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棕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淋洗,钝化,环境风险
黄棕壤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彩,张金永,肖扬,王世泽,王明新[1](2019)在《EGTA/TSP联合修复模拟重金属污染黄棕壤及其环境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淋洗可能导致土壤残留重金属活化问题,研究淋洗/钝化联合修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的削减作用。以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thylenebis (oxyethylenenitrilo) tetraacetic acid,EGTA]为淋洗剂,以重过磷酸钙(triple super phosphate,TSP)为钝化剂,研究了EGTA投加量、液固比、淋洗时间和TSP投加量等对模拟重金属污染黄棕壤中Cu、Zn、Pb和Cd 4种重金属洗脱率和浸出浓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设计多因素实验,拟合了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削减率与EGTA投加量、液固比及TSP投加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涵盖土壤重金属含量、浸出浓度和毒性的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EGTA对Cu和Cd的洗脱率较高,可显着降低Zn和Cd浸出浓度。增加淋洗时间有助于提高Cu、Zn和Cd洗脱率并降低其浸出浓度,但提高了Pb浸出浓度。随着液固比的增加,Zn和Pb洗脱率呈上升趋势,Cd洗脱率呈下降趋势,Cu洗脱率先提高后下降;Cu、Zn和Cd浸出浓度呈下降趋势,而Pb浸出浓度呈上升趋势。TSP钝化大幅度削减了Pb浸出浓度。总环境风险削减率(β)与EGTA投加量、液固比及TSP投加量呈二次方关系,当EGTA投加量为1.0 g·L~(-1),液固比为10,TSP投加量w为2%时,β为62.80%,与验证实验结果相近,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和预测能力。提高EGTA投加量和液固比可以大幅度降低Cu、Zn和Cd的环境风险,TSP钝化处理对Pb环境风险的削减作用较好,EGTA投加量与液固比以及EGTA投加量与TSP投加量对β表现为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苗淑杰,乔云发,王文涛,施雨涵[2](2019)在《添加玉米秸秆对黄棕壤有机质的激发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玉米秸秆添加后会改变土壤原有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即引起激发效应,从而影响土壤碳平衡和周转。因此,适量秸秆还田将是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提升土壤生产潜力的关键。本试验以黄棕壤为研究对象,设不添加玉米秸秆对照(CK)和添加占干土重的1%、5%和9%的粉碎玉米秸秆处理进行室内培养,分析土壤CO_2释放动态及激发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量玉米秸秆后,土壤CO_2释放速率和累积量呈现出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在培养前期,各处理土壤CO_2释放速率表现为9%>5%>1%>CK,到培养的第8天左右,添加5%玉米秸秆的土壤CO_2释放速率超过了添加9%玉米秸秆的土壤,在培养后期,所有处理的土壤CO_2释放速率慢慢地趋于一致。从累积CO_2释放量来看,添加5%玉米秸秆的处理比9%玉米秸秆的处理土壤总CO_2释放量高,表明添加5%秸秆的处理对微生物群落和微生物活性的作用最大。在整个培养阶段,玉米秸秆添加对土壤有机质的激发效应均为负值,而加入的玉米秸秆并没有完全矿化,从而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因添加玉米秸秆而升高。这些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有利于提高黄棕壤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本试验的短期培养过程中以土壤干重9%的添加量增加最多。(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9年03期)
张奇,陈粲,陈效民,任晓明,张志龙[3](2019)在《不同深度秸秆还田对黄棕壤氮素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深度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变化的影响,为提高还田秸秆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共设5个不同处理:对照CK(不添加秸秆),T_0(表面覆盖),T_(10)(10 cm还田),T_(20)(20 cm还田),T_(30)(30 cm还田)处理。