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琪芳,冯伟华[1](2021)在《培哚普利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诊治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前者行常规治疗,后者在其基础上联合培哚普利,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干预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hs-CRP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BG、2 hPBG、HbA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ys-C、hs-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降糖、降脂、降压基础上给予培哚普利辅助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疾病发展周期,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刘昉[2](2020)在《基于循证证据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以中国中药学会发布的《课题研究指导原则》为指导,运用GRADE研究方法,参照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提高临床中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提高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方法1.召开课题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完成临床问题构建并确立相关结局指标。2.文献研究:文献检索的资料库包括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考克兰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采用计算机和手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检索的文献进行严格筛选,搜集未公开发表的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灰色文献进行补充,尽可能减少文献的缺失。3.证据质量评价与证据评级:本次研究纳入文献为RCT研究及Meat分析/系统评价文章,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RCT研究采用文献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isk of bias table)进行质量评价;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采用AMSTAR量表进行质量评价,为证据评级提供依据。对于研究类型相同、结局指标相同、数据类别相同的RCT研究应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证据综合分析,通过Meta分析森林图获得同一种中成药多项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与总结,通过倒漏斗图检查Meta分析的某一结局是否存在发表偏倚。采用目前国际通用的GRADE证据分级标准进行证据质量评价。4.专家共识:在全国范围内向相关领域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征求药品的推荐意见,并确定推荐药品的适用证型、使用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形成指南的最终推荐意见。研究结果1.Meta分析/系统评价文章量表评分均偏低,不足纳入标准;RCT研究文献共纳入163篇,包括百令胶囊23篇、黄葵胶囊22篇、雷公藤多苷片22篇、复方丹参滴丸17篇、金水宝胶囊12篇、肾炎康复片9篇、尿毒清颗粒8篇、通心络胶囊8篇、渴络欣胶囊5篇、六味地黄丸5篇、肾衰宁(片/胶囊/颗粒)4篇、参芪降糖颗粒3篇、糖脉康(片/颗粒)3篇、芪参益气滴丸2篇、肾炎舒(胶囊/颗粒)2篇、苁蓉益肾颗粒1篇、大黄蟅虫丸1篇、地黄叶总苷胶囊1篇、复方肾炎片1篇、复方血栓通胶囊1篇、金芪降糖胶囊1篇、精乌胶囊1篇、木丹颗粒1篇、脑心通胶囊1篇、蒲参胶囊1篇、芪药消渴胶囊1篇、芪蛭降糖胶囊1篇、香砂六君丸1篇、肾炎片1篇、通脉降糖胶囊1篇、血府逐瘀片1篇、血脂康胶囊1篇、正清风痛宁缓释片1篇。归纳出33种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中成药。2.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中成药能够降低临床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总量、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部分中成药可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且临床应用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整体安全性良好。3.证据质量的GRADE评级显示:大多数文献研究证据质量评级为低质量和极低质量,个别为中质量研究。4.全国范围内相关领域专家对归纳出的中成药目录进行评议、推荐评价,确定了33种中成药的推荐意见,并确定了适用证型、使用禁忌症,形成了最终的指南意见。研究结论此次指南研究我们主要参照《课题研究指导原则》,运用了GRADE系统方法结合专家共识,最终对百令胶囊、黄葵胶囊、雷公藤多苷片、复方丹参滴丸、金水宝胶囊、肾炎康复片、尿毒清颗粒、通心络胶囊、渴络欣胶囊、六味地黄丸、肾衰宁(片/胶囊/颗粒)、糖脉康颗粒、肾炎舒(胶囊/颗粒)、苁蓉益肾颗粒、复方肾炎片、肾炎片予以弱推荐。
连心逸,柳红芳,王向明,章轶立[3](2020)在《金水宝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金水宝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PubMed、Embase,收集金水宝胶囊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范围为建库至2019年5月31日,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RCT,涉及患者1067例。观察组(金水宝胶囊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74,95%CI[3.29,10.03],Z=6.14,P<0.000 01);2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安全性高。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一,确切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RCT予以证实。
贾雨洋[4](2020)在《补肾和脉颗粒对1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补肾和脉颗粒对1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为前瞻性、完全随机化、阳性药物对照、双盲双模拟的单中心临床试验。以诊室血压、晨尿白蛋白/肌酐(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及常规眼底镜检查改变为结局指标,评估治疗24周后补肾和脉颗粒+培哚普利片安慰剂(试验组n=29)和培哚普利片+补肾和脉颗粒安慰剂(对照组n=31)的疗效、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人口学和临床特征、诊室血压各参数具有可比性(P均>0.05);治疗12周时组间诊室血压参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4周后试验组的收缩压和脉压均进一步下降4~6mmHg,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UACR水平显着降低(P<0.05),视网膜动脉硬化明显改善(P<0.05),其差异主要来源于Ⅲ级向Ⅱ级好转,小动脉痉挛和血管壁光反射改变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1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气亏虚证患者中,与规范应用培哚普利片相比,补肾和脉颗粒可能通过降低动脉僵硬度途径进一步降低了收缩压与脉压,同时又可以显着改善微血管功能标志物,从而可能产生大动脉弹性功能和微血管功能的双重保护作用。
