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爱伦坡短篇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使,魔鬼,人性
爱伦坡短篇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曹静,尹婧红[1](2019)在《天使与魔鬼的结合——爱伦坡短篇小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爱伦坡短篇小说分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天使篇,一部分是魔鬼篇,揭示人性的善与恶。(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8期)
蒋蕴怡[2](2019)在《论爱伦·坡对哥特式短篇小说的扬弃与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哥特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英美文学的诸多名家中,结合哥特属性进行创作的作家不在少数,而爱伦·坡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其中哥特式短篇小说无疑是冠冕上的明珠。爱伦·坡的哥特文学创作深受英国哥特传统的影响,同时结合了美国社会和时代背景,在传统的基础上,他对哥特短篇小说的语言表达、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思想、哲学内涵等方面进行优化,极大提升哥特文学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也正因为爱伦·坡的哥特式恐怖短篇小说从以上方面实现了进化,所以其创作历程呈现出鲜明的扬弃特质。本论文从哥特文学发展史、爱伦·坡哥特作品的“扬”和“弃”、爱伦·坡哥特小说扬弃的意义叁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扬弃对哥特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论叁个部分,论文主体分为叁章。引言部分首先简介爱伦·坡哥特式短篇小说的文学地位和艺术价值,及爱伦·坡创作和哥特传统的关联;其次,将国内外针对爱伦·坡和哥特文学的学术成果做了梳理,结合本文论点,将有借鉴意义的学术成果进行综述;最后,提出爱伦·坡对哥特文学的扬弃,并从文学史、研究空白、哥特文学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等角度,论证爱伦·坡扬弃的重要价值。正文第一章提出哥特文学中扬弃的必然性,通过梳理哥特传统的发展历程,对比英美文学名家对哥特属性的碎片式扬弃,论证爱伦·坡对哥特文学进行主动扬弃的论点。第二章分别论述了爱伦·坡对哥特传统的“扬”和“弃”,“扬”的是哥特文学的美学渊源和恐怖主题,“弃”的是早期哥特传统的僵化故事套路、扁平人物设计,从而在探索人性、开辟多元小说体裁方面实现了超越。第叁章是本文重点章,分别从文学价值、道德内涵、社会价值、哲学价值等方面论述爱伦·坡的扬弃带来的深远影响,主要依据“效果统一论”、“不可靠叙事”、“19世纪美国精神雏形”、“反殖民思想”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爱伦·坡的《一桶白葡萄酒》、《威廉·威尔逊》、《黑猫》、《厄舍古屋的倒塌》等经典作品为文本分析依据。结论部分对本文的论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爱伦·坡对哥特文学之扬弃产生的深远影响,并且将“扬弃”的价值升华到其对现代文学的持续作用上。(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陈香臻[3](2019)在《文学共鸣的认知诗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诗学作为认知科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不仅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更加关注文学阅读和普遍认知之间的关系。因此,基于认知模型,可以充分解释文本表达及其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的认知功能。文学共鸣理论作为认知诗学的其中一个重要理论,通过文本来解释读者的阅读感受。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解释文本的氛围。然而,到目前为止,对它的研究及应用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采用这一理论对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进行探讨。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是美国浪漫主义的重要作家。他的小说具有显着的哥特体征,以营造恐怖氛围为主,尽管也有学者对其小说的氛围进行了研究探索,但在文学研究当中大多是对其氛围的主观感受,其认知解释却鲜有涉及。因此,本研究选取了爱伦·坡的叁篇代表性的短篇故事《泄密的心》、《红死魔的面具》和《一桶白葡萄酒》作为分析文本,以Stockwell的文学——共鸣理论为框架,以文本特征为基础,立足于读者的认知过程,挖掘爱伦·坡短篇小说中注意——共鸣的关系以及变化在小说主题形成中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泄密的心》中,最显着的文本特征是音响的创作技巧。通过叙述者内心世界的声音与小说虚构世界中的声音的对比,使得叙述者疯狂的内心得以突显,小说的主题得以升华。在《红死魔的面具》中,假面舞会带来了快乐,但快乐是短暂的,而红死从明亮度上营造的阴郁的氛围,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却都是致命的冲击。《一桶白葡萄酒》中向上极限的文本特征,为读者呈现了蒙特利梭坚定的复仇之心及其步步为营的复仇计划。简言之,读者在音响度、明亮度以及向上极限产生的光环效应下对这叁篇短篇小说产生共鸣。本文认为,文学——共鸣理论对这叁篇故事的氛围和主题意义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它能够从认知层面解释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小说氛围和主题的共鸣。(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9-03-01)
林飞[4](2018)在《不幸源于无法承受孤独——读爱伦·坡短篇小说《人群中的人》》一文中研究指出爱伦·坡研究专家IrwinPorges曾言,《人群中的人》深刻剖析人性,细致观察现实生活,是坡最非比寻常的作品之一。作为爱伦·坡最富有现代意识的作品,也被誉为那个时代最为出色的艺术品。小说描绘都市人群中孤独虚无的意象,是对转型期社会城市化游荡者空虚、孤寂的真实写照。(王爱军,2016:30)创作手法上,爱伦·坡承袭哥特文学风格,融入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创作内容上,爱伦·坡渲染恐怖幽深的(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32期)