[结果]①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处理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98%~29.36%,2.72%~45.52%,10.48%~56.64%,铵态氮降低了7.75%~39.20%;②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分别增加了5.01%~35.78%和9.69%~52.56%;③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估了秸秆还田各处理土壤质量状况,综合得分次序为:CK<T_(30)<T_0<T_(20)<T_(10),在10和20 cm深度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水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作用,且以10 cm秸秆还田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结论]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氮素水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改良土壤性状,在秸秆还田深度为10和20 cm效果较好,尤其10 cm秸秆还田对土壤中氮素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吕波,王宇函,夏浩,姚子涵,姜存仓[4](2018)在《不同改良剂对黄棕壤和红壤上白菜生长及土壤肥力影响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对比黄棕壤和红壤上施用不同改良剂对白菜生长状况及土壤肥力影响的差异,为改良剂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物炭(C)、腐殖酸钾(HA-K)和生石灰(CaO)为试验材料,不施改良剂为对照,分别以黄棕壤和红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改良剂对白菜的生物量、养分含量、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土壤pH、养分含量、交换性铝含量和酶活性的差异。【结果】(1)与对照相比,黄棕壤和红壤上施用生物炭和生石灰均能促进白菜生长,增强其抗性,主要是提高了白菜产量、叶片氮磷钾养分含量及积累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降低丙二醛含量。但黄棕壤和红壤上施用腐殖酸钾对白菜生长影响不同,黄棕壤上施用腐殖酸钾使得白菜产量显着增加,达到25.93 g/株,然而红壤上施用腐殖酸钾对白菜的生长无明显改善,产量仅为0.18 g/株。(2)3种改良剂对黄棕壤和红壤的肥力效应不同,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增加土壤pH、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以及脲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降低碱解氮和交换性铝含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无显着影响,土壤肥力得以增强,其中黄棕壤的pH增加1.39个单位,交换性铝含量减少了89.3%,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68.4%;红壤的pH增加0.82个单位,交换性铝含量降低了93.9%,有机质含量提高了775.6%。对于施用腐殖酸钾和生石灰,二者均显着提高土壤pH及蔗糖酶活性,减少交换性铝含量,但腐殖酸钾对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以及脲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影响,显着降低碱解氮含量,交换铝含量依然很高;而施用生石灰降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对有效磷含量、脲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影响。【结论】不同改良剂对两种类型土壤上白菜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影响有较大差异,生物炭和生石灰能改善两种土壤肥力和提高白菜的产量,而腐殖酸钾在黄棕壤中的施用效果好于红壤。(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2期)
孟静[5](2018)在《农业农村部武汉黄棕壤生态环境试验基地落户鄂州》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日报讯(孟静)位于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的一片试验田里,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一派丰收在望景象。可你知道吗?这片稻田下棕黄的沃土,是从50公里外武汉洪山区狮子街的省农科院南湖试验基地整体搬迁而来,耗时10个月,花费近1000万元。10月20日,“农业(本文来源于《湖北日报》期刊2018-10-31)
