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原位修饰论文-王璇,贾园,宋立美

表面原位修饰论文-王璇,贾园,宋立美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原位修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纤维素,丙烯酸丁酯,原位乳液聚合,聚乳酸

表面原位修饰论文文献综述

王璇,贾园,宋立美[1](2019)在《纳米纤维素表面聚丙烯酸丁酯原位修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由于强亲水的纳米纤维素与有机高分子材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差,使其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增强剂应用受到限制。采用丙烯酸丁酯(BA)对纳米纤维素(CNF)表面进行原位乳液接枝聚合改性可以提高纳米纤维素与聚乳酸等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方法】本研究优化了纳米纤维素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链接枝率的影响条件,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热重(TG)、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X射线微区(SEM-EDS)分析等手段对聚丙烯酸丁酯修饰前后的纳米纤维素进行了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纳米纤维素与聚乳酸基体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改性纳米纤维素(PBA-g-CNF)在1 734 cm~(-1)出现了典型的羰基红外吸收;改性纳米纤维素的结晶度指数为48%,较纳米纤维素的61%有所下降;纳米纤维直径由50 nm增加至80~100 nm;最大热失重温度由改性前的340℃增加至改性后的354℃;纳米纤维素中的C和O的原子数比为1.89,改性纳米纤维素的C和O的原子数比为3.76,C和O元素在改性前后纳米纤维素中分布均匀;改性纳米纤维素与聚乳酸的共混膜材料拉伸断面呈现出韧性断裂过程。【结论】聚丙烯酸丁酯改性纳米纤维素是成功的,且改性过程主要发生在纳米纤维素的表面。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与聚乳酸之间展现了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徐庆娜,王莹,郭赛,田庆丰,刘培松[2](2019)在《液相原位表面修饰法大孔容SiO_2在聚氨酯涂料中的消光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液相原位表面修饰法,在硅酸钠水解生成SiO_2颗粒过程中加入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以调整二氧化硅表面极性,获得了较大孔容的二氧化硅粉体(M-SiO_2)。对二氧化硅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表面有机化修饰后呈高疏水性、多孔网状结构,孔体积由原来的1.7 cm~3/g提高到2.9 cm~3/g,表观密度由0.27 g/mL下降至0.12 g/mL。将M-SiO_2添加至聚氨酯(PU)涂料中制备了PU/M-SiO_2复合消光涂料,考察了M-SiO_2在涂料中的分散性及消光性能,并研究了不同粒径下的消光效果。结果表明:当添加至涂料中的M-SiO_2粒径为5~7μm,添加量为2%时,涂料的刮板细度小于30μm,涂膜光泽下降77.8%,透光率在52%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有机分散性与优异的消光性能。(本文来源于《涂料工业》期刊2019年02期)

张倩,张茜,邹雪娜,褚立强[3](2017)在《DNA修饰金纳米粒子与表面DNA探针之间杂交行为的实时原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们发现可以利用金纳米粒子(AuNPs)的信号放大作用来提高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当AuNPs增强SPR技术用于单链DNA(ssDNA)检测时,AuNPs与金平面基底上ssDNA的密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中我们利用高灵敏角度扫描SPR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表面ssDNA的密度对不同DNA修饰的AuNPs(DNA-AuNPs)与表面DNA探针之间杂交行为的影响。AuNPs与金平面基底上ssDNA的密度是通过使用不同长度的寡聚腺嘌呤序列(OAS)作为连接基团来控制的[1]。除了SPR测试,我们也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来观测杂交后所固定的DNA-AuNPs。SPR和AFM结果均表明:无论是在AuNPs还是在金片表面上,当ssDNA密度较高时,杂交效率越高[2]。另外,SPR数据显示:无论使用何种表面ssDNA密度,被固定在表面的DNA-AuNPs都无法从SPR传感器表面上完全洗脱下来。这个现象说明DNA-AuNPs的杂交行为与溶液中的ssDNA的杂交行为是不同的。我们推测这种现象可能是由DNA-AuNPs与表面连接的ssDNA探针间的多重结合位点杂交和空间位阻效应造成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二分会:功能微纳米材料》期刊2017-07-24)

