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平曲线半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速磁浮,平曲线最小半径,动力学模型,优化分析
平曲线半径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柏,黄靖宇[1](2019)在《高速磁浮线路平曲线最小半径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借助以往线路设计工作者常用的静态分析方法,从满足列车悬浮架构造要求、轨道梁制造安装要求,以及乘客舒适度要求计算得到了高速磁浮线路平曲线最小半径的理论计算值。然后以TR08型高速磁浮列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列车各部件结构特点和力的传递关系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包含129个自由度的高速磁浮车辆一线路动力学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平曲线最小半径静态分析结果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对半径值进行优化调整。优化过后,列车通过设计曲线段,运行更加平稳,动力学性能良好,乘客舒适性与工程经济性得到较好的平衡。(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01)
郑克梅,涂圣文,赵咏财,黄道欣,任家洛[2](2019)在《双车道公路平曲线半径与机动车油耗排放量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平曲线半径与机动车油耗排放量间的关系,以双车道公路为研究对象,运用汽车行驶动力学、运行车速理论和MOVES油耗排放分析系统,提出了一种分析双车道公路机动车油耗排放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汽车行驶动力学和运行车速模型计算车辆经过公路平曲线路段的微观速度分布值,然后采用基于机动车比功率VSP的MOVES软件计算车辆产生的油耗排放量。运用该方法,分析了我国双车道公路40,60,80 km/h设计车速下,小汽车油耗排放量与公路平曲线半径间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各级车速下,随着公路平曲线半径的增大,机动车油耗排放量逐渐降低,直至趋于稳定。40 km/h设计车速下,小汽车油耗排放量趋于稳定的公路平曲线临界半径约为250 m,最小半径时小汽车油耗排放量约为临界半径时的26倍; 60 km/h设计车速下,相应数据为575m,28倍; 80 km/h设计车速下,相应数据为1400 m,27.9倍。(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期刊2019-08-30)
张航,张肖磊,吕能超[3](2019)在《高速公路小半径平曲线超高可靠性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速公路设计中超高的取值进行研究,在现行规范有关规定的基础上,以汽车在平曲线超高处行车稳定性作为约束,改进超高计算模型;并引入可靠度理论,基于该模型构建超高可靠度功能函数,对车辆运行速度、车辆转弯半径、横向力系数等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分布规律,并采用失效概率来描述超高设计的可靠程度.参考《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高速公路对应安全等级的可靠度要求,计算不同设计速度下最大安全超高取值.结果表明,在相应极限最小半径处取8%作为最大超高,其失效概率较大即安全性较低;通过以满足一级安全等级条件的目标可靠度反算,推荐最大超高值取6%,具有较高的道路安全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9年03期)
狄胜德,周建,张巍汉,王萌[4](2019)在《城市主干道地下小半径平曲线车道加宽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可用地的减少和交通的日益拥堵,越来越多的地下道路开始修建。但受到既有建筑的影响,地下道路只能采用一些极限的设计指标,其安全性令设计人员困扰。文章针对我国南方某城市一在建地下主干道实体工程中的小半径平曲线加宽设计问题,开展了驾驶模拟试验研究。加宽前后驾驶行为数据的对比发现:采取外侧物理加宽,并将加宽平均到每个车道,左右转弯小半径平曲线驾驶行为的变化不同。小客车驾驶员在左转弯平曲线处速度会较未加宽的情况下速度更低,且越往外侧车道速度降低幅度也越大;同时内侧车道平曲线后段与相接直线段驾驶员向右侧偏移距离增大,外侧车道驾驶员在整个平曲线段左右摆动幅度增大。小客车驾驶员在加宽的右转弯平曲线处速度受弯道的影响减小,但车辆左右摆动幅度有所增加。这说明地下小半径平曲线车道进行外侧物理加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驾驶员的视野,但采取将所有加宽平均分配到各个车道的方式不利于小客车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5期)
赵酉超,毛红日,刘江东[5](2019)在《超高速公路安全平曲线半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速公路具有更高的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但同时也对平曲线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对既有高速公路平曲线设计与运营常出现问题的调研以及超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概率与程度的量化分析,提出超高速公路高安全要求,并以满足安全要求为出发点,建立障碍物识别模型进行平曲线几何分析,计算出超高速公路安全平曲线半径,为超高速公路及其平曲线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罗周生[6](2018)在《公路改建工程测量中平曲线半径的选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流县公路县道大灵线(线路编号:X794)修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技术标准低,弯道多,纵坡破碎起伏变化频繁,行车速度低,严重制约公路通行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公路通行能力低下、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困境愈发凸显。为了改变该公路的通行状况,促进清流县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清流县人民政府将该公路的改造工程列入县境内公路改造工程项目。根据该路的交通车流量现状及对未来交通量和沿线国民经济发展的预测,决定将该路(属于山岭重丘区地形)改造为二级路。清流县公路建设指挥部负责该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本人全程参加了该公路改建工程的勘测和测量设计工作,并主要承担了选线和工程设计工作,该公路改建工程的测量采用现场定线。(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29期)
