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航空电信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航,航空电信网,技术应用
航空电信网论文文献综述
施维[1](2019)在《民航航空电信网(ATN)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民航航空电信网的重要作用分析入手,论述了民航航空电信网关键技术及应用。期望通过文本的研究能够对促进我国民航通信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殷国恒[2](2018)在《民航航空电信网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航航空地地、地空的一体化发展是现在民航公司追寻的一个新的目标,为了使一体化的发展更加迅速、开展得更加顺利,就得使用航空电信网。航空带电信网的出现给民航公司带来了一场变革,航空电信网不仅综合了很多种通信设备的特性,还可以使路由转发信息,这体现了网络在民航公司利用的合理性。文章通过对ATN的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和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后期技术改良提供更多理论和实践支持。(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韩丹[3](2018)在《航空电信网应用与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电信网是新航行系统的重要通信基础设施,是新一代航空通信系统的全面升级方案。航空电信网为空中交通管制、机场、航空公司和空中飞行飞机之间搭建了一条信息互联互通通道,所以,建立一个全球互联、空地一体化的航空电信网对空中交通网络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对航空电信网的背景和基本概念的分析,重点研究了航空电信网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地-地应用和地-空应用,以及这些应用与传统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势,最后对地-地应用和地-空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8年06期)
李窦哲[4](2016)在《基于L-DACS1数据链的航空电信网协同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电信网(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ATN)作为空中交通管理的基础结构,将在未来20年中逐步向全IP网络演进。同时,ATN的陆上无线通信子网将采用目前最具前景的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1(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1,L-DACS1)协议。L-DACS1利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信道带宽和信息速率。但是,为节约频谱资源,L-DACS1通常采用嵌入式部署,其频段位于已有的测距机(Distance Measure Equipment,DME)频段中间,进而受到DME产生的脉冲对的严重干扰。本文在分析当前L-DACS1数据链研究基础上,结合航空信道多场景通信的特点,对L-DACS1物理层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不依赖先验信息的航空信道估计、均衡方法。同时,考虑到已有的脉冲干扰抑制方法虽然应用面广泛,但并没有对DME干扰的波形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频域结合DME干扰抑制方法,以及叁种新的全时域DME干扰抑制方法,有效提高了系统误码率性能。本文研究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航空信道性能评估模型,评估了L-DACS1在不同调制方式、飞行阶段的误码率性能。并针对现有信道估计方法通常需依赖自相关函数等先验知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OFDM符号勒让德多项式(Legendre polynomials)基扩展模型的航空信道估计、均衡算法。该方法不依赖于先验知识,更适用于通信场景多变的航空信道。2、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置零结合未受干扰子载波的DME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先从未受干扰子载波获得幅值约束信息,后利用约束最小二乘估计那些受到干扰的子载波,最后采用迭代方式重构并抑制子载波间干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DME干扰,并优于已有的时-频域联合抑制DME干扰方法。3、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辨识及稀疏表示的DME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假设已知DME脉冲对的复数值波形,利用有限冲激响应模型对接收机中的滤波器整体特性建模,从而获得接收机中的形变DME脉冲对波形。最后结合稀疏表示算法,将重构的每个形变DME脉冲对从受干扰的信号中减去,其性能优于已有DME干扰抑制方法。4、提出了基于非线性频率估计的DME干扰抑制方法。在仅可获得DME脉冲对的实数值波形时,通过分段线性模型逼近脉冲对的非线性载波,进而重构每个脉冲对。同时,提出了脉冲对波形自动检测方法以增强实用性。通过对接收信号中未重迭的脉冲对进行迭代加权平均,直接获得脉冲对波形,并在利用稀疏表示算法重构脉冲对后,将其从受干扰的信号中减去。(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1-30)
周琦[5](2016)在《IP航空电信网层次化体系结构与网络优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空空域是国家有限的、不可拓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主要区域。伴随着我国低空改革的深入,为了适应未来低空通用航空市场的快速增长,需要通过构建新的通信网络架构实现高效、安全的航空电信网,以适应低空航空通信数据流和空中交通管理信息迅猛增长的要求,以及通用航空未来发展对低空宽带数据传输、飞机安全保障与智能航空系统等方面的要求。虽然传统航空电信网由OSI体制向IPS体制发展是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在实际应用中,IPS体制在解决基于IP的宽带空地通信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向IPS体制的过渡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以TD-LTE技术为基础的宽带数据链可以支持更为丰富的空地通信服务,为构建低空空域内IP航空电信网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能够解决低空空域的安全监控、管制运行和飞行服务等问题。本论文以演进中的IP航空电信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于TD-LTE技术体制构建低空空域内IP航空电信网的可行性,着重研究了在构建IP航空电信网层次化体系结构时所面临的若干关键问题,重点阐述了以TD-LTE技术为基础的IP航空电信网体系结构、IP航空电信网低空环境适应性优化技术、IP航空电信网低空覆盖组网优化技术等具体研究内容。本论文取得如下成果:1)根据低空航空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TD-LTE移动通信网络的IP航空电信网层次化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考虑了 TD-LTE移动通信网络体系与传统航空电信网体系的差异,设计了一种层次化的体系构建方式,提出通过边界网关隔离TD-LTE回传网与空管服务网络的方法,并且给出了基于TD-LTE的IP航空电信网的总体架构与网元实体设计方案,解决了机载TD-LTE终端接入AN地面通信网络时所面临的IP化承载、服务融合、安全接入等问题。2)提出了一种基站侧频偏估计与补偿的低空适应性优化解决方案,以解决低空高速飞行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对地空通信的影响。针对低空飞行器高速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问题,结合单导频频偏估计精度范围广和双导频频偏估计精度高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单双导频联合估计的方法;并基于对时域和频域补偿方案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频域频偏补偿方案。大量的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基站侧频偏估计与补偿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大频偏导致的切换、容量、覆盖等问题,而且实现复杂度低。3)提出了一种针对空地通信网络的低空覆盖组网优化规划方法,以保证低空飞行器移动过程中的空地持续通信。针对低空环境下的信道传播衰落特点,建立了不同场景下的低空信道衰落模型。其后针对地空站与地面站同频组网存在的局限,提出低空覆盖异频组网方案,并进行了地空站覆盖分析,给出了异频组网的频率选择建议和覆盖建议。随后在异频组网规划前提下进行了覆盖强度和信噪比的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了采用异频组网时,地面设备覆盖能力和组网规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11-20)