刘雯,李永,郭瑞,裴海娟,白清友[4](2017)在《金属锂表面非原位修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锂在金属中质量最轻,理论比容量高达3860mAh·g~(-1)(10倍于商业石墨负极),即使利用率只有25%,比容量也高达960mAh·g~(-1),且金属锂负极电位低(-3.04V vs.NHE),是新一代高比能量二次电池的重要负极材料。在上个世纪70年代,金属锂负极就被用于一次电池~([1]),但是由于金属锂负极在电池中存在的(本文来源于《2017年锂硫电池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文集》期刊2017-06-17)

马明广,王会菊,王子宜,周珊珊,金盼霞[5](2017)在《钛基纤维基体上二氧化钛纳米结构的原位组装和表面修饰及其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分析对一个样品的分析测定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但是,样品制备过程所用的时间却仍然很长,特别是在痕量和超痕量分析中,样品制备往往是整个分析方法的瓶颈。固相微萃取(SPME)集采样、萃取、富集、净化和进样于一体,易与其它仪器联用。在SPME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微萃取涂层,常用的商品化SPME涂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二乙烯基苯、聚乙二醇等高分子膜层材料,种类较少,而且纤维涂层热稳定性较低、有机溶剂中有溶胀现象、萃取选择性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纤维涂层的萃取选择性和使用寿命需要进一步改善。因此研制和开发新型性能优异的SPME纤维涂层(本文来源于《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5-19)

孙嘉笛,纪剑,皮付伟,孙彦清,张银志[6](2016)在《基于金纳米十字修饰的金纳米棒表面增强荧光原位检测人血清中的microRNA及其在癌细胞成像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的金纳米棒表面修饰金纳米十字的生物传感器,基于贵金属纳米材料表面增强荧光的性质,实现了超灵敏检测人血清中的micro-21(miRNA-21),同时,将构建的金纳米传感器应用于癌细胞中,实现了原位实时监测细胞中miRNA的表达量。方法传感器由修饰了捕获探针(ssDNA1)的金纳米棒、信号探针(ssDNA2)的金纳米十字组成。ssDNA1和ssDNA2是部分互补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两种材料的自组装,通过控制二者之间的距离,此时的荧光值减弱。当检测目标物miRNA-21时,由于目标物和捕获探针完全互补,从而修饰了ssDNA2的金纳米十字与金纳米棒分离,荧光增强,基于该原理,实现了超灵敏检测miRNA-21。结果结果表明基于荧光强度的变化,检测miRNA-21范围在0.01 fM-0.1 pM之间线性良好,最低检测限为3.3 aM(R~2=0.9931),同时构建的探针可以用于癌细胞中实时监测miRNA-21的表达量。结论与传统检测miRNA方法相比,该方法灵敏,快速;此外,构建的金纳米棒表面配体的置换降低了纳米材料表面毒性,从而可以将其应用于癌细胞的实时监测。(本文来源于《2016(第二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有害结局路径(AOP)与风险评估培训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9-11)

黄楠,李敬安,魏来,李世琪,苏红[7](2016)在《心血管介入器械表面修饰新策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微环境的原位仿生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支架等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植入人体后的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研究显示,损伤部位血管内皮功能性重建能显着降低再狭窄比率,避免血栓的形成,而该过程与内皮细胞所处的周细胞环境、底层组织拓扑结构和细胞外基质等微环境密切相关.本文系统讨论了以上3种要素对血管内皮功能性重建的影响,并给出了作者在材料表面内皮细胞生长微环境的原位仿生构建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于周细胞环境,主要通过调控平滑肌细胞为收缩型表型,进而促进内皮细胞功能性因子释放;对于底层拓扑结构,可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图形进行仿生构建,进而调控内皮形态和分布呈体内生理状态;对于细胞外基质,可通过细胞脱附技术获得或将细胞外基质成分接枝在材料表面,赋予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邓慧,张宏达,王晓宁[8](2015)在《基于原位修饰TiO_2-SiO_2复合溶胶织物表面功能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芳纶织物为基底,利用溶胶凝胶法原位合成TiO_2-SiO_2复合溶胶织物。利用SEM、AFM、XRD等手段对织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复合溶胶织物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波段的反射率和红外发射率。结果表明,织物表面TiO_2-SiO_2复合溶胶致密均匀,经水热处理后有突起的TiO_2粒子生成,结构为锐钛矿。水热处理加强了TiO_2-SiO_2复合溶胶织物对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光线的反射,降低了织物的红外发射率,增强了芳纶织物屏蔽红外光的功能性。(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5年S2期)