刘伟[6](2018)在《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在黄棕壤吸附苯酚和Cd~(2+)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前期研究得到的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吸附苯酚及Cd~(2+)的最佳修饰比例基础上,分别以蒙脱石含量为43%和6%的2种黄棕壤制备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黄棕壤。首先以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作对比,根据测定的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和阳离子型修饰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MAB)、阴离子型修饰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复配修饰黄棕壤的有机碳含量(TOC)、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的表面特征,比较了其复配修饰机制和膨润土的规律性是否一致;根据BS-12+CTMAB和BS-12+SDS复配修饰黄棕壤对有机污染物苯酚和重金属污染物Cd~(2+)在单一和复合条件下(苯酚+Cd~(2+))的吸附特征,验证两性复配修饰对有机、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增强效应;结合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与两性复配修饰黄棕壤之间对有机物、重金属污染吸附效应的差异,找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复配方式调整后修饰土样对有机、重金属污染物吸附效应的变化,验证膨润土吸附的最佳修饰比例对于黄棕壤土壤的适用性。其次为了探索黏土矿物组成对两性复配修饰黄棕壤吸附苯酚及Cd~(2+)效果的影响,通过分别添加一定比例黏土矿物(膨润土和高岭土)到黄棕壤中改变黄棕壤黏土矿物组成,基于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高岭土吸附苯酚及Cd~(2+)的最佳修饰比例制备两性复配修饰土样。以两性复配修饰黄棕壤作对比,研究黏土矿物组成的变化对复配修饰黄棕壤的修饰机制、表面特征和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讨黄棕壤黏土矿物组成的变化对其修饰机制、表面结构产生变化和对有机、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和未修饰黄棕壤相比,2种黄棕壤两性修饰和两性-阴离子复配修饰后的蒙脱石层间距均未发生变化,蒙脱石含量较高的黄棕壤单一阳离子修饰和两性-阳离子复配修饰后的蒙脱石层间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BS-12修饰比例的增大,有机碳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比表面积呈减小趋势;在BS-12两性修饰黄棕壤基础上,复配CTMAB和SDS后,随着CTMAB和SDS修饰比例的增加,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大,而比表面积逐渐减少。FTIR和SEM证实了BS-12和CTMAB或SDS与黄棕壤修饰和结合。(2)在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膨润土吸附苯酚最佳修饰比例基础上制得的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黄棕壤,和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相同,依然具有最佳的对苯酚吸附能力。BS-12+CTMAB复配修饰显着提高黄棕壤对单一BS-12、CTMAB修饰土样吸附苯酚的能力,而经SDS复配修饰后的黄棕壤对苯酚的吸附能力较BS-12降低,Cd~(2+)的共存对于土样吸附苯酚存在抑制作用。黄棕壤各供试土样对苯酚的吸附等温线适合用Henry模型描述,且对苯酚的吸附为增温负效应,pH升高不利于苯酚吸附,离子强度对吸附苯酚有促进作用。修饰黄棕壤吸附苯酚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吸附能力主要取决于修饰土样的TOC,而阳离子交换量是决定修饰土样TOC增加量的主要因素。(3)和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相同,在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膨润土吸附Cd~(2+)的最佳修饰比例基础上制得的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黄棕壤,依然对Cd~(2+)的吸附能力表现最好。2种黄棕壤BS-12修饰土样对Cd~(2+)的平衡吸附量均明显增加,和BS-12修饰黄棕壤相比较,CTMAB复配修饰降低了Cd~(2+)的吸附能力,而SDS复配修饰对Cd~(2+)的吸附量呈增加趋势,苯酚的存在抑制了Cd~(2+)的吸附。Langmuir模型适合描述黄棕壤各供试土样对Cd~(2+)的吸附,pH升高利于Cd~(2+)吸附,而离子强度的增大减弱了黄棕壤对Cd~(2+)的吸附,黄棕壤各供试土样对Cd~(2+)的吸附是熵增控制的自发性过程。土样阳离子交换量是吸附Cd~(2+)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4)随着黄棕壤中蒙脱石含量的逐渐增大,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土样的有机碳含量、蒙脱石层间距、特征吸收峰的峰强及修饰剂在土样表面的修饰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比表面积的降低程度整体上也呈增大趋势;而随着黄棕壤中高岭土含量的逐渐增大,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土样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蒙脱石和高岭土层间距均未受高岭土含量的影响,比表面积的降低程度和特征吸收峰的峰强整体均呈减小趋势。(5)与两性和单一阳离子修饰土样相比,分别添加了膨润土和高岭土的两性-阳离子复配修饰黄棕壤对苯酚的吸附较高,而两性-阴离子复配修饰对苯酚的吸附能力小于两性修饰土,和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和黄棕壤相同。