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10
摘要: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备高素质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创建以就业为主导的专业课程设计,需要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正和改革。本文对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进行了研究,剖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改革
进入21世纪,物流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物流管理技术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式和方法上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课程体系的重新组建、教材内容的更新、实习设备的更新换代、教学资料的不断完善,这些改变都给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带来不小改变和冲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解释和实践操作两部分。这两种教学模式一直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必由之路。因此,对物流管理课程进行了改革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关键步骤。为了给社会和企业培养专业知识牢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让学生可以“零距离”就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国家教育部把物流管理作为一门专业技能匮乏的重点专业,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开设这门课程[1]。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本身的问题,致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定位、教材设立、课程布局和开发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重点表现在:
1、课程定位不明,传统教学目的严重
在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中,既应该注重教育的一般性,即高等性教育,又应当重视职业特性的教育。但是,目前在我国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院校和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培养,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教育,体现不出职业性的特点。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和企业输出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忽视了“职业性”的培养,往往会导致学生眼高手低的情况,远远不能达到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2、课程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的指导
中国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就业难的问题由来已久[2]。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专业物流管理课程体系的基础薄弱;第二,物流教学缺少必要的实践操作环节。主要体现在用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史对西方现代物流理论进行描述,缺少对物流产业发展环境的可持续性研究,这就直接导致理论基础偏离了客观事实,从而致使理论基础无法对实践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这种缺陷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上,具体表现为课程的理论知识不能在实践活动中加以证实和验证。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必须以物流实践活动为基础,二者必须紧密结合。
3、课程开发和结构设置者水平不高
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开发主要由该专业的教师承担,但从实际效果上看,专业教师根本不能独立承担起这项重要任务。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建设比教学要复杂,里面涉及课程的总体设计、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每个方面都需要设计者付出大量的劳动和精力。在国外,所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和安排都是由专门的机构进行操作的。而在中国,特别是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老师还是课程设计和开发的主体,如此的开发模式,会使课程的总体水平不高,使得该专业的开发一直处于低水准状态。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社会职业教育机构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统一的开发和设计。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革新,最主要的就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并在现实教学过程当中予以贯彻落实[3]。本文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1、课程设计体现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时刻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所以,课程体系必须以服务市场、服务行业和服务企业为指导,以物流服务为中心,着重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应用性”和“生产性”的特点,在学生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马上开展实践专项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建立时可以充分考虑物流工作的实际流程,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不同,确定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知识进行合理安排,建立理论和实践向结合的课程体系。
2、课程标准参照企业标准
为确保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进入岗位角色,实现“零距离”上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标准应参照各岗位的技术标准制定。通过对知识点和专业技能的测量,准确确定学习目标和方向,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专项实践操作。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系统,从学习成绩、项目策划、实践操作和综合技术测评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参考职业技术能力鉴定和资格认证的标准来制定考核内容和权重分配。
3、实践教学要贯穿整个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因此,在课程设计时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重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强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将课程内容以实践的方式落实到实处。例如,在设计配送课程时,分为配送中心确认、订单处理、拣货处理、补货和盘点、流通作业、出货和包装、配送作业、绩效考评8个单元分别进行学习。教师选择真实案例进行讲解,由学生利用企业的实际业务数据和过程中学习,最终形成课程报告,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4、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物流管理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解决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可以采用与企业对接,通过合作的方式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通过全程合作培养、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模式开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新方法。这种合作模式的优点在于,传授知识的人员从单一的高职教师变成由学校老师和企业技师合作,共同传授,目的在于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和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和培训课程,通过企业技师的指导和监督完成培训课程。
参考文献
[1]苟建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77-79+85.
[2]关堂春.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6:66-68+73.
[3]郑文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01:55-56.
基金项目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类别: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HYRW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