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中医文化,中医思维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岚,梅晓云[1](2019)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内容抽象深奥,对于入学新生较难领悟。然而学好《中基》具有"开启中医之门,奠定优质之基,激发学习兴趣,导入中医殿堂"的重要作用,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该从培养中医思维、加强中医文化素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等方面来深化教学改革,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中基》的导学作用,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9年22期)
吴丽丽,严灿,刘凌云[2](2019)在《“双万计划”背景下中医基础理论“金课”建设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双万计划"提出了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课程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一流专业必须以"金课"为支撑。《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金课"的建设对于建成一流的中医学专业,提升中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笔者认为,应结合教学对象和课程特点,从教学态度、设计、内容、方法、形式以及评价等方面开展《中医基础理论》"金课"建设。(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解晶,李丰,石彬彬,李燕[3](2019)在《系统药理学:TCMSP解析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基础理论源远流长在中医学中尤其重要,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对其进行全面、证据性的诠释显得尤其重要。系统药理学方法(TCMSP)用于分析中医基础理论,旨在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内涵和TCMSP的应用是一个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研究中医分子机制的方法,可以解释复杂中医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通过针对TCMSP与其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旨在为该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诠释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于淼,狄舒男,周妍妍,桑希生,关慧波[4](2019)在《思维导图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思维导图是最近新兴的广受好评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探讨思维导图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思维导图的绘制思路以及思维导图在中医药学思维模式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2期)
王雷[5](2019)在《论《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六气理论缺失与中医理论体系结构性缺陷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为天地所生,故中医十二经络脏腑体系体现了中医天(地)人相应的关系,环环相扣,有着严密的逻辑推演过程。中医将自然之阴阳划分为六气,并以叁阴叁阳来标注。在五行、六气基础上,构建了十二经络脏腑体系。因此,中医的十二经络准确表达了人是天地和合所生的内涵,或者是类比自然五运六气的结果。《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丢掉了六气内容就意味着无法真正阐明中医天人相应的科学内涵,割裂阴阳五行与十二经络之间的关系,导致其中医理论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罗振亮,曹峰,陈云志,秦忠,李文[6](2019)在《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学情分析、导课、教学互动、课堂的有效结束,运用混合式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经过运用概述教学策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路莹[7](2019)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级中医专业60名学生分为试验与观察两组,观察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好,差异显着(P<0.05)。结论:情境教学较好。(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4期)
李绍林,李翠娟,孙理军[8](2019)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院校面向本校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入门课程。针对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部分学生缺乏兴趣等问题,提出要加强课堂的吸引力,如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采取案例式教学等;课堂上采用提问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充分发挥网络作用,采取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等手段。(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3期)
宗岩[9](2019)在《C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举要》一文中研究指出CBL教学法是一种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案例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形成中医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理念,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9年19期)
朱凌凌,袁开惠,陈慧娟,项乐源,张挺[10](2019)在《中医基础理论微课程设计与探索——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呼唤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微课程作为在线开放课程的一种新的探索,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一方面,它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线学习的形式,自由度高,更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团队学习、深度学习。以面向医学专业及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中医学导论部分为例,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微课程的优势,微课程的制作,教学实践与反思,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经验。(本文来源于《中医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万计划"提出了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课程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一流专业必须以"金课"为支撑。《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金课"的建设对于建成一流的中医学专业,提升中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笔者认为,应结合教学对象和课程特点,从教学态度、设计、内容、方法、形式以及评价等方面开展《中医基础理论》"金课"建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周岚,梅晓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光明中医.2019
[2].吴丽丽,严灿,刘凌云.“双万计划”背景下中医基础理论“金课”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
[3].解晶,李丰,石彬彬,李燕.系统药理学:TCMSP解析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9
[4].于淼,狄舒男,周妍妍,桑希生,关慧波.思维导图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
[5].王雷.论《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六气理论缺失与中医理论体系结构性缺陷的关系[J].中医学报.2019
[6].罗振亮,曹峰,陈云志,秦忠,李文.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
[7].路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观察[J].智库时代.2019
[8].李绍林,李翠娟,孙理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9
[9].宗岩.C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举要[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
[10].朱凌凌,袁开惠,陈慧娟,项乐源,张挺.中医基础理论微课程设计与探索——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医教育.2019