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华河北省武安市活水乡马店头中学056307
摘要: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锻炼他们的批判学习能力。首先我们自己要敢于向权威提出疑问,然后要把握好批判的度,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有意义的批判。本着精益求精、睹人思己、扬长避短的宗旨,最终的目的不仅是让他们在高考语文中取得好成绩,而且能用这种态度来提高他们生活中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青春,把握人生的方向。
关键词:语文教学批判探究
多年来,高考制度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改革。高考命题的考查重点由原来的基础知识逐渐向个人能力过渡,知识覆盖面越来越广,题型也越来越活。
全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我们语文老师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努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不盲从课本、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体说来,一是要让他们看到事物的优势,并要虚心地学习吸取;二是引导他们客观看待事物可能存在的不足,参考它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种教学可以叫做“批判性引导教学”。
在我的教学实验过程中,曾做过“批判性引导教学”的尝试,效果很明显。一次语文课,我把初中课文《白杨礼赞》印发到每一位同学手中,让他们发挥批判精神,把自己想象是语文老师,在修改学生文章;或者自己模拟一个大编辑,在审一篇平常的稿件。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要把好的句子段落用红笔勾画出来,把不足之处挑剔出来。这可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家茅盾先生的著名散文,多年前就被选入初中教科书中。其中“它没有婆娑的姿态……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是树中的好丈夫”等段落,是要求背诵的,学生们大部分还能记得。现在要求他们对名家“吹毛求疵”,抛开原来教材上对这篇文章的褒赞之词。虽然这很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冒险精神,但对他们提出这种要求,难度还是很大的。我先给他们30分钟,仔细阅读文章,要求首先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路,接着要从细节中发现闪光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分组讨论。第二节课堂上,再展开集体讨论,要模仿风靡创意界的“头脑风暴法则”,即无论他人说什么,都不能表示反对,只管各抒己见,最大限度地鼓励创意和发散性思维。学生们在之后的讨论中表现得非常积极活跃,他们最终拿出了以下几点修改建议:
1、第二自然段:“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麦浪’,若不是妙手而得……”铺垫过于冗长,有点偏离“白杨树”的主题。作者是想通过对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入手,再过渡到白杨远景。但从对麦浪的赞叹和对无边无垠的雄壮感受,过渡到“单调”感觉,有点仓促突兀。
2、第一、第四、第六自然段以及第八段的开头,全是在写:“这是西北很普通的一种树,但很不平凡。”在文字上有点稍显干涩,在语言和句式上再散一些会更好。
3、反问和设问句不是很自然。譬如:“那你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当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想不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联想不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就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近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作者想通过设问排比,一层层深入展开,来增加气势,但是从接受者的角度上感受,还是觉得有些牵强。
毕竟,《白杨礼赞》是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散文。它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茅盾先生曾搭乘朱德总司令的车,在开往延安的路上,对白杨树大加赞叹。但《白杨礼赞》不是取于一时一地,而是他在西北高原走了一圈后,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对比,在1941年于重庆写的。作者不仅是有感而发,而且有据可依。茅盾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具有典型性。他在选材时很重视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之一。《白杨礼赞》采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写法,斥责了“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西北抗日人民,他们有着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革命品质。文章由景及树,由树及人,描写了四幅生动的画面,分别是高原风光图、白杨远景图、白杨特写图和白杨联想图。《白杨礼赞》是一篇很优秀的散文,但如果敢于对这样的散文进行批判学习,那么对别的文章也不会盲目赞叹了。
通过对《白杨礼赞》的批判学习,我让同学们领悟到了托物言志的如何运用、散文语言的节奏性和诗韵、文章整体的逻辑性、行文的布局巧妙性。课后我让每人仿写一篇《白杨礼赞》,学生们兴致很高,对写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通过这两堂课,他们不再迷信课本、迷信老师的教授了。他们开始敢于怀疑权威,同时更加信任自己,增加了认知的自主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还明白了精益求精的道理。
作为老师,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锻炼他们的批判学习能力。首先我们自己要敢于向权威提出疑问,然后要把握好批判的度,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有意义的批判,本着精益求精、睹人思己、扬长避短的宗旨。最终的目的不仅是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而且能用这种态度来提高他们生活中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青春、把握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