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黄棕壤对苯酚的吸附能力,随蒙脱石含量的增大而增加,高岭土含量的增大而减小。蒙脱石含量增大使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黄棕壤对苯酚吸附的影响程度随温度、pH升高而逐渐减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物理吸附自发性越大,所需热能逐渐减小;高岭土含量增大,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黄棕壤对苯酚吸附的影响程度随温度、pH升高而逐渐增大,离子强度增大而逐渐减小,物理吸附自发性越小,所需热能逐渐增大。对苯酚吸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蒙脱石含量决定的有机碳含量。(6)分别向黄棕壤中添加膨润土和高岭土,和两性修饰相比,两性-阳离子复配修饰降低了对Cd~(2+)的吸附能力,两性-阴离子复配修饰提高了对Cd~(2+)的吸附能力,和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和黄棕壤相同。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黄棕壤对Cd~(2+)的吸附能力和pH升高对土壤吸附Cd~(2+)的影响程度均随蒙脱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高岭土含量的增大而减小,离子强度增大对其吸附Cd~(2+)的影响程度随黄棕壤中蒙脱石含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高岭土含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黄棕壤的自发性随蒙脱石含量的增大而降低,高岭土含量的增大而提高,两性阳离子土样所需热能随蒙脱石含量的增大增加,高岭土含量的增大而减小,两性阴离子土样所需热能随蒙脱石含量的增大而减小,高岭土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对Cd~(2+)吸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蒙脱石含量决定的CEC。(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10-01)
严陶韬,丁子菊,朱倩,卜晓莉,薛建辉[7](2018)在《生物质炭对黄棕壤理化性质及龙脑樟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京林业大学下蜀林场黄棕壤为试验对象,采用室外盆栽试验,研究生物质炭不同施用量(炭土质量比0、1%、2%、4%)对黄棕壤理化性质及龙脑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可有效改良黄棕壤物理性质,4%施用量改良效果最好,与仅施化肥处理相比,土壤总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显着提高,土壤容重显着降低(P<0.05);施用生物质炭可显着提高土壤pH(P<0.05),改善土壤酸碱性;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氮磷有效性影响显着(P<0.05),低施用量下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高施用量下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生物质炭1%施用量下,龙脑樟叶片产量最高(41.54 g),分别比对照和仅施化肥处理提高141.53%和11.16%;而苗高相对生长速率较仅施化肥处理显着降低6.79%,有利于矮化苗木。可见生物质炭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苗木生长的最佳施用量并不相同。考虑到经济效益,1%的生物质炭施用量对龙脑樟叶片产量的提高较为适宜。(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8年04期)
温馨[8](2018)在《钼调控黄棕壤氮素转化及其微生物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钼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已有研究多关注于钼促进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同化、增加土壤固氮能力等方面,有关钼对土壤氮循环的调控机制,尤其是对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氧化亚氮(N_2O)排放等氮素转化关键过程的影响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采用长期定位田间小区、根箱、室内培养试验,结合高通量测序、q PCR等分子技术,分析土壤钼丰缺对氮素转化关键过程的调控作用,并探讨作物根系、土壤pH、季节变化对调控过程的影响,以阐明钼调控土壤氮素转化的微生物机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长期定位田间小区试验中,经过7年连续试验,长期施钼将土壤有效钼含量从0.16 mg/kg显着提高至0.98 mg/kg,长期施钼处理蔬菜累积产量、蔬菜氮素携出量和肥料氮利用率分别增加11.56%、18.41%和8.18%,土壤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微生物量氮(MBN)和全氮含量分别减少13.53%、29.48%、40.37%、和11.88%。