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宜居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宜居性,指标体系,西北地区
宜居性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晨,高敏华,孜比布拉?司马义[1](2019)在《西北地区5个省会城市宜居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衡量城市宜居性5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24项指标,采用多因素评价法用于评价2011~2016年西北地区5个省会城市的宜居性.结果表明:西北地区5个省会城市宜居水平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即使每个城市的宜居性水平都在提升,但各个不同指标水平的区域分异与综合水平的区域分异仍然存在差异,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指标下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本文来源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姜妍,张立新,陶冶[2](2019)在《基于PCA的山东沿海城市宜居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山东省沿海各地区威海、烟台、青岛、日照、滨州、东营、潍坊七个城市进行宜居性研究,建立衡量宜居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要成分分析法对这七个地区做出综合评价,列出这七个地区的宜居水平排名,发现社会经济富裕度与生活便捷度是影响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储运》期刊2019年05期)
唐倩[3](2019)在《西南地区村落分布特征与自然宜居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村落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与自然、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适应相互作用而作出的选择。在特殊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驱使下,西南地区村落分布呈现特有的分布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人居观念也不断更新,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对当前村民居住环境质量、结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和谐、安全的宜居环境,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进行自然宜居性评价,优化村落布局,有利于保护人类生存空间,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实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证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软件,从研究区DEM提取高程、坡度、坡向、地表粗糙度、剖面曲率、平面曲率6个地形因子,将6个地形因子进行分级,分析地形因子与村落分布的关系;运用核密度分析法探究村落空间分布格局;构建地形起伏度、温湿指数、水文指数、地被指数模型,从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地被条件评价研究区各单因子的自然宜居性,最后根据人居环境指数模型,对西南地区自然宜居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村落分布特征上,500~1000m和1500~2000m高程地区、坡度0~5°和5~15°地区、东及偏东坡向地区、地表粗糙度1~1.1的地区、0~5°剖面曲率地区、0~10°平面曲率地区,为研究区村落分布的优势地形位。村落斑块数量和村落分布的有序程度随着研究区内的高程、坡度、坡向、地表粗糙度、剖面曲率、平面曲率的升高或增加而呈现出降低的趋势。(2)村落空间分布格局上,总体呈现出东部和中部密集,南部、西部和西北部相对稀疏的特点,村落密集区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盆周丘陵低山区,而山区、高原区又呈现大范围稀疏,小范围集中的特点。(3)单因子自然宜居性评价结果显示,地形起伏度最低值为-0.120,最大值为1.670,空间上低值集中在东部,高值集中在中部和西北部;温湿指数在12~76之间,高值区集中在东部和南部以及东南;水文指数在0.062~0.913之间,低值区集中在西北部高原山地区和东南部云贵高原区,高值区集中在东部及南部、东南部边缘地区,东部四川盆地地区少部分低值零星点状分布;NDVI值在-0.120~0.873之间,高值区集中在东部、西南部,低值中心集中在西北部,中部低值零星分布;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所占面积分别为272776km~2、508896km~2、305256km~2、9138km~2、10905km~2、19870km~2。被指数值在-0.041~0.655之间,低值区集中在西北部,高值区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山地区,以及南部、东南部的边缘地区,整体分布现状为高低值相间分布。(4)自然宜居性空间差异明显,人居环境指数在14~62之间,空间上人居环境指数低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川西高原及周边山地地区,高值区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山地地区、西南部及云贵高原周边区域和长江流域,中西部高低值相间分布。(5)自然宜居性分为高度宜居、比较宜居、一般宜居、临界宜居和不宜居5个等级,所占面积分别为122369.26km~2、319925.22km~2、351992.80km~2、186400.89km~2、146827.58km~2,所占研究区比例分别为10.85%、28.37%、31.22%、16.53%、13.02%,研究区以比较宜居区和一般宜居区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9.60%,不宜居和临界宜居区占研究区的29.55%,说明研究区有相当一部分区域不宜居人类生产居住。(6)村落分布与自然宜居性空间匹配关系显示,在高度宜居、比较宜居、一般宜居、临界宜居和不宜居区,村落斑块数量个数分别为1676、3189、2693、1075、725,所占数量比例分别为17.91%、34.08%、28.78%、11.49%、7.75%,村落斑块面积分别为73.05km~2、137.88km~2、132.86km~2、53.39km~2、31.79km~2,所占比例分别为17.03%、32.14%、30.97%、12.45%、7.41%。研究区村落分布以比较宜居区和一般宜居区为主,其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村落分布在临界宜居区和不宜居区,占研究区村落斑块数量的19.24%。