桑迪,石琴[7](2018)在《快速路平曲线半径对交通排放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快速路平曲线半径与交通特征参数对车速和交通排放的影响。根据合肥市四条典型快速路平曲线路段实测数据,建立了断面车速预测模型,并选择COPERT Ⅳ排放模型对合肥市轻型机动车排放因子进行测算。基于模型模拟数据,分析了行驶速度与平曲线半径对排放因子的影响,拟合了污染物CO排放因子与速度的函数关系。最后基于断面车速预测模型,建立了合肥市平曲线路段轻型车污染物排放量预测模型,并进行实例计算。(本文来源于《交通节能与环保》期刊2018年04期)
张卫华,曹世全,王锟[8](2018)在《多雨地区道路平曲线半径及安全限速设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道路行车视距的研究,综合考虑雨天影响下的环境能见度、路面附着系数以及道路平曲线半径、横坡值等参数,构建一种适合多雨地区道路平曲线路段的安全限速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及雨天条件下的低能见度是影响平曲线路段限速的重要因素,依据计算结果,可对多雨地区的平曲线极限半径进行优化设置,同时针对多种降雨强度给出不同平曲线路段对应的限速设计值。(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与经济》期刊2018年04期)
张中,李向阳,黄建光[9](2018)在《横风作用下山区公路平曲线半径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山区公路交通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在道路设计上,现行的山区公路设计均统一采用通用的公路工程设计标准,缺乏在一定横风作用下平曲线半径设定的参考标准取值。为了减少或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重点以影响交通安全的山区道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可能产生的设计缺陷为切入点进行分析,采用相关试验得出在不同风速、不同设计行车速度下山区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设计参考值,从理论上解决设计缺陷对山区公路交通行车安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8年06期)
周海宇[10](2018)在《山区高速公路小半径平曲线隧道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向山区转移,由于山区地理环境复杂,采用小半径曲线隧道可以使路线局部克服较大高差,很好的解决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问题。但与此同时,小半径隧道也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段。目前,我国并未对于小半径曲线隧道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远不能满足交通安全保障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山区高速公路小半径曲线隧道的交通特性及安全保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从行车稳定性、视距保障性两个方面对小半径曲线隧道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小半径曲线隧道的界定标准。利用调查资料,分析了隧道交通事故分布特征。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小半径曲线隧道的环境特征以及行车特性,同时建立小半径曲线隧道叁维视距计算模型。通过建立模拟驾驶仿真实验模型,记录并分析驾驶人在不同半径隧道中驾驶人的视觉变化规律,建立新的动视点指标。其次,从小半径曲线隧道交通环境及驾驶人视觉特性出发,结合事故分布特点,提出相应的交通安全保障措施。从速度控制技术、视觉诱导技术、出入口设置技术以及曲线隧道加宽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不同的处理措施。提出针对小半径曲线隧道的非对称边缘率标设置方法;根据视觉特性提出小半径曲线隧道轮廓标合理间距计算方法;提出隧道口渐变段、护栏以及光照过度绿化植物设置方法;根据叁维视距分析,建立视距加宽计算模型。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弥补我国小半径曲线隧道安全保障技术空缺,提升小半径曲线隧道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1)
平曲线半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平曲线半径与机动车油耗排放量间的关系,以双车道公路为研究对象,运用汽车行驶动力学、运行车速理论和MOVES油耗排放分析系统,提出了一种分析双车道公路机动车油耗排放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汽车行驶动力学和运行车速模型计算车辆经过公路平曲线路段的微观速度分布值,然后采用基于机动车比功率VSP的MOVES软件计算车辆产生的油耗排放量。运用该方法,分析了我国双车道公路40,60,80 km/h设计车速下,小汽车油耗排放量与公路平曲线半径间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各级车速下,随着公路平曲线半径的增大,机动车油耗排放量逐渐降低,直至趋于稳定。40 km/h设计车速下,小汽车油耗排放量趋于稳定的公路平曲线临界半径约为250 m,最小半径时小汽车油耗排放量约为临界半径时的26倍; 60 km/h设计车速下,相应数据为575m,28倍; 80 km/h设计车速下,相应数据为1400 m,27.9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曲线半径论文参考文献
[1].李辉柏,黄靖宇.高速磁浮线路平曲线最小半径优化分析[C].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2019
[2].郑克梅,涂圣文,赵咏财,黄道欣,任家洛.双车道公路平曲线半径与机动车油耗排放量关系[C].《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2019
[3].张航,张肖磊,吕能超.高速公路小半径平曲线超高可靠性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9
[4].狄胜德,周建,张巍汉,王萌.城市主干道地下小半径平曲线车道加宽安全性研究[J].公路.2019
[5].赵酉超,毛红日,刘江东.超高速公路安全平曲线半径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9
[6].罗周生.公路改建工程测量中平曲线半径的选定[J].科技风.2018
[7].桑迪,石琴.快速路平曲线半径对交通排放的影响分析[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
[8].张卫华,曹世全,王锟.多雨地区道路平曲线半径及安全限速设置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8
[9].张中,李向阳,黄建光.横风作用下山区公路平曲线半径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四川建材.2018
[10].周海宇.山区高速公路小半径平曲线隧道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