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克隆性基因重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BIOMED-2系统,基因重排,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性基因重排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宋福林,秦海明,程琳[1](2015)在《BIOMED-2标准化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BIOMED-2标准化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检出率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IOMED-2系统引物对29例PCNSL、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进行Ig/TCR基因重排的克隆性分析。结果 29例PCNSL中,BIOMED-2系统引物组合检测出27例克隆性重排,其中Ig克隆性重排26例(B细胞性淋巴瘤),另1例检测出TCR克隆性重排(T细胞性淋巴瘤),检出率为93.1%,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均未见克隆性重排,其检测特异性为100%。结论 PCNSL是一种少见的高侵袭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利用BIOMED-2系统的Ig/TCR基因重排分析系统可对PCNSL的定性及分类提供客观性手段。(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李晓波,王银萍,高静娜,王超,邹亚斌[2](2012)在《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检测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检测在淋巴瘤诊断中的意义。收集分析了31例淋巴瘤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观察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免疫表型。采用BIOMED-2标准化试剂盒检测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结果表明,31例病例中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疑似T细胞淋巴瘤12例,T细胞反应性增生1例,B细胞淋巴瘤16例,B细胞反应性增生2例。基因重排克隆性检测免疫球蛋白(Ig)阳性率94.44%(17/18),T细胞抗原受体(TCR)阳性率92.31%(12/13),2例阴性。最终12例确诊为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17例,反应性增生2例,阳性检出率为93%。结论:抗原受体重排基因克隆性分析是诊断淋巴瘤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黎钊,王平[3](2011)在《基于克隆性TCR基因重排的CTCL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最常见的皮肤淋巴瘤,其早期诊断和早期微小皮外累及的判定常十分困难。目前,BIOMED-2系统虽提高了T细胞恶性增生的TCR基因重排的检出率,但仍有不足。本文拟以BIOMED-2系统结合基因扫描技术(GS)检测多重性克隆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作为研究手段,并针对CTCL的异质性进行检测系统优化,对不同性质与类别的皮肤T淋巴增殖性疾病进行大样本、多病灶的实时动态检测,以评价并发掘适用于我国人CTCL的BIMED-2诊断系统。(本文来源于《2011年浙江省皮肤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1-09-23)
姚利[4](2010)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初诊成人ALL患者的克隆性Ig/TCR基因重排模式,为进一步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监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体内的微小残留病(MRD)奠定基础。方法:40例初诊成人AL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依照BIOMED-2协作组制定的Ig/TCR检测方法,设计99条不同的PCR引物,分成15个混合管,通过多重PCR反应,分别检测患者体内的IgH、IgK、IgL、TCRB、TCRG、TCRD克隆性基因重排,并通过异源双链分析和基因扫描证实其克隆性。结果:在成人B系ALL患者中,克隆性IgH、IgK、IgL、TCRB、TCRG和TCRD基因重排的检出率分别为86%、14%、9%、19%、77%和55%。而在成人T系ALL中,克隆性IgH、TCRB、TCRG和TCRD基因重排的检出率分别为6%、83%、78%和33%。结论:成人ALL患者Ig/TCR基因重排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为ALL的诊断和RQ-PCR监测MRD分子标志物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期刊2010-11-01)
王迪[5](2010)在《BIOMED-2标准化的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淋巴组织恶性肿瘤,不向中枢神经系统以外播散,组织病理学分类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全部颅内原发性肿瘤的3%~5%。但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尤其在免疫缺陷人群中上升明显。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恶性程度高,若不及时治疗,患者的病程将会很短,大多在半年或更短时间内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意义重大。目的:通过此研究探讨采用BIOMED-2标准化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对PCNSL的检出率及其在PCNSL中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常规活检中通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得到明确诊断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9例,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3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例,T细胞淋巴瘤1例,其余3例为无法确切分类的淋巴瘤,以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10例作为对照,常规方法提取DNA并通过扩增看家基因β-globin检测其质量,行抗原受体分子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利用BIOMED-2系统引物进行Ig/TCR基因重排的克隆性分析。结果:在29例PCNSL中,BIOMED-2系统引物组合检测出27例出现克隆性重排,其中免疫球蛋白(Ig)克隆性重排的有26例,为B细胞淋巴瘤。另外一例检测出TCR克隆性重排,为T细胞性淋巴瘤。检出率为93.1%,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均未见克隆性重排,其检测特异性为100%。结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高侵袭的结外非霍奇会淋巴瘤,利用BIOMED-2系统的Ig/TCR基因重排分析系统,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定性及分类提供了客观性手段。(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0-04-01)
樊祥山[6](2010)在《女性患者下生殖道淋巴组织高度反应性增生(淋巴瘤样病变):一种具有免疫球蛋白重链克隆性基因重排的良性病变》一文中研究指出Geyer J T,Ferry J A,Harris N L,et al.Florid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of the lower female genital tract(lymphoma-likelesio(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0年01期)
