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恒(黑龙江省木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1900)
【中图分类号】R5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418-01
1治疗
1.1一般治疗
注意营养,空气新鲜,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不与开放性结核病病人接触以防止重复感染;预防麻疹、百日咳等。
1.2抗结核药物治疗
1.2.1贯彻结核病治疗原则
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联合用药,治疗恰当,全程督导。现在多主张短程督导治疗。结核杆菌繁殖周期为14~22h,为保证血药高峰浓度主张每日1次给药。由于我国结核耐药菌株比例较高,主张对新发现结核病采用三联治疗;部分症状较轻对药物敏感的患者,可采用二联;原发耐药高的地区可采用四联。治疗方案分为两个阶段。
(1)强化期(初治期):2~3个月,用几种最强有力的杀菌药快速杀死大部分敏感菌。为保证达到有效杀菌血药浓度,6岁以下儿童可将l~2种药物用静脉点滴给药。
(2)巩固阶段(继续期):4~7个月(严重病例延长6个月),用药目的是抑制或杀死生长缓慢的细菌,防止耐药菌株产生。经验证明短程疗法疗效高,花费少,毒副作用并不增多,适用于儿童。
1.2.2抗结核药物应用
儿童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在药物毒副反应、药物剂量、用药途径与成人有所不同。一线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1)异烟肼:全效杀菌剂,系抗结核的首选药和必选药。剂量:10~20mg/(kg•d),总量<400mg/d,全日量清晨1次空腹顿服。初治病例用静脉滴注给药。大剂量可致多发性神经炎、肝损害等,宜同服维生素B6。
(2)利福平:全效杀菌剂,系短程化疗的主要药物,宜与INH配合使用。剂量10~15mg/(kg•d),清晨空腹一次顿服,或稀释静滴,每日总量<450mg,与INH合用时两者剂量均为10mg/(kg•d)。
2儿童结核病的预防
2.1加强初级保健
依靠社区保健网,发挥基层各级医生的作用,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注意环境卫生,合理营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
2.2早发现、早治疗
发现结核病例,及早治疗,特别是治愈痰涂阳肺结核病病人,要定期作体格检查、作结核菌素试验,发现活动性结核及结核感染的患者,进行化学治疗与化学预防。
2.3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接种,实际上是一次减毒活菌人工感染。如接种成功,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和过敏性。虽然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武器不是卡介苗接种,而是发现并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但是卡介苗接种仍是结核病控制措施之一。卡介苗早期接种在结核感染危险性高的国家或地区,防止儿童结核病的发生,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型结核病,减少结核病死亡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3.1接种卡介苗的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儿童免疫缺陷病、使用皮质激素者。
(2)相对禁忌证:阳性结素反应、湿疹和皮肤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1个月)、早产儿、产伤儿及低体重新生儿。
2.3.2卡介苗接种的异常反应
卡介苗是安全的菌苗,但仍有少数异常反应。
(1)局部脓肿或长期溃疡不愈,可长达6个月不愈合;其原因一般与注射疫菌剂量过大、注射过深,或与婴儿免疫状态有关。
处理:使溃疡面干燥结痂,保护好痂皮,待其自然脱落。
(2)淋巴结反应:接种附近的淋巴结肿大是正常现象,但一般肿大直径不超过1cm,约1~2个月消退。若遇淋巴结强反应,肿大超过1cm,可作热敷每日3次。早期热敷可使肿大淋巴结自行消退,若产生脓肿,可用消毒注射器将脓液抽出,多可痊愈。如已破溃,可用20%对氨基水杨酸钠软膏敷盖。分泌物多时,可用利福平粉剂撒布。
2.4药物预防
对已知感染结核尚未发病的人群,给予抗结核药物以预防结核病的发病,称为药物预防。
2.4.1药物预防的效果
用INH预防性治疗的效果已被肯定,在多个对照观察报告中显示了INH减少结核病发病率在50%以上,有的报告达80%。
2.4.2药物预防的方法
(1)药物:除INH以外,近年来已采用其他抗结核药物预防;联合2种或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以及短于6个月疗程药物的研究,但都难以肯定其疗效或排除毒副作用的干扰;目前仍以效果好、毒副作用少、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INH为药物预防的主要选择。
(2)剂量:INH儿童剂量为10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300mg,1次顿服。
(3)疗程:6~12个月。父母新患肺结核,家中6岁以下儿童和患结核病产妇娩出的新生儿,不论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如何,均应给予INH冶疗,剂量同上。用药3个月后再做结核菌素试验;如为阳性,则INH持续用到9个月。若结核菌素试验反应阴转(<5<mm)则停用INH。抗HIV阳性儿童有结核接触史者,不论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如何,均应给予INH治疗12个月。凡儿童接触的结核患者系感染抗INH结核杆菌菌株时,则儿童预防用药应改为利福平,剂量为15mg/(kg•d)6~9个月。若系耐INH又耐RFP菌株时,则建议给予吡嗪酰胺加氧氟沙星6~9个月,但应注意对肝脏的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廷熹.小儿结核病的防治[J].临床儿科杂志,2001年03期.
[2]葛传生,汪腾和.595例儿童结核病分析[J].江苏医药,200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