傅瑶,张剑萍,简桂花,郭澄,汪年松[5](2019)在《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文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全株,性味苦、寒,有大毒,作用于心、肝。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杀虫解毒等,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及抗菌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常用的雷公藤制剂为雷公藤多苷,在原发性肾病、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及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脏病中使用。本文对近年有关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应用作一参考。
刘婧[6](2019)在《ACEI或ARB类药物联合补虚通络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补虚通络中药复方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材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2013-2018年1月CBM、CNKI、VIP、万方资源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Pubmed。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关于ACEI或ARB类药物与补虚通络中药复方联合治疗DKD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提取、评估方法学质量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6篇中文文献,总计214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虚通络中药复方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临床DKD患者临床疗效明显(OR=3.65,95%CI[2.99,4.45]),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001)。2.在降低尿微量白蛋白(SMD=-1.63,95%CI[-2.43,-0.83])、减少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SMD=-1.61,95%CI[-2.14,-1.09])、减少24h尿蛋白定量(SMD=-0.85,95%CI[-1.14,-0.55])、降低血肌酐(SMD=-0.48,95%CI为[-0.71,-0.25])和尿素氮(SMD=-0.49,95%CI[-0.66,-0.32])方面均优于单用ACEI或ARB类药物组。结论:与单用ACEI或ARB类药物相比,联合补虚通络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改善明显,能一定程度上降低mAlb、UAER、24h UTP、Scr、BUN。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还不尽如意,有待更多高质量的文献研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进一步研究以验证当前结论。
帅优优[7](2019)在《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活血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血肌酐、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等的影响,及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观察活血降糖饮干预后模型大鼠一般生化指标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并对肾组织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探讨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分子机制。方法:一、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气阴两虚夹瘀证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活血降糖饮,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中医症候积分等的变化。二、第二部分实验研究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加尾静脉注射链脉佐菌素(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并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DN组、DN+Met+ZY组、DN+Met+Cap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进行灌胃治疗,并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干预1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血脂(TC、TG、HDL-C、LDL-C)、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24hUTP)及尿微量白蛋白(24hmALB)的变化。同时用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及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取正常组、模型组、双胍加中药组大鼠肾组织进行RNA-seq测序。结果:一、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 HbAlc、FPG、TG、TC、LDL-C、Scr、UAER、Cys-C、NGAL 及中医症候积分等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DL-C无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二、第二部分实验研究(一)一般生化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PG、TC、TG、LDL-C、Scr、BUN、24h UTP、24h mALB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双胍+中药组和双胍+卡托普利组FPG、TC、TG、LDL-C、Scr、BUN、24h UTP、24h mALB均明显下降(P<0.01、P<0.05),HDL-C无明显变化;与双胍+卡托普利组之间比较,双胍+中药组FPG、TC、TG、LDL-C明显下降(P<0.01、P<0.05),HDL-c、Scr、BUN、24h UTP、24h mALB 均无明显差别(P>0.05)。(二)根据HE染色、Masson染色、PAS染色及电镜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双胍+中药组和双胍+卡托普利组肾脏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三)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VS正常组与模型+二甲双胍+中药组VS模型组转录本中基因总量接近,其中表达差异最明显的双向调控基因共筛选出10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VS正常组与模型+二甲双胍+中药组VS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注释到生物学进程类别;KEGG前20条显着富集通路分析显示模型组VS正常组与模型+二甲双胍+中药组VS模型组共同作用的信号通路有代谢相关通路及cAMP信号通路。结论: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地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改善肾功能,同时还能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病理改变,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Cftr、Pdk4、Angptl4、Hmmgcs2等多靶点介导多通路实现的。