(7)基于地形因子与村落分布的关系,结合自然宜居性评价结果,从生态建设、生态移民、经济发展、提升自然宜居性质量四个方面对研究区村落分布提出优化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杨斯奇[4](2019)在《传统村落宜居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传统村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保存着传统的空间形态和优美的建筑风貌,展示了淳朴的民俗风情,对于保护当地历史遗存,传承历史文化,促进其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建设更新日新月异,在快速城镇化浪潮的推进与冲击下,居民向往并追求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传统村落也丧失了原本的面貌,加上各种因缺乏规划而无序的建设,从而导致传统村落不断被侵蚀。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特殊的聚落形式,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文章针对传统村落的宜居性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传统村落宜居性建设的特殊性,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切实相关的改善措施和建议,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文章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文献归纳以及实地踏勘,对与宜居性相关的各项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剖析了传统村落宜居性的内涵,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宜居性建设的特殊性,在传统村落宜居性建设现状认知的基础上,借鉴和类比城市与社区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传统村落特点,遵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以及人文环境五个方面构建了传统村落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随后以徽州区潜口镇传统村落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分析和收集传统村落的现状特征以及研究所需的基础资料,采用熵值法对数据进行客观赋权处理,得到潜口镇传统村落宜居性评价结果,并对其宜居性的总体结果、各系统以及各单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潜口镇传统村落宜居性水平总体较高,各村之间差异并不明显;(2)村落的区位、规模以及发展水平是制约传统村落宜居性的主要因素,当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时,其宜居性水平也相对越高;(3)村落的自然生态、居住条件以及人文环境对其宜居性的影响并不显着;(4)在各项评价指标中:消防设施、道路交通、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公共空间以及村落的街巷空间等要素对于传统村落宜居性的影响作用尤为明显。最后,在评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潜口镇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宜居性提升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改善和发展传统村落的宜居性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9-05-01)
江玲玲,夏茂森[5](2019)在《城市宜居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的样本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宜居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建设宜居城市,不仅是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政策最好的诠释,更是城市居民对高水平的经济发展、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最为迫切的愿望。本文从城市经济水平、生态环境、居住状况、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的城市宜居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并由此提出了提升安徽省城市宜居性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萍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黄迎春,杨伯钢,王淼,刘博文,杨旭东[6](2019)在《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国土空间宜居性评价——以北京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为了使普查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对北京市国土空间宜居性进行评价。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计算宜居性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六个子系统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西城、朝阳和海淀区宜居性排在前叁。通过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对宜居性得分贡献最大,而公共安全与资源承载是宜居性最弱的两项,为了提高区域综合宜居性,需要格外重视这两方面的平衡发展。(本文来源于《北京测绘》期刊2019年01期)
崔凤琪,唐海萍,张钦[7](2018)在《京津冀地区城市宜居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0—201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0—2016年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11个地级市进行评价,并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京津冀地区宜居性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16年京津冀地区城市综合宜居指数差距增大,排名均值位于前叁的是北京、天津、秦皇岛,同时秦皇岛、邯郸、邢台排名有上升的趋势;2)综合和单项宜居指数呈现出非均衡性,核心城市综合宜居指数高,发展水平、便捷水平呈现出以京津地区为中心向外辐散分布,安全水平东部高于西部,幸福水平在京津冀地区呈现出了南北高中间低的现象,舒适水平整体呈现出从北向南递减;3)综合宜居指数具有空间自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强,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带动力弱;4)通过面板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对城市宜居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2级及以上优良天气时间、小学生人数、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对宜居水平的影响最大,且为正向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赵璇,翟辉[8](2018)在《西部小城镇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以云南省晋宁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宜居城市建设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西部小城镇建设宜居城市的必要性。