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读——山园小梅(论文文献综述)
侯春杰[1](2019)在《“千家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千家诗”研究的对象并非指狭义上通行本《千家诗》,而是指广义上书名中含有“千家诗”者。现代通行本《千家诗》多以谢枋得、王相《五七言千家诗》为基础,但实际上,“千家诗”的形成存在一个历时的过程。本文从版本与内容两个角度出发,梳理了“千家诗”从诗歌选本到蒙学书籍的演变过程。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了“千家诗”的历代版本。“千家诗”自南宋成书以来,便不断被刊刻,流传颇广,出现了三个阶段性的选注本:刘克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谢枋得、王相《五七言千家诗》、黎恂《千家诗注》。其中,刘克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目前可知版本有四个,四个版本在目录与内容上稍有出入;谢枋得、王相《五七言千家诗》为谢枋得《增补重订千家诗》与王相《新镌五言千家诗》的合订本,其内部版本多样;黎恂《千家诗注》成书于清光绪年间,成书较晚,各版本之间内容并无差别。该部分主要依据国家图书馆馆藏“千家诗”、首都图书馆馆藏“千家诗”、陕西省图书馆馆藏“千家诗”、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千家诗”,从历时的版本角度出发,勾勒“千家诗”的发展过程。第二章分析了《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选诗内容,考察了《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门类来源。《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是一部类编诗集,编订目的是供人唱和与日常习读,故其选诗内容全面,包括自然事物与人为事物的各个方面;门类在借鉴前代类书的基础上,依照所选诗歌的内容进行归类,划分细致。《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为首本“千家诗”,其在题材内容与编辑体例上为后代“千家诗”提供了借鉴。《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中还选录了一类较为特殊的诗体:集句诗。可见,编纂者意在突破常规与求全求广的编纂思路。第三章研究了《五七言千家诗》《千家诗注》对前代“千家诗”的继承与各自的创新之处。《五七言千家诗》在《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基础上进行编选,只选录五言与七言,选诗内容更加简洁,促进了“千家诗”的普及。《五七言千家诗》中王相对选录的诗歌做注,注解附会过多,有失诗歌原意,但开辟了对“千家诗”做注的道路。后黎恂删去《五七言千家诗》中不适宜儿童阅读的诗歌,并以考据的方式,多方引证前贤评论,对“千家诗”重新做注。经黎恂改进后,“千家诗”成为了蒙学意义上的书籍。第四章总结了“千家诗”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增补本、重订本、重选本以及注解本和新编本。增补本、重订本、重选本为新中国成立前出现的版本,增补本与重订本意在对前代“千家诗”进行完善,重选本多是基于编选者的意图,重新选录诗歌。及至现代,出现注解本与新编本。注解本以现代通俗易懂的语言,重新对“千家诗”进行注解,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诗歌;新编本或意在纠正旧本“千家诗”的不足,或意在使“千家诗”适应时代发展。
杨婷[2](2019)在《“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古诗词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占有很大比重,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古诗词也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文本细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论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来为古诗词教学走出困境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中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存在着缺乏兴趣、积累数量少和理解困难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由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只有语文教师自身失误的原因,才是最容易改进的,也是改变学习现状的突破口。因此,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案例研究、访谈等方法,从教师角度出发归结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古诗词教学的功利性取向导致机械训练,让学生觉得学习古诗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只能在应试教育下被迫学习古诗词;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片面理解,使古诗词教学文本疏离,学生的学习只能流于形式;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不足,教学时只能一味照搬教辅资料,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表层,对古诗词的理解也存在困难。“文本细读”与古诗词教学有一定的可适性,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运用“文本细读”备课的三个阶段,主要有直面文本的“素读”、博采众长的“研读”和直指课堂的“悟读”;第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细读的内容有古诗词的语言、意象和意境以及古诗词的形式,这三层内容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细读古诗词的框架结构;第三,适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的主要“文本细读”操作方法有诵读吟咏法、矛盾还原法、比较分析法和质疑法,这些方法也不能完全孤立的使用,有时候也可以相辅相成,具体还需要根据古诗词的性质、大纲要求、学生情况以及自己的风格特点来选择使用。