苏冉[6](2016)在《民航航空电信网(ATN)技术应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空中交通流量的飞速增长给现有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民航组织经过研究,提出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简称CNS/ATM)新航行系统的概念。文章介绍了ATN系统相关技术,并就ATN系统设计与实现给出了具体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6年24期)
李琦[7](2014)在《航空电信网的关键技术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航空电信网这一中心问题,分别从数据压缩技术、FastByte技术、以及安全保障技术这叁个方面入手,就航空电信网中的关键技术特点及其实施问题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通过对功能的完善,使整个航空电信网乃至新航行系统的通信以及管制能力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4年16期)
刘天华[8](2011)在《一种IP化航空电信网切换管理方案设计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电信网是新航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TN/IPS是未来航空电信网的发展方向,它是由不同空地网络组成的全球互联复杂网络。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可能穿越不同的子网,从一个地面管制范围进入另一个管制范围,或者同时处于多个地面管制范围之内,给飞机的移动性带来了一系列的移动性管理问题。如何保持地面与飞机能够建立通信关系、并保持通信关系的连续性非常重要,是各种ATN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本论文分析了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方案的设计目标,通过分析传统ATN/OSI中路由机制,以及ATN/IPS中移动性管理技术,总结了现有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IP化航空电信网切换管理技术。论文中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ADS-B报文的切换管理方案,提出了切换判断管理的两种核心算法,即基于ADS-B报文到达周期特性进行切换时机选择的算法和基于航迹预测技术进行多目标地面站选择的算法。然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切换算法的可行性。本方案以IP技术为基础,不要求机载设备IP化;通过扩展地面设备的能力,代替飞机完成移动性管理中所需要的移动发现、切换控制等功能。飞机只需要拥有基本的国际规定的应用能力即可,不需要主动参与到移动性管理当中,仅仅是配合地面设备完成移动性管理。(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1-01-15)
杜宝伟[9](2011)在《新一代航空电信网技术及其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一代航空电信网(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ATN)是新航行系统的重要基础,目前在民航组织的积极推动下,ATN网络已经进入部署实施阶段。本文介绍了ATN的背景、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等技术,并介绍了ATN网络目前的应用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1年02期)
李娟,郭威[10](2010)在《航空电信网(ATN)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国内外航空通信网络的发展,安全问题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航空电信网ATN(Aeronautical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是新航行系统CNS/ATM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下一代航空通信网,ATN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网络,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安全威胁。本文分析了ATN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几种典型的攻击方法,并对其安全策略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本文来源于《2010年航空器适航与空中交通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9-12)
航空电信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航航空地地、地空的一体化发展是现在民航公司追寻的一个新的目标,为了使一体化的发展更加迅速、开展得更加顺利,就得使用航空电信网。航空带电信网的出现给民航公司带来了一场变革,航空电信网不仅综合了很多种通信设备的特性,还可以使路由转发信息,这体现了网络在民航公司利用的合理性。文章通过对ATN的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和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后期技术改良提供更多理论和实践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航空电信网论文参考文献
[1].施维.民航航空电信网(ATN)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殷国恒.民航航空电信网技术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8
[3].韩丹.航空电信网应用与现状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8
[4].李窦哲.基于L-DACS1数据链的航空电信网协同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6
[5].周琦.IP航空电信网层次化体系结构与网络优化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
[6].苏冉.民航航空电信网(ATN)技术应用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
[7].李琦.航空电信网的关键技术初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
[8].刘天华.一种IP化航空电信网切换管理方案设计及仿真[D].北京邮电大学.2011
[9].杜宝伟.新一代航空电信网技术及其应用进展[J].中国市场.2011
[10].李娟,郭威.航空电信网(ATN)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C].2010年航空器适航与空中交通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