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会话论文-赵天舒

连接会话论文-赵天舒

导读:本文包含了连接会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系统功能理论,法庭会话,连接词,双向互动性

连接会话论文文献综述

赵天舒[1](2016)在《法庭会话中汉语连接词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接词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资源。在语言系统中,连接词不但充当中低层级单位建构高层级单位的基本手段,还是实现说话人目的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上,以法庭会话为分析对象,运用系统功能理论,使用语料的实证研究方法,探讨连接词在法庭会话这一特殊语境中的语义功能表达过程中的使用规律和连接词在语义表达功能实现中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并论证了该理论在本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及应用前景,其次,分析了法庭会话作为一种机构性会话的语境和会话特征。接下来,通过对七场完整、连贯的法庭审判现场语料的分析研究,分析连接词在表达法庭会话的语境和会话特征时的作用如何。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叁个问题展开,第一:在法庭审判会话过程中,连接词是如何突出法庭会话特点的。第二:在法庭会话中,连接词的功能和语言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第叁:连接词,法庭会话特点以及语言的叁大元功能之间存在怎样的互动模式。研究表明,法庭会话的目的性特征,主要通过连接词的详述功能和增强功能得以实现,而法庭会话的冲突性和合作性特点以及客观性和规则性特点,则大多运用连接词的增强功能予以突出表达;在功能表达方面,连接词的增强功能最能体现语言的叁大元功能,而连接词的详述和延伸功能则较少被使用。总之,本文认为:在法庭会话中,连接词的功能和法庭会话语境特点之间具有双向互动性。所谓双向互动性是指,一方面,对不同语义表达功能的连接词的准确、恰当运用,是充分反映法庭会话的机构语境特征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法庭会话的机构语境特征及其法庭会话所具有的不同特点的体现,又离不开对不同语义功能的连接词的选择性使用,可以说,缺少了准确、恰当的连接词,法庭审判问答会话互动很难顺利进行下去。(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4-10)

孙亮[2](2009)在《基于连接标识的对等模式会话迁移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和无线接入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移动计算设备层出不穷,网络已渐渐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移动终端(包括手机、MID、PDA等)不但融合了办公、上网、照相等多种功能,而且拥有了多种网络接入方式。用户对在不同网络或不同终端之间进行切换并延续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带来了网络的一种全新的转变:从一种网络支持多种服务转变成一种服务能够在多种网络之间无缝、透明地切换和延续服务。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间断地得到普适服务。会话迁移是指用户在通过网络获取某项服务时,可以在不同的网络或不同的接入终端之间,悬挂和恢复当前的会话。这种切换有可能是在异构网络之间进行切换,同时也可能在不同终端之间切换。一体化网络是一种新的互联网体系架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入服务标识、连接标识、交换路由标识、接入标识以及相应的映射,能够支持多种网络(比如固定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传感器网络)的接入,为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提供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通信平台,给用户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普适服务。本文的工作依托国家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主要研究一体化网络中连接标识的设计和基于连接标识在对等模式下的会话迁移的设计与实现。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几种会话迁移设计方案,并对各个方案的关键不同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其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其次,在对一体化网络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一体化网络连接标识及相应映射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将连接标识定义在会话层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也支持现有的网络应用程序。第叁,本文对该设计方案进行了编程实现。在此设计和实现方案中,主要有以下特点:1)这种方案是一种网络架构的实现,会话迁移的实现不需要修改应用程序;2)采用了对等模式的设计思想,不依赖于任何集中式的服务器;3)通过Java、内核模块编程结合的方式,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实现了会话迁移的功能。本方案为一体化网络中的连接标识和会话迁移的提供了一个实验平台,为后续工作的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9-05-22)

湖北省武汉市,刘辉[3](2008)在《服务器会话连接自动关闭怎么办》一文中研究指出问题: 作为网管,在实际远程管理服务器的过程中,我时常会遇到远程桌面打开的会话窗口会跟随远程桌面连接的关闭而同步关闭的现象。我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湖北省武汉市 刘辉 Q博士: 首先,看看在远程登录服务器系统时使用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计算机报》期刊2008-05-19)

薛晓舟,刘玉璋,尹泽明[4](2005)在《在SIP会话中重用底层连接》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描述了SIP协议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发展背景,并对现有SIP协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提出几种改进SIP协议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比较,选择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分析了修改前后SIP协议各子层的一些变化,给出SIP会话的叁种角色——UAS、UAC、Proxy在处理重用底层连接请求时的规则,最后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现代电信科技》期刊2005年11期)