因此,长期施钼通过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携出量以降低土壤氮组分含量,通过降低土壤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和反应底物浓度削弱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以减少氮素气态损失,以此促进植物氮利用和调控土壤氮转化,减少土壤氮尤其是活性氮富集,进而降低氮损失的环境风险。2.长期定位试验田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细菌主要包括14个门,变形菌、酸杆菌、放线菌和绿弯菌为优势种群,真菌主要包括7个门,子囊菌和担子菌是优势种群。长期施钼增加土壤细菌16S rRNA数量,在早春显着诱导nirK、在初夏显着诱导nosZ基因数量增加;长期施钼减少土壤细菌和真菌特有OTU的数量,降低土壤微生物的特异性。在细菌水平,缺钼诱导疣微菌门出现,显着增加OTU750丰度;在真菌水平,施钼显着降低变形虫门Gracilipodida和OTU40丰度。季节变化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更为明显:早春诱导细菌和真菌特有OTU的出现,增加土壤微生物的特异性,AOA基因数量较高;初夏时细菌16S rRNA数量、AOB和反硝化基因数量较高。细菌水平上,早春诱导疣微菌门出现;初夏显着增加OTU1134和OTU1617丰度。真菌水平上,早春显着增加OTU168和OTU184丰度;初夏显着增加接合菌门、OTU153、OTU197丰度。3.根箱试验中,根区、非根区土壤氮素转化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在根区土壤中,土壤pH值随施钼水平增加而升高;土壤NO_3~--N含量在0.15和0.3 mg/kg施钼水平时显着增加、在1 mg/kg施钼水平时显着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降低;PDA为负且随施钼水平增加显着降低;narG和nosZ基因数量显着增加。在非根区土壤中,随施钼水平的增加,土壤NO_3~--N含量和NR活性显着降低;narG基因数量显着增加。土壤pH值、NO_3~--N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表观硝化速率(ANR)和nosZ基因数量在根区显着高于非根区;相反,土壤NH_4~+-N含量、全氮含量、Nir活性、PDA、AOB、nirK和nirS基因数量在根区显着低于非根区土壤。因此,钼在冬小麦根-土氮素转化过程中起的主要作用是,适当的施钼水平(0.3 mg/kg)能促进NO_3~--N和MBN由非根区向根区土壤转移,增加作物生物量和氮携出量,同时削弱根区和非根区土壤反硝化潜势。4.培养试验中,在pH5.3的酸性土壤中,1 mg/kg施钼水平显着增加土壤N_2O释放速率且在培养的24 h之后显着抑制AOA、AOB、narG、nosZ、nirK和nirS基因数量;施钼在培养的48 h之前显着减少、在72 h显着增加土壤NH_4~+-N含量。在pH7.5的碱性土壤中,土壤N_2O总排放高于酸性土壤且在24 h出现排放峰,除24 h外,施钼在其他时间点均抑制N_2O释放速率;施钼水平为0.3 mg/kg时土壤NH_4~+-N含量在6 h和12 h显着增加;施钼水平为1 mg/kg时土壤NO_3~--N含量在6 h时显着降低、在48 h时显着增加,土壤NH_4~+-N含量在12 h和72 h显着增加、在48 h显着降低;两个钼水平在不同培养时间点对功能基因数量的影响不同。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缺钼导致土壤氮富集和环境氮排放的主要过程是:作物生物量低,氮素携出少,土壤氮组分尤其是活性氮含量高,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活跃。施用钼肥通过增加作物生物量、促进NO_3~--N和MBN从非根际土壤向根际土壤转移、增加作物氮素携出降低土壤NH_4~+-N、NO_3~--N、MBN和全氮含量,减少土壤氮素残余;通过抑制氨氧化微生物数量削弱硝化作用;通过降低底物浓度和调控反硝化微生物数量在酸性土壤中削弱反硝化作用。因此,在缺钼土壤中,施用钼肥对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氮排放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伟,李文斌,孟昭福,杭朝曦,王腾[9](2018)在《BS-12+CTMAB复配修饰黄棕壤对菲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两性阳离子复配修饰黄棕壤对菲的吸附效应及影响机制,基于两性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和阳离子型表面修饰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MAB)复配修饰膨润土吸附苯酚的最佳修饰比例,分别以蒙脱石含量为43%和6%的2种黄棕壤制备了2个系列的BS-12+CTMAB复配修饰土样。通过批处理法研究了两性复配修饰黄棕壤对菲的吸附特征,分析了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对复配修饰黄棕壤吸附菲的影响,并探讨了复配修饰黄棕壤对菲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总修饰比例的增大,2种复配修饰黄棕壤对菲的吸附能力均逐渐增强,Henry模型适合描述2种复配修饰黄棕壤对菲的吸附;2种修饰黄棕壤对菲吸附量均随温度、pH值的升高而降低,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升高;2种复配修饰黄棕壤对菲的吸附均以分配吸附为主,总体上修饰黄棕壤对菲和苯酚的吸附具有相似的机制。