王世谦,梅勇,宋世震[8](2017)在《补肾益气活血类中药联合RAAS阻断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荟萃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价补肾益气活血类中药与RAAS阻断剂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对补肾益气活血类中药与RAAS阻断剂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对照研究进行全面调查,对17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369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vs对照组,合并RD(95%CI)为3.75(2.68,5.2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进行比较,治疗组vs对照组,合并MD(95%CI)为-50.77(-56.43,-45.1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进行比较,治疗组vs对照组,合并MD(95%CI)为-32.88(-36.38,-29.39)。结论补肾益气活血类中药与RAAS阻断剂联用较单用西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更好的疗效。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9](2017)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
尚喜娜[10](2017)在《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治疗Ⅲ和Ⅳ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目前临床上应用多采用RAAS阻断剂来降压、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糖尿病肾病多归属于我国传统医学"消渴病·下消"、"水肿"等范畴,我国传统医学对该病有着深刻的认识并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本病逐渐成为主流,其中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治疗本病的研究大量出现。但综合这些研究的试验结果发现,不同的试验其结果不尽相同,为了探讨基础治疗+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是否优于基础治疗+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必要对到目前为止的关于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行一次系统评价,并分析其原因。临床上已经有学者对此进行了 meta分析,但既往的meta距今已有3年时间,在这三年时间中很多关于本研究的临床试验出版发表,所以有必要进行一次更新。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Ⅲ和Ⅳ期(早期和显性期)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究Ⅲ和Ⅳ期(早期和显性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后相关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收集所有符合要求的临床试验,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科学分析后的综合性结论。具体步骤包括:(1)2名评价员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7个数据库,并对文献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由2名评价员独立地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3)由2名评价员独立地提取数据;(4)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在适合的情况下进行meta分析;(5)解释结果,得出结论。结果:最终共有27个研究纳入该系统评价,其中RCT24个,quasi-RCT3个。共纳入Ⅲ和Ⅳ糖尿病肾病患者1916例,其中对照组975例,对照组941例。27个研究中只有1个研究纳入了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且其资料统计方法计数资料;其余研究纳入的均为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均采用了计量资料,其中有2个研究还采用了计数资料。研究中的干预措施包括黄芪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卡托普利、福辛普利、依那普利、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氯沙坦。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在观察结局指标中,终点指标包括生存质量相关指标,进入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安全性指标;替代指标包括尿白蛋白排泄率(浓度)或尿白蛋白/肌酐或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有效率。对于上述观察指标,部分指标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部分指标因异质性较大只进行了定性描述,具体结果如下:1主要指标:1.1生存质量相关指标:27个研究的观察指标中均没有与患者生存质量相关的指标。1.2进入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27个研究中均没有对该指标进行观察。1.3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14个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的情况,其中11个研究报告了试验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的发生;3个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包括:干咳、一过性血肌酐升高、血钾升高、头晕、头痛。2次要指标:2.1尿白蛋白排泄率(浓度)/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结果提示在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浓度)/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方面,基础治疗+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ACEI或ARB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2.2 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提示在降低24h尿蛋白定量方面,基础治疗+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ACEI或ARB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2.3血肌酐:结合定量及定性分析,本系统评价未能对该指标做出比较。