程浩[9](2015)在《金纳米材料表面配体修饰的原位同步辐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催化、生物医药、传感器、发光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当今科学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金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的可控制备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在金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中,表面活性剂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稳定纳米颗粒,还可以对纳米颗粒的表面结构和形貌进行有效的调控,因此,配体修饰过程的动力学的研究对于调控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中,我们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和上海同步辐射装置(SSRF),利用UV-vis, XAFS以及MALDI-TOF质谱等测试表征手段,针对金纳米材料(包括金纳米颗粒和金纳米团簇)表面的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脱附及配体交换行为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此外,本论文还利用液相剥离法制备了单晶胞厚度的CoSe2类石墨烯二维纳米薄片,该纳米薄片具有良好的电化学OER催化反应性质,联合TEM,XAFS以及正电子湮灭谱(PAS)等一系列表征手段结合第一性原理就计算研究了其性能提升的原因。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金纳米晶表面硫醇配体吸附的动力学过程研究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一组具有高单分散性(0.3nm)的金纳米颗粒,随后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硫醇。利用原位XAFS技术对硫醇在金纳米颗粒表面吸附过程进行观测,揭示了硫醇配体在颗粒表面的吸附过程依次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顶点位及棱位进行吸附的快速阶段以及在面位进行吸附的慢阶段,在面位吸附的慢阶段符合速率常数为0.0132min-1的Langmuir吸收方程。进一步发现在配体吸附过程中,由于硫醇配体在颗粒表面不同几何位置依次吸附,导致了Au-S配位和颗粒表层的Au-Au配位键长随着反应进行逐渐松弛(分别约0.04A和0.06A)。该研究首次从实验上获得了金纳米晶体表面的配体吸附流程,并对配体吸附过程中颗粒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定量揭示。2.金纳米团簇表面配体脱附的原位研究同样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一组约1.0nm的金纳米团簇,将其分散的溶剂由反应溶剂乙醇改变成正己烷后,发现其尺寸并未发生改变。利用原位XAFS技术以及UV-vis谱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溶剂的改变使团簇表面的硫醇配体会从团簇表面以较快速度脱附,引起团簇电子结构的改变,使团簇变得不稳定,因而之后伴随着团簇的原子结构的转变:由对称性较低的二十面体构型转变为面心立方堆积的构型。这一项研究发现了改变分散溶剂这样一种简单的对团簇进行电子结构和原子结构调节的手段。3.金纳米团簇表面配体交换反应机理研究利用联合原位UV-vis和XAFS技术、以及MALDI-TOF质谱方法对苯乙硫醇包覆的Au25团簇与苯硒酚(PhSeH)之间的配体交换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测,发现该配体交换过程除了按照传统的一对一的交换进行外,还按照一种全新的先破碎,再交换,最后重连重组的方式进行。具体来说就是Au25团簇表层的6个Au2(SCH2CH2Ph)3的单元在反应中会逐渐整体或部分从Au13内核表面脱落,脱落的碎片在溶液中与苯硒酚完成配体交换,之后再重新连接到Au13内核表面,并完成结构优化重组,得到完全由苯硒酚包覆的Au25纳米团簇。这是一种全新的配体交换机理,对于指导纳米团簇的制备以及功能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4.富空位CoSe2纳米薄片制备及性能研究利用液相剥离法制备了单晶胞厚度(约1.5nm)二硒化钴(CoSe2)类石墨烯结构二维纳米薄片。该纳米薄片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在产氧反应中体现出极低的过电势(0.32V),相对于其块材以及绝大多数的Co基催化剂都大为降低。正电子湮灭谱和同步辐射XAFS谱表明在该纳米薄片表面存在相当数量的Co空位,这些空位可能是制备过程中DETA分子的脱离导致的。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发现这些空位的形成对该催化剂电化学性质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总结来讲,我们发现了一种自然界含量丰富的,无污染高效产氧催化剂,同时提供了一种制备能替代传统贵金属催化剂的稳定高效产氧反应催化剂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05-06)