刘东华,侯志强[5](2004)在《GSRP——一种支持连接恢复和会话移动的消息传输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网格用户环境等场景和移动网络特点出发 ,归纳出网络协议中持久性、全局性、松耦合、内容和传输分离的原则 ,并提出支持连接恢复和会话移动的网格服务请求协议 (GSRP) GSRP采用松耦合的应用会话层和消息传输层两层结构 ,分别负责消息内容及应用之间消息交互和消息封包及传输 全局性的持久会话句柄为不同主机和不同应用之间实现网络会话的协同和移动提供了开发接口 ,软连接在持久会话句柄和底层网络链路之间建立映射 ,完成消息的传输 单边操作和延迟容忍技术被用在数据通信和状态管理中 ,简化了应用开发和维护 给出GSRP的设计和实现 ,结果表明GSRP在没有增加大的额外开销的同时 ,获得了休眠、移动和对底层网络的适应能力 ,可以满足所关心的新应用的需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2004年12期)

[6](2003)在《会话控制器连接H.323和SIP》一文中研究指出〖TPN7011800,+143mm。122mm,BP〗 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和H.323 IP PBX等VoIP端点在企业中的部署提出了新的互操作性挑战。一种叫做会话控制器的新型网络设备提供H.323/SIP互联功能,消除连接不同的Vo(本文来源于《网络世界》期刊2003/11/03)

Paul,Krill,杨雪南[7](1995)在《PC与主机连接——Novell增强NetWare for SAA的主机会话》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主机连接领域来自Microsoft公司的激烈竞争,Novell公司正在有实质性地提高Net-Ware for SAA连接软件包所能支持的会话数。二月份发布和销售的NEtWare for SAA 2.0把主机并发会话数从500个增加到2000个。(本文来源于《今日电子》期刊1995年08期)

连接会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互联网和无线接入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移动计算设备层出不穷,网络已渐渐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移动终端(包括手机、MID、PDA等)不但融合了办公、上网、照相等多种功能,而且拥有了多种网络接入方式。用户对在不同网络或不同终端之间进行切换并延续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带来了网络的一种全新的转变:从一种网络支持多种服务转变成一种服务能够在多种网络之间无缝、透明地切换和延续服务。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间断地得到普适服务。会话迁移是指用户在通过网络获取某项服务时,可以在不同的网络或不同的接入终端之间,悬挂和恢复当前的会话。这种切换有可能是在异构网络之间进行切换,同时也可能在不同终端之间切换。一体化网络是一种新的互联网体系架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入服务标识、连接标识、交换路由标识、接入标识以及相应的映射,能够支持多种网络(比如固定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传感器网络)的接入,为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提供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通信平台,给用户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普适服务。本文的工作依托国家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主要研究一体化网络中连接标识的设计和基于连接标识在对等模式下的会话迁移的设计与实现。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几种会话迁移设计方案,并对各个方案的关键不同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其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其次,在对一体化网络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一体化网络连接标识及相应映射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将连接标识定义在会话层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也支持现有的网络应用程序。第叁,本文对该设计方案进行了编程实现。在此设计和实现方案中,主要有以下特点:1)这种方案是一种网络架构的实现,会话迁移的实现不需要修改应用程序;2)采用了对等模式的设计思想,不依赖于任何集中式的服务器;3)通过Java、内核模块编程结合的方式,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实现了会话迁移的功能。本方案为一体化网络中的连接标识和会话迁移的提供了一个实验平台,为后续工作的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连接会话论文参考文献

[1].赵天舒.法庭会话中汉语连接词的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孙亮.基于连接标识的对等模式会话迁移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9

[3].湖北省武汉市,刘辉.服务器会话连接自动关闭怎么办[N].中国计算机报.2008

[4].薛晓舟,刘玉璋,尹泽明.在SIP会话中重用底层连接[J].现代电信科技.2005

[5].刘东华,侯志强.GSRP——一种支持连接恢复和会话移动的消息传输协议[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

[6]..会话控制器连接H.323和SIP[N].网络世界.2003

[7].Paul,Krill,杨雪南.PC与主机连接——Novell增强NetWareforSAA的主机会话[J].今日电子.1995

标签:;  ;  ;  ;  

连接会话论文-赵天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