土样阳离子交换量(CEC)和修饰比例是两性复配修饰黄棕壤吸附菲的决定因素。(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任晓明,陈粲,陈效民,曲成闯,韩召强[10](2018)在《秸秆还田深度对黄棕壤养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改变秸秆还田深度来探讨其对黄棕壤养分和物理性状的影响,探索最适秸秆还田深度,为提高秸秆利用率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棕壤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无秸秆还田(CK)、表面覆盖(T_0)、10cm还田(T_(10))、20cm还田(T_(20))和30cm还田(T_(30)),分析了小麦收获后土壤0—40cm土层物理性质和土壤养分状况。[结果](1)秸秆还田能显着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有效水含量,使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6.56%~9.96%,2.81%~7.32%和1.67%~10.00%;(2)秸秆还田减少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降幅为1.48%~15.04%和14.90%~53.42%,其中土壤硝态氮含量与秸秆还田深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3)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各处理下的土壤综合得分次序为:T_(20)>T_(30)>T_(10)>T_0>CK,说明秸秆还田处理能改善土壤养分和物理状况,其中秸秆还田深度为20cm时效果最为显着。[结论]综合黄棕壤物理性状和养分含量,秸秆还田深度20cm处理最为适宜。(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8年02期)
黄棕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玉米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玉米秸秆添加后会改变土壤原有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即引起激发效应,从而影响土壤碳平衡和周转。因此,适量秸秆还田将是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提升土壤生产潜力的关键。本试验以黄棕壤为研究对象,设不添加玉米秸秆对照(CK)和添加占干土重的1%、5%和9%的粉碎玉米秸秆处理进行室内培养,分析土壤CO_2释放动态及激发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量玉米秸秆后,土壤CO_2释放速率和累积量呈现出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在培养前期,各处理土壤CO_2释放速率表现为9%>5%>1%>CK,到培养的第8天左右,添加5%玉米秸秆的土壤CO_2释放速率超过了添加9%玉米秸秆的土壤,在培养后期,所有处理的土壤CO_2释放速率慢慢地趋于一致。从累积CO_2释放量来看,添加5%玉米秸秆的处理比9%玉米秸秆的处理土壤总CO_2释放量高,表明添加5%秸秆的处理对微生物群落和微生物活性的作用最大。在整个培养阶段,玉米秸秆添加对土壤有机质的激发效应均为负值,而加入的玉米秸秆并没有完全矿化,从而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因添加玉米秸秆而升高。这些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有利于提高黄棕壤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本试验的短期培养过程中以土壤干重9%的添加量增加最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棕壤论文参考文献
[1].王彩彩,张金永,肖扬,王世泽,王明新.EGTA/TSP联合修复模拟重金属污染黄棕壤及其环境风险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2].苗淑杰,乔云发,王文涛,施雨涵.添加玉米秸秆对黄棕壤有机质的激发效应[J].土壤.2019
[3].张奇,陈粲,陈效民,任晓明,张志龙.不同深度秸秆还田对黄棕壤氮素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9
[4].吕波,王宇函,夏浩,姚子涵,姜存仓.不同改良剂对黄棕壤和红壤上白菜生长及土壤肥力影响的差异[J].中国农业科学.2018
[5].孟静.农业农村部武汉黄棕壤生态环境试验基地落户鄂州[N].湖北日报.2018
[6].刘伟.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在黄棕壤吸附苯酚和Cd~(2+)上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7].严陶韬,丁子菊,朱倩,卜晓莉,薛建辉.生物质炭对黄棕壤理化性质及龙脑樟幼苗生长的影响[J].土壤.2018
[8].温馨.钼调控黄棕壤氮素转化及其微生物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9].刘伟,李文斌,孟昭福,杭朝曦,王腾.BS-12+CTMAB复配修饰黄棕壤对菲的吸附[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
[10].任晓明,陈粲,陈效民,曲成闯,韩召强.秸秆还田深度对黄棕壤养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