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水溶性有机污染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溶性有机污染物,双酚A,絮凝,废水
非水溶性有机污染物论文文献综述
魏炜[1](2015)在《两亲共聚物絮凝剂合成及其沉降水溶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污染物对水体环境影响严重,尤其是含芳香族有机污染物已引起广泛关注。双酚A是典型的水溶性有机污染物,它易在体内蓄积,干扰内分泌平衡,引起病变。目前,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饮用水源中都已检测到双酚A的存在。本研究第一部分合成一种含疏水链段的特殊絮凝剂,利用其疏水链段与双酚A的缔合作用,配合废水中悬浮微粒的絮凝沉降,达到去除废水中双酚A的目的。首先通过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与丙烯酸或丙烯酰胺的共聚获得两种二元共聚物,聚(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和聚(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并通过絮凝沉降实验评价它们对双酚A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共聚物对双酚A的去除效果均优于对比均聚物,去除率分别可达80.9%和87.5%。这个结果说明改性二元共聚物中疏水链段在水溶液中易聚集或缔合,形成以疏水基团为交联点的动态可逆物理交联网络,双酚A可进入这个疏水缔合体系,在共聚物的架桥作用下与高岭土颗粒一起沉降分离。染料废水是排量较大的一种工业废水。絮凝法是染料废水脱色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但是对水溶性染料脱色效果不理想。本研究第二部分合成一种含表面活性链段的共聚物,利用其表面活性侧链与水溶性染料的相互作用,在表面活性剂的辅助下完成对水溶性染料的絮凝脱色。我们通过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与丙烯酰胺共聚,制备含PEG表面活性侧链的共聚物絮凝脱色剂,并通过共聚物对由分散染料、阴离子染料和阳离子染料构成的模拟废液进行絮凝脱色,实验证实共聚物絮凝剂的脱色效果随高分子结构、脱色剂用量、表面活性剂和废水pH的变化而有较大变化,对分散染料、阴离子染料和阳离子染料的絮凝脱色率分别可达到100%、93.3%和93.6%。实验过程中进一步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仪分析研究表面活性剂、共聚物絮凝剂和染料分子的相互作用,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表面活性剂首先与染料形成混合胶束,共聚物絮凝剂参与混合胶束形成,并在胶束之间架桥,使混合胶束絮凝沉淀,达到脱色效果的絮凝机理及过程假设。(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5-01-09)
杨琴淋,施文健,周艳[2](2012)在《棉秸秆活性炭吸附水溶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棉花秸秆为原材料,采用"炭化-活化"工艺制备了高活性活性炭。研究了活性炭对苯酚、苯胺和苯甲酸等3种芳香族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过程动力学及热力学;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活性炭对3种污染物的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棉秸秆活性炭对苯酚、苯胺和苯甲酸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表观吸附活化能分别为Ea(苯酚)=15.91kJ/mol、Ea(苯甲酸)=12.56kJ/mol、Ea(苯胺)=11.16kJ/mol;吸附过程为自发的放热熵减过程;吸附等温模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棉秸秆活性炭对苯酚、苯胺和苯甲酸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450、321和298mg/g。棉秸秆活性炭制备简便、成本低廉,对水溶性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可用于芳香族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治理。(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2年16期)
曹婷婷,邹彩琼,罗光富,陈登霞,赵小蓉[3](2011)在《非水溶性席夫碱铁疏水异相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了疏水性金属有机复合物双(水杨醛)邻苯二胺席夫碱铁(Fe-bis-Schiff-base-salicy-laldehyde-o-phenylenediamine,Fe-SPA).在水溶性介质体系中,以Fe-SPA疏水特性作为异相光催化剂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在pH=7.20介质及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通过Fe-SPA活化H2O2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RhB)、亚甲基蓝(MB)和2,4-二氯苯酚(2,4-DCP),研究了Fe-SPA的光催化特性.在实验条件下,反应150 min,RhB褪色完全;反应300 min,MB褪色完全;反应10 h,2,4-DCP降解率达到65%.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SR)跟踪测定活性氧化物种,检测到催化体系中产生的高氧化活性羟基自由基.通过RhB体系降解过程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目标底物可有效降解且最终转化为胺类和羧酸类小分子.在水溶性介质体系中,Fe-SPA以疏水特性作为异相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循环使用5次后,光催化活性基本稳定.(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张彬[4](2003)在《纳米SiO_2强化絮凝处理水溶性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纳米SiO_2分散液的性质及纳米SiO_2作为助凝剂去除水溶性有机物进行了研究。通过调节pH为7及超声波震荡10min后获得了一种纳米尺度的分散液。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检测表明该溶液中有99%的SiO_2颗粒尺寸小于30nm,并且该分散液中的颗粒保持这一尺寸10小时。 选取叁种代表不同分子量大小的有机物:腐殖酸(H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及对氯酚作为典型有机污染物进行纳米SiO_2作为助凝剂的强化絮凝实验。对腐殖酸这一大分子有机物而言,试验结果表明,用硫酸铝作絮凝剂(20mg/L)及纳米SiO_2作为助凝剂(1mg/L)可以去除高达73%的腐殖酸,相对而言,没有纳米SiO_2作助凝剂的腐殖酸去除率只有30%。同样强化絮凝条件下,对比大分子腐殖酸,小分子的有机物SDS及对氯酚的去除率要低得多(<8%),这一结果说明纳米SiO_2的强化絮凝对大分子物质更有效。 此外,pH值、温度、硫酸铝及纳米SiO_2的投加量能影响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对腐殖酸有较好去除的条件为:pH=5~9,硫酸铝投加量为20~40mg/L,SiO_2投加量为1~10mg/L。(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3-06-01)
非水溶性有机污染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棉花秸秆为原材料,采用"炭化-活化"工艺制备了高活性活性炭。研究了活性炭对苯酚、苯胺和苯甲酸等3种芳香族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过程动力学及热力学;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活性炭对3种污染物的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棉秸秆活性炭对苯酚、苯胺和苯甲酸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表观吸附活化能分别为Ea(苯酚)=15.91kJ/mol、Ea(苯甲酸)=12.56kJ/mol、Ea(苯胺)=11.16kJ/mol;吸附过程为自发的放热熵减过程;吸附等温模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棉秸秆活性炭对苯酚、苯胺和苯甲酸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450、321和298mg/g。棉秸秆活性炭制备简便、成本低廉,对水溶性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可用于芳香族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治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水溶性有机污染物论文参考文献
[1].魏炜.两亲共聚物絮凝剂合成及其沉降水溶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
[2].杨琴淋,施文健,周艳.棉秸秆活性炭吸附水溶性有机污染物研究[J].功能材料.2012
[3].曹婷婷,邹彩琼,罗光富,陈登霞,赵小蓉.非水溶性席夫碱铁疏水异相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
[4].张彬.纳米SiO_2强化絮凝处理水溶性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