参照现有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后构建了适宜西部小城镇的评价体系,以云南省晋宁区为例,从经济富裕度、生活便宜度、环境优美度、社会文明度、资源承载度、公共安全度6个方面进行了宜居程度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树立了针对性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来源于《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期刊2018年03期)
周健[9](2018)在《基于多源数据的社区环境宜居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宜居性已成为城市发展共识,是城市化后续发展动力来源,并对提升城镇化质量有着重大意义。而社区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也是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当前城市发展面临转型,从宏大叙事转向日常生活的趋势日益明显,加强社区环境建设已成为紧要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社区层面出发,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以系统评价理论为基础,融合居民生活圈理论,按照“评价目标→评价要素→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提升建议”的总体思路,构建适宜于社区环境宜居性的评价体系,以此来测度社区环境宜居性的空间格局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及类型特征,为城市政府建设宜居社区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质量与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的社区环境宜居性评价体系的过程主要包括叁部分内容:一是确定评价目标,参考《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确定了社区环境宜居性应包含宜“居住”等五个目标;二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分为5个维度、15个要素及27个指标,并明确各项指标计算方法;叁是确定评价方法,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及熵值法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测算权重,使用综合指数法计算评价分值,引入K—means聚类方法进行社区环境宜居性类别划分;依据上述评价体系选择长沙都市区内719个社区评价其环境宜居性,基本结论如下:(1)在综合指数评价上,约60%的社区其环境宜居度位于一般等级以下,具有各区县差异明显、河西与河东差异较大及空间上呈现“核心—边缘”的分布格局等特征,部分社区存在职住失衡、街区尺度较大、养老设施缺乏、医疗体育及等公服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等具体问题。(2)在聚类特征分析上,依据各维度的最终聚类中心将各社区划分成四个类别,释义为品质提升型、环境修补型、基础保障型及功能完善型。最后,针对其社区环境宜居性存在的结构性特点及具体问题,借鉴国外代表案例城市的建设经验,分别从认识层面及规划层面探讨初步优化策略,包括促进公众参与、倡导职住平衡、推行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具体策略。(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张超,王嘉薇[10](2018)在《淮海经济区城市宜居性评价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淮海经济区2015年样本数据,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淮海经济区内八座城市的宜居程度进行了评价,利用弹性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给出淮海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宜居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针对山东省沿海各地区威海、烟台、青岛、日照、滨州、东营、潍坊七个城市进行宜居性研究,建立衡量宜居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要成分分析法对这七个地区做出综合评价,列出这七个地区的宜居水平排名,发现社会经济富裕度与生活便捷度是影响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宜居性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晨,高敏华,孜比布拉?司马义.西北地区5个省会城市宜居性评价[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姜妍,张立新,陶冶.基于PCA的山东沿海城市宜居性评价[J].中国储运.2019
[3].唐倩.西南地区村落分布特征与自然宜居性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4].杨斯奇.传统村落宜居性评价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
[5].江玲玲,夏茂森.城市宜居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的样本数据[J].萍乡学院学报.2019
[6].黄迎春,杨伯钢,王淼,刘博文,杨旭东.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国土空间宜居性评价——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测绘.2019
[7].崔凤琪,唐海萍,张钦.京津冀地区城市宜居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0—201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赵璇,翟辉.西部小城镇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以云南省晋宁区为例[J].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8
[9].周健.基于多源数据的社区环境宜居性评价研究[D].深圳大学.2018
[10].张超,王嘉薇.淮海经济区城市宜居性评价与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