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30例。甲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2例,患者年龄为68-87岁,平均年龄(78.1±9.4)岁;乙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7例、13例,患者年龄69-88岁,平均年龄(78.8±9.6)岁;丙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6例、14例,患者年龄为70-89岁,平均年龄(79.2±9.8)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P>0.05)。
1.2治疗方法
甲组:甲组患者采用的是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患者采用仰卧位,实施硬膜外麻醉。首先,在髋关节后外侧切一小口,将外旋肌群部分分离开来,使患者的关节囊能够打开;其次,在股骨颈小粗隆上部实施截骨,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保留股骨距,如果在手术过程中不能保留股骨距,那么就尽量将患者的粗隆部保存下来,最大限度地对大、小粗隆的解剖空间位置进行复原,利用大粗隆再结合装置进行固定,用髓鞘锉来扩大病人的骨髓腔,科学选择假体柄和股骨头,将骨髓腔进行冲洗,然后向其中注入骨水泥;最后将股骨头和假体柄置入骨髓腔内,用钢丝进行固定,骨水泥凝固之后就可进行关节复位,当髋关节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而且没有出现脱位之后,就需要用生理盐水对关节腔进行冲洗,再放置引流管,逐层将手术创口缝合。
乙组:乙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仰卧位,医护人员首先将患者的髋部垫高后,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然后在患者股骨大粗隆顶部切一15cm左右的口子,将皮下组织和肌肉分离开来,充分暴露出股骨大粗隆和股骨外侧肌。完成上述处理后,对股骨小粗隆进行复位。接下来,医护人员横断患者的股骨颈,将髋臼中的坏死组织清除干净,并向其中注入骨水泥。当骨水泥完全硬化后,就将人工髋关节的近端同股骨大粗隆的骨块连接在一起,同时用钢丝进行固定处理。最后,医护人员对髋关节进行复位处理后,将手术创口缝合起来。
丙组:丙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术,其中患者骨折处复位处理同乙组股骨小粗隆复位方法一致。然后,医护人员在股骨大粗隆下方2.5cm处将导针穿入,达到股骨颈中部即可停止。医护人员完成扩孔处理后,就用钢板将骨折处固定,再用螺丝固定钢板。最后,用氯化钠溶液对骨折处进行冲洗,将手术切口缝合起来。
1.3统计学的方法
汇总处理三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若P>0.05,则差异不具备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甲组、乙组、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80.0%(24/30)、66.7%(20/30),甲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乙组和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丙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2.2三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
由表1可以知道,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可比性(P>0.05),开始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逐步被手术治疗替代。其中常见的手术治疗法有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三种方法。当前,对该类型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内固定术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然而该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极易出现感染情况[1]。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提供即刻的机械稳定,固定比较牢固,功能恢复较快,然而此种方法不适用于高龄骨质疏松病人,会增加后期假体翻修的风险[2]。
本院此次研究中,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7%,三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三组患者在开始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最好。然而因为研究数据较少,而且研究对象都是高龄患者,具有片面性,若想探寻三种治疗方法的适用范围,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来证实。
参考文献:
[1]向川,郝耀,杨宇君,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4):1384-1391.
[2]沈权虎.人工股骨头置换与两种内固定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