韩西群,齐宗利,赵彤[7](2009)在《淋巴瘤TCRγ及TCRβ克隆性基因重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包括αβ和γδ两组,共涉及到相应的4条基因重排并编码合成。检测淋巴组织中这4处基因重排为克隆性还是非克隆性,可以鉴别组织中淋巴细胞是克隆性增生的瘤细胞还是非克隆性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对淋巴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1-2]。临床中常用(本文来源于《临床荟萃》期刊2009年22期)
韩西群,齐宗利,贺莉,赵彤[8](2009)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SSCP法在淋巴瘤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法对淋巴瘤克隆性T细胞受体(TCR)γ基因重排的检测结果,探讨TCRγ基因重排的有效检测方法。方法从T、B细胞淋巴瘤及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中提取DNA,分别用两组TCRγ基因重排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SCP。结果T、B细胞淋巴瘤均出现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SSCP法两组PCR产物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7.6%和75.9%,B细胞淋巴瘤均为10%;与SSCP相比,琼脂糖凝胶电泳中两组PCR扩增产物的假阳性率分别为15.3%和14.4%,所有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均出现假阳性。结论T、B细胞淋巴瘤中都存在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仅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SSCP灵敏性较高。(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09年42期)
徐晨,王琳[9](2009)在《克隆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淋巴细胞在分化过程中通过表面受体基因重排,从而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该过程中的任何失调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皮肤淋巴瘤是由于单个淋巴细胞的恶性增殖所导致,病变组织淋巴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呈单克隆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检测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研究、诊断、判断预后上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期刊2009年05期)
闫庆国,黄高升,王哲,王璐,郭英[10](2008)在《BIOMED-2标准化的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BIOMED-2标准化的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在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67例难以从形态上区分良、恶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采用BIOMED-2系统引物,提取标本中的DNA,进行抗原受体分子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IG/TCR基因重排的克隆性分析。结果67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33例进行了IG和TCR克隆性分析,19例进行了IG和15例进行了TCR克隆性分析。共有25例检测到克隆性重排,从而确诊为淋巴瘤,其中IG克隆性重排有15例为B细胞性淋巴瘤;TCR克隆性重排有8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同时存在IG和TCR克隆性重排2例,为复合性T细胞和B细胞性淋巴瘤;其余42例呈多克隆性,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结论BIOMED-2系统是一种全面优化设计的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是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鉴别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的客观性手段。(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克隆性基因重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旨在探讨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检测在淋巴瘤诊断中的意义。收集分析了31例淋巴瘤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观察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免疫表型。采用BIOMED-2标准化试剂盒检测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结果表明,31例病例中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疑似T细胞淋巴瘤12例,T细胞反应性增生1例,B细胞淋巴瘤16例,B细胞反应性增生2例。基因重排克隆性检测免疫球蛋白(Ig)阳性率94.44%(17/18),T细胞抗原受体(TCR)阳性率92.31%(12/13),2例阴性。最终12例确诊为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17例,反应性增生2例,阳性检出率为93%。结论:抗原受体重排基因克隆性分析是诊断淋巴瘤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克隆性基因重排论文参考文献
[1].王迪,宋福林,秦海明,程琳.BIOMED-2标准化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
[2].李晓波,王银萍,高静娜,王超,邹亚斌.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检测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
[3].黎钊,王平.基于克隆性TCR基因重排的CTCL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C].2011年浙江省皮肤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1
[4].姚利.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模式[C].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2010
[5].王迪.BIOMED-2标准化的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应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0
[6].樊祥山.女性患者下生殖道淋巴组织高度反应性增生(淋巴瘤样病变):一种具有免疫球蛋白重链克隆性基因重排的良性病变[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
[7].韩西群,齐宗利,赵彤.淋巴瘤TCRγ及TCRβ克隆性基因重排分析[J].临床荟萃.2009
[8].韩西群,齐宗利,贺莉,赵彤.琼脂糖凝胶电泳及SSCP法在淋巴瘤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9
[9].徐晨,王琳.克隆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9
[10].闫庆国,黄高升,王哲,王璐,郭英.BIOMED-2标准化的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
标签: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BIOMED-2系统; 基因重排; 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