2.4血尿素氮:结果提示基础治疗+黄芪注射液联合ARB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与基础治疗+ARB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相比,在降低血尿素氮方面,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亦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后者的疗效优于前者。综合定量及定性分析,本系统评价未能对ACEI组血尿素氮做出比较。2.5空腹血糖:结果提示在改善空腹血糖方面,ARB组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亦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照组的疗效优于试验组。综合定量及定性分析,故该系统评价未能对ACEI组中的该指标做出比较。2.6餐后2h血糖:结果提示在改善餐后2h血糖方面,基础治疗+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ACEI或ARB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2.7血压:综合定量及定性分析,本系统评价未能对该指标做出比较。2.8总胆固醇:综合定量及定性分析,本系统评价未能对该指标做出比较。2.9甘油三脂:综合定量及定性分析,本系统评价未能对该指标做出比较。2.10有效率:结果提示基础治疗+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治疗Ⅲ和Ⅳ期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优于基础治疗+ACEI或ARB治疗Ⅲ和Ⅳ期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结论:本系统评价的结果显示,基础治疗+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治疗Ⅲ期和Ⅳ期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优于基础治疗+ACEI或ARB治疗Ⅲ和Ⅳ期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本系统评价未能对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治疗Ⅲ期和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基础治疗+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与基础治疗+ACEI或ARB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相比,前者可能在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或24h尿白蛋白定量、降低24h尿蛋白定量、降低餐后2h血糖、提高有效率方面优于后者;基础治疗+黄芪注射液联合ARB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与基础治疗+ARB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相比,在降低空腹血糖、降低血尿素氮方面,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亦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后者的疗效优于前者。本系统评价未能在其他指标方面做出比较,包括患者生存质量、进入终末期肾病发生率、血压、血肌酐、ACEI组血尿素氮、ACEI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二、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培哚普利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研究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
2.2 两组患者Cys-C水平对比 |
2.3 两组患者hs-CRP、FBG、2 h PBG、Hb Alc水平对比 |
3 讨论 |
(2)基于循证证据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指南制定过程 |
1.1 临床问题构建 |
1.2 循证研究方法 |
2.指南研究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结果 |
2.2.1 百令胶囊 |
2.2.2 黄葵胶囊 |
2.2.3 雷公藤多苷片 |
2.2.4 复方丹参滴丸 |
2.2.5 金水宝胶囊 |
2.2.6 肾炎康复片 |
2.2.7 尿毒清颗粒 |
2.2.8 通心络胶囊 |
2.2.9 渴络欣胶囊 |
2.2.10 六味地黄丸 |
2.2.11 肾衰宁(片、胶囊、颗粒) |
2.2.12 参芪降糖颗粒 |
2.2.13 糖脉康(片、颗粒) |
2.2.14 芪参益气滴丸 |
2.2.15 肾炎舒(胶囊、颗粒) |
2.2.16 苁蓉益肾颗粒 |
2.2.17 大黄蟅虫丸 |
2.2.18 地黄叶总苷胶囊 |
2.2.19 复方肾炎片 |
2.2.20 复方血栓通胶囊 |
2.2.21 金芪降糖胶囊 |
2.2.22 精乌胶囊 |
2.2.23 木丹颗粒 |
2.2.24 脑心通胶囊 |
2.2.25 蒲参胶囊 |
2.2.26 芪药消渴胶囊 |
2.2.27 芪蛭降糖胶囊 |
2.2.28 香砂六君丸 |
2.2.29 肾炎片 |
2.2.30 通脉降糖胶囊 |
2.2.31 血府逐瘀片 |
2.2.32 血脂康胶囊 |
2.2.33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
2.3 证据质量评级 |
2.4 指南推荐意见形成 |
2.4.1 指南应用范围 |
2.4.2 专家名单 |
2.4.3 推荐意见汇总 |
讨论 |
1.循证证据在指南制订中的重要性 |
2.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合并CKD的有效性 |
3.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合并CKD的安全性 |
4.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
4.1 药品适用证型 |
4.2 纳入研究的质量 |
4.3 疾病的随访 |
4.4 试验相关的干预措施 |
4.5 发表偏倚 |
4.6 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内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及指南研究进展 |
1.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研究 |
2.糖尿病相关肾病指南(共识) |
2.1 中医指南(共识)研究 |
2.2 西医指南(共识)研究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金水宝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数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 |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总有效率 |
2.4.2 24 h尿蛋白定量 |
2.4.3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
2.4.4 血肌酐 |
2.4.5 血尿素氮 |
2.5 不良反应分析 |
2.6 发表偏倚分析 |
3 讨论 |
(4)补肾和脉颗粒对1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微血管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中途退出标准 |
1.6 脱落病例规定 |
1.7 中止研究条件 |
2 试验设计 |
2.1 设计类型 |
2.2 样本量 |
2.3 随机化方法 |
2.4 盲法设计 |
2.5 对照原则和措施 |
2.6 入组步骤 |
3 干预措施 |
3.1 对照组 |
3.2 试验组 |
4 疗效指标及检测方法 |
5 安全性指标 |
6 伦理学原则 |
7 统计学分析 |
8 试验流程图 |
试验结果 |
1 试验完成情况 |
2 基线临床特征 |
3 诊室血压水平变化 |
4 尿白蛋白/肌酐(UACR)变化 |
5 常规眼底镜检查变化 |
6 安全性数据 |
讨论 |
1 传统医学视角下的高血压 |
1.1 血脉理论下的高血压现代认识 |
1.2 微血管功能的中医认知 |