汪宣,杜一平,徐莹,张涵,潘英骋[10](2014)在《金纳米颗粒修饰的粉末状多孔材料用于固相萃取及原位超灵敏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合成了一种基于金纳米颗粒修饰的粉末状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酯(GMA-EDMA)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将此基底作为固相萃取剂用于富集和原位的SERS检测。利用此方法对亚胺硫磷进行检测,可以得到5"g/L的样品分子信号。进一步对橙子表面亚胺硫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此方法对于农药残留的检测有着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光散射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表面原位修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液相原位表面修饰法,在硅酸钠水解生成SiO_2颗粒过程中加入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以调整二氧化硅表面极性,获得了较大孔容的二氧化硅粉体(M-SiO_2)。对二氧化硅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表面有机化修饰后呈高疏水性、多孔网状结构,孔体积由原来的1.7 cm~3/g提高到2.9 cm~3/g,表观密度由0.27 g/mL下降至0.12 g/mL。将M-SiO_2添加至聚氨酯(PU)涂料中制备了PU/M-SiO_2复合消光涂料,考察了M-SiO_2在涂料中的分散性及消光性能,并研究了不同粒径下的消光效果。结果表明:当添加至涂料中的M-SiO_2粒径为5~7μm,添加量为2%时,涂料的刮板细度小于30μm,涂膜光泽下降77.8%,透光率在52%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有机分散性与优异的消光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原位修饰论文参考文献

[1].王璇,贾园,宋立美.纳米纤维素表面聚丙烯酸丁酯原位修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2].徐庆娜,王莹,郭赛,田庆丰,刘培松.液相原位表面修饰法大孔容SiO_2在聚氨酯涂料中的消光应用研究[J].涂料工业.2019

[3].张倩,张茜,邹雪娜,褚立强.DNA修饰金纳米粒子与表面DNA探针之间杂交行为的实时原位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二分会:功能微纳米材料.2017

[4].刘雯,李永,郭瑞,裴海娟,白清友.金属锂表面非原位修饰研究[C].2017年锂硫电池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文集.2017

[5].马明广,王会菊,王子宜,周珊珊,金盼霞.钛基纤维基体上二氧化钛纳米结构的原位组装和表面修饰及其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C].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2017

[6].孙嘉笛,纪剑,皮付伟,孙彦清,张银志.基于金纳米十字修饰的金纳米棒表面增强荧光原位检测人血清中的microRNA及其在癌细胞成像上的应用[C].2016(第二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有害结局路径(AOP)与风险评估培训会议论文集.2016

[7].黄楠,李敬安,魏来,李世琪,苏红.心血管介入器械表面修饰新策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微环境的原位仿生构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

[8].邓慧,张宏达,王晓宁.基于原位修饰TiO_2-SiO_2复合溶胶织物表面功能改性[J].材料导报.2015

[9].程浩.金纳米材料表面配体修饰的原位同步辐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10].汪宣,杜一平,徐莹,张涵,潘英骋.金纳米颗粒修饰的粉末状多孔材料用于固相萃取及原位超灵敏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J].光散射学报.2014

标签:;  ;  ;  ;  

表面原位修饰论文-王璇,贾园,宋立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