孙文明[3](2014)在《《碧梧玩芳集》校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廷鸾,字翔仲,号碧梧,镜州乐平人(今江西乐平人)。其德行清正,刚正不阿,学问渊博,为南宋末年着名的政治人物。现存的《碧梧玩芳集》,是由四库馆臣修《四库全书》时,徒《永乐大典》辑录而出。《碧梧玩芳集》收入了马廷鸾所作的制文、序跋、字说、墓志铭、诗、词等作品。其整体上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但中外学界封马廷鸾及其《碧梧玩芳集》研究甚少,成果寥寥。学界虽已封《碧梧玩芳集》进行了点校和整理,但这些点校和整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未能选取清代翰林院抄本,这一现存最早的善本为底本。现有的点校和整理往往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或《豫章丛收》本为底本。二是未能把《永乐大典》残卷中的马廷鸾作品作为参校封象。三是没有封《碧梧玩芳集》中羼入的他人作品进行甄别。四是没有较完借地搜集马廷鸾的佚文。笔者不揣鄙吝,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马廷鸾及其《碧梧玩芳集》进行研究和输述。第一,前言部分。主要论述焉廷鸾的家世生平、思想着述,《碧梧玩芳集》的内容、艺术风格。同畴封马廷鸾的佚作进行辑佚,封《碧梧玩芳集》中羼入的他人作品进行甄别。第二,校注部分。此次《碧梧玩芳集》校注以最早的清代翰林院抄本显底本,以《豫章丛书》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碧梧玩芳集》为校本,以《永乐大典》残卷以及相关的史收、别集等文献材料作为参校对象,封《碧梧玩芳集》做了更细致、更全面的校勘和整理。同畴封集中的典故、史实、官职名、人名以及疑难字词等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封马廷鸾《碧梧玩芳集》研读和校注,将舍有助於分析和研究马廷鸾的创作特色和思想理念,揭示其作品的独特价值,从而更恰当地定位马廷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好地了解南宋末期的社舍政治文化风貌。同时对马廷鸾做一个比较深入、全面的侗案研究,为推动江西乐平地域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便利。
肖宏[4](2007)在《从传统到现代 ——徽州建筑文化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设计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与此同时,也表现出设计思想的混乱,隐藏着多种困惑:如传统与现代、国际与地域、技术与艺术等等。徽州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至今保留较为完好的纯汉文化。它一方面具有地域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对于它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传统与现代、国际与地域。本文立足现代视域,从室内设计的角度研究徽州建筑文化及其继承与发展,以期为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并作了以下探索:论文第一部分从理论上对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首先,研究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对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概念、属性、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了阐述;其次,研究了现代室内设计的概念、现代室内设计的主要涵盖的内容、与建筑的关系及其现代室内设计的背景。其三为本部分的重点,着重阐述了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与方法,为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作好理论准备。第二部分着重研究了徽州建筑文化及其特征。探讨了徽州建筑文化的形成背景、从室内设计的角度研究了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徽州建筑空间特征、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以及徽州建筑文化的审美心理等,为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作好准备。第三部分着重研究了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以第一部分的理论为指导,主要探索了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徽州建筑空间特征、徽州建筑装饰艺术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徽州建筑文化的审美心理穿插其中,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阐述。最后,对整篇论文做出结语,提出本文在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结论。
蔡鸣芳[5](2003)在《新读——山园小梅》文中研究说明
二、新读——山园小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读——山园小梅(论文提纲范文)
(1)“千家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千家诗”版本考 |
第一节 刘克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版本考 |
第二节 谢枋得、王相《五七言千家诗》版本考 |
第三节 黎恂《千家诗注》版本考 |
第二章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形成 |
第一节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题材内容 |
第二节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选诗门类 |
第三节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与闻人祥正的集句诗 |
第三章 《五七言千家诗》《千家诗注》的继承与创新 |
第一节 《增补重订千家诗》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比较 |
第二节 王相补注《千家诗》的诗学考量 |
第三节 《千家诗注》的成书与内容 |
第四章 “千家诗”的增补、重订、重选、注解、新编版本 |
第一节 “千家诗”的增补、重订、重选 |
第二节 “千家诗”的现代注解与新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概念界定 |
2.关于“文本细读”的研究综述 |
3.关于古诗词教学的研究综述 |
4.关于“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词中应用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研究的思路 |
2.研究的方法 |
二、高中生古诗词的学习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一)高中生古诗词的学习现状 |
1.对古诗词缺乏学习兴趣 |
2.积累古诗词的数量有限 |
3.对古诗词的理解存在困难 |
(二)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探究古诗词学习现状的形成原因 |
1.古诗词教学的功利性取向 |
2.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片面理解 |
3.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不足 |
三、“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判断 |
(一)“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可适性 |
1.从文本角度看,古诗词含蓄蕴藉的特性要求细读 |
