.5 一村一品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调查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内容 |
4.1.3 研究对象 |
4.1.4 研究方法 |
4.1.5 研究过程 |
4.2 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调查结果 |
4.2.1 问卷调研的农民基本情况 |
4.2.2 农村居民对农村科技服务的了解程度 |
4.2.3 信用效度分析 |
4.3 对农民和农委政府工作人员访谈结果分析 |
4.3.1 访谈对象 |
4.3.2 农村居民与政府工作人员访谈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
5.1 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
5.1.1 农民层面的问题 |
5.1.2 政府方面的问题 |
5.1.3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企业的问题 |
5.2 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完善对策 |
5.2.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2.2 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
5.2.3 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
5.2.4 提高农村地区文化水平 |
5.2.5 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附录1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调查问卷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面向科技文献的主题发现及演化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主题发现的研究现状 |
1.2.2 主题演化预测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工作基础 |
2.1 主题模型 |
2.1.1 LDA主题模型 |
2.1.2 OLDA在线主题模型 |
2.1.3 主题相似度计算 |
2.1.4 主题模型评价方法 |
2.2 时间序列预测 |
2.2.1 时间序列基础概念 |
2.2.2 时间序列预测相关方法 |
2.2.3 时间序列预测评估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科技文献的IOLDA主题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IOLDA在线主题模型设计 |
3.2.1 主题相似度矩阵构建 |
3.2.2 动态权重计算方法 |
3.2.3 基于动态权重矩阵的伪变长内容演化矩阵 |
3.2.4 Gibbs采样 |
3.2.5 IOLDA模型的概率图模型 |
3.3 IOLDA模型的生成过程和算法过程 |
3.3.1 IOLDA模型的文本生成过程 |
3.3.2 IOLDA模型算法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实验数据 |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科技文献的主题演化预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科技主题热度指标体系构建 |
4.2.1 科技主题热度定义 |
4.2.2 指标定义 |
4.2.3 权重分配 |
4.3 ESA组合预测模型设计 |
4.3.1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4.3.2 组合预测模型 |
4.3.3 时间序列分解 |
4.3.4 时间序列分量预测 |
4.3.5 时间序列加权组合 |
4.3.6 ESA预测模型整体流程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基于IOLDA模型的科技热度时间序列获取实验 |
4.4.2 基于ESA预测模型的科技主题热度时间序列预测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技信息智能分析预测系统 |
5.1 课题来源 |
5.2 开发目标及环境 |
5.2.1 开发目标 |
5.2.2 开发环境 |
5.3 需求分析 |
5.3.1 系统功能性需求 |
5.3.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5.3.3 系统用例分析 |
5.4 系统设计 |
5.4.1 逻辑架构设计 |
5.4.2 功能架构设计 |
5.4.3 数据库设计 |
5.4.4 系统详细设计 |
5.5 系统实现 |
5.5.1 科技领域关键词检索功能 |
5.5.2 科技主题识别功能 |
5.5.3 科技主题热度趋势预测功能 |
5.5.4 数据统计功能 |
5.5.5 数据管理功能 |
5.6 系统测试 |
5.6.1 测试用例 |
5.6.2 测试总结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浅谈如何利用科技信息(Ⅰ)(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视域下科技信息服务对校企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SD模型的演化分析[J]. 王晓燕. 江西社会科学, 2022
- [2]探析核动力研究机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 杨静,张迪文,罗钊航. 科技传播, 2021(18)
-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信息传播控制机制探析(1946~1955年)[J]. 潘迎春,洪玲艳. 思想战线, 2021(05)
- [4]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共创系统及运行机制研究[J]. 郭永辉,夏冬秋.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2
- [5]公益类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管理体制优化探究 ——以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为例[D]. 徐志豪.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6]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贫困地区农业技信息传播实践研究 ——以云南省羊肚菌产业为例[D]. 井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7]面向科技信息服务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J]. 于伟,王忠军. 中国科技信息, 2021(10)
- [8]新媒体环境下湖北省乡村科技信息传播与发展研究[J]. 范青,陈洪友. 湖北农业科学, 2021(08)
- [9]盐城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 单中涓.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10]面向科技文献的主题发现及演化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D]. 罗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