杜坤,李健宁[5](2018)在《文学新奇性的认知进化阐释——以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对文学新奇性的偏好既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认知进化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可以发现他在创作中抓住了人类共同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偏好,并挑战着不同时代的读者心理,由此说明文化因素与认知进化因素的共同作用才是促进文学创新的持久动力。(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潘君芳[6](2018)在《不稳定人物、非家的家、活着的死亡—爱伦坡哥特式短篇小说中的“暗恐”》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是十九世纪美国着名的诗人,文学评论家和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充斥着古堡、死亡、谋杀、超自然力量等传统的哥特式元素并给小说人物和读者带来恐惧,但这种恐惧不再是外部的而是心灵内部的。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的暗恐理论,对叁个二元对立现象:不稳定人物、非家的家、活着的死亡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坡哥特式小说的心理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可以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导入部分,该部分对爱伦坡、其叁部哥特式小说、这些作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弗洛伊德的暗恐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为论文的讨论部分。第一章从人物呈现的不稳定性入手,该论文发现主人公都经历着暗恐,其暗恐感受来源于“复影”和由于无力感唤起的“阉割情结”。正是由于这些暗恐经历,导致了主人公的不稳定性。第二章探究家的非家性。这篇论文指出家成为了主人公的暗恐之地并阐释了爱伦坡笔下的家不再是建筑本身,而是人物心理的“复影”。第叁章分析活着的死亡。论文指出主人公都谋杀了他人。实质上,他人作为主人公的复影是主人公压抑的本我或超我。由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主人公把其中一者压入无意识。而被压入无意识的部分可以进入意识,所以被压抑物可以再次出现并给主人公带来暗恐感受。在这叁篇短篇小说中,这体现为被谋杀者死后对谋杀者的影响。第叁部分为结论部分。暗恐来源于压抑,而压抑物的复现又会导致主人公的再一次暗恐。通过研究文本中呈现的叁个二元对立,该论文解读了坡的心理书写,揭示了坡笔下主人公的心理病态是来自于自我压抑。(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7)
李晓彤[7](2017)在《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疾病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疾病如生命般久远。在人类认识初期,疾病被视为上天的旨意,作为一种神对人类的惩罚以及不满而存在,体现着人类的恐惧。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认识的进步,疾病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揭开,人们对疾病的恐惧逐渐降低,疾病有了科学与合理的解释。在与疾病抗争的历程中,“疾病”一词被赋予多种文化内涵,具有了隐喻的象征,体现在人类认知的各个领域。同时,对疾病的恐惧也超出了其生理属性,甚至演变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至此,文学中的疾病不再仅仅指一种生理疾病,其发展与人类社会、物质、思想的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继而变为一种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载体,体现着作家所生存时代的社会环境。生活在肺结核、霍乱等疾病频发的19世纪,疾病成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疾病的关注与描写体现了爱伦·坡敏锐的洞察力,也成为剖析爱伦·坡的美学思想的独特视角。自18世纪起,肺结核肆虐于西方世界,带走成千上万的生命,然而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却将肺结核与激情、浪漫相联系,将肺结核引发的症状作为热情燃烧的标志,把肺结核带来的死亡从审美的角度浪漫化。作为浪漫主义的重要作家,爱伦·坡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肺结核成为其疾病叙事的一部分,体现着爱伦·坡的美学思想。虽未曾像诗歌美学那样具体阐述,爱伦·坡的小说美学思想展现在其小说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关于疾病的叙事当中。通过对其作品中患有疾病的主人公的分析,爱伦·坡小说美学中的“真实观”“寓意观”以及“美人之死”的美学主题得以呈现,而这些主题不可避免地与爱伦·坡自身的经历有关。爱伦·坡认为,小说是在表现“真实”上最重要的形式,在经历过失去女性亲人的痛苦后,《丽姬娅》《贝蕾尼丝》《莫雷娜》等作品中,爱伦·坡着重刻画了美丽娇弱的女性的患病、死亡与复活。在此类作品中,爱伦·坡表达了与其诗歌美学一脉相承的“美人之死”的美学观点。同时,死亡与疯癫的主题在爱伦·坡的疾病叙事中密不可分,常被提及。在这类作品中,死亡通常有叁种表现形态,即恐怖之死、复仇之死与超脱之死。结合自身患有精神类病症的经历,疯癫叙事在其疾病叙事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在《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黑猫》《泄密的心》等作品中,爱伦·坡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成功塑造了诸多疯人的形象,挖掘了人物内心的焦虑、偏执与痛苦挣扎,表达了工业革命影响下人们精神世界的孤独与异化。爱伦·坡的小说注重效果的表达,而非道德的教育意义,其疾病叙事小说中领先于同时代审美的美学思想使其小说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同时,爱伦·坡的作品也是对19世纪正在发展的美国社会病症的反映,蕴含着人文关怀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忧思。本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探讨了疾病与文学的关系以及疾病作为一种叙述动力的作用和意义;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爱伦·坡对于疾病与死亡的美学观,着重论述了通过分析其疾病叙事作品而得出的小说美学观;第叁章深入挖掘爱伦·坡疾病叙事中死亡主题的内涵;第四章在基于爱伦·坡自身经历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疾病叙事中的疯癫主题;最后总结部分分析揭示了爱伦·坡通过疾病叙事所做的美学思考、对社会与人类发展的忧思。(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7-04-10)