2.从接受理论看,文本的意义应通过读者的阅读来挖掘 |
3.从读者角度看,高中生的阅读需要深度和广度 |
4.从教育者角度看,教师需要进行深度教学 |
(二)“文本细读”对于高中古诗词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
1.从古诗词角度看,实现了细致剖析与宏观把握的统一 |
2.从高中生角度看,实现了兴趣、能力、积累的统一 |
3.从语文教师角度看,实现了新课标落实与个人能力提高的统一 |
四、“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一)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运用“文本细读”备课的三个阶段 |
1.素读——直面文本 |
2.研读——博采众长 |
3.悟读——直指课堂 |
(二)古诗词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内容选定 |
1.古诗词的语言 |
2.古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
3.古诗词的形式 |
(三)适用于古诗词教学的主要“文本细读”操作方法 |
1.诵读吟咏法 |
2.矛盾还原法 |
3.比较分析法 |
4.质疑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碧梧玩芳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马廷鸾的家世、生平与时代背景 |
第一节 马廷鸾所处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马廷鸾家世考 |
第三节 马廷鸾生平与仕宦 |
第二章 焉廷鸾的思想及其着述研究 |
第一节 马廷鸾的政治、史学、文学思想 |
第二节 马廷鸾着述考 |
第三节 《碧梧玩芳集》编撰缘起与版本概况 |
第四节 马廷鸾对马端临撰写《文献通考》的影响 |
第三章 《碧梧玩芳集》内容研究 |
第一节 文章研究 |
第二节 诗歌研究 |
第三节 语作研究 |
第四章 《碧梧玩芳集》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
第一节 辞情哀苦深婉 |
第二节 数词的量化与虚化运用 |
第三节 典雅秀润,有卷轴之味 |
第四节 运用比兴、拟人等修辞手法 |
第五节 诗学江西,尊韩而化韩 |
第六节 公牍文“典重矞黄”与凝滞简约 |
第五章 辑佚与辨伪 |
第一节 辑佚 |
第二节 辨伪 |
结语 |
凡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4)从传统到现代 ——徽州建筑文化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徽州建筑文化的研究 |
1.2.2 现代室内设计的研究 |
1.2.3 建筑与室内本土化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采用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概念性架构 |
本章参考文献 |
上篇 理论研究 |
2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辨证关系 |
2.1 文化的概念及属性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文化的属性 |
2.2 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
2.3 传统建筑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
2.4 现代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
2.5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辨证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现代室内设计概述 |
3.1 现代室内设计的概念 |
3.2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
3.2.1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性质及工作范围 |
3.2.2 建筑与室内的交叉范围 |
3.2.3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 |
3.3 现代室内设计的内容 |
3.3.1 现代室内设计的核心 |
3.3.2 现代室内设计的内容 |
3.4 现代室内设计的背景研究 |
3.4.1 全球化 |
3.4.2 信息化 |
3.4.3 城市化 |
3.4.4 生态观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与方法研究 |
4.1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
4.1.1 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
4.1.2 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文化基因 |
4.1.3 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 |
4.1.4 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文化心理的要求 |
4.2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方法研究 |
4.2.1 从哲学方法上研究——“伽达默尔效果历史”原则 |
4.2.2 从建筑文化的特征上研究 |
4.2.3 从具体手段上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中篇 徽州建筑文化研究 |
5 徽州建筑文化背景研究 |
5.1 徽州建筑文化的界定 |
5.2 徽州建筑文化的历史成因 |
5.2.1 徽州建筑文化形成的社会因素 |
5.2.2 徽州当时的科技水平 |
5.2.3 徽州建筑文化形成的地域环境因素 |
5.2.4 徽州建筑文化形成的意识形态因素 |
5.3 徽州建筑文化与中华其它地区建筑文化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研究 |
6.1 徽州古村落景观构成要素 |
6.1.1 山与水 |
6.1.2 植被与绿化 |
6.1.3 耕地 |
6.1.4 路巷 |
6.1.5 建筑 |
6.2 徽州古村落景观意象 |
6.2.1 景观意象 |
6.2.2 徽州古村落整体景观意象 |
6.2.3 徽州古村落局部景观意象 |
6.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徽州建筑空间特征研究 |
7.1 街巷空间 |
7.1.1 街巷空间对室外空间的组织特征 |
7.1.2 街巷空间的限定类型 |
7.1.3 街巷空间的物质要素分析 |
7.1.4 街巷空间的交叉口 |
7.1.5 水街 |
7.1.6 街巷空间的场所精神 |
7.2 坦与水塘——面状空间 |
7.2.1 坦 |
7.2.2 水塘 |
7.3 天井 |
7.3.1 天井的概念 |
7.3.2 天井对徽州古建筑的室内空间的组织 |
7.3.3 天井的物质特征分析 |
7.3.4 天井的精神功能 |
7.4 庭院 |
7.4.1 庭院空间性质与物理功能 |
7.4.2 徽州庭院的物质特征分析 |
7.4.3 徽州庭院意象与场所精神 |
7.5 厅堂与住房 |
7.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
8.1 徽州建筑各组成部分装饰 |
8.1.1 梁架装饰 |
8.1.2 天花 |