1.3 补肾和脉方浅析 |
2 高血压微血管功能与现代医学 |
2.1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
2.2 眼底改变 |
3 试验结果讨论 |
3.1 可比性分析 |
3.2 诊室血压水平分析 |
3.3 尿白蛋白/肌酐(UACR)分析 |
3.4 常规眼底镜检查分析 |
3.5 安全性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血压微血管功能探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5)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概况 |
1.1 各年份文献分布 |
1.2 病例选择 |
2 单独使用雷公藤多苷临床疗效分析 |
3 雷公藤多苷联用西药 |
3.1 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 /AngⅡ受体拮抗剂 (angiotensin-Ⅱreceptorblocker, ARB) 类降压药 |
3.2 联用前列地尔 (alprostadil) 注射液 |
3.3 雷公藤多苷联用中药 |
4 药物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
5 小结 |
(6)ACEI或ARB类药物联合补虚通络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部分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一、流行病学研究 |
二、发病机制 |
三、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 |
四、糖尿病肾病实验室检查 |
五、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
六、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及治疗 |
七、小结 |
第二节 中医学研究概况 |
一、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病名的认识 |
二、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四、小结 |
第二章 活血降糖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病例选择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疗效性指标比较 |
三、安全性指标与不良反应 |
第四节 讨论 |
第三章 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实验动物及饲养 |
二、主要药品 |
三、主要试剂 |
四、主要仪器及设备 |
五、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分组 |
六、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一、一般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二、大鼠肾皮质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结果 |
三、大鼠肾小球超微结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四、转录组测序实验及生信分析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及着作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补肾益气活血类中药联合RAAS阻断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研究对象 |
1.3 文献资料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观察指标 |
1.5 研究方法以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研究文献概况 |
2.2 研究文献的偏移风险评估 |
2.3 主要观察指标的Meta分析 |
2.3.1 临床总有效率 |
2.3.2 24h尿微量白蛋白 (mg·d-1) |
2.3.3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μg·min-1) |
2.4 次要观察指标的meta分析 |
3 讨论 |
(9)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
1.2 基层高血压用药现状 |
1.2.1 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 |
1.2.1. 1 总体用药: |
1.2.1. 2 单一用药: |
1.2.1. 3 联合用药: |
1.2.1. 4 复方制剂: |
1.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
1.2.3 基层社区高血压用药相关事宜 |
1.3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疗现状 |
2 高血压药物分类 |
2.1 降压药物基因组学 |
2.1.1 代谢酶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 |
2.1.2 靶点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疗效 |
2.2 药物分类 |
2.2.1 利尿剂 |
2.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
2.2.3钙通道阻滞剂 |
2.2.4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
2.2.5 交感神经抑制剂 |
2.2.6 直接血管扩张剂 |
2.2.7 具有降压作用的其他药物 |
2.2.7. 1 硝酸酯类[34] |
2.2.7. 2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
2.2.7. 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
2.2.7. 4 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
3 用药原则及规范 |
3.1 利尿剂 |
3.1.1 概述 |
3.1.2 分类 |
3.1.3 用药原则 |
3.1.3. 1 主要适应人群: |
3.1.3.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1.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2 钙通道阻滞剂 |
3.2.1 概述 |
3.2.2 CCB的分类 |
3.2.2. 1 根据与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分类: |
3.2.2. 2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 |
3.2.2. 3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
3.2.3 用药原则 |
3.2.3. 1 适应证: |
3.2.3. 2 禁忌证: |
3.2.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2.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3.3.1 概述 |
3.3.2 分类 |
3.3.3 用药原则 |
3.3.3. 1 适应证: |
3.3.3. 2 禁忌证 |
3.3.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3.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3.4.1 概述 |
3.4.2 分类 |
3.4.3 用药原则 |
3.4.3. 1 适应证: |
3.4.3. 2 禁忌证: |
3.4.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4.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5 β受体阻滞剂 |
3.5.1 概述 |
3.5.2 分类 |
3.5.2. 1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