刘红辉[8](2016)在《从《斯芬克斯》看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创作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美国作家,诗人,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在文学创作中,坡提出自己独特的创作理论——效果理论。本文将以《斯芬克斯》为例,分析坡的效果理论在作品中的体现。(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20期)
王秀英[9](2016)在《试从爱德加·爱伦·坡的生平及其短篇小说分析其写作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作家爱德加·爱伦·坡的创作风格具有很强的病态性,他总是执着地描写死亡的恐怖、美的幻灭、善与恶的对立这一永恒的主题。他是在借写作发泄被扭曲的灵魂,借病态的作品向社会进行报复,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补偿。(本文来源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李晓彤[10](2016)在《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疾病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在肺结核、霍乱等疾病肆虐的19世纪,埃德加·爱伦·坡在其小说中不止一次地描绘患病的人或直接把患病者作为主人公加以描写。对疾病的关注反映了坡敏锐的观察意识和卓越的观察能力,借助肺结核、疯癫等病症,坡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认识,成功展现了他超出同时代审美的独特美学思想。(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27期)
爱伦坡短篇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哥特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英美文学的诸多名家中,结合哥特属性进行创作的作家不在少数,而爱伦·坡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其中哥特式短篇小说无疑是冠冕上的明珠。爱伦·坡的哥特文学创作深受英国哥特传统的影响,同时结合了美国社会和时代背景,在传统的基础上,他对哥特短篇小说的语言表达、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思想、哲学内涵等方面进行优化,极大提升哥特文学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也正因为爱伦·坡的哥特式恐怖短篇小说从以上方面实现了进化,所以其创作历程呈现出鲜明的扬弃特质。本论文从哥特文学发展史、爱伦·坡哥特作品的“扬”和“弃”、爱伦·坡哥特小说扬弃的意义叁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扬弃对哥特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论叁个部分,论文主体分为叁章。引言部分首先简介爱伦·坡哥特式短篇小说的文学地位和艺术价值,及爱伦·坡创作和哥特传统的关联;其次,将国内外针对爱伦·坡和哥特文学的学术成果做了梳理,结合本文论点,将有借鉴意义的学术成果进行综述;最后,提出爱伦·坡对哥特文学的扬弃,并从文学史、研究空白、哥特文学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等角度,论证爱伦·坡扬弃的重要价值。正文第一章提出哥特文学中扬弃的必然性,通过梳理哥特传统的发展历程,对比英美文学名家对哥特属性的碎片式扬弃,论证爱伦·坡对哥特文学进行主动扬弃的论点。第二章分别论述了爱伦·坡对哥特传统的“扬”和“弃”,“扬”的是哥特文学的美学渊源和恐怖主题,“弃”的是早期哥特传统的僵化故事套路、扁平人物设计,从而在探索人性、开辟多元小说体裁方面实现了超越。第叁章是本文重点章,分别从文学价值、道德内涵、社会价值、哲学价值等方面论述爱伦·坡的扬弃带来的深远影响,主要依据“效果统一论”、“不可靠叙事”、“19世纪美国精神雏形”、“反殖民思想”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爱伦·坡的《一桶白葡萄酒》、《威廉·威尔逊》、《黑猫》、《厄舍古屋的倒塌》等经典作品为文本分析依据。结论部分对本文的论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爱伦·坡对哥特文学之扬弃产生的深远影响,并且将“扬弃”的价值升华到其对现代文学的持续作用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爱伦坡短篇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曹静,尹婧红.天使与魔鬼的结合——爱伦坡短篇小说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9
[2].蒋蕴怡.论爱伦·坡对哥特式短篇小说的扬弃与超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3].陈香臻.文学共鸣的认知诗学探索[D].宁夏大学.2019
[4].林飞.不幸源于无法承受孤独——读爱伦·坡短篇小说《人群中的人》[J].青年文学家.2018
[5].杜坤,李健宁.文学新奇性的认知进化阐释——以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
[6].潘君芳.不稳定人物、非家的家、活着的死亡—爱伦坡哥特式短篇小说中的“暗恐”[D].云南师范大学.2018
[7].李晓彤.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疾病叙事[D].曲阜师范大学.2017
[8].刘红辉.从《斯芬克斯》看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创作艺术[J].戏剧之家.2016
[9].王秀英.试从爱德加·爱伦·坡的生平及其短篇小说分析其写作风格[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
[10].李晓彤.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疾病叙事[J].长江丛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