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数据采集论文-陈新,胡栋,严立,郑凯,陈玉华

连续数据采集论文-陈新,胡栋,严立,郑凯,陈玉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连续数据采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滚动轴承,连续数据采集卡,疲劳寿命试验

连续数据采集论文文献综述

陈新,胡栋,严立,郑凯,陈玉华[1](2014)在《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试验中连续数据采集卡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试验中振动信号采用连续采样替代周期性采样,有利于轴承疲劳失效的早期诊断。介绍了寿命试验中连续数据采集卡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试验中所有信号输入/输出、转速与载荷的调整均在采集卡上完成,主机有相对多的时间在线识别轴承早期疲劳失效。(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4年08期)

秦仲焘,邢楠[2](2013)在《数据采集器(PDA)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采集器(PDA)作为天津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一个重要工具,不仅提高了工作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简化了工作程序,减轻了工作难度和强度。文章介绍了天津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和数据采集器(PDA)工作流程,并且分析了PDA特点及应用领域。(本文来源于《天津农林科技》期刊2013年01期)

王洋,袁慎芳,董晨华,吴键[3](2011)在《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连续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多信道多基站架构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连续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异步时钟对命令进行等间隔多次发送以保证命令的可靠传输;通过TDMA和CSMA/CA机制保障数据的实时可靠收集;基于异步时钟采集、多退少补机制以及节点功能单一化技术对采样点的时间间隔抖动进行优化;提出一种灵活轻量型的晶振漂移补偿机制消除分布式采集系统中独立晶振的累积漂移.经实验验证,本架构可以实现所有采集节点长期和连续地进行同时刻数据采集,并且实时地将采集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王洋,董晨华[4](2010)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连续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具有几百个采集通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连续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时间同步、命令可靠传输、数据实时可靠收集、网络吞吐量提升等核心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实时连续同步测试方法。基于异步时钟采集、"多退少补"机制以及节点功能单一化技术对采样点的时间间隔抖动进行优化;提出一种灵活轻量型的晶振漂移补偿机制改善分布式采集系统中独立晶振的漂移。本文通过实验对上述机制进行验证,证明本文提出的同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江苏航空》期刊2010年S2期)

孙苗钟,谈炳发,崔世海,胡殿璞[5](2010)在《基于Delphi连续大容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编程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信号处理与分析过程中,要求数据采集的容量大又要连续采集存盘不丢点,并且同时还要进行数据处理;对这方面数据采集的编程有诸多的语言如VB、VC++、Delphi和LabVEIW等。介绍了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采集卡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以Delphi语言实现在Windows环境下多任务多线程高速数据采集、存储与数据处理的软件设计方法,采用半满中断方式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多线程技术使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相独立,数据缓冲队列技术实现了连续大容量存盘和数据处理。以实例验证了软件编程实现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0年10期)

颜学义,邓自佑[6](2010)在《弹载加速度计组合连续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中,弹载加速度计动态测量范围宽、精度高、实时性好、连续性强等特点,采用了I/F转换器与高精度频率计数的数据采集方案。详细讨论了该组合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的理论基础---多周期同步,量化时延,并设计出连续采集的实现电路。文中详细描述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并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来实现大部分电路,增加了系统集成度,提高了系统工作可靠性,减低干扰。实践证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满足捷联式弹载加速度计组合的技术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0年07期)

瞿连政,闫宏生,邹自力,蒋雪书,孙兵成[7](2009)在《EAST装置的连续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应用于EAST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连续数据采集与数据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具体实现过程,该系统能使实验人员了解EAST装置在降温以及实验过程中各系统与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安全。该系统经测试与实验表明,整个系统稳定、灵活、有效。(本文来源于《核技术》期刊2009年09期)

崔秀华[8](2009)在《基于VXI总线的连续数据采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VXI-1394控制器不支持共享本地计算机内存,不能高效进行连续数据采集这一问题,以VXI-1394控制器和VXI-MIO-64XE-10数据采集模块构建的系统为例,在增加VXI控制系统内存硬件的基础上,分析了连续数据采集的叁种模式,并采用双缓存技术,解决了虚拟仪器技术中连续数据的采集和存储问题。研究成果成功用于飞机进气道控制系统处理机动态测试设备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09年03期)

刘鑫,任勇峰[9](2009)在《多频连续波雷达自适应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应用于雷达的数据采集系统应用环境单一,不能满足宽领域的应用需求。一种基于FPGA和I2C总线的多路自适应采样系统既可以用于多频连续波雷达数据采集系统中,又适用于常规工业领域中的数据采集。将采样帧数据存入E2PROM并通过FPGA与E2PROM接口设计实现了多路数据采样率可编程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片上集成的高速FIFO实现采集数据的高速缓存。由于采样率由程序控制,因此该方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系统。(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09年02期)

高海英[10](2007)在《VXI总线A24/D16连续数据采集模块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VXI总线的出现和推广,标志着测试和仪器系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VXI数据采集模块是组建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VXI总线接口电路若采用A16/D16方式,则系统分配给每个模块的寄存器地址空间只有64个字节,对于连续数据采集系统来说,需要更多的地址空间来解决数据的大容量存储,当然可采用FIFO作为数据缓冲器,这样就增加了系统成本。针对以上情况,本文设计了VXI总线A24/D16连续数据采集模块。本文采用VXI总线技术、数据采集技术、CPLD技术,实现了VXI总线A24/D16连续数据采集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在硬件电路设计中,着重对VXI总线A24/D16寄存器基接口电路、数据采集控制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及数据存储电路的设计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在软件部分中设计了符合VPP规范的仪器驱动程序和软面板程序。最后对研制成功的模块进行验证,模块性能良好。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可实现最高采样频率为500KHz的多路信号连续数据采集,且模块性能达到了预期指标。本模块的成功研制,在组建VXI测试系统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7-12-01)

连续数据采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据采集器(PDA)作为天津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一个重要工具,不仅提高了工作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简化了工作程序,减轻了工作难度和强度。文章介绍了天津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和数据采集器(PDA)工作流程,并且分析了PDA特点及应用领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连续数据采集论文参考文献

[1].陈新,胡栋,严立,郑凯,陈玉华.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试验中连续数据采集卡的设计[J].轴承.2014

[2].秦仲焘,邢楠.数据采集器(PDA)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中的应用[J].天津农林科技.2013

[3].王洋,袁慎芳,董晨华,吴键.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连续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王洋,董晨华.无线传感器网络连续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方法[J].江苏航空.2010

[5].孙苗钟,谈炳发,崔世海,胡殿璞.基于Delphi连续大容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编程实现[J].测控技术.2010

[6].颜学义,邓自佑.弹载加速度计组合连续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2010

[7].瞿连政,闫宏生,邹自力,蒋雪书,孙兵成.EAST装置的连续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核技术.2009

[8].崔秀华.基于VXI总线的连续数据采集研究[J].中国测试.2009

[9].刘鑫,任勇峰.多频连续波雷达自适应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

[10].高海英.VXI总线A24/D16连续数据采集模块设计[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7

标签:;  ;  ;  

连续数据采集论文-陈新,胡栋,严立,郑凯,陈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