8.1.3 槅扇 |
8.1.4 楹联与匾额 |
8.1.5 门罩与门楼 |
8.1.6 马头墙 |
8.2 徽州建筑装饰技艺与工艺特征 |
8.2.1 砖雕 |
8.2.2 石雕 |
8.2.3 木雕 |
8.2.4 彩绘 |
8.3 徽州三雕的文化表达 |
8.3.1 儒家文化精神 |
8.3.2 吉祥如意 |
8.3.3 耕读文化 |
8.3.4 山水情怀 |
8.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9 徽州建筑文化的审美心理研究 |
9.1 徽州建筑文化中的自然观 |
9.1.1 天人合一的思想 |
9.1.2 天人合德的思想 |
9.2 徽州建筑文化中的社会观 |
9.2.1 礼乐 |
9.2.2 仁和 |
9.3 徽州建筑审美文化心理积淀举要 |
9.3.1 空间 |
9.3.2 山水 |
9.3.3 植物 |
9.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下篇 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0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0.1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与现代室内中的景观设计 |
10.2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
10.2.1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自然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 |
10.2.2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非自然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0.3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意象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0.3.1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总体意象在共享空间中的运用 |
10.3.2 徽州古村落的局部景观意象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0.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11 徽州建筑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1.1 徽州街巷空间在现代室内交通空间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1.1.1 徽州街巷空间与现代室内交通空间 |
11.1.2 徽州街巷空间在现代室内交通空间的继承与发展 |
11.2 水塘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1.2.1 共享空间与徽州古村落水塘空间 |
11.2.2 水塘空间的室内化案例 |
11.3 天井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1.3.1 天井对徽州建筑空间的组织形式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的运用探索 |
11.3.2 天井的形式特征与场所精神的特征引借 |
11.4 庭院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1.4.1 庭院空间与室内公共交流空间 |
11.4.2 庭院空间特征引借案例 |
11.5 厅堂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1.5.1 厅堂空间与室内“秩序空间” |
11.5.2 厅堂空间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案例 |
11.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12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2.1 徽州建筑装饰语汇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1.1 梁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1.2 “砌上露明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1.3 槅扇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1.4 楹联与匾额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1.5 门罩与门楼 |
12.1.6 马头墙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1.7 雕饰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12.2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在现代室内各情感空间中的运用 |
12.2.1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现代室内空间情感 |
12.2.2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秩序空间 |
12.2.3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平稳空间 |
12.2.4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怀古空间 |
12.2.5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悠闲空间 |
12.2.6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亲密空间 |
12.3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研究徽州雕饰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12.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13 结论 |
图片来源 |
主要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5)新读——山园小梅(论文提纲范文)
【新读】 |
四、新读——山园小梅(论文参考文献)
- [1]“千家诗”研究[D]. 侯春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2]“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杨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碧梧玩芳集》校注[D]. 孙文明. 广西大学, 2014(02)
- [4]从传统到现代 ——徽州建筑文化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 肖宏.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5]新读——山园小梅[J]. 蔡鸣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