3.5.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 |
3.5.3 用药原则 |
3.5.3. 1 适应证: |
3.5.3. 2 禁忌证: |
3.5.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6 α受体阻滞剂 |
3.6.1 概述 |
3.6.2 分类 |
3.6.3 用药原则 |
3.6.3. 1 适应证: |
3.6.3. 2 禁忌证 |
3.6.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6.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7 固定复方制剂 |
3.7.1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
3.7.1. 1 概述: |
3.7.1. 2 分类: |
3.7.1. 3 用药原则 |
3.7.1. 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7.2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
3.7.2. 1 分类: |
3.7.2. 2 应用证据: |
3.7.2. 3 应用原则: |
3.7.2. 4 方案推荐 |
3.8 中枢性降压药 |
3.8.1 概述 |
3.8.2 分类 |
3.8.2. 1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
3.8.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
3.8.3 用药原则 |
3.8.3. 1 适应证 |
3.8.3. 2 不良反应 |
3.8.3. 3 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
3.8.4 方案推荐 |
4 国产创新药物 |
4.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
4.1.1 药理学 |
4.1.2 创新点 |
4.1.3 药物作用 |
4.1.4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4.1.5 规格和用法 |
4.2 尼群洛尔片 |
4.2.1 药理作用 |
4.2.2 降压特点 |
4.2.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4.2.4 药物规格 |
4.2.5 尼群洛尔片应用推荐见表21。 |
4.3 阿利沙坦酯 |
4.3.1 临床药理学 |
4.3.2 创新点 |
4.3.3 临床效果 |
4.3.4 安全性 |
4.3.5 禁忌证 |
4.3.6 药物相互作用 |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
4.4.1药理学 |
4.4.2适应证 |
4.4.3 原创点 |
4.4.4 开发背景 |
4.4.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4.4.6 循证证据 |
4.4.7 药物规格 |
4.5 左旋氨氯地平 |
4.5.1 药学部分 |
4.5.2 药理作用及临床循证 |
4.5.3 耐受性与安全性 |
4.5.4 临床推荐 |
4.5.5 |
4.6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高血压新药 |
5 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
5.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5.1.1 概述 |
5.1.2 降压药物选择 |
5.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5.1.2. 2 药物推荐: |
5.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2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
5.2.1 概述 |
5.2.2 降压药物选择 |
5.2.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5.3.1 概述 |
5.3.2 降压药物选择 |
5.3.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5.3.2. 2 目标管理: |
5.3.2. 3 药物推荐: |
5.3.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4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
5.4.1 概述 |
5.4.2 降压药物选择 |
5.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5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
5.5.1 概述 |
5.5.2 降压药物选择 |
5.5.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
5.5.2. 2 指南推荐 |
5.5.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6 高血压合并卒中 |
5.6.1 概述 |
5.6.2 降压药物选择 |
5.6.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
5.6.2. 2 指南推荐: |
5.6.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7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5.7.1 概述 |
5.7.2 降压药物选择 |
5.7.2. 1 药物选择原则: |
5.7.2. 2 指南推荐: |
5.7.2. 3 各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5.7.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7.3. 1 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 |
5.7.3. 2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
5.7.3. 3 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黄金三角) : |
5.7.3. 4 避免肾功能恶化: |
5.7.3. 5 监测血钾: |
5.8 高血压急症 |
5.8.1 概述 |
5.8.2 降压药物选择[403] |
5.8.3 |
5.8.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 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
6.1 代谢相关性高血压 |
6.1.1 概述 |
6.1.2 降压药物选择 |
6.1.2. 1 药物选择原则: |
6.1.2. 2 指南推荐: |
6.1.2. 3 降压药物选择流程: |
6.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1.3. 1 降压目标: |
6.1.3. 2 其他注意事项 |
6.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
6.2.1 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
6.2.2 诊断和评估 |
6.2.2. 1 血压测量方法: |
6.2.2. 2 诊断和评估: |
6.2.3 综合干预 |
6.2.3. 1 非药物治疗: |
6.2.3. 2 药物治疗 |
6.2.3. 3 其他治疗: |
6.3 妊娠相关性高血压 |
6.3.1 概述 |
6.3.2 降压药物选择 |
6.3.2. 1 启动药物治疗和目标血压: |
6.3.2. 2 药物选择原则: |
6.3.2. 3 妊娠不同时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评估: |
6.3.2. 4 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 |
6.3.2. 5 联合用药: |
6.3.3 注意事项 |
6.3.4 哺乳期降压药物的推荐 |
6.4 拟育夫妇中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
6.4.1 概述 |
6.4.2 降压药物选择 |
6.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5 老年高血压 |
6.5.1 概述 |
6.5.2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特点[75, 482] |
6.5.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75, 119, 120, 483] |
6.5.4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 |
6.5.5 药物选择 |
6.5.6 降压目标值与达标流程 |
6.5.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降压策略[75, 482] |
6.5.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
6.5.9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75, 482, 484, 488] |
6.6 肾上腺性高血压 |
6.6.1 概述 |
6.6.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药物选择及治疗 |
6.6.2. 1 药物对ARR筛查的影响 |
6.6.2. 2 筛查过程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
6.6.2. 3 血钾等对ARR筛查的影响: |
6.6.2. 4 原醛药物治疗: |
6.6.3 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及术前准备用药 |
6.6.3.1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 |
6.6.3. 2 术前准备: |
6.6.3. 3 预后: |
6.6.4 库欣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适宜人群及药物选择 |
6.6.4. 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
6.6.4. 2 药物治疗: |
6.7 难治性高血压 |
6.7.1 概述 |
6.7.2 降压药物选择 |
6.7.3 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比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520, 521]。 |
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 |
6.8.1 概述 |
6.8.2 降压药物选择 |
6.8.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9 肾血管性高血压 |
6.9.1 定义与病因 |
6.9.2 诊断 |
6.9.3 药物治疗 |
6.9.4 其他治疗 |
6.1 0 焦虑合并高血压 |
6.1 0. 1 概述 |
6.1 0. 2 焦虑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机制 |
6.1 0. 3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识别与评价 |
6.1 0. 4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
6.1 0.4.1 焦虑相关性高血压: |
6.1 0.4.2 高血压合并焦虑: |
7 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原则 |
8 小结 |
(10)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治疗Ⅲ和Ⅳ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肾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概况 |
2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
3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
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
1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 |
2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
3 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 |
4 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和(或) ARB治疗糖尿病肾病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论文正文 |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 |
2 文献的筛选与纳入 |
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4 资料的提取与收集 |
5 数据分析与综合 |
6 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
结果 |
1 纳入研究总体描述 |
2 方法学质量评价 |
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4 发表偏倚 |
讨论 |
1 结果的概括 |
2 结果的解释 |
3 异质性调查和亚组分析 |
4 与既往的系统评价进行比较 |
5 证据强度及研究的局限性 |
6 结果的适用性 |
7 该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结语 |
结论 |
结论的意义 |
1 对实践的意义 |
2 对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检索策略汇总表 |
附录2 纳入研究特征表1 |
附录3 纳入研究特征表2 |
附录4 干预措施特征表 |
附录5 结局指标特征表 |
附录6 有效率汇总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培哚普利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 张琪芳,冯伟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1(16)
- [2]基于循证证据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刘昉.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金水宝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系统评价[J]. 连心逸,柳红芳,王向明,章轶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09)
- [4]补肾和脉颗粒对1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微血管功能的影响[D]. 贾雨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文献分析[J]. 傅瑶,张剑萍,简桂花,郭澄,汪年松. 世界临床药物, 2019(07)
- [6]ACEI或ARB类药物联合补虚通络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D]. 刘婧.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帅优优.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补肾益气活血类中药联合RAAS阻断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荟萃分析[J]. 王世谦,梅勇,宋世震. 时珍国医国药, 2017(12)
- [9]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7)
- [10]黄芪注射液联合ACEI或ARB治疗Ⅲ和Ⅳ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D]. 尚喜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